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日,笔者走访了几个农贸市场,认识了几位常年与小商贩斗智斗勇的老人,他们都曾有过在农贸市场被坑的经历,所以对摊位上隐藏的种种“猫腻”都能道出一二。
在很多老人看来,海产品和水果摊位是“重灾区”。张大妈说,她在买海产品时就多次遇到“偷梁换柱”的情况,“有次买基围虾,明明我挑的全是活虾,结果提回家一看,发现里面起码有1/3是死虾,一看死虾浑身泛白、软趴趴的模样,就知道不是刚死的。我提着虾驱车两公里多返回菜市场找商贩理论,他们还口口声声说绝对没动手脚,就算打了氧也会有一些虾死掉……闹了半小时,就是不肯退,没办法,只能自认倒霉!”
而刘奶奶则对水果摊“以次充好”的现象忿忿不平,“买前看着个个都好,买回家一看,‘姿色’可就差了不少,特别是上面有标签的那种水果,经常在撕开标签后才发现上面刚好有个虫眼……”此外,商贩为让肉类看起来新鲜,还会在摊位上面安装所谓的“红灯”,让红色的灯光照在肉上面,消费者经验稍微不足,就会被灯光“晃眼”了。
听了不少市民的诉求,笔者走进农贸市场观察发现,在卖新鲜蔬菜的摊位,为了保证蔬菜新鲜,商贩们不停地给蔬菜喷洒着水;卖水果的摊位,大都撑起了大红伞,水果在伞的映衬下,格外地新鲜可人,特别是最近上市的西瓜,在红伞的映衬下,看上去非常鲜红。当笔者走进卖肉的区域,红汪汪一片,根本看不到肉的真实颜色。
针对不良小商贩的作为,下面教大家4个买菜小妙招,趕快学起来——
妙招1:留心电子秤
现在大多商家都使用电子秤,但这也是做手脚比较多的一块,75岁的吴老伯详细地讲解了其中几种常见的。比如,有的商贩会重重将菜扔到秤上,实际上他们是故意的,借助重力惯性,使电子秤数字显示瞬间人为增大,然后迅速将商品拿起,并报价收费……这时,人们就应该耐心让商家重新称量。
按常规,电子秤空秤显屏应该是零数,不过一些不法商贩称重前却已在显示重量的数字中储存一定数目的底数,这些底数便同所购商品一起计了价。一般人不会留意,商贩往往得逞。此外,有的商贩会连秤盘带商品一起放在电子秤上称重,这样秤盘的重量也就成了商品的重量。有的商贩还会故意将桌子放斜,或是用硬币、纸板垫高秤一角,这样称的商品重量即偏重,造成缺斤少两。有的商贩甚至故意将商品等物堆于电子秤的字幕屏前,使顾客看不清楚上面的单价,然后乱报重量和金额,如果不注意,就可能受到蒙骗。
吴老伯传授了一个绝招,买菜时随身带一个知道重量的小物件,如钥匙或手机,记住它们的重量,当怀疑商贩做手脚时,把物品拿下,放上钥匙或手机,一下就戳穿骗局了。
妙招2:买水果尽量买散装
4 6岁的杨阿姨是个买水果的“小能手”,她说:“我一般都是买当季水果,之前买水果也上过当,但现在变精了。”她随口举了几个例子,记得一次在买苹果时,看着红红的,非常新鲜,上面还贴着精致的标签,就觉得应该是牌子货,二话不说就买了几斤,可提回家把标签撕掉准备好好享受美味时,却发现每3个苹果中就有1个标签下是有虫眼的。还有一次,是山竹上市的时候,买了几箱送好友,却闹出了笑话,有好友打电话过来问:“山竹该怎么打开,怎么用锤子都敲不开?”发来图片一看,几乎大半箱都是坏的,找商贩理论,也没能得到满意的解决方案。
后来再买水果时,杨阿姨有了经验。她坚决不买贴有标签的,或者就是现场撕下标签才买;现场尝水果时,她会不经意地将外表一层轻轻刮一下再试吃。杨阿姨提醒,买水果时还是少买成箱的,尽量散称。
最后,她还提醒大家:天气虽热,但也不能什么水果都放冰箱里,比如荔枝、香蕉、山竹,放进冰箱之后反而容易变坏。
妙招3:买海鲜防调包
56岁的杜阿姨是个很爱做菜的人,烹饪海鲜更是一把好手。杜阿姨说到,在很多年前,她已经和一家卖海鲜的商贩买成了“熟客”,但在一次购买虾时,称好之后,商家说帮忙打点氧气,杜阿姨忙着付钱,没注意商贩的“小动作”,可谁知回家之后,打开一看却全是死了的虾,杜阿姨才反应过来,被“调包”了,这让杜阿姨很是气恼。
不过吃一堑长一智,杜阿姨说:“自此之后,我买海产品时,就会选一些有特点、辨识度高的,甚至会数一数自己挑选的只数。或者就是在装的袋子上想办法做一个不明显的标记,这样就不容易被调换了。”
妙招4:买肉避开红灯照
多家农贸市场的猪肉销售区,每个摊位上方都挂着几盏灯,灯泡上面罩着一个塑料灯罩,即使是大白天,商家仍舍不得将灯关掉。在偏红灯光的映照下,摊位上的肉均显得鲜红质嫩。询问一摊主是否可以把灯关掉,摊主不同意,他说:“挂灯是卖肉的一个‘传统’,必须全天亮着。这样肉的色泽更好,能吸引更多顾客……”
为了能在“红灯”下买块好肉,大家通常都只能凭经验。80岁的李桂芬奶奶传授了她多年买肉的经验:首先,她一定要把肉拿到自然光下观察,再用手按一下肉的紧实程度,看看是否有弹性,感觉一下手上的油,再提起来闻闻味道,就能分辨好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