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社会培训和继续教育提供教学支持服务的有益探索

来源 :继续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ng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推进企业继续教育开展,租金职工素质全面提升,一直是政府,社会和企业共同关注的大事。它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更重要的是一个实践问题。日前由中华全国总工会举办的“中国职工学习论坛”专门就此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与交流。从本期起,本刊将陆续刊登由中央电大孙美春等同志撰写的一组文章。该组文章是在北京市教委批准立项的《“首都职工素质教育工程”的研究与实践》课题的基础上提炼而成的,病从不同角度详细介绍了该工程在推动和配合企业与职工继续教育与个性化学习时的具体经验与做法,希望能对广大读者开展继续教育提供一些思路和启发。
  2004年,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以下简称电大)和北京市总工会、北京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联合发起组织了“首都职工素质教育工程”(以下简称“工程”)。这是为了贯彻十六大提出的“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精神,全面推进中华全国总工会等九部委推出的“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职工”活动在首都的深入开展,面向首都各个企业基层一线职工实施的一项社会性、有组织的通用能力培训。
  “工程”的基本定位是:深化首都“创争”活动的有效形式,“争做知识型职工”的重要载体,以规范的教学资源与群众性的普及教育相结合为基本特征,以增加新知识、传授新理念、提高整体素质、增强学习能力为主要内容,旨在以全市职工为受教育主体,逐步建立起通用能力培训与职业技能提升、学历教育续借的职工终身学习和继续教育网络体系,不断提高首都职工队伍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技术业务素质。
  迄今为止,这项“工程”共计开发了10门培训课程,组织了3轮统一培训,惠及了首都数千家企业、3万多名职工,据调查显示,“工程”得到了政府、社会、各级工会、企业和基层职工的欢迎和认可。并已经发展成为北京市企业和职工的一个重要学习平台。“工程”的启动实施,是我国职工教育的一次崭新的探索与实践。
  进入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如何从政府的角度提升公民素质和学习化社会的建设;如何从工会的角度为职工办实事,从根本上解决职工的维权问题,推进工人阶级知识化的进程;如何从电大和社会教育机构的角度,为社会继续教育和终身学习的需求服务,拓展自身的办学领域,一直是大家思考和探索的问题。“工程”的开展给这些问题的解决带来了丰富的实践和许多有价值的信息和启示。因而,“工程”的综合价值已经远远超出了培训本身。限于篇幅,本文仅概述一下“工程”的价值和意义及电大从中得到的主要收获。而电大在“工程”的实施中所获得的具体经验、做法和认识将在此 后的文章中陆续介绍。
  
  一、“工程”开创了新时期有效组织职工学习的社会化实施新模式
  
  “工程”的价值缘于它所处的形势。当前,我国在推进继续教育时面临许多实施中的问题。尽管世界潮流和各国社会发展在呼唤终身学习和继续教育,我国政府在积极倡导终身学习和继续教育。但总体来说,我国职工的培训和继续教育还是企业自己的事。目前,我国大多数企业由于在认识、能力间的差异和条件的限制,完全企业行为的培训存在着不少弊端,而完全由政府和社会承担的企业培训,也由于受到职能、机制、针对性、费用等方面的限制,在可行性上存在着相当大的难度。那么在职工培训和继续教育上,有没有一种可行恰当的方式呢?“工程”在这方面做了有益的尝试,开创了新时期有效组织职工学习的社会化实施新模式。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搭建一个符合国情,科学合理的架构
  根据现实环境和情况,“工程”设计了“党委领导、行政支持、工会组织、站点搭台、多方参与、职工受益”的基本模式。其中包括两个架构,一是组织架构,专门负责组织和推动企业与职工参加培训;另一个是教学架构,具体完成培训任务。
  1、组织架构
  “工程”搭建了由工会、教委、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人事局、电大几方共同组成的组织架构,从不同的角度发挥工会组织、职工教育主管、职业资格主管、事业单位主管和学校教育的各方所长。
  工会是“工程”组织架构的主体,利用工会与各企业的领导和职工广泛且密切的联系以及其在企业和职工中的威信和一套行之有效地群众工作方法,通过市工会、区县工会、行业系统工会和企业工会层层做好宣传、发动和组织工作。
  充分发挥市教委在职工教育方面的管理职能和特长,争取政府在经费和政策上的支持,将企业的“创争”评优活动与企业参与“工程”培训相结合,督促企业将1.5%职工教育经费的投入向“工程”倾斜等。
  充分发挥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对企业监督的优势和在职业资格考核、晋级方面的优势,出台对参加“工程”培训的职工相应的鼓励政策。
  发挥电大在学历教育方面的优势,出台有关“工程”培训与学历教育接轨的政策。
  总之,“工程”的启动不仅仅是通过若干政策指令或一纸红头文件,而是通过上述的组织架构,采取“宣传、推动、激励、情感”等多种深入企业工作的方式,帮助企业与职工树立起对“工程”的信任感和价值认同,以此来进行培训的组织和招生工作。
  当然,这种组织架构的搭建也是要有基础的,即“工程”的总体目标对参与组织的各方要有足够的吸引力。比如:工会的主要任务之一是维护广大职工的权益,但维权的根本是要提高职工的素质,推进其知识化的进程;职工教育管理是教委的职能,摸索新时期职工教育的有效途径是教委的重要任务之一;大力推进职业技术培训与资格的认证是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的重要工作,但职业技术素质应当是建立在一定的职业素质上;电大这些年来一直在探索如何扩大办学领域,如何为构建学习化社会和终身学习体系服务,但苦于缺乏实践探索的机会。这些目标和任务恰恰都能通过推进“工程”得以实现。“工程”的效果与这些目标实现的程度正好起到了相互促进的作用,即大家对“工程”投入的越多,“工程”就能搞的越好;而“工程”搞的越好,大家的愿望越能得以实现。这也是“工程”的参与方在逐渐增多,大家的热情和兴趣在不断提升的根本原因。
  2、培训教学架构
  与“工程”组织架构并行的是培训教学架构,“工程”组织了由素质教育工程办公室(简称“素质办”,是由市工会职工大学、市劳动技能鉴定中心和中央电大继续教育学院组成)、各教学站点和培训教师组成的教学架构,充分发挥各自的作用:
  作为“素质办”主要发挥以下作用:
  设置课程、建设资源、培训师资、组织考核,设计与后续学历教育和职业资格续接的具体办法;
  及时与各教学站点和教师进行协调和沟通,作好教学服务工作,通过日常沟通、经验交流、表彰先进、师资培训等方法帮助各教学站点和老师解决实际教学中的困难;通过工作会议、督导检查、巡考等方法规范各站点的教学行为;
  帮助企业的内部培训与“工程”的整体相结合, 最大限度地调动企业的积极性,方便职工学习。
  此外,教学站点和教师主要负责日常教学过程和形成性考核。
  (二)精心策划与设计“工程”的内容
  “工程”实施的最大困难在于要面对首都众多不同类型的行业、企业,面对首都众多不同岗位、职业、文化背景、年龄差别如此大的职工实施一项以工会和政府名义推行的素质教育。搞的好,广大企业和职工受益,政府和工会的威信也得到提高;搞不好,劳民伤财,企业职工不满意,政府和工会的威信也会受到影响。为此,“工程”的主办方组织较强的人员做了精心的设计:
  “工程”定位在容易被忽略的广大基层一线职工通用能力的培养上,开展绝大多数企业和职工(跨行业、跨岗位、跨背景)都需要的通用能力培训。先后开设了像《自我发展与团队管理》、《实用文体写作》、《实用法律基础》、《企业运营与发展》、《心理与健康》、《窗口行业英语》、《工作安全与职业健康》、《北京历史文化》和《班组长培训》等课程。对于这些课程,我们的调查显示:企业与职工的认可率达80%以上。
  “工程”设计了通用能力阶段的培训与电大开放教育(学历教育)续接,与劳动部门的职业资格和技术等级证书续接的通道。一方面满足广大职工学习延续性的需求,促进了职工学习效益的最大化;另一方面,也满足了企业和职工多元化的学习需求,从而打破了知识、技能、培训与学历教育之间的屏障与束缚,搭建了职工“终身教育体系”的雏形。
  改革课程设置、资源建设、课程讲授、考核评价的方式,以企业和职工的满意度为最基本的工程质量衡量标准,强调传授的知识和能力与职工平时的实际相结合,强调职工的主动学习,强调考察职工运用所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不是死记硬背知识点的能力),强调教师讲授和职工互教互学相结合,变应付学习为带着问题主动学习。
  
  二、电大在参与“工程”的实施中的收获
  
  对电大来说,在近30年的远程教育实践探索中,学历教育是其主体。而“工程”作为一个非学历的职工培训项目,对电大来说,是电大从常规学历教育转向为社会特定需要提供“量身定做”的教学支持服务的首次尝试。因而对电大来说是一个全新的检验和挑战。“工程”的实践既充分显示了电大在满足社会培训需求方面的优势和特长,也暴露了电大自身在适应社会需求方面的不适应,应当说这两方面都是电大在“工程”实践中所取得的收获,它们为电大今后的发展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启示。
  (一)电大在服务社会培训和继续教育方面的优势
  1、具有课程设置和资源研发、规范和考核设计的优势;
  迄今为止,电大为“工程”定制了7门课程及相关的教学资源,设计了一整套考核评价的标准、办法及试卷。这主要归结于电大在办学的规范性和标准性方面、在教学资源建设、办学和考核的经验方面、在与社会各个领域专家广泛的联系方面以及在自身资源的丰富性等方面的多重优势。凭借这些优势,根据社会的需求,电大能较快地开发优质、规范的教学资源,设计并实施教学评价与考核。
  2、具有学习支持服务的优势
  从社会的发展趋势看,“活到老、学到老”,“终身学习”的理念将取代“终身教育”的理念,教育机构要从单纯的施教向为学习者学习的支持服务转变。大量的实践证明:对于个性化极强的学习支持服务必须依靠现代信息技术(据了解,掌握了学习方法的学习者,通过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学习,其效率能够大大增长)。而电大自身所独有的天网(卫星电视网络)、地网(计算机网络)、人网(电大系统专兼职教师网络)“三网合一”,可以使学习者在任何时候都能在电大的平台上,方便快捷地找到他们需要的学习资源。
  3、具有整合社会资源,为社会大众搭建终身教育平台的潜质
  从社会化培训和终身学习的大视野出发,电大与社会各方联系沟通的开放性,国家的支持和社会的品牌,自身教育品种的多样性,特别是电大立足为社会大众服务的定位确立。使得电大无论在现代化信息技术的硬件条件、教学资源与人力资源的丰富性上;还是在开放教育和学历教育的社会品牌效应以及远程教育教学的经验和各项规范与管理规定的标准化上,都具有整和社会资源、为社会大众搭建终身教育平台的潜质。
  (二)电大在适应社会培训和终身学习需求方面的差距
  1、理念、思想的不适应
  电大教育的主体是正规学历教育,对“非正规、非正统、非正式”的社会培训等不了解、不熟悉、不适应。进而容易强调教育的规范,而忽视组织和学习者的需要;容易强调知识的科学性、系统性,而忽视知识的可接受性;容易强调知识的灌输,而忽视知识能力架构的搭建等。所以,电大要想真正适应社会需求,还需在教育理念和思想观念上进行“磨合”。
  2、机制、套路、模式的不适应
  由于学历教育的特点,电大教育的计划性和以学校为中心的色彩比较浓,对于以社会组织为中心,以学习者为中心,体现“社会需求至上”的社会化培训,以电大现有的机制、套路和模式来看,尚存在应变速度慢、需求转换慢、灵活性和规范性调适慢等诸多不适应之处。
  3、感情、习惯和信任等情商方面的不适应
  “工程”的实践充分表明,社会教育机构要想取得社会组织和职工的信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俗话说“隔行如隔山”,教育与社会其它行业客观上就存在着隔阂,加上教育机构固有的一些传统理念和缺乏对社会组织和学习者的理解和感情,使得社会组织和学习者对教育机构缺乏信任。这也是教育机构所不容忽视的大问题。
  
  三、“工程”给电大带来的启示
  
  “工程”实践告诉我们,随着终身学习理念的逐步普及与学习化社会和学习型组织的逐步形成,有组织培训和个性化学习的需求将快速上升,这就意味着电大今后为社会组织的教育培训和个人继续学习方面提供支持的比重在整个电大任务中会明显上升,是电大今后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所以,要抓住这个变化机遇,充分运用“工程”的实践,努力提升电大在社会培训和终身学习方面的核心竞争力。具体来说,“工程”给电大带来以下几个方面的启示:
  (一)扩大开放,拓展合作,服务企业
  工程的实践充分证明,社会教育机构要想独立开辟社会有组织的培训领域是相当困难的。要想增强这方面竞争和服务能力,必须积极探索与社会各界的合作模式,树立社会责任意识和对广大普通学习者的感情,跨出传统教育的封闭圈子;努力学习借鉴其它行业领域、社会培训机构和国外在职工教育培训上的经验与做法。此外,由于需求的差异性和小批量性,电大在社会培训领域不可能“包打天下”,差异性培训的主体还是在企业。作为教育培训的专业户——电大有责任帮助和配合企业建立完善自己的培训体系和规范化标准;
  (二)了解需求、发掘需求、转化需求
  需求的把握和转换是以成人继续教育为主体的远程教育高校为社会服务的基础和前提。电大要努力提升将企业与职工的发展需求转化为教育培训需求,将培训需求转化为培训方案及实施程序,并编制相应教学资源的能力。
  (三)根据需求设置课程
  打破传统按知识体系设置课程的模式,逐步建立按照通用素质能力和任务目标设置课程并编制相关内容。并按方便需求者选择的方式搭建课程平台或课程超市;根据企业和职工的特点,在模块化、小单元方面下功夫,配合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同时积极扩展教学资源的建设领域,方便不同学习者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
  (四)加强教学过程的设计与管理
  培训质量和效果的高低取决于过程的设计与管理,要逐步制订符合社会要求的质量标准,摸索过程操作的标准和规范,最大限度地消除因为教师人为差异造成的质量差异,根据成人的特点,摸索新型的教学方法,提倡参与式、研究式和互动式的教学,注重提高学习者知识运用的能力;
  (五)逐步建立科学合理的评测标准和方式
  进一步增强对职工教育考核评价的研究与实践,提高及科学性性和社会公认标准度;努力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试卷库的建设和试题库的研发;
  (六)进一步加强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在职工教育中的研究与实践
  使已有的技术尽快运用于为职工个性化学习的服务上,向“用得上、用得起、用得方便”方向努力。
  注:
  本文为“首都职工素质教育工程的研究与实践”课题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该课题于2005年9月获北京市级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立项项目负责人:李林曙(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校长助理)
  
  [责任编辑:金平]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介绍了德国应用科技大学的发展现状及培养模式,并结合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情况,阐述了德国应用科技大学对我国的启示。  关键词:德国;应用科技大学;启示    德国自20世纪60年代后的经济腾飞,得益于职业技术教育,这是举世公认的。其中德国的应用科技大学(Fachhochschulen,下面简称FH)是德国高等职业教育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并且它在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方面与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有不少一
期刊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印发的通知》(中发[2006]3号)和人事部《关于印发》《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653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国人部发[2005]73号)精神,根据《辽宁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报规划纲要》提出的总体目标和重点任务,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实施科教兴省和人才强省战略的要求,紧紧围绕我省“十一五”经
期刊
继成功举办“2006高端培训黄金周”之后,2007年5月21日至5月27日,北京大学继续教育部与相关院系共同举办了“2007北京大学高端培训黄金周”,本届活动的主题是“高端培训与和谐中国”。本次活动的主旨是“倡导和谐理念,弘扬和谐文化,推进和谐教育,共建和谐中国”,“和谐”是贯穿整个活动的主线。在目前国家倡导“和谐社会”的大的背景下,通过“黄金周”的举办,来倡导和谐理念,弘扬和谐文化,从而推进和谐
期刊
《全国教育系统干部培训十一五规划》印发    本刊讯:教育部近日印发了《全国教育系统干部培训“十一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教育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规划》提出了“十一五”期间干部培训工作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工作原则、主要任务、保障措施,内容涵盖了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各个方面,对“十一五”期间全国教育系统干部培训工作作出了全面部署。  《规划》把“十
期刊
编者按:  记:随着高等教育的迅猛发展,毛入学率大幅提高,中国已经步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在您看来,继续教育应该如何通过调整,从而更好地适应高等教育的整体发展态势呢?  郑:中国的高等院校自实施扩招政策以来,经过连续几年的大幅扩招,2006年全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2%,已经由过去的精英教育阶段向大众化阶段转变。与以往千军万马挤“独木桥”的局面相比,如今上大学要更轻松,拥有大学学历也已经不再是什
期刊
经2006年全国高校继续教育学会常务理事会(四川大学)讨论,决定“2007年全国高校继续教育学会学术年会”由全国高校继续教育学会主办、新疆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承办,年会定于2007年7月12日—16日在新疆乌鲁木齐召开。  党的十六大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小康社会,“形成比较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加强职业教育和培训,发展
期刊
摘 要:科学技术以及高新技术武器装备的发展,对装备采办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培养懂技术、能指挥、擅管理的复合型装备采办中级指挥人才,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而紧迫的问题。本文结合装备采办中级指挥任职教育的特点,在指导思想、课程体系、教员队伍建设以及教学的组织实施等环节上,探讨了指技融合型装备采办中级指挥人才培养措施和方法。  关键词:指技融合;装备;人才培训;任职教育    科学技术的发展,极
期刊
——同志(老师):  为使您能顺利参加2007年《21世纪继续教育论坛》,现将参会报到的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报到日期:8月14日全天。  会议地点: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中央大街185号金谷大厦  报到地点:金谷大厦大堂  会议日期及内容:8月15日上午开幕式,特邀报告,下午主题报告;16日上午分组进行论文交流,下午市内考察;17日-18日省内考察。  届时将邀请中国科协书记处书记、国际继续工程
期刊
记者:温家宝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优先发展教育的总体布局是,普及和巩固义务教育,加快发展职业教育,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要把发展职业教育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使教育真正成为面向全社会的教育,这是一项重大变革和历史任务。”您作为全国高校继续教育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全国高校远程教育协作组秘书长,可以说亲历了中国高等教育和继续教育几十年来的发展历程,能否结合中国教育发展的历史和现状给
期刊
各位来宾,同志们:  今天,中国科协继续教育中心、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总装备部继续教育中心以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教席联合主办以“创新型国家建设与人力资源开发”为主题的第七届21世纪继续教育论坛,这对于总结交流近年来继续教育领域的发展经验,研讨继续教育的发展趋势,进一步贯彻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推进学习型社会、创新性国家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此,我代表中国科协,向出席论坛的各位来宾和同志们表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