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是一门兼具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学科。在日常生活中,出行、与人交流、语言的艺术等都与语文密切相关。语文是相当重要的一门学科。然而,新课改实施下的今天,在教育界却流传着这样一句广为人知的话:“上辈子杀猪,这辈子教书;上辈子杀人,这辈子教语文。”话虽粗糙,却一语道破了语文教学与语文教师的尴尬处境。语文教师对语文有着“爱之深,恨之切”的痛苦感悟。
语文教师在教学的泥潭里,不断挣扎,既要应付繁重的升学任务,又要接受全新的课改观念,以期达到更佳的教学效果。但是,不断的改革,总让我觉得应接不暇,心中的困惑越来越多。
一、课堂教学难以走出“穿新鞋,走老路”的教学怪圈
新课程给老师和学生预留了极大的开放空间和自由空间。然而正如专家所言:“世界上永远没有最先进的坦克”。课改专家的自由开放并不能全被命题专家所接受。因此,教师上课必须兼顾新课改理念和考试成绩,所谓的自由开放也不得不围绕考试命题方向,最终不自觉地陷入“穿新鞋,走老路”的泥潭。对学生而言,中考、高考是人生的转折点,语文的考试题主观题较多,如果因为盲目的自由开放观点不被老师认可,后果可能会影响一生。教师在教学中只能引导学生按专家的命题意图回答问题,却最终偏离新课改的本意。
二、教材所选案例难以实现新课改要求
就教材而言,编者所选文本都是精挑细选,刻意而为的。新教材对重难点不再明确划分,看似给了老师自由发挥的空间,实际上却再一次给老师加重了负担。教材文本本身存在原生价值和教学价值。教学价值的选取完全是由老师自己摸索。老师花费大量时间备课,却只能按部就班摸索教学价值中的考试知识点,对语文人文性的内容不敢妄加引申,或者由于时间关系,无法深入探讨,新课改难见成效。
三、学生基础和观念跟不上新课改的步伐
我所任教的农村偏远地区,学生的学习仅靠学校课堂的几十分钟,学生掌握知识的能力不一,加上课改后教材难度增加,致使班上学生素质“优生更优,差生更差”。很多初一新生错别字成堆,词义模糊,要跟上新课改理念难上加难。即使老师设计好的教学环节,也会由于课堂的临时表现而不断调整。反而是“老师讲,学生听”的模式更易被学生接受。新课改缺乏了学生必要的知识性,谈何参与呢?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内容大于形式,有悖于学以致用的教学原则,导致语文工具性的削弱。古往今来,“文道合一”是颠扑不破的道理,文即形式,道即内容,语文的专业性具体体现在形式,形式和内容是同一事物的一体两面。“学以致用”,既是生活阅历的情感体验,也是各种表达形式的掌握过程,而“用”自然而然是语言形式,古语云“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在初中语文改革历程中,语法作为碍事的陈规陋习被视为可有可无的东西淡出了师生的视野,修辞格只剩常见的三四种,语音只求会拼便万事大吉,淡化文体及相关知识,文言不涉及词法句法,语文除了字词句篇的积累外,全部都是思想和内容的图解,这种轻文重道的课改,舍本逐末,势必使人的语文素养全面降低。
总之,追求语文教学的完美教学课堂仍是所有一线教师最美好而深切的愿望。追求无极限,探索无止境。希望我们能再“想”中“做”,“做”中“想”,在解决一个又一个问题的同时,不断的对自己提出新的要求,力求使“想”和“做”得以更完美的統一。
语文教师在教学的泥潭里,不断挣扎,既要应付繁重的升学任务,又要接受全新的课改观念,以期达到更佳的教学效果。但是,不断的改革,总让我觉得应接不暇,心中的困惑越来越多。
一、课堂教学难以走出“穿新鞋,走老路”的教学怪圈
新课程给老师和学生预留了极大的开放空间和自由空间。然而正如专家所言:“世界上永远没有最先进的坦克”。课改专家的自由开放并不能全被命题专家所接受。因此,教师上课必须兼顾新课改理念和考试成绩,所谓的自由开放也不得不围绕考试命题方向,最终不自觉地陷入“穿新鞋,走老路”的泥潭。对学生而言,中考、高考是人生的转折点,语文的考试题主观题较多,如果因为盲目的自由开放观点不被老师认可,后果可能会影响一生。教师在教学中只能引导学生按专家的命题意图回答问题,却最终偏离新课改的本意。
二、教材所选案例难以实现新课改要求
就教材而言,编者所选文本都是精挑细选,刻意而为的。新教材对重难点不再明确划分,看似给了老师自由发挥的空间,实际上却再一次给老师加重了负担。教材文本本身存在原生价值和教学价值。教学价值的选取完全是由老师自己摸索。老师花费大量时间备课,却只能按部就班摸索教学价值中的考试知识点,对语文人文性的内容不敢妄加引申,或者由于时间关系,无法深入探讨,新课改难见成效。
三、学生基础和观念跟不上新课改的步伐
我所任教的农村偏远地区,学生的学习仅靠学校课堂的几十分钟,学生掌握知识的能力不一,加上课改后教材难度增加,致使班上学生素质“优生更优,差生更差”。很多初一新生错别字成堆,词义模糊,要跟上新课改理念难上加难。即使老师设计好的教学环节,也会由于课堂的临时表现而不断调整。反而是“老师讲,学生听”的模式更易被学生接受。新课改缺乏了学生必要的知识性,谈何参与呢?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内容大于形式,有悖于学以致用的教学原则,导致语文工具性的削弱。古往今来,“文道合一”是颠扑不破的道理,文即形式,道即内容,语文的专业性具体体现在形式,形式和内容是同一事物的一体两面。“学以致用”,既是生活阅历的情感体验,也是各种表达形式的掌握过程,而“用”自然而然是语言形式,古语云“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在初中语文改革历程中,语法作为碍事的陈规陋习被视为可有可无的东西淡出了师生的视野,修辞格只剩常见的三四种,语音只求会拼便万事大吉,淡化文体及相关知识,文言不涉及词法句法,语文除了字词句篇的积累外,全部都是思想和内容的图解,这种轻文重道的课改,舍本逐末,势必使人的语文素养全面降低。
总之,追求语文教学的完美教学课堂仍是所有一线教师最美好而深切的愿望。追求无极限,探索无止境。希望我们能再“想”中“做”,“做”中“想”,在解决一个又一个问题的同时,不断的对自己提出新的要求,力求使“想”和“做”得以更完美的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