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与应对

来源 :科教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bs_z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以中央财经大学为例,在从内因、外因、个因三个角度分析新时期高校思政教育所面临挑战的基础上,结合笔者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理论学习和研究,创造性地提出中央财经大学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模型,为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提供参考模型。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高校 模型 中央财经大学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改革开放的三十多年来,高校与时俱进,坚持深化思想政治教育改革,以适应新形势的要求,特别是在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文件以来,经过多年来的探索和实践,从理论规律到实践操作,从教育理念到教育体系,都取得了具有深远意义的成效。随着时代的发展,2011年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了《文化大发展》,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一步指明了方向和依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面临新的挑战,高校的思想教育工作需要坚持遵循教育规律,不断完善创新思想教育模式,提高实效。
  1 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
  新世纪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环境,高校内部改革的不断深化出现了许多纵横交错的新情况和新问题。
  1.1 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造成挑战的外部因素
  (1)世界风云变化,马克思主义价值理论在不断深化和再认识,新生代马克思主义者和青年理论家亟待发展。青年代表未来,青年创造未来。只有赢得青年,才能赢得未来。因此,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中必须解决好的根本问题。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培养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要求,是推动党和国家事业不断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提高全民族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增强我国发展后劲和国际竞争力的必然要求,是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
  (2)高校中多元文化的相互碰撞,直接影响80、90后学生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目前,我国正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和产业结构转型的重要阶段,随着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改革不断深入,改革中深层次的矛盾日渐凸显;由于理念和科技的进步,社会传媒更加开放,各种文化、价值观念的相互交织,使得人们的思想日趋多元,带来各种观念在学术自由的大学文化中渗透和传播更广泛。而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在形成之中,面对各种观念难于分辨和选择,导致或过度自我,或迷茫困惑,使得过去传统的思政工作方法难以解决学生所产生的新问题。
  (3)现代信息技术增加了信息辨别的难度。信息技术和信息网络的迅猛发展,使全球变成了一个整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在学生信息接收中的权威地位已经被打破。计算机互联网络上的内容纷繁复杂,大学生很容易接受到各种渠道的信息,且难以很快进行有效的辨别,有的敌对分子甚至利用某些跨国界的计算机互联网络进行舆论渗透。
  1.2 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造成挑战的内部因素
  (1)新世纪对人才标准提出新的要求。2011年4月24日,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的庆祝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又对全国青年学子提出了三点希望,其中第三点就指出学生“要把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希望新一代的青年学生要德才兼备并保持个性。这一希冀,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新一代建设人才的更高期许。新世纪人才的标准核心是能力优于知识,相对于传统的人才标准更强调在学习、组织、领导、交流、沟通、创新等能力因素突出,在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上明确提出“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干部核心素质,都可以看出新世纪人才素质的发展趋势,必须能够在应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以先进的世界观保持方向,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成为时代的先锋。
  (2)大学生心理问题凸现。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亟待重视。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带来的思想重荷,社会问题积累带来的思想困惑,使大学生心理压力加大。伴随着愿望的落空和心理挫折的出现,随之会出现诸如悲观、焦虑、抑郁等消极情绪。我们在以往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往往不够重视学生心理方面的教育,常常把一些心理问题当作思想问题来解决,结果曲解了学生,这不仅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还会导致他们逆反心理的产生。因此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搞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可缺少的方面。当前高校的心理咨询活动开展不广泛、水平也不够高,有待于普及与提高。①
  (3)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新形势特点不适应。传统的高校思政工作采用的一般形式都是通过开会、听报告、学文件来进行的,而且通常是采用集体授课或者开会的形式来进行的。而且经常是不问对象、不分层次、居高临下地灌输一气,这种形式很难适应现代社会多数人的心理特点。在内容方面也总是满足于做些事后的工作,缺乏宏观规划和把握,使得总体的思政教育效果大打折扣。而且在高校内部教育整体上,思想政治工作孤军作战、形成自我循环的窘迫状态,与其他教学工作结合和渗透很少,难以形成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全员育人、全程育人的局面。
  1.3 中央财经大学在办学中两校区的个体因素
  近些年来,“以学生为本,为学生成长、成才服务”的育人理念已经逐步成为我校全体教职员工的共识。在这一理念的引领下,学校各级教学单位、管理部门、服务部门始终将“立德、树人”作为自身工作的首要任务,全面参与、全力推进学校的全员育人工作。富有我校特色的全员育人工作的组织领导体制、工作运行机制和支持保障体系日臻完善,我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呈现出“教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良好工作局面和机制。
  2009年中央财经大学沙河校区第一期主体工程基本完工,08和09级大部分学生入住沙河,开启了实质的两校区办学历程,标志着中央财经大学两地办学模式进入了新的实践阶段。这也带来办学新的问题,对思想政治教育,更是有着传统创新和开启里程牌的双重挑战。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和调研,目前两地办学初期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主要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校园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存在空间障碍。校园文化是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做成部分,对大学生来说具有“春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作用,是形成一个大学整体精神风貌的环境,也是其具体体现。但在两地办学模式起步阶段,必然会出现校园文化传承与发展断层情况,这是因为作为校园文化重要物质载体的学生分隔两地,难以通过有联系的、前后相继、蕴含校园文化的交流与活动来实现校园文化的自发传承。
  (2)学生期望与现实之间存在着心理落差。在进入大学之前,所有的大学生都会对自己的大学有一个心理预期,并与现实的大学进行对比。这二者之间往往存在着各种差距。我校沙河校区一期主体工程虽基本完成,但各种建设仍在继续。特别是地理空间位置的特殊原因等,造成沙河学生与外界联系不畅,心理落差太大而难以找到合理的途径宣泄,从而增大了在沙河校区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难度。
  (3)师生交流和潜移默化影响的自然性减低。由于目前广大教师居住在市区,因此,教师和思想教育工作者在校园“闲暇”的时间很少,上课、到点进校园和离开校园,学生与教师互动必须有安排,这样,对学生耳濡目染的示范影响有缺失。
  (4)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受到各种条件限制。经过较长时间探索,我校思想政治建设已经形成了自己一套独特的和行之有效的方法,但面对沙河校区的新情况,特别是远离本部,对于专业学习的学风建设难以继承,远离市区,很多过去性质有效的教学形式和方法难以开展和实施,从而降低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2 科学创新探索我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根据多年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通过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理论学习和研究,借鉴发达国家教育先进的做法,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的总结与创新,笔者探索性提出我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模型。
  (1)建立学校、家庭、社会、网络四位一体立体式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系统。人的思想形成是在多方面的因素的影响下实现的,教育是其中的一个因素,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和相应的能力,是在人们经济的、政治的、思想的、文化的、道德的相互关系中,通过家庭、社会、学校等各方面综合影响下形成的。因此,建立学校、家庭、社会、网络四位一体的立体式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系统,是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重要途径。在对学生产生的影响和作用中,学校的教育作用具有特别功效,是有目的、有计划的实施影响的过程,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从内容到途径是可控的,也是对大学生的思想形成起主导作用,具有不可替代性。
  (2)运用第一课堂教育、第二课堂教育、思(下转第58页)(上接第36页)政学术实践交互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第一课堂教育包括思想修养课程,形势与政策课程,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第二课堂教育包括人生观、价值观主题教育,党校理论知识学习,团校学习,学风提升评比,德育素质训练示范基地,心理教育与咨询;思教学术实践教育包括“红色1+1”活动,校内外党建和思想教育论文、课题,党建、团建课题,党建基金老区调研。从世界各国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经验来看,在重视和加强显性主导的同时,也重视隐性主导。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明确地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政治课;同时,对于当代青年学生而言,将三种教育方式整合运用,用一些喜闻乐见的隐性或渗透性的内容和方法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无疑将有助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
其他文献
摘要 本文拟从新闻文本的角度切入,对《Time》与《外滩画报》关于“百年泰坦尼克号”的专题报道进行比较分析,追寻出隐藏在两大媒体背后影响其表述不同的因素,并力求给出造成两者差异的一个合理解释。  关键词 泰坦尼克号 内容文本 比较分析  中图分类号:G219 文献标识码:A  新闻文本作为新闻传播是重要载
期刊
摘 要 本研究以入学一个月后的大学新生为对象,采用《中国大学生适应量表》进行调查,发现与全国常模相比,新生的适应状况不容乐观,呈现负向偏离倾向;在满意度维度上,贫困生比非贫困生得分更高;在情绪适应维度上,单招单考(职高生源)班适应最好,3+2班适应最差,并且女生比男生表现出更好的适应效果。最后从思想启蒙、平台建设、思政工作者自身管理的角度提出了改善新生适应性能力的对策。  关键词 新生 适应 高职
期刊
摘 要 本文根据广西北部湾、中国—东盟背景,结合广西独特的地理、资源、文化优势,讨论广西高校在发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以及社会服务三大功能的过程中,要以广西特有背景和优势为立足点,凸显广西高校的特色。  关键词 广西高校 专业特色 教育交流 科研特色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1 广西北部湾、
期刊
摘 要 本文以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为例,在分析该区基础教育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提高农村基础教育水平的方法和对策。  关键词 农村基础教育 现状分析 陇南武都  中图分类号:G522 文献标识码:A  0 前言  武都多山,地形地貌复杂,幅员面积4683平方公里,狭36个乡镇,684个行政村,总人口56万人,其
期刊
摘 要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义务教育是提高国民素质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调整教育结构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化发展是实施教育公平的关键。本文分析了赣州市章贡区义务教育均衡化发展存在的问题,根据章贡区的实际情况探讨了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化发展的策略。  关键词 义务教育 均衡化发展 策略  中图分类号:G520
期刊
摘 要 为进一步了解广大免费教育师范生的职业认同感概况、免费教育师范生的职业规划概况、以及免费师范生关于终身从教的信念,特开展此次关于免费师范生专项调研活动,来为广大免费教育师范生在职业认识问题上提供更多的参考意见。  关键词 免费教育师范生 职业认同感 职业规划 终身从教的信念  中图分类号:G525 文
期刊
摘 要 进入新时期以来,我国社会快速发展,中学教育情况也发生了很大改变。语文学科既是中学教育的基础课程,又是应试的重要课程,根据当前实际教学情况,中学语文教师角色的扮演也有了新的诠释。本文基于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名著《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对新时期六种教育合力对中学语文教师角色扮演的意义进行分析论述。  关键词 六种教育合力 中学语文 教师角色  中图分类号:G451
期刊
摘 要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研究生群体的规模日益增大,心理问题也日益凸显。本文以河海大学能源与电气学院研究生为研究对象,对研究生的心理现状进行概述,调查在校研究生心理压力的主要来源,并根据心理压力应对分析的理论依据,提出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关键词 研究生 心理状况 心理压力 心理健康  中图分类号:G444
期刊
摘 要 自学反思课堂教学模式的教学理念是自学—合作—反思,其课堂教学设计是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个性发展,充满人文关怀,把教材的思想性,科学性以及情感性与课堂教学设计融为一体,营造身临其境的氛围,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  关键词 自学反思 课程模式 新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 要 在中国,尤其是西部地区,由于受到经济条件、师资力量等因素的影响,小学阶段如何开展英语课堂教学一直是教师困惑的问题。尤其是在没有英语环境的条件下,教师和家长一味否定母语对英语学习的正迁移作用,而夸大它的负迁移作用。本文针对这一问题,以遵义市文化小学和朝阳小学的英语课堂为例,进行调查访问研究,对母语迁移的正负影响进行分析,从心理学、语言学等几方面论述了母语迁移在西部地区的外语教学课堂中,特别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