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促进学生发展是课堂教学的永恒主题,我们衡量课堂教学有效与否更要以“学生是否发展了”为重要依据,只有当学生各方面的素养得到了发展,教师才能思考自己的教学是否有效、是否成功。那么,什么是有效教学呢?教育界认为,有效教学就是在符合时代和个体积极价值建构的前提下其效率在一定时空内不低于平均水准的教学。在笔者看来,有效教学是课堂上有利于促进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的综合体,只有当这些因素都做到了最佳,才能谈得上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谈一些对有效教学的粗浅认识。
一、有效教学需要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关注人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有效教学的核心要素之一是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在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只有处于一种平等、和谐的氛围中,交流才会有火花,才会达到理想的境界。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无论在课堂还是在课外,其人格意义永远是平等的;任何凌驾于学生人格上的教育,最终都是失败的。作为教师,我们自始至终,都要把学生放在一个人格平等的位置上去教育、去培养、去感化。这样,就会使学生没有戒备心理,最大限度地减轻思想和心理负担,觉得教师对自己是真心实意的好,就会乐意地学。
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求知愿望,做一个学生愿意交往的大朋友;赞赏学生的优点和长处,及时指导并帮助学生改正错误;为学生营造一个思想放松、求知热烈、亲如家庭的环境,让学生自由成长。学生得到了尊重,得到了赞赏,就会信心百倍地投入学习中去,同时教师及时给予帮助和鼓励,让学生具有自由发展的条件。在教学中,教师要始终如一地把学生主体地位的理念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放手让学生去创造、去创新、去发现、去探究,做学习生活的主人。
二、有效教学需要创设合理有效的课堂情境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笔者曾在校内听过“两步连乘的实际问题”的教学公开课,执教教师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为了整节课保持完整性,在课始便给学生创设了一个多哈亚运会的情境,并贯穿于整堂课。其中的两处情境,笔者认为值得商榷。
第一处:为了便于出示例一,教师给学生欣赏了一张亚运会赛场上中国选手参加乒乓球比赛的照片。这本是有助于教学的事情,但是照片的人物却不符合实际。照片上出现了王皓和孔令辉参加双打比赛的情景。关注乒乓球赛事的人都知道,孔令辉在多哈亚运会前就已退役当了教练,根本不可能参加亚运会,这一点可能有些学生也知道,这样可能会影响这些学生的课堂情绪,导致他们无法正常听课。
第二处:教师出示最后一个超市购物游戏前,引入了请学生帮亚运会选手买食品奖励他们的情境。这一情境的创设虽然能够体现课堂的完整性,也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但买食品奖励亚运会选手,笔者总觉得有那么一丝牵强。
情境创设要提供与学生学习的基本内容相关的及与现实生活相类似的或真实的情境,其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使学生得到为理解主题、解决问题所需要的经验,帮助学生在这种情境中去发现、探索与解决问题。情境教学创设效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的优劣。只有创设了优质的情境教学环境,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有效教学需要体验知识的生成和创造过程
荷兰著名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说过:学习唯一正确方法就是让学生进行“再创造”。
什么是“再创造”呢?所谓再创造,就是让学生自主参与,积极思维,大胆想象。在不断发展、不断认知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喜悦。通过这个过程,学生的理智和整个精神世界得到实质性的提升和飞跃。 诚然,我们应该清楚地知道,在探索过程中学生还会面临着问题、困惑、挫折和失败,可能会走弯路,可能会花了很多精力和时间却一无所获。教师应当让他们明白,这是一个人学习、成长、发展、创造时的正常经历,是一种不可量化的“长效”、一种难以言说的丰厚回报,因为经历本身就是一种财富。同时,在探索过程中,学生也会出现新奇的想法、独到的见解和富有个性的创造。例如,在具体的教学环境中,学生们在明白了有几个就写到几的方法后,可能会提出100就写100画、10000就画10000下的幼稚可笑的问题。其实,这是学生求知火花的闪现,是灵感和智慧的外显,是他们对学习的一种超越和创造,我们应该大力呵护、倡导和弘扬。
四、有效教学 需要搭建探究平台,培养思维品质
人类的思维是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不断走向成熟的。数学教学通过培养计算技巧而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逻辑思维能力、比较思辨的头脑;语文教学则通过文学作品的教育和熏陶,引导学生去感悟生活、理解生活,并培养自己不怕困难,勤于思考,百折不挠的优秀品质。如此,教学才能说是有效的,是成功的。
例如,在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教师可让学生先复习之前已学习并掌握了的“能被2和5整除的数的特征”。然后,师生共同回顾“能被2和5整除的数的特征”,并进行必要的启发和归纳,教师再尝试让各学习小组去发现问题,试着自己找出“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刚开始时,有的学生在经验和习惯的影响下,急于从数的个位上寻找答案,结果一无所获,原先热闹的场面一下子安静了下来。突然有个声音打破了沉默:“21、33、57这三个数都能被3整除,个位上分别是1、3、7……”话还没有说完,就有学生不同意了:“那11、13、17呢?”学生们再度陷入了低谷中。过了很久,才有一个学生说道:“我把21、33、57这三个数的个位和十位上的数颠倒一下,变成12、33、75,也能被3整除。”这个发现可谓是质的飞跃,为问题的最终解决指明了方向。
在“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经历了一个“迷茫——焦虑——困惑——兴奋”的探究全过程。这个过程既帮助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又让他们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训练思维,提高能力,获得乐趣。
五、多媒体教学的“不可替代”作用
现在的小学数学课堂已不再是教师一个人的课堂,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成为了课堂上很重要的组成部分,教师更多时候扮演着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角色。如何更好地组织、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自主学习成为当代教师必需的素养。很多知识不需要教师直接讲解,而需要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得到,从而让学生自主构建知识体系。在一些探索过程中,多媒体的介入能够替代传统的教学手段,从而优化教学效果。
例如,教学“年、月、日”一课时,在探索大月、小月规律的时候,传统的教学手段是让学生课前先准备或教师提供近几年的日历用于课堂上的探索研究。而这种手段有一些弊端,其一收集准备往年日历有一些困难,其二收集的日历的年份有局限性,有以偏概全的嫌疑。在教学该内容时,我把课堂搬进了机房,利用计算机的“万年历”让学生进行探索研究,学生不但因为学习环境的改变而兴趣盎然,而且“万年历”的引入有效地解决了之前的种种不足,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此外,利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有着传统教学模式不可替代的独特的优越之处,如何将传统的教学媒体和现代教学媒体结合起来,取长补短,相得益彰,达到优化教学结构,发挥最佳教学功能的目标,也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因素。
(责编 陈剑平)
一、有效教学需要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关注人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有效教学的核心要素之一是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在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只有处于一种平等、和谐的氛围中,交流才会有火花,才会达到理想的境界。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无论在课堂还是在课外,其人格意义永远是平等的;任何凌驾于学生人格上的教育,最终都是失败的。作为教师,我们自始至终,都要把学生放在一个人格平等的位置上去教育、去培养、去感化。这样,就会使学生没有戒备心理,最大限度地减轻思想和心理负担,觉得教师对自己是真心实意的好,就会乐意地学。
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求知愿望,做一个学生愿意交往的大朋友;赞赏学生的优点和长处,及时指导并帮助学生改正错误;为学生营造一个思想放松、求知热烈、亲如家庭的环境,让学生自由成长。学生得到了尊重,得到了赞赏,就会信心百倍地投入学习中去,同时教师及时给予帮助和鼓励,让学生具有自由发展的条件。在教学中,教师要始终如一地把学生主体地位的理念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放手让学生去创造、去创新、去发现、去探究,做学习生活的主人。
二、有效教学需要创设合理有效的课堂情境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笔者曾在校内听过“两步连乘的实际问题”的教学公开课,执教教师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为了整节课保持完整性,在课始便给学生创设了一个多哈亚运会的情境,并贯穿于整堂课。其中的两处情境,笔者认为值得商榷。
第一处:为了便于出示例一,教师给学生欣赏了一张亚运会赛场上中国选手参加乒乓球比赛的照片。这本是有助于教学的事情,但是照片的人物却不符合实际。照片上出现了王皓和孔令辉参加双打比赛的情景。关注乒乓球赛事的人都知道,孔令辉在多哈亚运会前就已退役当了教练,根本不可能参加亚运会,这一点可能有些学生也知道,这样可能会影响这些学生的课堂情绪,导致他们无法正常听课。
第二处:教师出示最后一个超市购物游戏前,引入了请学生帮亚运会选手买食品奖励他们的情境。这一情境的创设虽然能够体现课堂的完整性,也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但买食品奖励亚运会选手,笔者总觉得有那么一丝牵强。
情境创设要提供与学生学习的基本内容相关的及与现实生活相类似的或真实的情境,其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使学生得到为理解主题、解决问题所需要的经验,帮助学生在这种情境中去发现、探索与解决问题。情境教学创设效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的优劣。只有创设了优质的情境教学环境,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有效教学需要体验知识的生成和创造过程
荷兰著名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说过:学习唯一正确方法就是让学生进行“再创造”。
什么是“再创造”呢?所谓再创造,就是让学生自主参与,积极思维,大胆想象。在不断发展、不断认知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喜悦。通过这个过程,学生的理智和整个精神世界得到实质性的提升和飞跃。 诚然,我们应该清楚地知道,在探索过程中学生还会面临着问题、困惑、挫折和失败,可能会走弯路,可能会花了很多精力和时间却一无所获。教师应当让他们明白,这是一个人学习、成长、发展、创造时的正常经历,是一种不可量化的“长效”、一种难以言说的丰厚回报,因为经历本身就是一种财富。同时,在探索过程中,学生也会出现新奇的想法、独到的见解和富有个性的创造。例如,在具体的教学环境中,学生们在明白了有几个就写到几的方法后,可能会提出100就写100画、10000就画10000下的幼稚可笑的问题。其实,这是学生求知火花的闪现,是灵感和智慧的外显,是他们对学习的一种超越和创造,我们应该大力呵护、倡导和弘扬。
四、有效教学 需要搭建探究平台,培养思维品质
人类的思维是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不断走向成熟的。数学教学通过培养计算技巧而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逻辑思维能力、比较思辨的头脑;语文教学则通过文学作品的教育和熏陶,引导学生去感悟生活、理解生活,并培养自己不怕困难,勤于思考,百折不挠的优秀品质。如此,教学才能说是有效的,是成功的。
例如,在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教师可让学生先复习之前已学习并掌握了的“能被2和5整除的数的特征”。然后,师生共同回顾“能被2和5整除的数的特征”,并进行必要的启发和归纳,教师再尝试让各学习小组去发现问题,试着自己找出“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刚开始时,有的学生在经验和习惯的影响下,急于从数的个位上寻找答案,结果一无所获,原先热闹的场面一下子安静了下来。突然有个声音打破了沉默:“21、33、57这三个数都能被3整除,个位上分别是1、3、7……”话还没有说完,就有学生不同意了:“那11、13、17呢?”学生们再度陷入了低谷中。过了很久,才有一个学生说道:“我把21、33、57这三个数的个位和十位上的数颠倒一下,变成12、33、75,也能被3整除。”这个发现可谓是质的飞跃,为问题的最终解决指明了方向。
在“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经历了一个“迷茫——焦虑——困惑——兴奋”的探究全过程。这个过程既帮助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又让他们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训练思维,提高能力,获得乐趣。
五、多媒体教学的“不可替代”作用
现在的小学数学课堂已不再是教师一个人的课堂,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成为了课堂上很重要的组成部分,教师更多时候扮演着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角色。如何更好地组织、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自主学习成为当代教师必需的素养。很多知识不需要教师直接讲解,而需要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得到,从而让学生自主构建知识体系。在一些探索过程中,多媒体的介入能够替代传统的教学手段,从而优化教学效果。
例如,教学“年、月、日”一课时,在探索大月、小月规律的时候,传统的教学手段是让学生课前先准备或教师提供近几年的日历用于课堂上的探索研究。而这种手段有一些弊端,其一收集准备往年日历有一些困难,其二收集的日历的年份有局限性,有以偏概全的嫌疑。在教学该内容时,我把课堂搬进了机房,利用计算机的“万年历”让学生进行探索研究,学生不但因为学习环境的改变而兴趣盎然,而且“万年历”的引入有效地解决了之前的种种不足,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此外,利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有着传统教学模式不可替代的独特的优越之处,如何将传统的教学媒体和现代教学媒体结合起来,取长补短,相得益彰,达到优化教学结构,发挥最佳教学功能的目标,也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因素。
(责编 陈剑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