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如何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探究式教学的有效性

来源 :数学学习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cj53101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探究式教学是我们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之一.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探究式教学法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被运用的也越来越广泛了. 本文主要针对如何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探究式教学的有效性展开论述,希望能进一步促进课堂教学质量和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提高.
  【关键词】 初中数学;探究式教学;有效性;兴趣
  探究式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对相关的数学问题进行探索,最终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 在探究式教学的引导下,学生往往会更容易把握教师所要教授的数学知识. 又因为这些数学知识是学生自己主动探究而获得的,因此对于他们来说记忆也更加深刻. 遗憾的是:虽然新课程改革已经实施很多年,但是仍然有一部分教师对于如何实施探究式教学一知半解. 那么,究竟如何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探究式教学的有效性呢?下面,我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激发学生探究的积极性
  要想真正的实施好探究式教学,在初中数学课堂中我们一定要想尽办法来激发学生探究的积极性. 如果学生缺乏探究的积极性,那么谈起探究式教学的有效性就显得太不符合实际了. 比如,我们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激发学生的探究积极性:
  1. 介绍数学史
  介绍数学史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让学生明白数学家究竟是如何探究的,他们通过自己的探究最终获得了什么数学成就. 在学生接触数学史的过程中可以很好的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探究欲. 比如,我们在执教勾股定理的时候,就可以给学生介绍一些关于勾股定理的数学史,然后让学生根据勾股定理数学史中科学家探究的方法引导学生重温一遍. 当学生通过个人或者小组合作探究完成这一过程之后,在他们的内心最深处就会建立起数学学习的自信心,进而激发探究学习的积极性.
  2. 创设问题情境
  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探究的积极性,我们教师还需要创设一些符合学生心理需要的问题情境. 这样的问题情境由于符合学生的心理需要,因此更有利于激发学生参与到问题的探究中来. 比如,教师在执教《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时候,就可以创设这样的问题情境:“电影院中的座位很多,我们是如何找到自己的座位的?”“我们是如何通过经纬度确定自己在地球上的具体位置的?”这样的问题情境创设充分的结合了学生的生活实际来学习平面直角坐标系,有利于激发学生探究的积极性. 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运用故事情境、游戏情境的创设等来激发学生探究的积极性.
  例如:已知△ABC的三条边长分别为a,b,c,且a = m2 - n2,b = 2mn,c = m2 + n2(m > n,m,n都是正整数). 请问这个三角形可以被判定为直角三角形吗?请说明理由.
  基于这个题目我可以创设下面这样的问题情境:(1)“我们判断直角三角形的必要条件有哪些?除了直角三角形其中的一个角必须为90°以外,还有哪些必要条件可以判定出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呢?”在我的引导下,学生掌握了还能够运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来判定这个三角形是不是直角三角形. (2)创设了上述问题情境之后,我紧接着又创设了下面这个问题情境:“除了上述两个方法可以判定直角三角形以外,我们又如何运用两边的平方和等于第三边的平方这个定理呢?”这个问题对于刚刚接触勾股定理的学生来说不是那么容易理解,他们很难理清问题的思路及方法. 主要原因是同学们的脑海中还没做好对勾股定理的变形思考的充分准备. 一般情况下,他们只会简单的以为可以通过a2 + b2 = c2,来确定△ABC是否是直角三角形. 因此,在这一问题情境的创设背景之下,我又一次对学生进行了引导,让他们明白:我们可以运用勾股定理逆定理以及平方和的知识来判定这个三角形是不是直角三角形. 总之,我们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所创设的问题情境应该是层层递进的、前后呼应的、有序列性的. 这样的问题情境创设方式不仅可以把课堂探究学习氛围一步步推向高潮,更可以让学生在这样的问题情境创设过程中逐步把握好问题的本质,提高数学探究学习效率.
  二、教会学生探究的方法
  为了更好的提高探究式教学的有效性,我们还需要教会学生探究的方法. 如果学生没有掌握好探究的具体方法,那么探究式教学的实施一定会遇到阻碍. 因此,我们在实施探究式教学的过程中要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教会学生如何探究的方法上去.
  在具体的探究过程中,要充分的让学生明白数学探究不是一蹴而就的,中间可能要经历失败和挫折. 所以,教师在执行探究式教学的过程中不要大包大揽,要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权,尽量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和发现,当他们遇到挫折的时候教师再给予他们适当的指导,让他们体验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 比如,我们在进行关于《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探究式教学过程中,学生可能并不能顺利的构建出正确的平面直角坐标系:或是与原点不能重合的两条数轴,或是两条不能相互垂直的两条数轴. 这些情况都是很有可能发生的. 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需要给予学生适当的指导,教会他们具体的方法. 与此同时,还要给予学生适当的鼓励. 在这个过程中也需要让他们明白,探究数学知识的道路是充满荆棘的,它需要我们有顽强的意志,最终才可能获取圆满的探究成果,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另外,我们还需要注意的是:初中生的数学能力是不同的,所以他们开展探究性学习的具体思路和方法都有可能不同. 因此,对于某些较为复杂的探究性问题,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让他们在合作的过程中取长补短,弥补自身探究方法的不足. 比如,教师在组织学生对勾股定理进行探究的时候,就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让他们在具体的探究过程中通过合作学习掌握更多的探究方法.
  教给学生探究学习的方法是一件长期的事情,它需要在具体的探究过程中实施. 所以,我们教师需要做教学的有心人,让学生在探究学习过程中逐步掌握探究方法.
  三、重视课堂探究应用过程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 因此,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努力为学生营造这样一种探究的氛围,让学生充分体验到探究的应用过程.   例如,在复习一元二次方程的时候,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重点,我提出了下面这个探究问题:假如一元二次方程(k - 1)x2 + 2x + 1 = 0有实数解,那么此时k应该符合何种条件呢?李丽同学回答:“由于已知方程(k - 1) x2 + 2x + 1 = 0有实数解,因此我们可以判断出判别式Δ ≥ 0,于是可以得出4 - 4(k - 1) ≥ 0,由此解得k ≤ 2”. 李丽同学回答完之后,王刚则补充道:“此时还需要满足一个条件:k ≠ 1,要不然这个过程就不是一元二次方程了,正确答案应该是k ≤ 2且k ≠ 1”. 接下来,我又将原题目改成:假如方程(k - 1)x2 + 2x + 1 = 0有实数解,那么,此时k应该符合何种条件?同学朱颜回答说:“一样!”沙娟同学则回答说:“k = 1时,方程有解,解是x = -■. 所以k ≤ 2. ”在同学们的一片质疑和探究当中,他们发挥出集体的力量不仅完善了本题的解法,同时也培养了全体同学的合作探究意识. 探究完成了本题的解法之后,学生对一元二次方程的掌握也可以得到本质上的提升.
  另外,在我们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假如我们的探究任务呈现出很大的随意性,甚至是无病呻吟的,那么在一定程度上就会扰乱学生的思维,无益于学生探究思维的发展. 因此,只有把握好探究任务呈现的频度,适时的开展探究式学习,才能从根本上培养学生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比如,在讲述下面这个例题的时候:
  已知关于x的方程:x2 + (2m + 1)x + (m - 2)2 = 0,m取什么值时,(1)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2)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3)方程没有实数根?
  面对这样一个问题,同学们一般很难快速理清解题的思路. 为了帮助学生尽快的掌握问题的本质,我提出了下面这些问题:1. 请同学们告诉我这个方程的实数根是怎么样的究竟是由谁决定的?2. 在什么样的情况下这个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根呢?3. 在什么样的情况下这个方程没有实数根呢?而在提出这三个问题的时候,我都是做了一定的停顿的,给予学生充分的独立思考时间,从而更加符合学生的探究思维规律和心理特点,不能一连串的提问,这样会让学生的思维产生混乱,对于问题的探究和解决不仅无益反而添乱.
  四、结 语
  总之,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实施探究式教学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考虑到教学的方方面面:需要激发学生探究的积极性、需要教会学生探究的方法、需要重视课堂探究应用过程.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初中课堂探究式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周功裕.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实施探究性教学的思考[J]. 科教文汇(下旬刊), 2009(02).
  [2]鲍志清. 浅析初中数学探究性教学的策略[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0(33).
  [3]程华. 数学课堂合作学习问题透析——以西安市某初中为例[J]. 教育导刊, 2010(01).
其他文献
摘要:运用《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对某本科高校4678名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情况进行了测查,结果发现,该校新生心理问题的检出率为7.18%;在12个维度中,该校新生在强迫症状和依赖感两种症状上的表现最为严重,在焦虑、社交退缩、抑郁和自卑上的表现也较严重。根据调查情况系统分析了本科院校新生出现心理问题的原因是社会环境压力过大,家庭不良因素的影响、大学教育方式的转变、个体自身认知和不良性格的影响等等
数学在形成人类理性思维的过程中发挥着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衡量一个人能力的重要学科,从小学到高中绝大多数同学对它情有独钟,投入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然而并非人人都是成功者,许多小学、初中数学学科成绩的佼佼者,进入高中阶段,第一个跟头就栽在数学上,当然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仅就学生的学习状态方面浅谈如下。
【摘要】 数学是一门工具学科,也是一门基础学科,教学中如果能够恰到好处地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唤起学生主动参与的欲望,巧妙创设教学情境,优化整合教学方法,善用幽默的教学语言,定能让更多的学生爱上数学,让数学教学绽放异彩.  【关键词】 兴趣;数学;教法;幽默  数学是一门工具学科,也是一门基础学科,是学好其他学科的基础. 然而在新课程改革和学生课业负担日益加重的今天,很多学生却恐惧数学课甚至厌恶
数学活动是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苏科版初中数学课本上尤其突出,每一章后都安排了一节数学活动. 数学活动即数学实践活动,是学生在教师组织下,运用已经学过的知识,从周围现实生活中寻找需要研究的问题,并主动解决问题的一种学习活动. 教学时,我们应借助课本安排的数学活动,结合学生的实际能力真正地进行数学活动,使他们利用身边熟悉的事物学习数学. 下面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谈谈自己对数学活动教学的认识.
【摘要】 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和新课标对数学教学提出的新的要求,广大数学教师应该对新形势下的数学教学有与时俱进的理解和认识. 我们应该意识到数学教学不单单是要传授基础的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他们的数学思辨能力,创新思维能力. 为此,数学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努力增强中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生动性. 本文试从兴趣培养,改进教学方法和增进课堂互动几方面进行解析.  【关键词】 兴趣
【摘要】对于教材中出现的一类特殊定积分进行归纳、推广后,探讨该类定积分的几何解法.  【关键词】定积分;几何解法;面积  【中图分类号】O172.2  高等数学或微积分教材的例(习)题中常出现∫r-rr2-x2dx或∫r0r2-x2dx(r>0,设下文涉及的r皆大于零)类型积分的计算,有时在计算一些复杂定积分的中间过程中也会出现这类积分,例题讲解时用的是三角代换x=rsin
【摘要】 本文主要结合自己的日常教学对挖掘基本图形和结论、提高解题能力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 图形;结论;解题  到了初三,几何型综合性的题目也非常多,很多学生拿到综合题都需要很长的思考时间,甚至都无法下手. 上课老师评讲后他也能听懂,但课后遇到类似的,还是不会做. 作为教师,我觉得怎么教是关键 . 我们在实践中都会遇到一些重要图形,我们暂且称它们为基本图形,其中培养学生循基本图形解决问题的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