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这么一则故事:有一个乞丐,行乞的方式很特别,身上带一块石头,走到富翁家,对富翁说:“我想做一锅石头汤喝”。富翁很奇怪:“石头怎样做汤喝?”乞丐讲:“做汤得有一口锅吧。”富翁拿来了锅。乞丐讲:“做汤得放点儿水吧。”富翁舀来了水。乞丐讲:“还得放点儿油、盐、味精……”富翁一一满足了乞丐的要求,最后,乞丐喝到了鲜美可口的石头汤。
从故事的表面看,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善于用计谋的乞丐,他似乎设计了一个圈套,借助富翁的好奇心,引诱着富翁一步一步往里走,最终达到他的目的,我们且不议论他的行为的对与错,我只想借此故事引申开去,谈一谈我们的教学活动。
作为一名教师,我觉得自己就象那位乞丐,而且是一个不太成功的乞丐,设计了一个又一个圈套,让我的孩子往里钻,所不同的是,乞丐是为了生存,而我是为了完成所谓的教学“任务”。在教学活动中,如进行语言教学活动时,常常会说:“老师来给你们讲一个“好听”的故事。”孩子在“好听故事”的引诱下,会专注于这则故事,可是当我们讲完故事后会向孩子提问:“故事里有谁?你最喜欢谁?为什么?”其实早在我的故事讲完的同时,孩子的兴趣亦已荡然无存,当我在喋喋不休地提问时,孩子早已在座位上扭来扭去地不安分了,纵使在我眼神的制止下,有几个孩子能回答出我的问题,脸上也是写满了不乐意。如给小班的孩子讲《小兔乖乖》,当讲到大灰狼将尾巴伸进门缝里,三只小兔将门关上,门紧紧夹住大灰狼的尾巴时,几乎所有的孩子都会摇动着身子:“哎哟,痛死我了,下一次不了,下一次不了。”门似乎夹住了他的尾巴,孩子把自己当成大灰狼了,他所使用的语言也是平时做了错事后所说的话。其实孩子关注的是听故事这一过程,他欣赏的是故事的情节,为故事中人物命运的悲而悲伤着,为故事中的喜而喜悦着。但当我再进行提问时,活动室里便响起了椅子的挪动声,孩子开始不耐烦了,我的尴尬也出现了。
纵观平时的教学活动,这种现象较为普遍,为了达到某一目标,引领着孩子一步一步朝着期待的方向努力,生怕哪个调皮捣蛋鬼答非所问,或者是人在心不在,影响效果,在开放公开课时,这种心理尤为突出。自己常常觉得很累,孩子的情绪也不是很积极。我的期待值与孩子之间总是有着那么一段距离。我常常为这段距离而焦虑。那怎样才能减少这段距离,找到我与孩子之间的那份默契呢?
再次透视“石头汤”这则故事,我们会看到什么呢?看到的是一个有智慧的乞丐,是一个有个性的乞丐,我们仅从他选择的工具上看,一块“石头”,乞丐行乞的目的是为了填饱肚子,而这是一样不能吃的东西,也正是因为此物的不可能性,引发了富翁的兴趣,而最终得到了他想要的。假如乞丐选用的是一个萝卜亦或是一棵青菜,其结果可想而知,难道从中不能悟出点什么吗?我常常把一个新的活动内容假想成是一块“石头”,我怎样来成为一个成功的“乞丐”,真正缩短我和孩子之间的差距?我觉得活动的设计一定要有个性色彩。
有一次观摩了一节小小班的示范课,认识《橘子》,一开始呈现给孩子的是一个大礼包,说是送给孩子的礼物,想知道是个什么礼物吗?孩子充满了渴求的眼光盯着老师看,老师剥开礼包外包装,是一个中礼包,孩子更好奇了,说再拆,拆开中礼包,是一个小礼包,孩子的胃口差点被吊出来了,一个劲儿地说再拆,观摩者也开始笑了,拆开小包装,出现了一只橘子,孩子们欢呼起来。为了吸引小小班孩子孩子探究的欲望,这样的设计无疑是符合孩子的年龄特点的,孩子对橘子的探究欲望决不啻于富翁对“石头汤”的好奇。教者拿着橘子便往嘴里塞,孩子们一起惊呼:“不能吃。”“为什么?”教者故作惊讶。孩子们认真地讲:“要剥了皮吃。”“谁愿意帮我剥皮?”教者拿着剥好皮的橘子又一次张大了嘴巴准备塞进嘴巴。孩子们眼睁睁地看着同伴剥好的橘子要被老师一个人“独吞”,很眼馋、很无奈地样子流露了出来,有的甚至口水挂到了嘴角。教者一笑,将橘子掰开,一片一片送到一张张小嘴巴里,孩子们边吃边议论:“酸酸的、甜甜的,还有水……”一切都是那样的自然,毫不矫情做作,大有一种“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境界。
为什么孩子和教师自始至终是那样的融合、胶着,不难看出教者设计思路的巧妙,整节活动教师始终以参与者、合作者、引导者的身份参与,教师的言语很少,把一些提问通过动作来表示,共性里面含有个性,也正是这些个性的东西使之大放异彩,吸引着孩子。
从故事的表面看,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善于用计谋的乞丐,他似乎设计了一个圈套,借助富翁的好奇心,引诱着富翁一步一步往里走,最终达到他的目的,我们且不议论他的行为的对与错,我只想借此故事引申开去,谈一谈我们的教学活动。
作为一名教师,我觉得自己就象那位乞丐,而且是一个不太成功的乞丐,设计了一个又一个圈套,让我的孩子往里钻,所不同的是,乞丐是为了生存,而我是为了完成所谓的教学“任务”。在教学活动中,如进行语言教学活动时,常常会说:“老师来给你们讲一个“好听”的故事。”孩子在“好听故事”的引诱下,会专注于这则故事,可是当我们讲完故事后会向孩子提问:“故事里有谁?你最喜欢谁?为什么?”其实早在我的故事讲完的同时,孩子的兴趣亦已荡然无存,当我在喋喋不休地提问时,孩子早已在座位上扭来扭去地不安分了,纵使在我眼神的制止下,有几个孩子能回答出我的问题,脸上也是写满了不乐意。如给小班的孩子讲《小兔乖乖》,当讲到大灰狼将尾巴伸进门缝里,三只小兔将门关上,门紧紧夹住大灰狼的尾巴时,几乎所有的孩子都会摇动着身子:“哎哟,痛死我了,下一次不了,下一次不了。”门似乎夹住了他的尾巴,孩子把自己当成大灰狼了,他所使用的语言也是平时做了错事后所说的话。其实孩子关注的是听故事这一过程,他欣赏的是故事的情节,为故事中人物命运的悲而悲伤着,为故事中的喜而喜悦着。但当我再进行提问时,活动室里便响起了椅子的挪动声,孩子开始不耐烦了,我的尴尬也出现了。
纵观平时的教学活动,这种现象较为普遍,为了达到某一目标,引领着孩子一步一步朝着期待的方向努力,生怕哪个调皮捣蛋鬼答非所问,或者是人在心不在,影响效果,在开放公开课时,这种心理尤为突出。自己常常觉得很累,孩子的情绪也不是很积极。我的期待值与孩子之间总是有着那么一段距离。我常常为这段距离而焦虑。那怎样才能减少这段距离,找到我与孩子之间的那份默契呢?
再次透视“石头汤”这则故事,我们会看到什么呢?看到的是一个有智慧的乞丐,是一个有个性的乞丐,我们仅从他选择的工具上看,一块“石头”,乞丐行乞的目的是为了填饱肚子,而这是一样不能吃的东西,也正是因为此物的不可能性,引发了富翁的兴趣,而最终得到了他想要的。假如乞丐选用的是一个萝卜亦或是一棵青菜,其结果可想而知,难道从中不能悟出点什么吗?我常常把一个新的活动内容假想成是一块“石头”,我怎样来成为一个成功的“乞丐”,真正缩短我和孩子之间的差距?我觉得活动的设计一定要有个性色彩。
有一次观摩了一节小小班的示范课,认识《橘子》,一开始呈现给孩子的是一个大礼包,说是送给孩子的礼物,想知道是个什么礼物吗?孩子充满了渴求的眼光盯着老师看,老师剥开礼包外包装,是一个中礼包,孩子更好奇了,说再拆,拆开中礼包,是一个小礼包,孩子的胃口差点被吊出来了,一个劲儿地说再拆,观摩者也开始笑了,拆开小包装,出现了一只橘子,孩子们欢呼起来。为了吸引小小班孩子孩子探究的欲望,这样的设计无疑是符合孩子的年龄特点的,孩子对橘子的探究欲望决不啻于富翁对“石头汤”的好奇。教者拿着橘子便往嘴里塞,孩子们一起惊呼:“不能吃。”“为什么?”教者故作惊讶。孩子们认真地讲:“要剥了皮吃。”“谁愿意帮我剥皮?”教者拿着剥好皮的橘子又一次张大了嘴巴准备塞进嘴巴。孩子们眼睁睁地看着同伴剥好的橘子要被老师一个人“独吞”,很眼馋、很无奈地样子流露了出来,有的甚至口水挂到了嘴角。教者一笑,将橘子掰开,一片一片送到一张张小嘴巴里,孩子们边吃边议论:“酸酸的、甜甜的,还有水……”一切都是那样的自然,毫不矫情做作,大有一种“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境界。
为什么孩子和教师自始至终是那样的融合、胶着,不难看出教者设计思路的巧妙,整节活动教师始终以参与者、合作者、引导者的身份参与,教师的言语很少,把一些提问通过动作来表示,共性里面含有个性,也正是这些个性的东西使之大放异彩,吸引着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