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前20强,中国医药企业的十年之约

来源 :E药经理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bbz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正在由“制药大国”向“制药强国”转变,那么未来十年,中国医药行业会发生什么变化,在全球将居于怎样的地位?在“领军未来十年”第八届中国医药企业家年会暨2016医药产业创新论坛期间,主办方把“十年进入世界前20强,二十年进入世界前三甲”的目标抛给了在场的所有的医药企业家,这会成为一个可能完成的目标吗?
  企业家们的态度莫衷一是。圣和药业董事长王勇表示乐观:“再过十年,在世界前二十强的制药企业里面,至少会有一个席位,甚至更多席位是中国的制药企业。”盛诺基医药董事长孟坤提出,未来十年中国还会有像青蒿素这样的药物走向国际。但更多企业家只是含蓄表达了对自己企业未来十年的愿望。正大制药董事长谢炳希望能够立足中国和东南亚,站在第一梯队里。神威药业董事长李振江说:“十年以后神威药业能够成为更受人尊敬的中国大健康产业的领航者。”
  一方面,中国制药行业是被寄予希望的朝阳产业。过去十年,整个医药行业的销售额以罕见的增速翻了十番。“十二五”期间,医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总额的年均增速分别达17.3%、14.6%,不仅居于各工业行业的前列,在全球市场也非常可观。与此同时,部分制药企业在人才、管理、产品等方面经过不断努力已拥有优秀的管理团队及先进的管理系统,甚至在品牌、规模上部分药企也正在全面赶超。
  另一方面,虽然庞大的人口基数和老龄化速度加速使得中国医药产业在各项规模指标上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市场,但仍然没有诞生在全球地位上与市场规模相匹配的企业。换句话说,中国有全球地位的市场,却没有全球地位的企业。
  缩短差距的路径
  差距是明显的,数据是个很好的标尺。
  从营收规模的角度,根据2015年福布斯全球企业排名,制药领域的第一名美国辉瑞公司2015年处方药的年销售额431.1亿美元,即便是第20名的安斯泰来,其2015的处方药年销售额也达到109.37亿美元,约合750亿元。而在中国上市制药企业中,市值最高的恒瑞医药2015年营收为93.1亿元人民币,与全球第20位相比,还存在8倍的差距。假设十年后,全球制药前20强的门槛不变,恒瑞需保证十年间年复合增长率平均达到22%。虽然如今中国资本市场似乎“不差钱”,但中国医药企业在主流资本市场中的卡位在规模上仍然表现弱势。
  研发投入是制药企业创新能力的重要保障。到目前为止,全球前20强的药企研发投入占比多保持在15%以上,甚至礼来、罗氏和阿斯利康等企业还要高于20%。反观我国制药企业的研发投入,虽然恒瑞医药、海正药业等部分企业正在全面追赶,但这类企业屈指可数,且研发投入占比最高的恒瑞医药2015年研发投入为8.92亿元,也仅占销售额比例为9.57%。
  正视差距,才有前进的动力。需要思考的问题是,中国制药企业如何参与到目前由发达国家主导的市场竞争中去,实现目标的路径是什么?
  没有人反对创新正在成为经济发展的核心驱动力量,在中国的医药健康产业亦然。在前不久召开的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聚焦于中国医药健康产业创新。
  恒瑞医药董事长孙飘扬指出,中国制药企业未来发展的方向有两个方面,一个是创新,另一个是国际化。这两个方面也正是由孙飘扬掌舵的恒瑞医药的两大核心战略。“目前中国医药市场的发展更多是立足于国内,但随着创新药的市场化,中国将形成一批中国专利药物的企业,未来的中国创新药随着在供给侧改革大政策的环境下,中国的创新药政策也会有较大的改观,这将会促进中国创新药的发展进入一个良性循环。”这是孙飘扬针对中国发展研发创新能力的表态。
  也有企业家提出,创新不仅仅是技术创新和研发创新,而应该是多方面的。这并非悖论,创新应该是全方位的创新,落实在企业里应该是各显其能,各显神通。虽然对于未来十年进入世界前20强的蓝图,并非所有企业家都充满信心,但是他们正在勾勒自己的发展路径,试图探索出适应未来发展的方向。
  歌礼生物董事长吴劲梓的思路是:“十年之内歌礼可以利用自己的资本优势出国做更多兼并收购,让中国新药创制完全国际化。”宝腾生物董事长楼敬伟提出的愿景是:“未来十年宝腾会聚焦在数字科技和生物科技的融合,建立起超大规模的医学大数据系统,支撑新药创制,改变医疗器械的创新模式,最终改变健康管理的方式。”
  百洋集团董事长付钢引用电影《一代宗师》中的一句话“功夫,就两个字,一横,一竖,对的站着,错的躺下”总结:做企业也是一样,一横代表合作能力,一竖代表进攻。所谓企业战略,无非就是聚焦加借力,聚焦就是集中力量形成独特的能力,借力就是敞开胸襟跟外面合作。
  信念和力量
  无论是创新,还是企业战略,都脱离不开企业家这个主体,企业家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在行业发展中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十年之后,中国能否从制药大国迈入制药强国?发挥企业家精神必须列入这个关键时刻的重要选项。
  正如圣和药业董事长王勇所言:“所有的成功都是基于人的成功,环境政策固然重要,但是其再坏的环境和行情也都有好的企业产生,同样,再好的企业在行情好的时候也会倒闭。”
  的确,任何行业,选择权和决策权都在企业家手中,企业家有没有目标,有没有责任,有没有战略,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企业和行业的未来。中国医药企业家年会的主办方每年对国内的上市药企进行竞争力评选,其中企业家特质和管理团队组合就是评选的重要维度之一,重点考察企业未来成长的牵引能力和经营风险的控制水平。透过历史,我们看到了企业家们无与伦比的塑造力、修复力以及各种现象的复杂性,看到了创业活动随时间的推移而千变万化的特性,以及社会和制度的复杂构架对企业家精神的深刻影响,最重要的是企业家精神对个体和整个社会的影响。
  时代发生重大变化,人们已经逐渐把企业家与过往我们称之为老板、土豪和有钱人的群体区别开来。其中的关键区别就在于有没有企业家精神。
  尤其在如今中国经济正处于新旧转换的关键时期,更需要企业家精神,需要企业家们增强危机感和使命感,不断创新,追求卓越,主动应对形势变化,在工作方式、管理方法、商业模式方面的革新,积极吸引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面对医药行业政策持续调整,监管风暴不断趋严,中国医药企业的核心优势将体现在企业家的快速反应能力和决策能力上。
  多位医药行业监管人士也均在强调要发挥企业家的作用。CFDA副局长吴浈在出席本次大会的讲话中提出:“企业是创新的主体,创新是发展的动力,是解决问题的关键途径和手段。为企业服务,为创新服务是政府监管部门的基本职责。”国家发改委产业协调司副司长卢卫生也表示,要充分发挥企业家在创新创业中的关键作用,大力倡导企业家精神,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让企业家有用武之地,要改进企业发展的政策、市场、政务和法治环境,造就一批勇于创新,敢于担当的企业家。
  老牌企业的掌门人群体称得上是中国制药的脊梁,过去他们撑起了中国制药企业的大旗。“老的企业要考虑如何创新和转型升级,海归的创业团队带回的创新产品和技术,也是企业吸引投资的关键。随着中国创新药研发经验的积累,政策环境的改观以及创新药的国际化,中国创新药的研发速度将会加快,逐步缩小与国际大公司的差距。”孙飘扬说。
  陆续回国的海归科学家通过创业也树立起了海归的旗帜。如与会的信达生物董事长俞德超,歌礼药业董事长吴敬梓等创业家,虽然国内外环境大不相同,这些海归人士还需要适应国内环境,但是他们仍然被寄予厚望。
  先声药业董事长任晋生认为,中国很多的企业家、创业者和科学家们有一股艰苦奋斗的精神,这便是企业家精神和创业精神,这股精神以及营造的氛围,将会在未来释放巨大的能量。
其他文献
健康中国正在从国家战略的高度影响健康产业的走向。目前,健康产业对国家经济的贡献约在7%,而发达国家一般在12%以上。所以我们的目标是在2020年,中国大健康产业对国家的贡献应该超过10%,达到12%甚至更高,成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和经济支撑。  要实现“健康中国2030”的發展目标,一定要成为一个医学强国,没有这个做支撑是不可能的。今天谈论的健康,既是一个大健康概念,即以疾病为中心向以健康
期刊
邓锋:从科研或者相对比较基础的技术层面来讲,现在中国跟世界的差距有多大?未来会很快地赶上吗?  王晓东:基础研究投入和人才团队方面,中国跟美国和欧洲比起来还有一定差距。但在我看来,中国做生物学方面的原始创新,其实有一个很大的优势,而且这个优势可能人类历史上都没有过。  很多人认为二十一世纪是生物学的世纪,所以最优秀的学生都选择了生物学,而且持续了二十多年,也就意味着中国最聪明的人都去学了生物,这在
期刊
2016年,被描述为创新药投资进入历史最好的时期。一方面国家上至顶层设计下至具体政策,鼓励创新的导向已经明确;另一方面,资本大举涌入,私募基金、产业资本轮番掀起新药投资高潮。但也因此,钱虽然多,但要花得值越来越重要。而其中,由海归科学家牵头的新药研发项目成为投融资热议的对象。  在国内兴起的一大批新药创业项目中,以“海归”或者具备海外背景的创业项目最为抢眼。但“提钱入场”的一票人马在看完一圈之后都
期刊
目前,中国上市药品有372个品种,其中包括11个1类新药,这是过去20年整个中国医药行业交上的答卷。特点是,均是国外已上市靶点药品,而且時间差巨大;创新品种不少,但药物研发基于商业科学的考量不够。  中国新药研发型企业主要集中在江苏、上海、北京、浙江。大量1.1类新药集中在抗肿瘤类药物上,但其实癌症只是影响重大的疾病之一,并不是全部,所以药物研发不应该只集中在癌症上。而肿瘤药物研发上,又以针对实体
期刊
上世纪90年代,中国股权投资市场不断发展,起源于美国的资产管理方式母基金(FOF)进入亚洲,初期发展十分缓慢,到2005年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才兴起。  2015年以后,中国资本市场的母基金呈现出爆发式增长,数据统计截至2016年6月底,中国私募股权市场上活跃的FOF达1175支,管理资本总量近25000亿元。而这种集中式增长,同样也发生在医疗母基金上。  加速起航  母基金投资能够契合医疗行业特点
期刊
这是一个规模高达3000亿元的医疗器械市场,也是一门涵盖生命科学、机械、电子、高分子材料等多学科的交叉领域。对于医疗器械企业来说,高进入壁垒的限制下,是待掘取的丰厚利润。  与此同时,这又是一个竞争极度激烈的市场。截至2015年,我国约有1.4万家医疗器械企业,医疗器械产品数万种。过去十年,医疗器械市场以一种野蛮生长之势快速崛起,而在未来,规模化的并购以及越来越高的行业集中度,将是发展的主要方向。
期刊
早期医疗投资对于投资人来说向来诱惑力十足,但近年来受制于政策、市场、创业团队等各方面的不确定性,这里同样充满各种雷区和挑战。  为什么投资机构愿意将精力和资本倾向早期投资?而伴随着大量资本的涌入,这里到底是馅饼还是陷阱?在4月8日由E药经理人支持举办的“共创未来·中国医疗健康产业投资50人论坛首届年会”现场,多位投资机构负责人对此观点不一。  为什么投  “传统投行一向‘嫌贫爱富’,几乎不看早期项
期刊
本文分别从外部环境、人口、投资、货币、收入和政策六个维度对中国经济进行分析,其中,人口、投资、货币和收入四个维度是影响经济的中长期因素,对当期经济走势不会产生显著影响;而外部环境和政策这两个维度作为短期因素对当期经济走势影响较大。  第一维度:外生变量  2017年,欧美日经济均处于复苏之中,这对中国借助外需是有利的。其中,美国的情形相对最好,2010年以来一直保持同比正增长;而欧元区在2011年
期刊
一个真正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时刻出现以前,必然会有漫长的岁月无谓地流逝而去。一位伟大的创造者最终能够傲立于世,必然会经历一段疲惫的制造海量垃圾的过程。  2015年中国医药企业家年会上的爆炸性话题是讨伐没有疗效而价格奇高的中国“神药”,随后拥有“神药”的企业被资本市场抛弃,老板们也迅即在战略上主动放弃。2016年中国医药企业家年会再度引爆话题,消灭群起而拥的投入疗效要求不高的抗肿瘤药研发,我们完全可
期刊
时代的冲击和更迭,个体的固本和拓局,交织在一起相互作用,让现在成为分析中国本土医药企业在这一历史节点上商业实践如何选择的最佳时期。  现代中药、智能制造、大健康产业、投资并购,这些都是外界理解天士力时的显眼注脚。面对变局,天士力这家本土药企要如何实现对于当下和未来的继承与解题?  一行三十多人来自中国医药行业的各个领域,他们第一次到天士力总部参观。他们不是普通的观光客,多数是企业的创始人或者高级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