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韩国影片《韩塞尔与葛雷特》,又译《鬼怪密林》,片头童话书页的展开,带观众进入阴森又浪漫的情境。故事离奇诡异,画面绚丽揪心,孩子们的表演很真,更重要的是从客体关系视角有很典型的心理表现可圈可点。
一、密林里的"鬼怪"
影片开始于主人公恩洙出车祸翻落密林,天黑后在一十几岁的美丽女孩引导下来到一座神奇的房子"欢乐儿童之家",爸爸妈妈和三个孩子乃至房子里的一切都弥漫着童话气息,从服饰到食物到陈设……
之后他渐渐发现了许多秘密:阁楼上半疯颠的女人竟是消失的妈妈,向他讲述了遭遇——他们夫妇偶然跌落密林,被迫做三个孩子的爸爸妈妈,而且被后者的超能力控制,不可违逆,无法离开。当恩洙再一次按照万福给的地图试图走出密林时,却遇到万福领着一男一女。二人不听他的劝阻一定要去房子那儿,他也最终又转回了房子。女人妖冶贪婪欺侮贞顺,受到万福力量的恐吓;男人阴险虚伪龌龊,妄图独占房子里的一切。有一天女人莫名消失了,男人却继续心怀不轨……
被孩子们称作"叔叔"和"哥哥"的恩洙慢慢接近了真相:他发现电视不接电源地重复播演着老旧的节目;冰箱里那位爸爸的身体;阁楼上那位妈妈瓷化的样子;被树枝吞噬的贪婪女人;他跟随万福来到一扇门,独自进入,发现一个布满灰尘蛛网的空间,那里有一本笔记本,上面一幅幅彩笔图画出自三个孩子之手,突然英姬游荡至他面前,竟是一副中年人的面孔!通过英姬的话和图画内容他恍悟,画即对应着现实——画面已经并且将在某种超能力主宰下一个个实现,他自己也在图画之中,过去和现在的一幕幕交织着迅速地浮现;恐惧中他竟看到一份老档案——三个孩子分别出生于59、60和65年。他激动地冲了出去,却奔至悬崖边。此时,邪恶的男人正胁迫孩子,要他们说出房子的秘密。恩洙及时赶回房子,在与男人的争斗中,他劝万福不要使用极端手段。万福还是用力量杀死了男人。
英姬于是道出了他们的故事:三个1960年前后出生的人万福、英姬、贞顺,在名为"欢乐儿童之家"的孤儿院受尽院长"爸爸"的非人虐待,圣诞节的公益活动中,圣诞老人送糖果给他们,并附上一本童话书《韩塞尔与葛雷特》,同时承诺只要心怀虔诚他们的愿望就一定会实现。此后,大哥万福竟真的显示出意志超能力,情绪激动时可以用意念操纵现实。当"爸爸"对他们施行残酷惩罚时,忍无可忍的三个孩子借助大哥的能力,将他塞入燃烧的壁炉,就像《韩塞尔与葛雷特》中的一幅图片所描绘的那样。
最后的画面是恩洙和女友,还有他们新生的孩子在一起,出门看到那本熟悉的笔记本,里面却是空空的,只在最后一頁画着三个小孩子。城市的雪地里,三个孩子的背影渐渐远去……
二、几点普遍性的心理解读
关于童话房子的一切可以看作一个心理世界的象征。
三个孩子童年留下深深的创伤,神奇的漂亮房子象征着孩子心目中向往的美好生活,那里有亲爱的爸爸妈妈爱和照顾他们,不离不弃,那里很安全,有好吃和好玩的,有任何他们想要在现实中却得不到的东西。难怪一片幽谧密林中,孤零零的一座房子竟那么温馨,总让观众觉得富足得不协调,温馨得牵强,因为它其实那么阴暗那么破败那么一无所有,靠想象撑起的房子,骗得了眼睛,躲不过心灵。
现实是面镜子,照出一个人内心的模样:三人心中的渴望画出了笔记本中的图画并让它成真;孩子们活在想象的美好中,他们的生命竟真的"停"在了那个时刻,永远是那样一副年幼的模样;恩洙烧掉画册,也就挣脱了三个孩子记忆的纠缠,终于得以回到自己的生活现场,也可以说这象征着当内心迈出对某种模式的执著时,生活的轨迹也就真的脱离了旧有模式的控制;同样,影片结尾时笔记本被清为空白,只有三个孩子手拉手的一幅画,似乎代表着三个人的心终于转出了那个让他们停滞不前的情结,尝到了真挚的爱与呵护,仇恨之火被熄灭,"未完成"得以"完成",因此他们不再拿残酷的追逐和占有来兑换生命,而是更加自由安然地生活下去……
那扇幽幽的门后的黑暗房间,就是当年的禁闭室。它是孩子心中阴暗的一角,是不愿被晾晒的潜意识,存储着被压抑的痛苦记忆,所以它阴暗,无人问津。这也就能解释,为什么当万福和英姬来到那里的时候,他们的面容会呈现出实际年龄。因为他们暂时回到被压抑的现实,此时他们已经是三四十岁的中年人了。
三、客体关系视角下的心理解读
(一)客体关系理论的投射性认同:依赖、权力和迎合
在客体关系理论里,投射性认同是一个关键概念,它是指一个人诱导他人以一种限定的方式进行反应的人际行为模式,涉及到对他人行为和情感的操纵。投射性认同的投射源自一个人的内在世界,并将之置于人际关系的领域中,其接受者被迫对投射者的投射性幻想做出反应,并可能在不知不觉中成为投射者感受和内在表象的储存室。其结果便是一种关系的形成,其中"接收者被迫以一种与投射者放出来的感受一致,且与投射性幻想中的自体表象和客体表象一致的方式来思考、感受和行为"。
在依赖、权力、情欲和迎合这四种投射性认同中,影片《韩塞尔与葛雷特》的故事中得到突出表现的有迎合、依赖和权力的三种。基于迎合的投射性认同建构的关系中,主要的情绪成分是自我牺牲,接受者会持续地感到进行投射的个体正在放弃一些事情,或者是把接收者的利益放在他自己的利益之上,而投射者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诱导他人感激自己所做的事情和牺牲。依赖的投射性认同的显著特征是表达持续的无助感,投射者在做决定或采取一些独立行动时,不管何时都会求助于他人,其背后的基础信念是,要被接受、被拥有、被爱,自己就要是虚弱的和无助的。权力的投射性认同的基础在于必须处理控制和统治的内在挣扎,通过他人身上诱导出软若感和无能感,接收者被迫扮演服从的角色。
后来出现的邪恶男人其实是个连环杀人犯,他的角色与孤儿院院长"爸爸"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两人似乎由同一演员扮演,至少外形相似;他是个摧残生命的罪犯,貌似有恋童癖,甚至杀死自己的父亲,"爸爸"曾残忍虐待孤儿院的孩子们,对"女儿们"施以猥亵;"爸爸"死于三个孩子之手,男人同样死于他们之手;"爸爸"的邪恶恐怖气息,男人同样具备。与其平行地比较两人,毋宁说两人其实是一人,因为不论是谁,遇到这三个孩子,都会被他们"变"成该死的坏人,然后得到"应有的"下场,这就是投射性认同发挥的作用:孤儿院的"爸爸"是孩子们最早的关系对象,在与"爸爸"的互动中,他们建立了这样一种自体-客体关系——"爸爸"是他们唯一可以赖以生存的人,他们一无所有,连体能也是弱小的,唯有依赖"爸爸"才能维持基本生存,他们察言观色,顺从"爸爸"的安排和满足他的需要,才可能免遭折磨和换来吃食。"爸爸"死了,但是他"教"给孩子们的信念已经牢牢扎根在每个人的心里了。于是对遇到的每个大人,他们都把"爸爸"的角色投射给对方,对方在与他们的关系中不知不觉地被诱导着从事一种认同,扮演起"爸爸"和"妈妈"。最初引诱大人们住进房子里时,孩子们显得殷勤而可爱,让他们享用房子里的华丽和富足,对他们乖巧温柔,款待有加,迎合大人的情感和物质需要,大人们从迷路的惊恐中平复下来之后,就开始享受这种殷勤了,这也就意味着他们开始享用这种"迎合"了。
成为投射性认同的接收者的人有时允许自己成为那样一个投射目标,因为那是建立在互惠互利基础上的健康互动,而在不健康的互动中,通常只有投射者得到满足,而接收者感到自己被利用和胁迫了。于是,当对方在投射性认同中无法继续认同和"扮演"接受迎合、让孩子依赖、听从摆布的角色而最终崩溃时(从断续的镜头中观众看到,之前的夫妇在孩子们面前失去理智大打出手,看到贞顺受伤也无动于衷,一心想要逃离),三个人就抛弃他们,让他们以各种形式死掉或消失,转而寻找新的投射对象。因为他们终究不是三个人真正的父母,承担做其父母的角色时或早或晚必然会失败。这个规律放在现实的关系中便表现在,建立在投射性认同基础上的关系往往最终会破裂。
(二)客体关系心理治疗过程与主人公经历的类比
主人公恩洙仿佛一个不错的治疗师,对于三个苦命人的遭遇,他没有罪错,但内心柔软的他还是真诚地为孩子们的遭遇感到难过,并向他们说对不起。被纠缠而不暴戾,惊恐中仍不忘他们是孩子,也传达给观众冰冷中的温暖。也正因此,英姬最终被他打动,不顾哥哥反对帮他逃离。
他也像其他人一样被迫进入密林中的房子,走进三个孩子的内心,走近明媚外表下的寒冷密室,走近他們糖果般甜美和绚丽的纯真背后无比的辛酸与苦涩,投入他们为了跟人建立健康关系的挣扎,见证他们的内心冲突和自己心中的跌宕起伏。总之,若拿客体关系心理治疗的实践过程来类比,那就是恩洙无心插柳柳成荫,通过情绪联结建立了三个人的允诺参与,耐心地参与他们的投射性认同,做那个被依赖的代理父母,虽然越来越觉得诡异不安和试图逃跑,但却在剥茧抽丝的过程中真心体谅和同情三人的不幸,这也是为什么他们能够一直保持跟他的交流而不至于过早"抛弃"他的原因。
随着禁闭密室里发现英姬的苍老面孔和三人的真实年龄,挑战三人投射性认同的契机渐渐来到了:他们把自己留在小时候,把自己打扮得干净可人,全力表现得纯洁和乖巧,以此博得大人的关注和爱,像个小婴孩一样让大人寸步不离地为自己做这做那;"爸爸"之后,他们要求生命中遇到的每个大人都做他们的父母,让他们依靠,给他们温暖,永远不抛弃他们。现在真相已经大白,无可再掩饰:三个人已经长大,一意孤行操纵别人做自己的父母,必将让对方害怕而退缩,想要逃离关系。对于面质,个案的反应往往让治疗师倍感压力,对应影片的情节,就是恩洙要烧掉画册的危机关头。对此,客体关系心理治疗的建议是"治疗师将精力继续花费在拒绝个案的要求上,要比花费在对所发生的事情进行解释上,对推进治疗更有价值。"
另外,万福、英姬和贞顺三人各自有典型的表现,可以将它们看作一个个案身上的各种典型冲突和情结,其中英姬代表的建设性力量比较突出,在烧画册的危急时刻,大哥万福步步紧逼,是英姬做出了至关重要的决定,帮助恩洙最终烧毁了画册。画册得以销毁,就意味着"解放"的实现,也就意味着个案对过去关系中不接纳部分的宽恕。最后,恩洙从密林中的房子回到了事故现场,也可寓意治疗师跟个案的"分离"得以完成。
参与投射性认同的情感陪伴是有挑战性的,恩洙发现电视自动播放、播放的动画册其实是破坏性的、消失的女人被缠在树枝里,消失的男人成了盘中餐等等,这些可看作咨询师承担投射性认同时的负性情绪体验。而客体关系心理治疗对此的建议则是,坚持。
参考文献:
[1](美)谢尔登 卡什丹,鲁小华译.客体关系心理治疗——理论、实务与案例[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6.
[2](瑞士)荣格.成穷,王作虹译.分析心理学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生活 读书 新知三联书店,1991.
[3]朱建军.我是谁——心理咨询与意象对话技术[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1.
一、密林里的"鬼怪"
影片开始于主人公恩洙出车祸翻落密林,天黑后在一十几岁的美丽女孩引导下来到一座神奇的房子"欢乐儿童之家",爸爸妈妈和三个孩子乃至房子里的一切都弥漫着童话气息,从服饰到食物到陈设……
之后他渐渐发现了许多秘密:阁楼上半疯颠的女人竟是消失的妈妈,向他讲述了遭遇——他们夫妇偶然跌落密林,被迫做三个孩子的爸爸妈妈,而且被后者的超能力控制,不可违逆,无法离开。当恩洙再一次按照万福给的地图试图走出密林时,却遇到万福领着一男一女。二人不听他的劝阻一定要去房子那儿,他也最终又转回了房子。女人妖冶贪婪欺侮贞顺,受到万福力量的恐吓;男人阴险虚伪龌龊,妄图独占房子里的一切。有一天女人莫名消失了,男人却继续心怀不轨……
被孩子们称作"叔叔"和"哥哥"的恩洙慢慢接近了真相:他发现电视不接电源地重复播演着老旧的节目;冰箱里那位爸爸的身体;阁楼上那位妈妈瓷化的样子;被树枝吞噬的贪婪女人;他跟随万福来到一扇门,独自进入,发现一个布满灰尘蛛网的空间,那里有一本笔记本,上面一幅幅彩笔图画出自三个孩子之手,突然英姬游荡至他面前,竟是一副中年人的面孔!通过英姬的话和图画内容他恍悟,画即对应着现实——画面已经并且将在某种超能力主宰下一个个实现,他自己也在图画之中,过去和现在的一幕幕交织着迅速地浮现;恐惧中他竟看到一份老档案——三个孩子分别出生于59、60和65年。他激动地冲了出去,却奔至悬崖边。此时,邪恶的男人正胁迫孩子,要他们说出房子的秘密。恩洙及时赶回房子,在与男人的争斗中,他劝万福不要使用极端手段。万福还是用力量杀死了男人。
英姬于是道出了他们的故事:三个1960年前后出生的人万福、英姬、贞顺,在名为"欢乐儿童之家"的孤儿院受尽院长"爸爸"的非人虐待,圣诞节的公益活动中,圣诞老人送糖果给他们,并附上一本童话书《韩塞尔与葛雷特》,同时承诺只要心怀虔诚他们的愿望就一定会实现。此后,大哥万福竟真的显示出意志超能力,情绪激动时可以用意念操纵现实。当"爸爸"对他们施行残酷惩罚时,忍无可忍的三个孩子借助大哥的能力,将他塞入燃烧的壁炉,就像《韩塞尔与葛雷特》中的一幅图片所描绘的那样。
最后的画面是恩洙和女友,还有他们新生的孩子在一起,出门看到那本熟悉的笔记本,里面却是空空的,只在最后一頁画着三个小孩子。城市的雪地里,三个孩子的背影渐渐远去……
二、几点普遍性的心理解读
关于童话房子的一切可以看作一个心理世界的象征。
三个孩子童年留下深深的创伤,神奇的漂亮房子象征着孩子心目中向往的美好生活,那里有亲爱的爸爸妈妈爱和照顾他们,不离不弃,那里很安全,有好吃和好玩的,有任何他们想要在现实中却得不到的东西。难怪一片幽谧密林中,孤零零的一座房子竟那么温馨,总让观众觉得富足得不协调,温馨得牵强,因为它其实那么阴暗那么破败那么一无所有,靠想象撑起的房子,骗得了眼睛,躲不过心灵。
现实是面镜子,照出一个人内心的模样:三人心中的渴望画出了笔记本中的图画并让它成真;孩子们活在想象的美好中,他们的生命竟真的"停"在了那个时刻,永远是那样一副年幼的模样;恩洙烧掉画册,也就挣脱了三个孩子记忆的纠缠,终于得以回到自己的生活现场,也可以说这象征着当内心迈出对某种模式的执著时,生活的轨迹也就真的脱离了旧有模式的控制;同样,影片结尾时笔记本被清为空白,只有三个孩子手拉手的一幅画,似乎代表着三个人的心终于转出了那个让他们停滞不前的情结,尝到了真挚的爱与呵护,仇恨之火被熄灭,"未完成"得以"完成",因此他们不再拿残酷的追逐和占有来兑换生命,而是更加自由安然地生活下去……
那扇幽幽的门后的黑暗房间,就是当年的禁闭室。它是孩子心中阴暗的一角,是不愿被晾晒的潜意识,存储着被压抑的痛苦记忆,所以它阴暗,无人问津。这也就能解释,为什么当万福和英姬来到那里的时候,他们的面容会呈现出实际年龄。因为他们暂时回到被压抑的现实,此时他们已经是三四十岁的中年人了。
三、客体关系视角下的心理解读
(一)客体关系理论的投射性认同:依赖、权力和迎合
在客体关系理论里,投射性认同是一个关键概念,它是指一个人诱导他人以一种限定的方式进行反应的人际行为模式,涉及到对他人行为和情感的操纵。投射性认同的投射源自一个人的内在世界,并将之置于人际关系的领域中,其接受者被迫对投射者的投射性幻想做出反应,并可能在不知不觉中成为投射者感受和内在表象的储存室。其结果便是一种关系的形成,其中"接收者被迫以一种与投射者放出来的感受一致,且与投射性幻想中的自体表象和客体表象一致的方式来思考、感受和行为"。
在依赖、权力、情欲和迎合这四种投射性认同中,影片《韩塞尔与葛雷特》的故事中得到突出表现的有迎合、依赖和权力的三种。基于迎合的投射性认同建构的关系中,主要的情绪成分是自我牺牲,接受者会持续地感到进行投射的个体正在放弃一些事情,或者是把接收者的利益放在他自己的利益之上,而投射者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诱导他人感激自己所做的事情和牺牲。依赖的投射性认同的显著特征是表达持续的无助感,投射者在做决定或采取一些独立行动时,不管何时都会求助于他人,其背后的基础信念是,要被接受、被拥有、被爱,自己就要是虚弱的和无助的。权力的投射性认同的基础在于必须处理控制和统治的内在挣扎,通过他人身上诱导出软若感和无能感,接收者被迫扮演服从的角色。
后来出现的邪恶男人其实是个连环杀人犯,他的角色与孤儿院院长"爸爸"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两人似乎由同一演员扮演,至少外形相似;他是个摧残生命的罪犯,貌似有恋童癖,甚至杀死自己的父亲,"爸爸"曾残忍虐待孤儿院的孩子们,对"女儿们"施以猥亵;"爸爸"死于三个孩子之手,男人同样死于他们之手;"爸爸"的邪恶恐怖气息,男人同样具备。与其平行地比较两人,毋宁说两人其实是一人,因为不论是谁,遇到这三个孩子,都会被他们"变"成该死的坏人,然后得到"应有的"下场,这就是投射性认同发挥的作用:孤儿院的"爸爸"是孩子们最早的关系对象,在与"爸爸"的互动中,他们建立了这样一种自体-客体关系——"爸爸"是他们唯一可以赖以生存的人,他们一无所有,连体能也是弱小的,唯有依赖"爸爸"才能维持基本生存,他们察言观色,顺从"爸爸"的安排和满足他的需要,才可能免遭折磨和换来吃食。"爸爸"死了,但是他"教"给孩子们的信念已经牢牢扎根在每个人的心里了。于是对遇到的每个大人,他们都把"爸爸"的角色投射给对方,对方在与他们的关系中不知不觉地被诱导着从事一种认同,扮演起"爸爸"和"妈妈"。最初引诱大人们住进房子里时,孩子们显得殷勤而可爱,让他们享用房子里的华丽和富足,对他们乖巧温柔,款待有加,迎合大人的情感和物质需要,大人们从迷路的惊恐中平复下来之后,就开始享受这种殷勤了,这也就意味着他们开始享用这种"迎合"了。
成为投射性认同的接收者的人有时允许自己成为那样一个投射目标,因为那是建立在互惠互利基础上的健康互动,而在不健康的互动中,通常只有投射者得到满足,而接收者感到自己被利用和胁迫了。于是,当对方在投射性认同中无法继续认同和"扮演"接受迎合、让孩子依赖、听从摆布的角色而最终崩溃时(从断续的镜头中观众看到,之前的夫妇在孩子们面前失去理智大打出手,看到贞顺受伤也无动于衷,一心想要逃离),三个人就抛弃他们,让他们以各种形式死掉或消失,转而寻找新的投射对象。因为他们终究不是三个人真正的父母,承担做其父母的角色时或早或晚必然会失败。这个规律放在现实的关系中便表现在,建立在投射性认同基础上的关系往往最终会破裂。
(二)客体关系心理治疗过程与主人公经历的类比
主人公恩洙仿佛一个不错的治疗师,对于三个苦命人的遭遇,他没有罪错,但内心柔软的他还是真诚地为孩子们的遭遇感到难过,并向他们说对不起。被纠缠而不暴戾,惊恐中仍不忘他们是孩子,也传达给观众冰冷中的温暖。也正因此,英姬最终被他打动,不顾哥哥反对帮他逃离。
他也像其他人一样被迫进入密林中的房子,走进三个孩子的内心,走近明媚外表下的寒冷密室,走近他們糖果般甜美和绚丽的纯真背后无比的辛酸与苦涩,投入他们为了跟人建立健康关系的挣扎,见证他们的内心冲突和自己心中的跌宕起伏。总之,若拿客体关系心理治疗的实践过程来类比,那就是恩洙无心插柳柳成荫,通过情绪联结建立了三个人的允诺参与,耐心地参与他们的投射性认同,做那个被依赖的代理父母,虽然越来越觉得诡异不安和试图逃跑,但却在剥茧抽丝的过程中真心体谅和同情三人的不幸,这也是为什么他们能够一直保持跟他的交流而不至于过早"抛弃"他的原因。
随着禁闭密室里发现英姬的苍老面孔和三人的真实年龄,挑战三人投射性认同的契机渐渐来到了:他们把自己留在小时候,把自己打扮得干净可人,全力表现得纯洁和乖巧,以此博得大人的关注和爱,像个小婴孩一样让大人寸步不离地为自己做这做那;"爸爸"之后,他们要求生命中遇到的每个大人都做他们的父母,让他们依靠,给他们温暖,永远不抛弃他们。现在真相已经大白,无可再掩饰:三个人已经长大,一意孤行操纵别人做自己的父母,必将让对方害怕而退缩,想要逃离关系。对于面质,个案的反应往往让治疗师倍感压力,对应影片的情节,就是恩洙要烧掉画册的危机关头。对此,客体关系心理治疗的建议是"治疗师将精力继续花费在拒绝个案的要求上,要比花费在对所发生的事情进行解释上,对推进治疗更有价值。"
另外,万福、英姬和贞顺三人各自有典型的表现,可以将它们看作一个个案身上的各种典型冲突和情结,其中英姬代表的建设性力量比较突出,在烧画册的危急时刻,大哥万福步步紧逼,是英姬做出了至关重要的决定,帮助恩洙最终烧毁了画册。画册得以销毁,就意味着"解放"的实现,也就意味着个案对过去关系中不接纳部分的宽恕。最后,恩洙从密林中的房子回到了事故现场,也可寓意治疗师跟个案的"分离"得以完成。
参与投射性认同的情感陪伴是有挑战性的,恩洙发现电视自动播放、播放的动画册其实是破坏性的、消失的女人被缠在树枝里,消失的男人成了盘中餐等等,这些可看作咨询师承担投射性认同时的负性情绪体验。而客体关系心理治疗对此的建议则是,坚持。
参考文献:
[1](美)谢尔登 卡什丹,鲁小华译.客体关系心理治疗——理论、实务与案例[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6.
[2](瑞士)荣格.成穷,王作虹译.分析心理学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生活 读书 新知三联书店,1991.
[3]朱建军.我是谁——心理咨询与意象对话技术[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