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1年5月13日的河北张家口,阳光明媚,北方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北楼血液科11病房里,白血病患者李瑞芳眼含泪水,和武汉生物工程学院两次捐献骨髓的“爱心大使”杨子威,双手紧紧握在一起。沉默了近半分钟,两人几乎同时说出:“终于见到你了!”
这一次,杨子威和武汉生物工程学院“杨子威献血捐髓志愿者服务队”的学生代表,从武汉连续坐了20个小时的车来到河北张家口,代表“杨子威献血捐髓志愿者服务队”,为李瑞芳送来服务队在武汉募集的8万多元善款。
“90后”大学生两次捐骨髓
杨子威已两次捐献造血干细胞,并将捐髓所得慰问金1万元全部用于救助四川师大女研究生李瑞芳。
杨子威从小就热心公益事业,16岁拿到身份证那天,他就兴冲冲地跑到义务献血点准备献血,却被告知未满18岁不能献血。虽然未能如愿,但那颗博爱与奉献的种子却深深埋在他的心底,慢慢地生根发芽。
2008年初春,即将迎来18岁生日的杨子威,提前十几天就开始了实现献血理想的倒计时。生日那天一早,他就走进献血车,看到血袋慢慢地涨满,填写完中华骨髓库报名志愿书和登记表,杨子威露出喜悦的笑容。
2009年年底,杨子威收到一封邮件称,他的血液样本与北京一名患白血病的女学生配型成功,问他是否愿意捐献。在查证核实之后,杨子威眼前一亮,他为有机会救助他人兴奋不已。说服了父母之后,杨子威坚定地走上了捐献造血干细胞的手术台。“要躺5个小时一动也不能动,针打得全身酸痛,但一想到我能给病人以生的希望,又兴奋不已。”杨子威一点也不后悔自己的选择。
一年之后,接到那位女生病情复发、需要再次移植骨髓的消息,杨子威的心真的有点乱了。得知需要儿子再次捐献骨髓时,妈妈流下眼泪。父母的担心,杨子威理解,但是他想到,如果拒绝,那么前面所做的一切都将付诸东流,一个16岁的花样生命,将就此暗淡。2011年3月,杨子威在父母的陪同下又一次走上捐髓手术台。就这样,他成为湖北省年龄最小的骨髓捐献者,也是全国少有的两次捐献骨髓者之一。
“妈妈给了我第一次生命,可这位好心哥哥给了我第二次、第三次生命,我一定要好好地活着。”白血病女学生的来信,让杨子威深受感动,他说:“没什么比奉献的人生更有意义。这份感动我将珍藏一生,它会指引着我继续奉献。”
杨子威的事迹传开后,在大学生中引起了强烈反响,天涯论坛“我的大学”版网友称他为“心灵最美的‘90后’大学生”,并发表评论:“谁说‘90后’是‘自私、颓废、垮掉的一代’?有这么一个人,他就用行动诠释着什么是真实的‘90后’大学生,什么是具有爱心奉献和高度社会责任感的‘90后’一代,什么是我们‘90后’的真善美,他就是杨子威。”
2000名学子的爱心接力
“我们很多人都是非常愿意做好事的,有时候只是缺少一个契机。”杨子威决定把身边愿意奉献的同学凝聚起来,让行善有一个更广阔的平台。行善的第一步,杨子威选择了他亲身体验过的献血捐髓。他的想法得到了学院党委书记余毅的全力支持。在学校的协助下,今年5月4日,武汉市首个以个人名字命名的献血捐髓爱心组织成立:武汉生物工程学院“杨子威献血捐髓志愿者服务队”,参与人数迅速达到2 000多人。
5月8日是世界红十字日暨母亲节,“杨子威献血捐髓志愿者服务队”开展了他们第一场“爱心大接力”公益活动。
上午9点半,湖北省军区武汉血站流动采血车开进武汉生物工程学院。虽然是星期天,仍有1 000多名“杨子威献血捐髓志愿者服务队”队员,在国旗台下排成了几条长龙等待献血。到中午12点半,102只血袋消耗殆尽,等待抽血的队伍仍然庞大。
这一天,杨子威一大早就来到现场,为参加义务献血的志愿者们讲解献血知识,还为参加献血的同学佩戴上红花。刚满20岁的女大学生志愿者王菲菲是第3次献血,她已累计献血1 000毫升。还有一批年轻教师受杨子威感染,纷纷加入献血捐髓志愿者行列,其中,孙玉巧博士已是第4次参加献血,累计献血1 200毫升。学校最近获得“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标兵”荣誉称号的许大卉同学,因体重不达标不能献血,却坚持参加了中华骨髓库志愿者血样采集……
全国道德模范吴天祥得知爱心活动的消息,马上赶赴武汉生物工程学院献血捐髓现场,当场为李瑞芳捐款1 000元,他还鼓励杨子威和他的志愿者队友们,“杨子威同学是‘90后’大学生的优秀代表,他的精神值得全社会学习,他感动了我,也一定能感动全中国!”
万余大学生志愿者在行动
5月14日早上8点,“杨子威献血捐髓志愿者服务队”分两路人马,到校园之外从事公益活动。
16名队员来到武汉阳逻经济开发区桥头村,把他们用平时节省下来的零花钱买来的水果和营养品,送往当地的14户五保户家庭。桥头村居民童善旺家全靠着政府的低保才能勉强生活,而且妻子患有精神病。志愿者们帮童善旺做家务,为他们讲解日常生活小知识。
嘹亮的歌声、整齐的手语表演、幽默的话剧只为博得老人一笑,温馨的水果包只想让老人们的生活更好一点;轻声的嘘寒问暖,陪老人下象棋、看电视、聊天、散步是志愿者们内心里对老人最诚挚的关心。另一队“杨子威献血捐髓志愿者服务队”的百余人志愿者,来到阳逻第二街福利院看望福利院的老人,“给老人一点温暖,我从他们的笑容中,收获了心灵的感动,”“杨子威献血捐髓志愿者服务队”队长周文韬说。
如今,献血、捐髓、捐款“爱心三部曲”的主角已经从杨子威扩大到整个武汉生物工程学院,扩大到“90后”的大学生群体;献爱心活动,也从校园逐渐走向更广阔的天地,该校先后有1万多人参与青年志愿者协会。
一起到河北看望李瑞芳的志愿者服务队副队长王菲菲深受启发,为“杨子威献血捐髓志愿者服务队”计划了一系列的爱心活动,其中包括暑假到大别山义务支教。王菲菲自信地说:“我们‘90后’大学生以实际行动证明了我们是好样的一代。”
这些看似平凡的举动蕴涵着闪光精神。“90后”大学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生动诠释了担当责任、无私奉献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充分展现了当代青年良好的精神风貌和整体形象。“杨子威现象”表明,“90后”大学生是值得信赖、堪当重任、大有希望的群体。
这一次,杨子威和武汉生物工程学院“杨子威献血捐髓志愿者服务队”的学生代表,从武汉连续坐了20个小时的车来到河北张家口,代表“杨子威献血捐髓志愿者服务队”,为李瑞芳送来服务队在武汉募集的8万多元善款。
“90后”大学生两次捐骨髓
杨子威已两次捐献造血干细胞,并将捐髓所得慰问金1万元全部用于救助四川师大女研究生李瑞芳。
杨子威从小就热心公益事业,16岁拿到身份证那天,他就兴冲冲地跑到义务献血点准备献血,却被告知未满18岁不能献血。虽然未能如愿,但那颗博爱与奉献的种子却深深埋在他的心底,慢慢地生根发芽。
2008年初春,即将迎来18岁生日的杨子威,提前十几天就开始了实现献血理想的倒计时。生日那天一早,他就走进献血车,看到血袋慢慢地涨满,填写完中华骨髓库报名志愿书和登记表,杨子威露出喜悦的笑容。
2009年年底,杨子威收到一封邮件称,他的血液样本与北京一名患白血病的女学生配型成功,问他是否愿意捐献。在查证核实之后,杨子威眼前一亮,他为有机会救助他人兴奋不已。说服了父母之后,杨子威坚定地走上了捐献造血干细胞的手术台。“要躺5个小时一动也不能动,针打得全身酸痛,但一想到我能给病人以生的希望,又兴奋不已。”杨子威一点也不后悔自己的选择。
一年之后,接到那位女生病情复发、需要再次移植骨髓的消息,杨子威的心真的有点乱了。得知需要儿子再次捐献骨髓时,妈妈流下眼泪。父母的担心,杨子威理解,但是他想到,如果拒绝,那么前面所做的一切都将付诸东流,一个16岁的花样生命,将就此暗淡。2011年3月,杨子威在父母的陪同下又一次走上捐髓手术台。就这样,他成为湖北省年龄最小的骨髓捐献者,也是全国少有的两次捐献骨髓者之一。
“妈妈给了我第一次生命,可这位好心哥哥给了我第二次、第三次生命,我一定要好好地活着。”白血病女学生的来信,让杨子威深受感动,他说:“没什么比奉献的人生更有意义。这份感动我将珍藏一生,它会指引着我继续奉献。”
杨子威的事迹传开后,在大学生中引起了强烈反响,天涯论坛“我的大学”版网友称他为“心灵最美的‘90后’大学生”,并发表评论:“谁说‘90后’是‘自私、颓废、垮掉的一代’?有这么一个人,他就用行动诠释着什么是真实的‘90后’大学生,什么是具有爱心奉献和高度社会责任感的‘90后’一代,什么是我们‘90后’的真善美,他就是杨子威。”
2000名学子的爱心接力
“我们很多人都是非常愿意做好事的,有时候只是缺少一个契机。”杨子威决定把身边愿意奉献的同学凝聚起来,让行善有一个更广阔的平台。行善的第一步,杨子威选择了他亲身体验过的献血捐髓。他的想法得到了学院党委书记余毅的全力支持。在学校的协助下,今年5月4日,武汉市首个以个人名字命名的献血捐髓爱心组织成立:武汉生物工程学院“杨子威献血捐髓志愿者服务队”,参与人数迅速达到2 000多人。
5月8日是世界红十字日暨母亲节,“杨子威献血捐髓志愿者服务队”开展了他们第一场“爱心大接力”公益活动。
上午9点半,湖北省军区武汉血站流动采血车开进武汉生物工程学院。虽然是星期天,仍有1 000多名“杨子威献血捐髓志愿者服务队”队员,在国旗台下排成了几条长龙等待献血。到中午12点半,102只血袋消耗殆尽,等待抽血的队伍仍然庞大。
这一天,杨子威一大早就来到现场,为参加义务献血的志愿者们讲解献血知识,还为参加献血的同学佩戴上红花。刚满20岁的女大学生志愿者王菲菲是第3次献血,她已累计献血1 000毫升。还有一批年轻教师受杨子威感染,纷纷加入献血捐髓志愿者行列,其中,孙玉巧博士已是第4次参加献血,累计献血1 200毫升。学校最近获得“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标兵”荣誉称号的许大卉同学,因体重不达标不能献血,却坚持参加了中华骨髓库志愿者血样采集……
全国道德模范吴天祥得知爱心活动的消息,马上赶赴武汉生物工程学院献血捐髓现场,当场为李瑞芳捐款1 000元,他还鼓励杨子威和他的志愿者队友们,“杨子威同学是‘90后’大学生的优秀代表,他的精神值得全社会学习,他感动了我,也一定能感动全中国!”
万余大学生志愿者在行动
5月14日早上8点,“杨子威献血捐髓志愿者服务队”分两路人马,到校园之外从事公益活动。
16名队员来到武汉阳逻经济开发区桥头村,把他们用平时节省下来的零花钱买来的水果和营养品,送往当地的14户五保户家庭。桥头村居民童善旺家全靠着政府的低保才能勉强生活,而且妻子患有精神病。志愿者们帮童善旺做家务,为他们讲解日常生活小知识。
嘹亮的歌声、整齐的手语表演、幽默的话剧只为博得老人一笑,温馨的水果包只想让老人们的生活更好一点;轻声的嘘寒问暖,陪老人下象棋、看电视、聊天、散步是志愿者们内心里对老人最诚挚的关心。另一队“杨子威献血捐髓志愿者服务队”的百余人志愿者,来到阳逻第二街福利院看望福利院的老人,“给老人一点温暖,我从他们的笑容中,收获了心灵的感动,”“杨子威献血捐髓志愿者服务队”队长周文韬说。
如今,献血、捐髓、捐款“爱心三部曲”的主角已经从杨子威扩大到整个武汉生物工程学院,扩大到“90后”的大学生群体;献爱心活动,也从校园逐渐走向更广阔的天地,该校先后有1万多人参与青年志愿者协会。
一起到河北看望李瑞芳的志愿者服务队副队长王菲菲深受启发,为“杨子威献血捐髓志愿者服务队”计划了一系列的爱心活动,其中包括暑假到大别山义务支教。王菲菲自信地说:“我们‘90后’大学生以实际行动证明了我们是好样的一代。”
这些看似平凡的举动蕴涵着闪光精神。“90后”大学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生动诠释了担当责任、无私奉献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充分展现了当代青年良好的精神风貌和整体形象。“杨子威现象”表明,“90后”大学生是值得信赖、堪当重任、大有希望的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