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公开课在促进英语教学改革和青年教师成长方面功不可没。但很多教师的教学环节却越来越流于形式,盲于赶时髦、求时尚,给公开课披上了一层“美丽的面纱”,值得我们关注。
关键字:合作学习走过场 盲目拓展“迷”人眼 课堂流畅“欠”思考 多媒体课件唱主角
公开课在促进英语教学改革和青年教师成长方面功不可没。一堂成功的英语公开课,教师要具备熟练驾驭课堂的能力,标准的语音语调,有益于开发学生心智的课堂教学设计;要处理好了教学的各个环节,既有引人入胜的开头,又有高潮迭起的中场,还有画龙点睛的结尾,更有开启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升华;尊重学生的不同意见,鼓励学生有创见的思想,促进创新精神的形成和发展;要让学生在课堂上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获得进取的力量,分享合作的和谐。种种的一切都褪去了原来教学的死板与僵化。可是在具体的实践操作中,很多教师的教学环节却越来越流于形式,盲于赶时髦、求时尚,给公开课披上了一层“美丽的面纱”,值得我们关注。
时尚一:合作学习走过场
当前课堂教学中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热闹繁荣的景象。如:pair work, group work。 学生训练有素的或是两人一组,或是几人一小组展开讨论或是根据模拟情景展开交际。这样的活动给每个学生创设了英语表达的机会,又使学生之间产生了思维的碰撞。可以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然而细心的听课老师会发现,这个过程往往刚刚开始或是学生还在讨论过程中就被老师击掌打断,学生的讨论戛然而止。然后由一些优秀的学生代表展示其讨论成果。细细观察有些学生并没有在倾听其他同学的汇报,而还是在偷偷的进行着自己未完的对话与讨论。显而易见老师是为了追求课堂的容量而“不得不”牺牲学生讨论,交流的时间。
然而,如此讨论、交流的合作能否达到预设的教学效果?是否有利用学生潜能的唤醒、开挖与提升?是否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是否达到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沟通与合作?是否真正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流利的表达是否真正缘于刚刚片刻交流的成果?对于这些,教师可能没有细致的思考过。其实这是一种“伪合作”,是搞形式给听课老师看的。这样做的后果很容易导致公开课成了优秀生的talk show,中差生的夹生饭,课后还要花大量的时间来补。公开课同样要照顾到大多数的学生,给学生充足的学习时间,注重
pair work, group work 等合作学习方式的内在品质,真正发挥其作用。
时尚二:盲目拓展“迷”人眼
现在无论是实验课还是示范课,也无论是研讨课还是公开课,不约而同地都会选择在课堂教学的后半程来一点拓展教学;如果没有拓展教学,总感觉似乎缺少了点什么。于是,在课堂教学中能够来一点拓展教学,就显得非常“时尚”和“流行”了。拓展型教学的确有利于学生语言学习,但并不等同于“一拓千里”、“展开越多,效果越好”!有的教师会在公开课中为了拓展而拓展,步入盲目拓展的误区,信息的大量输入脱离了学生的实际水平,造成无效拓展。笔者曾在一堂公开课中看到了如下的拓展教学片段:教师在教学Chinese后说,Chinese has many things.然后以Chinese中的各个字母为开头补充了一些新单词,再带着学生读了一遍。且不论教师的说法是否具有科学性,单说这些新单词我已毫无印象,更何况那些五年级的学生呢?这样的拓展除了告诉听课老师我有了拓展的环节还有什么实效性呢?笔者认为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合理选择拓展内容,创造性地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活动,吸引和组织他们积极参与,并要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的发展。
时尚三:课堂流畅“欠”思考
在多数公开课上我们会看到这样的现象:师生之间对答如流,课堂流程异常流畅。细究其原因会发现有这样几个缘由:一是所提问题缺乏深度,多为Yes或No的问题,学生无需思考。二是学生没有充足的思考时间。许多教师害怕课堂上出现冷场而不给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几乎是问题刚抛出去就点名让一些较好的学生回答,这样的回答也往往是教师预料之中的常规答案,不能表达学生真正的想法。而对于一些中差生来说根本没来得及思考就已经被告知标准答案了,生生被剥夺了思考的权利。笔者曾在一堂公开课上听到这样一个片段,教师问:How do you spend your weekends? 话音刚落,就用手势示意几位学生一一回答,学生的回答均为Watch TV, do homework之类的答案。这几位学生与老师配合默契,对答如流,教师也很满意,流畅的教学程序让她很快过渡到了下一个教学环节。我当时就困惑,学生的周末真这么千篇一律吗?于是在课后与学生进行了短暂的交流,这时的学生七嘴八舌的说,去书店看书,学钢琴,去公园……,我问,课堂上为什么不说,学生回答还没来得及想。笔者认为这样的交流不是真正的有意义的交流,也不能启发学生的思维,更错过了许多精彩的生成。教师要有足够的耐心,给学生充足的时间来思考问题。这样才能让学生说出自己的心里话,实现真正的交流。要做到真正的交流,教师还要真正关注每一个学生,并努力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
时尚四:多媒体课件唱主角
课件的使用的确给我们创设了好的语言环境,尤其是英语教学。这对学生的英语学习是至关重要的。而且课件的成功运用,确实拓展了教学空间,提高了教学效率,也给学生提供了最直接、多渠道、全方位的听觉和视觉感受。但过分的依赖课件,就使教师变成了鼠标的“仆人”。多媒体技术的滥用使得部分老师手忙脚乱,只得暂停教学说sorry, let’s wait.然后忙着整理课件找到自己需要的图片,正常的教学过程受阻,学生的思维被打断。更为严重的是万一停电,或网络出问题,这课还能上吗?我们不少教师可能遇到过这样的公开课:课堂正在进行中,忽然课件不能用了,授课教师在众目睽睽下一下子乱了方寸,打乱了原先的计划,课前针对课件的充分备课,转眼间显得苍白无力—— 什么都备到了,就是没有考虑到课件出问题。听课老师也为其心慌意乱。而且课件需花费教师大量的时间,有的教师甚至大动干戈劳动其他老师、找助手来帮助设计课件,这就违背了公开课的本意。公开课本来应该对其他教师具有示范意义,而这样的公开课其他教师如何效仿?如果我们的教师都来这么上课,我们还有时间备课吗?还有,就是公开课中授课教师的板书问题。我发现现在老师在讲公开课过程中很少板书。尤其是在使用多媒体课件时。其实,言简意赅的板书还是很重要的。我们的学生对于老师黑板上的书写内容一般会印象深刻,作为强化重点内容的方法之一,板书最好还是要有的。另外,教师的板书对学生来说还有示范的作用。学生的书写也很重要,尤其是初始年级,有的老师在授课时往往会忽视了学生的书写问题。口头上学生似乎掌握好了,可一到纸上写却漏洞百出。因此笔者认为课件的制作还是要遵循实用、简洁、易操作的原则,课件是为我们的教学服务的,而不是把我们伦为课件的奴隶,让它牵着我们的鼻子走。
笔者认为公开课应是师生之间真情实感的交流,它应成为一种有效而轻松的教学研讨,成为教师教学风格、教学创新展示的舞台,反映教学的实际情况和真实水平,让大家觉得可看、可学、可用,可交流探讨。公开课只是课堂教学研究的重要形式,让我们揭去公开课美丽的面纱,以积极的心态对待公开课,把公开课看成是学习、研究的过程,看成是自我锻炼、自我实现专业素质提升的平台,这样才能不把学生当作作秀的工具,才能对教者和听者起到互帮互学、共同提高的作用。
作者简介:谢丽芳(1978-10--)女,,江苏常州人,本科学历,小学英语高级教师,研究方向:新基础教育。
关键字:合作学习走过场 盲目拓展“迷”人眼 课堂流畅“欠”思考 多媒体课件唱主角
公开课在促进英语教学改革和青年教师成长方面功不可没。一堂成功的英语公开课,教师要具备熟练驾驭课堂的能力,标准的语音语调,有益于开发学生心智的课堂教学设计;要处理好了教学的各个环节,既有引人入胜的开头,又有高潮迭起的中场,还有画龙点睛的结尾,更有开启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升华;尊重学生的不同意见,鼓励学生有创见的思想,促进创新精神的形成和发展;要让学生在课堂上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获得进取的力量,分享合作的和谐。种种的一切都褪去了原来教学的死板与僵化。可是在具体的实践操作中,很多教师的教学环节却越来越流于形式,盲于赶时髦、求时尚,给公开课披上了一层“美丽的面纱”,值得我们关注。
时尚一:合作学习走过场
当前课堂教学中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热闹繁荣的景象。如:pair work, group work。 学生训练有素的或是两人一组,或是几人一小组展开讨论或是根据模拟情景展开交际。这样的活动给每个学生创设了英语表达的机会,又使学生之间产生了思维的碰撞。可以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然而细心的听课老师会发现,这个过程往往刚刚开始或是学生还在讨论过程中就被老师击掌打断,学生的讨论戛然而止。然后由一些优秀的学生代表展示其讨论成果。细细观察有些学生并没有在倾听其他同学的汇报,而还是在偷偷的进行着自己未完的对话与讨论。显而易见老师是为了追求课堂的容量而“不得不”牺牲学生讨论,交流的时间。
然而,如此讨论、交流的合作能否达到预设的教学效果?是否有利用学生潜能的唤醒、开挖与提升?是否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是否达到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沟通与合作?是否真正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流利的表达是否真正缘于刚刚片刻交流的成果?对于这些,教师可能没有细致的思考过。其实这是一种“伪合作”,是搞形式给听课老师看的。这样做的后果很容易导致公开课成了优秀生的talk show,中差生的夹生饭,课后还要花大量的时间来补。公开课同样要照顾到大多数的学生,给学生充足的学习时间,注重
pair work, group work 等合作学习方式的内在品质,真正发挥其作用。
时尚二:盲目拓展“迷”人眼
现在无论是实验课还是示范课,也无论是研讨课还是公开课,不约而同地都会选择在课堂教学的后半程来一点拓展教学;如果没有拓展教学,总感觉似乎缺少了点什么。于是,在课堂教学中能够来一点拓展教学,就显得非常“时尚”和“流行”了。拓展型教学的确有利于学生语言学习,但并不等同于“一拓千里”、“展开越多,效果越好”!有的教师会在公开课中为了拓展而拓展,步入盲目拓展的误区,信息的大量输入脱离了学生的实际水平,造成无效拓展。笔者曾在一堂公开课中看到了如下的拓展教学片段:教师在教学Chinese后说,Chinese has many things.然后以Chinese中的各个字母为开头补充了一些新单词,再带着学生读了一遍。且不论教师的说法是否具有科学性,单说这些新单词我已毫无印象,更何况那些五年级的学生呢?这样的拓展除了告诉听课老师我有了拓展的环节还有什么实效性呢?笔者认为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合理选择拓展内容,创造性地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活动,吸引和组织他们积极参与,并要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的发展。
时尚三:课堂流畅“欠”思考
在多数公开课上我们会看到这样的现象:师生之间对答如流,课堂流程异常流畅。细究其原因会发现有这样几个缘由:一是所提问题缺乏深度,多为Yes或No的问题,学生无需思考。二是学生没有充足的思考时间。许多教师害怕课堂上出现冷场而不给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几乎是问题刚抛出去就点名让一些较好的学生回答,这样的回答也往往是教师预料之中的常规答案,不能表达学生真正的想法。而对于一些中差生来说根本没来得及思考就已经被告知标准答案了,生生被剥夺了思考的权利。笔者曾在一堂公开课上听到这样一个片段,教师问:How do you spend your weekends? 话音刚落,就用手势示意几位学生一一回答,学生的回答均为Watch TV, do homework之类的答案。这几位学生与老师配合默契,对答如流,教师也很满意,流畅的教学程序让她很快过渡到了下一个教学环节。我当时就困惑,学生的周末真这么千篇一律吗?于是在课后与学生进行了短暂的交流,这时的学生七嘴八舌的说,去书店看书,学钢琴,去公园……,我问,课堂上为什么不说,学生回答还没来得及想。笔者认为这样的交流不是真正的有意义的交流,也不能启发学生的思维,更错过了许多精彩的生成。教师要有足够的耐心,给学生充足的时间来思考问题。这样才能让学生说出自己的心里话,实现真正的交流。要做到真正的交流,教师还要真正关注每一个学生,并努力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
时尚四:多媒体课件唱主角
课件的使用的确给我们创设了好的语言环境,尤其是英语教学。这对学生的英语学习是至关重要的。而且课件的成功运用,确实拓展了教学空间,提高了教学效率,也给学生提供了最直接、多渠道、全方位的听觉和视觉感受。但过分的依赖课件,就使教师变成了鼠标的“仆人”。多媒体技术的滥用使得部分老师手忙脚乱,只得暂停教学说sorry, let’s wait.然后忙着整理课件找到自己需要的图片,正常的教学过程受阻,学生的思维被打断。更为严重的是万一停电,或网络出问题,这课还能上吗?我们不少教师可能遇到过这样的公开课:课堂正在进行中,忽然课件不能用了,授课教师在众目睽睽下一下子乱了方寸,打乱了原先的计划,课前针对课件的充分备课,转眼间显得苍白无力—— 什么都备到了,就是没有考虑到课件出问题。听课老师也为其心慌意乱。而且课件需花费教师大量的时间,有的教师甚至大动干戈劳动其他老师、找助手来帮助设计课件,这就违背了公开课的本意。公开课本来应该对其他教师具有示范意义,而这样的公开课其他教师如何效仿?如果我们的教师都来这么上课,我们还有时间备课吗?还有,就是公开课中授课教师的板书问题。我发现现在老师在讲公开课过程中很少板书。尤其是在使用多媒体课件时。其实,言简意赅的板书还是很重要的。我们的学生对于老师黑板上的书写内容一般会印象深刻,作为强化重点内容的方法之一,板书最好还是要有的。另外,教师的板书对学生来说还有示范的作用。学生的书写也很重要,尤其是初始年级,有的老师在授课时往往会忽视了学生的书写问题。口头上学生似乎掌握好了,可一到纸上写却漏洞百出。因此笔者认为课件的制作还是要遵循实用、简洁、易操作的原则,课件是为我们的教学服务的,而不是把我们伦为课件的奴隶,让它牵着我们的鼻子走。
笔者认为公开课应是师生之间真情实感的交流,它应成为一种有效而轻松的教学研讨,成为教师教学风格、教学创新展示的舞台,反映教学的实际情况和真实水平,让大家觉得可看、可学、可用,可交流探讨。公开课只是课堂教学研究的重要形式,让我们揭去公开课美丽的面纱,以积极的心态对待公开课,把公开课看成是学习、研究的过程,看成是自我锻炼、自我实现专业素质提升的平台,这样才能不把学生当作作秀的工具,才能对教者和听者起到互帮互学、共同提高的作用。
作者简介:谢丽芳(1978-10--)女,,江苏常州人,本科学历,小学英语高级教师,研究方向:新基础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