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评价观,提倡评价应从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出发,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与情感体验,注重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和主体作用的发挥,强调尊重学生个性与人格,以利于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学生 发展 评价 教育
【中图分类号】G4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8 -0042-02
一、 注重发展的评价观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素质教育评价与国际课程评价发展相一致的要素是注重发展的评价观体现以人的发展为本的思想。
(一)以人为本的思想
传统的评价观只着眼于人才的选拔与淘汰。“许多世纪以来,世界各地的教育强调了一种选拔功能,教师与行政人员的许多精力都用于确定在教育计划的每个重要阶段应淘汰的学生。”这样,评价就演变成了选拔学生的工具,评价的主要目的就在于选拔和淘汰。这种评价只重视少数能升入高一级学校的学生,而新的评价观倡导“以人为本”即“以学生为本”的思想,就是教师相信学生具有建构同化知识的能力,尊重学生智能的差异,理解学生的情感、态度与独特的体验。其理论依据源于:
1.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被动吸收的,而是认知主体主动建构的过程,这一认知主体能够凭借自己的理解为知识赋予内涵”。
2.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有七大智能,每个人都具有某一相对智能优势,怎样有助于受教育者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智能潜力,应是教学中予以特别关注的。
3.人本主义的代表人物多杰斯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师生交往观”,强调教学中应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师生对话”,教师能够倾听学生的心声,理解他们独特的情感体验。
新的教学评价对教师的教学思想与教学艺术提出新的挑战,怎样在张弛有序的教学活动中恰到好处地激活学生这一认知主体的思维及学习的激情,成为课堂教学评价的重要内容,“教学生主动寻求真知”成为优秀教师教学的特色。
(二)以发展为本的思想
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推动教学自身发展的原动力,与此相对应的教学评价就应是促进每一个学生全面和谐地发展。
1. “发展”的内涵
发展是指个性的自由发展,即个体生理与心理上的发展,包括个人与过去和现实的联系、价值、情感、需要和信念等。个性的发展是个体诸方面突出特质的发展。
2. 全面和谐发展的三层含义
(1)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对于任何一个学生个体而言,均存在着创造的潜能,正确的评价能激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潜能,并把这种潜能运用到创造性活动中去,从而使创造能力由隐性转化为显性。
(2)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就是学生的德、智、體、美、劳等多方面的发展。它需要有一个完整、全面、系统的素质结构。而正确的评价对这种理想素质结构的形成不仅会有极大的激励作用,更会有强大的导向作用。
(3)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所谓和谐发展,实际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学生自身各个方面的和谐发展,全面发展不等于平均发展,每个学生的先天因素和后天生长条件有一定的差异。二是学生自身发展与教育环境(家庭环境、学校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和谐发展,通过评价的导向作用和调控作用,实现各种教育力量的有机结合,真正“创造适合于儿童的教育”。
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提倡评价应从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出发,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与情感体验,注重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和主体作用的发挥,强调尊重学生个性与人格,激励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并尝试着进行探究性学习,以利于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培养。
二、体现多元化的评价观
(一)何谓多元化
教学评价多元化源于美国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Howard?Gardner)的多元智能理论,作者经过多年的教育研究证明人类思维和认识世界的方式是多元化的。在《智力的结构》(1983出版)中作者谈到七大智能,即语言智能、数学逻辑智能、音乐智能、身体运动智能、空间智能、人际关系智能、自我认识智能。每个人在某种程度上都拥有这七种智能,教育对于这些智力潜能具有重要的开发与培育功能。
多元智能理论对于评价提出了多元化的要求:
1. 教学评价的多元化
评价在教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内容单一的评价难以反映评价结果的信度与效度。建立在教学基础上的评价应是多元化的。
首先是对学习过程中的评价,包括:(1)动力系统。主要包括学习的期望、兴趣、动机、意志等非智力因素。这些因素的统合,形成了促使学生学习的驱动系统。(2)执行系统。执行系统的结构是:S—O—R。具体到学习过程是指学生“领会—习得—保持—回忆—概括—作业”的具体执行学习阶段。(3)执行监控系统。是控制和调节学习的执行系统的具体执行工作,使整个执行工作的过程针对学习者自己而言是最优化的。其中的学习执行的监控系统就是对学习者而言的“学习策略”。
其次是对教学策略的评价。它主要包括(1)是否从活化知识的角度真正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了学习动机;(2)是否在教学过程中体现了规律性教学,渗透了学习方法指导;(3)是否在出现问题时,给学生提供反思错误的机会,是否在明确目标的基础上不断给学生提供活用方法的机会;(4)是否能灵活调控影响课堂效果的诸多因素,保持学生的注意力;(5)教学内容的安排与问题设置,是否与学生的原有知识基础和能力水平衔接。
再次是对学习策略的评价。以学论教,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以学论教是现代课堂教学评价的指导思想。这里的“学”,指学生能否学得自主,能否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能否有效地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
2. 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传统教学评价观将主客体截然分离,将评价的权力只赋予教师,强调学生的言听计从,新的评价观确立了多元化评价,强调自评、他评与互评(包括生生、师生间的相互评价),评价不再是一纸判决书而是师生在评价中的双嬴。
3. 评价标准的多元化
教学评价是“改善教学过程和学习过程的手段”,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建立科学的评价标准。教育评价按照评价标准可分为绝对评价、相对评价和个体内差异评价。很显然,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灵活加以运用,会对学生创造能力的形成产生极其重要的作用。
所以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评价观,能推动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角度进行评价,运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挖掘每一个人的内在潜能,用发展的眼光公平对待每一个成长中的个体,使其健康、愉快地成长,使其最终成为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发展、学会与人合作的完整的人。
参考文献:
[1] 启泉、张华.世界课程改革趋势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51-64)
[2] 叶澜.课程改革与课程评价.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76-77)
[3] 宋乃庆.著中国基础教育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中国人事出版社,2001:(5-9)
[4] 加理.教学设计原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28-30)
[5] <美>霍华德?加德纳著.沈致隆译.多元智能.新华出版社,1999(88-109)
[6] 田慧生著.活动教育理论.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91-102)
【关键词】学生 发展 评价 教育
【中图分类号】G4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8 -0042-02
一、 注重发展的评价观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素质教育评价与国际课程评价发展相一致的要素是注重发展的评价观体现以人的发展为本的思想。
(一)以人为本的思想
传统的评价观只着眼于人才的选拔与淘汰。“许多世纪以来,世界各地的教育强调了一种选拔功能,教师与行政人员的许多精力都用于确定在教育计划的每个重要阶段应淘汰的学生。”这样,评价就演变成了选拔学生的工具,评价的主要目的就在于选拔和淘汰。这种评价只重视少数能升入高一级学校的学生,而新的评价观倡导“以人为本”即“以学生为本”的思想,就是教师相信学生具有建构同化知识的能力,尊重学生智能的差异,理解学生的情感、态度与独特的体验。其理论依据源于:
1.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被动吸收的,而是认知主体主动建构的过程,这一认知主体能够凭借自己的理解为知识赋予内涵”。
2.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有七大智能,每个人都具有某一相对智能优势,怎样有助于受教育者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智能潜力,应是教学中予以特别关注的。
3.人本主义的代表人物多杰斯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师生交往观”,强调教学中应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师生对话”,教师能够倾听学生的心声,理解他们独特的情感体验。
新的教学评价对教师的教学思想与教学艺术提出新的挑战,怎样在张弛有序的教学活动中恰到好处地激活学生这一认知主体的思维及学习的激情,成为课堂教学评价的重要内容,“教学生主动寻求真知”成为优秀教师教学的特色。
(二)以发展为本的思想
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推动教学自身发展的原动力,与此相对应的教学评价就应是促进每一个学生全面和谐地发展。
1. “发展”的内涵
发展是指个性的自由发展,即个体生理与心理上的发展,包括个人与过去和现实的联系、价值、情感、需要和信念等。个性的发展是个体诸方面突出特质的发展。
2. 全面和谐发展的三层含义
(1)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对于任何一个学生个体而言,均存在着创造的潜能,正确的评价能激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潜能,并把这种潜能运用到创造性活动中去,从而使创造能力由隐性转化为显性。
(2)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就是学生的德、智、體、美、劳等多方面的发展。它需要有一个完整、全面、系统的素质结构。而正确的评价对这种理想素质结构的形成不仅会有极大的激励作用,更会有强大的导向作用。
(3)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所谓和谐发展,实际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学生自身各个方面的和谐发展,全面发展不等于平均发展,每个学生的先天因素和后天生长条件有一定的差异。二是学生自身发展与教育环境(家庭环境、学校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和谐发展,通过评价的导向作用和调控作用,实现各种教育力量的有机结合,真正“创造适合于儿童的教育”。
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提倡评价应从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出发,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与情感体验,注重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和主体作用的发挥,强调尊重学生个性与人格,激励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并尝试着进行探究性学习,以利于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培养。
二、体现多元化的评价观
(一)何谓多元化
教学评价多元化源于美国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Howard?Gardner)的多元智能理论,作者经过多年的教育研究证明人类思维和认识世界的方式是多元化的。在《智力的结构》(1983出版)中作者谈到七大智能,即语言智能、数学逻辑智能、音乐智能、身体运动智能、空间智能、人际关系智能、自我认识智能。每个人在某种程度上都拥有这七种智能,教育对于这些智力潜能具有重要的开发与培育功能。
多元智能理论对于评价提出了多元化的要求:
1. 教学评价的多元化
评价在教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内容单一的评价难以反映评价结果的信度与效度。建立在教学基础上的评价应是多元化的。
首先是对学习过程中的评价,包括:(1)动力系统。主要包括学习的期望、兴趣、动机、意志等非智力因素。这些因素的统合,形成了促使学生学习的驱动系统。(2)执行系统。执行系统的结构是:S—O—R。具体到学习过程是指学生“领会—习得—保持—回忆—概括—作业”的具体执行学习阶段。(3)执行监控系统。是控制和调节学习的执行系统的具体执行工作,使整个执行工作的过程针对学习者自己而言是最优化的。其中的学习执行的监控系统就是对学习者而言的“学习策略”。
其次是对教学策略的评价。它主要包括(1)是否从活化知识的角度真正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了学习动机;(2)是否在教学过程中体现了规律性教学,渗透了学习方法指导;(3)是否在出现问题时,给学生提供反思错误的机会,是否在明确目标的基础上不断给学生提供活用方法的机会;(4)是否能灵活调控影响课堂效果的诸多因素,保持学生的注意力;(5)教学内容的安排与问题设置,是否与学生的原有知识基础和能力水平衔接。
再次是对学习策略的评价。以学论教,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以学论教是现代课堂教学评价的指导思想。这里的“学”,指学生能否学得自主,能否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能否有效地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
2. 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传统教学评价观将主客体截然分离,将评价的权力只赋予教师,强调学生的言听计从,新的评价观确立了多元化评价,强调自评、他评与互评(包括生生、师生间的相互评价),评价不再是一纸判决书而是师生在评价中的双嬴。
3. 评价标准的多元化
教学评价是“改善教学过程和学习过程的手段”,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建立科学的评价标准。教育评价按照评价标准可分为绝对评价、相对评价和个体内差异评价。很显然,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灵活加以运用,会对学生创造能力的形成产生极其重要的作用。
所以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评价观,能推动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角度进行评价,运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挖掘每一个人的内在潜能,用发展的眼光公平对待每一个成长中的个体,使其健康、愉快地成长,使其最终成为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发展、学会与人合作的完整的人。
参考文献:
[1] 启泉、张华.世界课程改革趋势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51-64)
[2] 叶澜.课程改革与课程评价.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76-77)
[3] 宋乃庆.著中国基础教育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中国人事出版社,2001:(5-9)
[4] 加理.教学设计原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28-30)
[5] <美>霍华德?加德纳著.沈致隆译.多元智能.新华出版社,1999(88-109)
[6] 田慧生著.活动教育理论.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9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