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早在1992年颁布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试行)》中,一种新的课程类型——活动课程首次被列入课程计划,并明确规定“本课程计划设置晨会(夕会)、班团队活动、体育活动、科技文体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和校传统活动等。”这一重要举措对于我国改革传统课程体系、推动课程现代化具有重大的意义。
首先,它将原来那些属于课外的活动(这些活动常常处于可有可无的从属地位)变成正规课程的一部分,表明我国在课程设置上第一次出现超越传统的学科划分范围的活动性课程,开始重视活动学习在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其次,活动课程重视在做中学,注重学生多方面的实际能力的培养,它有助于克服传统的学科课程的偏重书本知识学习、轻视能力的培养和发展,重理论轻实践的弊端。再次,活动课程重视学习过程所具有的教育意义,因此它有助于克服基础教育中的重结果轻过程,有助于改变传统的教学当中对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重视不够的缺点,推动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转变。
从以上几点来看,活动课程的导入实际上涉及课程思想、课程体系和教学形态的改造和更新,对于克服“应试教育”带来的弊端,推动素质教育有着巨大的积极意义。
我校历来十分重视活动课程的开设,尤其是新课程改革以来,活动课程涉猎范围广,程度深,已经在科技、体育等领域有所斩获,目前拥有国家发明专利160多项;省级以上羽毛球比赛奖次400多人次;其他各级各类涉及活动课程奖项1000多项;校铜管乐队多次赴香港、新加坡等地演出。
我校活动课程历经几十年变迁,尤其是近5年,已成体系,可以从五个方面来进行综述:
德育类——“英桥之星”德育系列
我们进行“英桥之星”的评定一是基于德育目标大而无当。德育许多内容常以理论的形式呈现在人们面前,很多时候忽略了人的认知规律,先感性后理性,先具体后抽象。二是,德育缺少持久恒力。很多地方搞“应试德育”“应景德育”“应付德育”,比如“爱国主义”教育,搞一次爱国主义知识竞赛;有人来参观了,或者是某某节日了,布置一下,来点节目;有的学校按文件德育,没文件,连班(队)会也被辅导课占领。
基于以上情况,为“培养优秀的世界公民和永远的中国人”,我们建构起“英桥之星”德育体系,这个体系大致操作如下:
1.“争星”——每周一个开口小的养成主题,如第一周“学会打招呼”,周末根据“自评”“他评”“师评”争星,最多5颗,至少1颗。这样人人可为,天天可为,周周可为,不断为自己确立新的目标,发现自己的潜能,看到自己的进步,证明自己的成功。2.“评星”——每月评选“养成之星”,参考每周“争星”结果,累加每月养成情况评定,29-33颗星可获红色“优点卡”(核1000分),24-28颗星可获绿色“优点卡”(核800分),23颗及其以下可获黄色“优点卡”(核600分)。3.“颁星”——学期一评,积分多者为“英桥之星”;其余为单项优秀“英桥之星”。一学期中,做好事还会获得各种加分,这样以来,把德育做在了平时,养成在了平时。以上各项评定全部记录在学生人手一本的《“英桥之星”成长手册》里。
学科类——“英桥之星”校本课程系列
作为学科延伸的活动课程有四种:《国学诵读》《思维训练》《英语口语等级测试读本》《“英桥之星”成长日记》。
仅以《国学诵读》为例说明一下学科类活动课程,“四书五经”这些儒家经典曾经把我们的祖先紧紧地团结在一起,他们拥有完全相同的语言,而这些语言也有着相似的解释:礼、仁、智、义、舅、孝、悌……但是现在民族核心价值观受到了撼动及迁移。中国教育至今,有些学校是“只见分数不见人”的,为了分数,慢说“德育”,把健康也用来换得那致命的分数。
怎么办?我们的基本对策是为各年级选定校本的德育材料——《国学诵读》,以小学部为例:一至六年级都要记诵《三字经》《弟子规》的,三年级以上还要记诵:《增广贤文》《朱子家训》《论语》,光记诵还不够,还要“亲历”,于是《“英桥之星”成长日记》应运而生了,这本日记是“教书育人一体化”的,日记每页有“历史今日”、“哲理故事”两栏,一边阅读,一边写作,将国学经典、人类智慧通过写作内化为自己的精神品质。
艺术类——“英桥之星”艺术团
中小学艺术教育活动要以育人为宗旨,坚持先进文化导向,体现“向真、向善、向美、向上”的校园文化特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帮助学生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陶冶情操,提高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我校“英桥之星”艺术团有三个特点:一是“人人在团”,以中学为例,有二十个团队,文学社、铜管乐队、古筝、吉他、葫芦丝、合唱、舞蹈、动漫制作、国画、书法、素描……二是教练大部分由专业人士担任,我校与江阴市艺术培训中心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三是根据我校学生学习实际编写有专门的教材。
体育类——“英桥之星”羽毛球队
我校校园内环境优美,基础设施齐备,体育馆、篮球场、足球场、塑胶跑道等为师生提供了广阔体育活动的空间,参加体育锻炼,我校有着良好的传统。羽毛球教学与训练是我校体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和传统特色所在。几年来,我们遵照省市体育局、教育局有关指示精神,加强认识,积极训练,获得了全国、省、市级比赛奖次达四百多项。相继被江阴市体育局、教育局命名为“江阴市羽毛球布点学校”“江阴市羽毛球传统学校”,被无锡体育局教育局命名为“无锡市羽毛球项目传统学校”“无锡市八运会先进集体”。在2002年我校又成功承办了“全国少儿小组羽毛球比赛”“无锡羽毛球比赛”,并在江阴市电视台、无锡市电视台、无锡市教育电视台、中国教育报等做了报道,赢得了省市领导和社会的高度评价。
为把这项工作持续做好,总结经验,我们编印了《“英桥之星”羽毛球教程》,该“教程”分初级、中级、高级,并得到专家组认可。
科技类——“英桥之星”少年科学院
我校将人文教育与科技教育并重,把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科技创新教育的重要目标,目前已形成了理论教学与动手实践两大板块,课堂教学、小组研究、创新发明、专利申请四个系列,由多元活动作支撑的科技教育课程体系。近年来,在全国、省市级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中有300多人次获奖,产生有价值的创造发明设想有1000多个,成功申请国家专利160多项,学生的发明项目多次在全国发明展览会上摘金夺银,学校相继被评为江阴市青少年发明创造示范学校、江苏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学校少年科学院被评为江苏省首批优秀少年科学院,夏越同学被评为江苏省首批少年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协书记处书记宋南平对我校的科技教育机制与创新成果给予充分肯定与高度的评价,对我校今后的科技教育前景寄予了殷切的希望。并欣然题词:今天的科普,明天的生产力。
我校各类活动课程在其功能上虽然有着各自的独立性,但是,它们都是围绕着学生的德、智、体、美、劳诸方面的全面发展而展开的,具有相互依存性,谁也不能离开其他活动而单独存在,而是互相配合,彼此联系,共同处于一个统一体之中,在总体结构中,具有整体性。
首先,它将原来那些属于课外的活动(这些活动常常处于可有可无的从属地位)变成正规课程的一部分,表明我国在课程设置上第一次出现超越传统的学科划分范围的活动性课程,开始重视活动学习在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其次,活动课程重视在做中学,注重学生多方面的实际能力的培养,它有助于克服传统的学科课程的偏重书本知识学习、轻视能力的培养和发展,重理论轻实践的弊端。再次,活动课程重视学习过程所具有的教育意义,因此它有助于克服基础教育中的重结果轻过程,有助于改变传统的教学当中对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重视不够的缺点,推动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转变。
从以上几点来看,活动课程的导入实际上涉及课程思想、课程体系和教学形态的改造和更新,对于克服“应试教育”带来的弊端,推动素质教育有着巨大的积极意义。
我校历来十分重视活动课程的开设,尤其是新课程改革以来,活动课程涉猎范围广,程度深,已经在科技、体育等领域有所斩获,目前拥有国家发明专利160多项;省级以上羽毛球比赛奖次400多人次;其他各级各类涉及活动课程奖项1000多项;校铜管乐队多次赴香港、新加坡等地演出。
我校活动课程历经几十年变迁,尤其是近5年,已成体系,可以从五个方面来进行综述:
德育类——“英桥之星”德育系列
我们进行“英桥之星”的评定一是基于德育目标大而无当。德育许多内容常以理论的形式呈现在人们面前,很多时候忽略了人的认知规律,先感性后理性,先具体后抽象。二是,德育缺少持久恒力。很多地方搞“应试德育”“应景德育”“应付德育”,比如“爱国主义”教育,搞一次爱国主义知识竞赛;有人来参观了,或者是某某节日了,布置一下,来点节目;有的学校按文件德育,没文件,连班(队)会也被辅导课占领。
基于以上情况,为“培养优秀的世界公民和永远的中国人”,我们建构起“英桥之星”德育体系,这个体系大致操作如下:
1.“争星”——每周一个开口小的养成主题,如第一周“学会打招呼”,周末根据“自评”“他评”“师评”争星,最多5颗,至少1颗。这样人人可为,天天可为,周周可为,不断为自己确立新的目标,发现自己的潜能,看到自己的进步,证明自己的成功。2.“评星”——每月评选“养成之星”,参考每周“争星”结果,累加每月养成情况评定,29-33颗星可获红色“优点卡”(核1000分),24-28颗星可获绿色“优点卡”(核800分),23颗及其以下可获黄色“优点卡”(核600分)。3.“颁星”——学期一评,积分多者为“英桥之星”;其余为单项优秀“英桥之星”。一学期中,做好事还会获得各种加分,这样以来,把德育做在了平时,养成在了平时。以上各项评定全部记录在学生人手一本的《“英桥之星”成长手册》里。
学科类——“英桥之星”校本课程系列
作为学科延伸的活动课程有四种:《国学诵读》《思维训练》《英语口语等级测试读本》《“英桥之星”成长日记》。
仅以《国学诵读》为例说明一下学科类活动课程,“四书五经”这些儒家经典曾经把我们的祖先紧紧地团结在一起,他们拥有完全相同的语言,而这些语言也有着相似的解释:礼、仁、智、义、舅、孝、悌……但是现在民族核心价值观受到了撼动及迁移。中国教育至今,有些学校是“只见分数不见人”的,为了分数,慢说“德育”,把健康也用来换得那致命的分数。
怎么办?我们的基本对策是为各年级选定校本的德育材料——《国学诵读》,以小学部为例:一至六年级都要记诵《三字经》《弟子规》的,三年级以上还要记诵:《增广贤文》《朱子家训》《论语》,光记诵还不够,还要“亲历”,于是《“英桥之星”成长日记》应运而生了,这本日记是“教书育人一体化”的,日记每页有“历史今日”、“哲理故事”两栏,一边阅读,一边写作,将国学经典、人类智慧通过写作内化为自己的精神品质。
艺术类——“英桥之星”艺术团
中小学艺术教育活动要以育人为宗旨,坚持先进文化导向,体现“向真、向善、向美、向上”的校园文化特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帮助学生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陶冶情操,提高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我校“英桥之星”艺术团有三个特点:一是“人人在团”,以中学为例,有二十个团队,文学社、铜管乐队、古筝、吉他、葫芦丝、合唱、舞蹈、动漫制作、国画、书法、素描……二是教练大部分由专业人士担任,我校与江阴市艺术培训中心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三是根据我校学生学习实际编写有专门的教材。
体育类——“英桥之星”羽毛球队
我校校园内环境优美,基础设施齐备,体育馆、篮球场、足球场、塑胶跑道等为师生提供了广阔体育活动的空间,参加体育锻炼,我校有着良好的传统。羽毛球教学与训练是我校体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和传统特色所在。几年来,我们遵照省市体育局、教育局有关指示精神,加强认识,积极训练,获得了全国、省、市级比赛奖次达四百多项。相继被江阴市体育局、教育局命名为“江阴市羽毛球布点学校”“江阴市羽毛球传统学校”,被无锡体育局教育局命名为“无锡市羽毛球项目传统学校”“无锡市八运会先进集体”。在2002年我校又成功承办了“全国少儿小组羽毛球比赛”“无锡羽毛球比赛”,并在江阴市电视台、无锡市电视台、无锡市教育电视台、中国教育报等做了报道,赢得了省市领导和社会的高度评价。
为把这项工作持续做好,总结经验,我们编印了《“英桥之星”羽毛球教程》,该“教程”分初级、中级、高级,并得到专家组认可。
科技类——“英桥之星”少年科学院
我校将人文教育与科技教育并重,把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科技创新教育的重要目标,目前已形成了理论教学与动手实践两大板块,课堂教学、小组研究、创新发明、专利申请四个系列,由多元活动作支撑的科技教育课程体系。近年来,在全国、省市级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中有300多人次获奖,产生有价值的创造发明设想有1000多个,成功申请国家专利160多项,学生的发明项目多次在全国发明展览会上摘金夺银,学校相继被评为江阴市青少年发明创造示范学校、江苏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学校少年科学院被评为江苏省首批优秀少年科学院,夏越同学被评为江苏省首批少年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协书记处书记宋南平对我校的科技教育机制与创新成果给予充分肯定与高度的评价,对我校今后的科技教育前景寄予了殷切的希望。并欣然题词:今天的科普,明天的生产力。
我校各类活动课程在其功能上虽然有着各自的独立性,但是,它们都是围绕着学生的德、智、体、美、劳诸方面的全面发展而展开的,具有相互依存性,谁也不能离开其他活动而单独存在,而是互相配合,彼此联系,共同处于一个统一体之中,在总体结构中,具有整体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