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自读自悟中自主发展

来源 :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科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zw_jlc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读为本,注重学生自己独特的感悟,是《语文课程标准》倡导的阅读教学的新理念。即将阅读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老师的启发下自读自悟,并通过“读中悟”、“读中思”、“读中品”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和主动参与意识,变“学会”为“会学”。
  但学生的读,应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如果不能激发他们阅读的兴趣,读文就会毫无味道,而流于形式。因此语文教学的实践中应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初读课文-整体把握,自主探究一个性感悟,品味课文,入境入情,内容延伸,升华情感,让学生在每一环节,每一次的阅读中都有触动,有所收获。这样就会在语文实践中,学生自主发展。
  一、初读课文——整体把握
  把握课文的主要脉络,初步知道课文的大概内容,是阅读理解课文的第一步。因此学生借助工具书读讲究课文后,根据自己的理解给课文进行梳理。
  例如教学《桂林山水》一课,初读课文时,我设计这样三个层次的问题,让学生自主阅读,自主领悟。
  (1)默读:课文一共几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主要写什么?
  (2)讨论:课文的几个自然段围绕第几自然段写的?
  (3)再读课文:读到“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你联想到什么?
  这样的三个层次的问题,把课文的整体脉络理清了。有利于下一步,按照作者的思路深入理解,体会课文内容。
  二、自主探究——个性感悟
  阅读是学生的个人行为,因而个人的感悟具有独创性。让学生阅读中获取信息并有所感悟,是语文阅读的中心任务。而围绕问题来阅读理解,又是有效获得信息的主要途径。
  例如《桂林山水》一课的教学中,可以设计如下的问题让学生去阅读、探究。
  (1)读第二自然段,文中写漓江的水的几个特点?你认为哪句写的最美?
  (2)读第三自然段,文中写了桂林的山的几个特点?用了哪些词语?
  (3)讨论:2~3自然段又是围绕课文的哪句话来写的呢?
  这样,学生围绕问题,去深入阅读课后,搜索信息,找有关的词句去体会,并在讨论交流中把自己的感悟表达出来,展现个人的独到见解。
  三、品味课文——入境入情
  读书不能死读,而是化抽象为形象,化外物以衷情。让学生有滋有味去品读。把对课文的感悟“化之以形”“宣之以情”。
  例如教学《桂林山水》一课,在阅读课文时,设计如下环节:
  (1)品读课文最后一自然段,联想“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是怎样情景?
  (2)根据你对课文的想象,画一画《桂林山水》
  (3)介绍你画中的“桂林山水”
  这样的一个环境,使学生的感悟感情,融入课文中去,让学生以自己的身心投入课文的文字中去,进入到文中的情境上去。
  四、内容延伸——升华感情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学生可以从多途径获取信息,作为教材内容的补充。
  例如学完《桂林山水》一课,可以设计如下的作业。
  (1)读了这篇课文,你喜欢桂林吗?
  (2)搜集有关介绍桂林的资料或文章?
  这样的设计,可以大大增强学生的阅读的积极性,在课外的阅读中,开拓学生的视野。
  总之,语文教学要紧紧抓住“读”这条主线,以读促思,读中感悟,悟中冶情。这一过程中,尊重学生的个性和独特感受,让学生在阅读中,自主地发展。
其他文献
讲解是人们解释或者解说知识和专门技术的行为方式,是课堂教学中最普通的教学方式,是作为中介语言增进学生认知水平的重要手段。它有利于发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任何一门学科的教学都是学生认知世界的特殊过程。奇特殊性不仅表现在学生所学的知识是未被发现的知识,还在于学生的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教师把知识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以及特点加以整理,把对知识的理解用自己的语言准确生动地表达出来。使学生在有限
期刊
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以培养学生科学素质为宗旨的义务教育阶段的核心课程。小学科学课程把探究作为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方式。学生要在探究过程中理解科学概念,掌握科学方法,培养科学态度。  在教学中我总结了几种策略帮助学生建构科学概念,下面我结合实际课例具体讲述一下。  策略一,科学概念的产生和总结都是以生活生产为本源的,科学教学要为学生创设与科学概念有紧密联系的教学情境。  在《空气的热胀冷缩》一课中,我用
期刊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课堂的情境包括课堂的场境和学习的氛围。创设情景教学法首先要设置情境。根据教学目标,教师要围绕教学内容,通过语言描绘、实物演示、幻灯、绘画再现、音乐渲染、游戏等手段为学生创设一个富有情感、美感、生动形象的氛围,以激起学生的创作兴趣、热情。其次要让学生通过参与各种游戏、表演、听音乐、谈话、操作等活动,使学生在特定的气氛中主动积极地从事创作活动。创设情境是美术课改试验中
期刊
第一,要找到孩子的阅读兴趣所在,入门很重要。  很多农村家长认为要花钱买书,首选的是教辅资料;再者是考试内容涉及到的课外名著。至于其他的书目一般是不太购买的。对此我想问的是:这种做法的结果怎么样呢?现实不早已证明了吗?很多孩子不但仍旧没有阅读的兴趣爱好,而且对书籍没有一点好感,甚至会憎恶或厌烦,家长的钱岂不白花了!——所以,先让他们看自己爱看的东西,培养他们对书的兴趣,让他们走进书之殿堂的大门很重
期刊
1.情境式的教学策略  (1)情境教学应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教师应加强数学与学生生活和社会现实的联系,将数学与学生熟悉、感兴趣的问题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他们学的数学是与当代社会生活紧密相关的,是具有较强实用价值的。学校数学学习是他们生活中有关数学现象、数学经验的总结与升华,数学学习应是学生从现实的数学世界出发与教材内容建立联系,帮助学生逐步构建数学知识网络的过程。学生既经历了一个从现实背
期刊
一、导入生活化,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数学教学只有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在生活中学数学,用数学,数学教育才能真正焕发生命力。例如:在教学“平均分”时,我先手拿桃子画片向学生讲故事:有一天,孙悟空从王母娘娘的蟠桃园里偷了6个有红又大的仙桃,一个筋斗十万八千里,回到花果山,将6个仙桃给了最小的三只猴子,并对他们说:“孩子们,你们三个人爱怎么分就怎么分吧!”孙悟空的话音刚落,大
期刊
一节中课好的练习设计不仅能减轻学生过重负担,更能促进学生思维品质的健康发展,提高教学效率。下面笔者就结合工作实际谈一谈如何精心设计课堂练习,提高教学效率。  一、练习设计要利用教材、拓展教材  在一节完整的数学课中,教师不仅要使学生弄清知识点,更要引导学生运用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然而,教师要设计练习时,教学中的是重、难点要充分有效地利用教材中的例题和练习,但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对教材进行
期刊
)兴趣是学生学习入门的向导,是智慧灵感的源泉,如何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产生强烈的求知欲,这是我们每位教师应潜心钻研的课题。记得布鲁纳曾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教材的兴趣。”数学教材本身枯燥无味,教师必须善于将抽象内容具体化,形象化;将枯燥内容生动化、有趣化,以激发学生的求知兴趣,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使他们留下终生难忘的记忆,从而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我在数学课堂教学中采用了如下激趣方法
期刊
语言是人类交际的重要工具,教师的语言是与学生交流的主要载体。课堂教学,主要是运用语言的形式向学生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因此,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效果和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高度的语言素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果。”如果想要提高教学质量,就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而有效教学的条件之一是要求教师采用易于学生理解的方式——教学语言有自己的独特性,艺术性
期刊
一、引预自探——引导预习,自主探究  (一)问题情境探究一些探究题并没有谈及概念、含义、计算方法,但是它却渗透了上述概念和规则于具体的活动之中,使学生在头脑中建立起相关概念和事例的表象,初步形成相应的数学模型。这些活动安排在课外(也可以由教师组织课外活动让学生自主完成),使学生有充分的自主探究的时空,避免课堂时间紧所造成的形式化探究。探究问题,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情境,激发学生探究和操作的兴趣,而且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