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欣赏书法作品

来源 :祖国·教育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wwcccc30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欣赏一幅书法作品,不外乎“形”、“神”二字。所谓“形”,指的是由特殊的笔画线条所构成的外形,包括字的笔画、字的结构、一幅字的布局;所谓“神”,指的是上述外形中内在的精神,包括笔力、气势神态、情感等各个方面。因此,欣赏书法作品,不仅要看一点一画、一字字和整幅字的外形,更要看它的笔力、气势、神态。欣赏与品评书法作品,也必须从多方面去领悟,并把其与自己的认识联系起来。
  【关键词】书法作品;形神;欣赏;内涵美
  书法是我国具有悠久历史、具有民族风格的传统艺术。欣赏与品评书法作品,可以获得高尚的精神享受和美的情操。赏析优秀书作,其用笔、结体、布白、神采、风格、行气、形质等精妙,不仅能开阔自己的视野,提高鉴赏能力、分析能力,还有利于创造。因为书法作品的欣赏与品评同书法创作是不能截然分割的,书法创作过程有欣赏的因素,欣赏过程中又有创作的因素。
  康有为在《广艺双楫·十六宗》中,提出了十条评论标准,即所谓“十美”:“一曰魄力雄强,二曰气象辉穆,三曰笔法跳越,四曰点画峻厚,五曰意态奇逸,六曰精神飞动,七曰兴趣酣足,八曰骨发洞达,九曰结构天成,十曰血肉丰美。”郭绍虞在《怎样欣赏书法》中提出了六条标准:“一、形体,看结构天成,横直相安;二、魄力,从笔力用墨看;三、意态,要飞动;四、流派,不拘泥碑帖,不以碑的标准看帖;五、才学,书法以外关系;六、气象,挥朴安详。”
  一幅好的书法作品,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当然,有内容美而形式不美的,有形式美而内容不美的,有内容美形式也美的,也有内容形式都不美的。我们所追求的境界是内容美和形式美的和谐统一。当面对一幅书法作品百看不厌且值得回味时,就说明人的视觉已对客观事物有美的感受。书法有其客观的内容和主观的形式,赏评一幅书法作品,大多是根据作品所给的印象去直观地评说,如果只说这幅作品好或不好,原因却无从论述,这也是不能称之为欣赏与品评的。
  那么,到底怎样欣赏品评一幅书法作品呢?
  如果进一步加以归纳,则不外乎“形”、“神”二字。所谓“形”,指的是由特殊的笔画线条所构成的外形,包括字的笔画、字的结构、一幅字的布局;所谓“神”,指的是上述外形中内在的精神,包括笔力、气势神态、情感等各个方面。因此,欣赏书法作品,不仅要看一点一画、一字字和整幅字的外形,更要看它的笔力、气势、神态。如果外形美观多姿,内在奕奕有神,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形神兼备”的好作品。
  刚开始,欣赏者面对作品,要保持一定距离,从宏观上得到关于作品的整体印象,这一最初印象是十分重要的。书法作品的外在形式是很重要的,要让人见到作品就能感到书法作品和谐的外在的形式美,得到愉悦和满足。这种最初的形象直观在很大程度上是能否进一步品评的基础。远看以后,欣赏者就要近距离仔细观察探究每一点画、用笔与结体,评价书法作品外在形式的细微之处,再从点画回到章法中。实际上,这种具体分析的进一步深化是再一次地回到直观,而对于第一次的直观来说,是具备了理性分析的抽象直观。
  对美的欣赏和领略,并不是一次就完成的,欣赏与品评书法作品,也必须从多方面去领悟,并把其与自己的认识联系起来。采用隔段时间去欣赏品评一次的方法,则会有新的感觉和收获,甚至会同作品显现出的人格化的物质内容进行交流,也可以说与作品的作者进行情感交流。书者意欲表现出来的内在意识,这时便会传给了欣赏者。这样,作品已不再是与欣赏者对立的东西,而进入了欣赏者的情感世界。
  书法艺术在我国,在世界上都享有很崇高的声誉,要欣赏和评论古今书法佳作,必须对历代书法艺术的发展有一个简要的认识。
  书法以汉字为创作素材,不同的历史时代产生了不同形态的汉字,众多的书法家又对这些文字进行了不同的艺术创作。这样,则形成了各具风貌的书体和流派,书法作品也就因时代、作者的不同形成了各具生命力的百花争艳的书法大观园。如唐楷中欧阳询的险劲,柳公权的劲挺,颜真卿的雄健,虞世南的圆浑,褚遂良的娟秀,都是书写者的气质性格、精神风貌和时代特点的集中反映。而欣赏者对书写者习书经历、所学碑帖、审美意趣、创作背景、意图以及社会风尚等有所了解,则能更深入地把握其作品意蕴。
  要能够真正地理解中国书法艺术,达到较高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水平,并非易事。古人的“善书者不鉴,善鉴者不书”之说(善于书写的人不一定是鉴赏行家,善于鉴赏的人又不一定擅长书写)似乎有一定道理。“鉴”“书”兼顾,才是真正地欣赏书法的良好途径。不仅要多看,多分析玩味,还要更多地习书,与书法产生息息相关、脉脉相连的关系,才能对中国书法内在的美有更深的理解。
  而赏评界存在一些不良风气。在书法历史上,有勤一生之学而名不见经传者,有学后一经名人表彰而得书坛之誉者,也有一些人专门靠他人之吹捧而立足者,更有为压倒或诋毁他人而大加评论者。这无不和书法的品评有关。现在,书法赏评、书法争鸣、书法批评很多,但是有些人不看作品本身,先看书写者落款、钤印,视其是名人、有地位的人,与自己是一个“路”的人,就阿谀奉承,否则就诋毁轻视,实为庸俗的市侩作风。
  历史地看,每一位书家基本都是从传统入手,在前人的基础上大胆创新,承上启下,才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一个作者的书法作品,尽管存在着许多不足,但是经过书法实践和辛勤的劳动孕育出来的,饱含着作者的甘苦。因此对当今出现的富有新意的作品,我们在欣赏品评时不要轻易否定,应从爱护的角度出发,尊重作者的劳动,体会其甘苦,本着科学的实事求是的态度,兼顾作者的年龄、地域、性别差异,进行观察、对比、研究,也就能分辨出优劣,给出切合实际的、较中肯的评价。这无论对于书法交流还是书法研究都是极为重要的。
  王僧虔在《笔意赞》中说:“书之妙道,神采为上,形质次之,兼之者方可绍于古人。”可见书法的神韵是欣赏、品评书法的最高境界。透过作品呈现的形态美,我们可以体味作品的不同神韵:或清雅、或粗旷、或飘逸、或拙朴、或雄壮、或奔放,从而传达出含蓄深沉、庄重敦厚、激昂高亢、凝练险劲、和平静穆、婉丽清秀、天真自然的不同气质。并产生高尚、深厚的审美情感,受到美的熏陶、人格的感染。
  参考文献:
  [1]郭绍虞在《怎样欣赏书法》
  [2]康有为在《广艺双楫·十六宗》
  [3]王僧虔在《笔意赞》
其他文献
在我将近二十年的教学生涯中,经历了三所农村初中的数学教学,其中最令我自豪的是在这三所学校我教的学生在期末考试当中都有获得满分的现象,如大板的黄广荣、作登初中的黄桂梅、坡塘初中的凌正检等学生都曾经在期末考试中获得了满分。这在农村初中的老师同行中是很少见的,这是我教学的最大骄傲,也是最大的亮点。我相信这些成果的取得源自本人深厚的理论基础(2004-2007到广西大学数信学院深造高等数学)和丰富而独特的
期刊
【摘 要】德育教育与英语教学紧密而有机地结合起来,能使语言教学达到培养学生思想健康、道德高尚、爱国为民和适应社会的目的,要融德育教育于英语教学之中,应该充分挖掘教材,利用教材,逐步渗透,融会贯通,灵活使用。英语教材的内容积极健康,反映时代气息,贴近学生生活的实际,处处渗透着与人的道理,教师应该挖掘教材内在的教育因素,注重培养学生良好品德。  【关键词】英语课堂;德育;渗透  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曾说
期刊
【摘 要】欲使学生的学习更加具有主动性,教师不能一手包办探究过程;如何使学生更有信心突破知识的误区,教师不应一味灌输,在适当时机应有所保留,恰当运用“糊涂”艺术。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糊涂”艺术;学生主体作用  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并解决疑问是数学教师重要的教学理念之一,在学习高中数学的过程中,学生在许多知识上会处于瓶颈状态,学生在解题过程中或理解新定义、定理、公式过程中会产生一些误解,教师在
期刊
【摘 要】戴望舒的《雨巷》完全超越了文本本身的话语含义,而是像音乐,像画作一样展示出一种哀怨凄婉之美,其中的情感也早已超越了政治本身的意义,更多的给予读者审美上的感受。  【关键词】梦幻美;情感美;《雨巷》赏析  1927年,在举国一片白色恐怖的情形之下,戴望舒因曾参加进步活动而不得不避居于松江的友人家中,在孤寂中咀嚼着大革命失败后的幻灭与痛苦,内心充满了迷惘的情绪和朦胧的希望,这一切幻化为一首朦
期刊
【摘 要】在应试教育的约束下,学校只注重学生成绩和升学率,很多学校不开设美术课或者是虚设美术课。现在虽然有了转变,但许多学校的教育意识没有转变,许多教师的教学方法还没改变,上美术课时,只教学生临摹作品,课堂气氛低沉,是使学生失去兴趣的重要原因。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艺术教育的地位已经得到明显的提高,同时也发挥着它的社会作用,尤其是艺术教育中的美术教育,它能够培养学生发现美,认识美,体验美,创造
期刊
【摘 要】随着教育改革的发展脚步不断加快,就业指导课如何顺应改革以适应大学生的成长,如何使学生能更好的在就业指导课教学中获得知识,成了高校教师的探讨话题。本文就如何在新教改背景下把握就业指导课程性质和教学做了一些探讨。  【关键词】就业指导课程教学;新教改;课程探讨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作为高等院校的一门公共课,肩负着培养高等教育人才适应社会的能力,帮助毕业生在步入社会时能够顺利找到适合的岗位。然而
期刊
【摘 要】高中作文是一种具有高度综合性、创造性的言语活动,同时又是一种复杂的情感活动和心智活动。从学校教育来看,它是语文课程重要的组成部分。了解高中生作文心理状态,有助于比较全面的认识语文教学,树立正确的作文教学观念。  【关键词】高中作文;心理状态  作文是一种复杂的情感活动和心智活动过程,作文就是表达,而表达是人的一种内心需求,一种心理需要,所谓“骨鲠在喉,不吐不快”,就恰当的反应了这种需求。
期刊
【摘 要】在新课标形式下,作文是学业水平测试的半壁江山,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教师要在作文教学中采取一定的策略,以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要想有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就必须要采取相应的方法,如善于发现作文的闪光点,用肯定的态度去欣赏并利用这些闪光点,让学生体验到作文成功的乐趣,激发写作的兴趣,从而提高写作水平。既能在考试中拿到高分,也能为将来的写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农村;作文;闪光点
期刊
说起备课,我和老师们有过同样的经历,从当老师的第一天起,很大一部分的“辛勤”劳动都花在了备课上。  下面的几个镜头是我当老师以来的几个真实写照:  镜头一:左边一本星级教案,右边一本备课本,埋头苦抄,时间长了,呜呼一声:“手好酸啊,才抄了两课时”。  镜头二:放假时领上下学期的教案本,假期里抄完下学期的教案。  镜头三:如今盛行“电脑备课”下载一点教案,还不是小菜一碟吗?君不见,甲、乙、丙、丁……
期刊
在中国幼教发展史上,陶行知先生的幼儿教育思想和实践有着相当重要的历史地位,行知先生在长期的乡村教育实践中所创立的精辟的教育新理论、新观点和新方法,至今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很高的现代价值。他对中国建设什么样的幼儿园、怎样建设中国化的幼儿园、如何普及幼儿教育等方面作了深入的探索,与当代乡土教育理念有着很大的契合,为后人提供了颇具中国特色的、实用而鲜活的经验与方法。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道出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