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5年9月24日,第八届北京中国古玩艺术品博览会开幕,我起了个大早,赶到了北京古玩城分会场。
北京古玩城院内彩旗飘舞,到处是人山人海。来参展的商家们忙着将自己的“家底”往柜台上摆。我早来,是想学渔民们“赶海”和潘家园早上三四点钟打着手电“捡漏”的经验,生怕来晚了宝贝就被早来的拿走了。我的心态是虽然不能尽入私囊,但是过眼了,就等于拥有过。当我走到古玩城大厦正面左首第一家展台时,才知我的预言其实不错。
吉林人联袂展奇珍
一个有着红扑扑圆脸盘的40余岁的汉子从旅行箱内一件一件地拿出他的“宝贝”,往柜台上摆。我一眼就看上了一个仿明成化青花斗彩鸡缸杯。那杯胎质如白玉般细腻莹润,器型规整,青花浓艳,釉上五彩绚丽。器底足为“大清雍正年制”青花双圈双行楷书款,字体端庄秀丽。我问老板要价几何,他毫不犹豫地说“八千”。我想此杯极可能是清末民初之物,又不成对,所以要价高了些,就婉言谢绝了。
老板又拿出另一囊匣,打开一看,是一个未施釉的秘戏白瓷雕。所雕一男一女均赤身裸体,相依相偎,其骨骼肌肉与真人完全一样。衣裳纹理,甚至头发细丝都刻画入微。老板要价2000元,说是清中期的。我摇头说道:“我看是民国之物,因为清中期不可能有如此诲淫之物。乾隆爷要教化百姓,连《红楼梦》都是‘非法出版物’呢。这大概是福建德化窑的白瓷雕。”我俩正探讨着,围观人群中的一位老先生把此物拿在了手中,问老板“能否让一口”,1000元拿走。老板觉得少点,希望他再加点。那先生佯作要走,老板见状,生怕放走了第一个顾客,忙说:“先生,您是我第一个顾客,交个朋友,1千您拿走。”老板麻利地包好了瓷雕。那先生交了钱,转身走了。我追了几步,叫住了那位先生,得知他是海南海口人,这次是专门到北京旅游“淘宝”的,收藏专项是性文化器物。我很钦佩他的出手之快,要知道,在古玩市场上遇到自己心仪的好东西,除了“眼力”之外,果断下手是不可缺少的。
这个展位的两位老板,来自吉林古玩城厚古斋和宝文阁,此次是两人头一次联手进京,没想到货没摆完,第一笔买卖就成交了。虽然成交价低了点,但为了图个吉利,也就无所谓了。
秦风堂得见古琉璃
“秦风堂”,一看字号就知道是从陕西来的古玩商。老板姓韩,西安人氏,40余岁,四方脸,络腮胡,颈上挂一串新石器时代的玉串饰,手上戴着战国时代的多宝串。我与他是熟人,货好,人也仗义。他卖东西从不高叫,而且包退包换,仿品或假货一律当场言明,因此口碑较好。我看他带来的一柜台琳琅满目的古玩,有秦汉古印、北魏佛像、战国铜戈、唐代胡人玉带板……我随口说现在对古琉璃特别有兴趣,韩老板随即拿出一枚战国时期的蜻蜓眼琉璃珠。
我拿出放大镜仔细审视,此琉璃珠呈宝蓝色,三行五组黑白相叠的复眼错落分布在四周,连接复眼的是由一个个白色小点组成的菱形线。由于年代久远和埋藏时的侵蚀,琉璃珠表面形成了斑驳的蚀坑和略带赭色的包浆,可以看出确实是真品。我问他还有什么,他从包里“哗”的一声拿出一串琉璃项链,色彩绮丽,花纹独特,颇具异域情调。用放大镜可以看到表面的厚实包浆和自然磨损,说明年代久远;管、珠之间和穿孔的磨损也说明是由长期佩戴自然形成的。他说这可能是通过丝绸之路传过来的伊朗或埃及的饰物,最晚也在唐代,早可能到汉。
接着,他又从贴身衬衣口袋里摸出一枚琉璃管,我一看就知道不一般。 这是一枚无色透明的琉璃管,有食指般粗细,长度约为60厘米。其管身散布着五组绿、黄、蓝、白不同颜色相叠的蜻蜓眼,好像还镀了金,脱落了的部位闪烁着瑰丽的五彩虹光(琉璃上自然形成的虹光也是该物年代久远的特征之一)。管身上还有极细微的龟裂。问起进价,说是一万两千元。正说着,从围观的人群中挤出一个留着短发的中年妇女,看过以后,递价一万。韩老板听后,不肯成交,说是好东西不愁买主。两人拉锯似地讨论了半天价格,谁也不肯让步,最后只好作罢。
松鹤斋的李老板见我喜欢古琉璃,忙从手提箱中翻出一个用层层绵纸包的玩意儿。我打开一看,是一个西域胡人脸琉璃佩垂,和我收藏的一个一模一样。用放大镜看过了包浆和黑色琉璃闪现的“虹光”后,我判断这应该是唐代的。
看见围观的人越挤越多,我急忙与韩、李老板告别,道谢。感谢他们让我“开了眼”。
蒙古房寻觅真红山
不知不觉快到10点钟了,我忙着去逛其他的展台。刚走几步,就被一个人叫住了。是一位50多岁干部模样的先生,拉住我,要我帮他“现场鉴定”他收藏的“红山文化”玉器。
他先是拿出一个青玉猪龙,我一眼就看不对,首先是材质为新岫岩玉,而“红山文化”的玉器一般为老岫岩玉;更重要的是神韵不足,比例失调。仔细一看,制造者还真下了一番工夫,不但用化学方法做了蚀坑、蚀孔,还特意留了一块玉皮,好像是几千年水沁造成的结果。背部系挂穿孔有规律、连续的螺旋纹,正是机械加工的痕迹。因为手工钻孔不但不正、不直,而且螺旋纹是无规律、断续的,有的则没有螺旋纹。
见我否定了这个青玉猪龙,他又拿出一个白玉蝉佩。乍一看,这个白玉蝉佩还真有些像模像样,最迷惑人的是其系挂穿孔,不但外大内小(符合当时加工特点),而且没有螺旋纹,就像是曾经佩戴过的。但我很快就发现了“蛛丝马迹”,指着抛光面告诉他,“红山文化”玉器抛光都是用兽皮手工完成的,虽然光洁度很高,但用放大镜观察,表面还是会有许多粗细不等、不规则的划痕。而这件玉佩的划痕太规矩,我认为是高仿。
我浏览了一下他收的玉器,没有真的红山玉器。真红山玉器是非常珍贵的。在前几年的拍卖会上,一件红山文化玉猪龙曾经拍了100多万元。现在虽然有一些红山文化玉器出土,但也是非常难得碰到的。听我如此一说,这位先生不禁感叹,要是能看看真红山文化玉器就好了,也开开眼。见他如此痴心,我就索性带他朝蒙古屋走去。我知道,这东西在内蒙古地区常被发现,蒙古屋中“藏宝”的可能性最大。
蒙古屋在古玩城大厦南侧第五个展位,老板是个彪悍的蒙古族青年。展台上摆放着具有草原风情的古玩,辽代皮囊壶,辽马鞍铜镏金饰件、小佛塔、藏传佛教铜造像……。老板热情地和我们打招呼,自我介绍叫“巴图”。我们随意看了几件物品,但“醉翁之意不在酒”,我小声问他有否带来了红山文化玉器。巴图老板听后大笑,说我们算是找对门了。他的表弟带来了一件红山文化玉器,是一件玉发箍,用绵纸层层包裹着。我从神韵、玉质、雕工、包浆、抛光、穿孔、沁蚀、使用痕迹等逐一审视,最终得出结论,是真品。
临分手时,干部先生非要请教我鉴定古玩的“诀窍”。我笑道,哪里有什么“诀窍”,古玩这行当是活到老学到老的行当,就是那些“大师”级的人物,也有“打眼”的时候。即使诚惶诚恐,不知什么时候就会掉到“井里”。我认为最重要的一点是多看实物,多看真品,千万不能迷信“专家”、“教授”。在一个真正的古玩面前,我们都是学生。书要看,但决不能“按图索骥”,因为赝品都是照着图录做的,光看图录是分辨不出来细微的差别的,但正是这些差别构成了真赝的分水岭。
艺博会引八方来朝
此次参加北京中国古玩艺术品博览会的商家来自四面八方,有的是国家开办的省、市文物总店,有的是私人古玩商。还有一些省市的古玩学会携带着会员们的个人藏品来交流,真是林林总总,使人有目不暇接之感。光顾的客人更是来自天南海北,五行八作。港澳台胞、外国友人更是司空见惯。我曾亲眼看到一个韩国人用两张百元美钞捧走一尊高仿藏传佛教造像,一个美国人用1000美元拿走一面品相还算可以的黑漆背水银面唐代海兽葡萄铜镜。当时看着觉得有些不平——现在让人家拿走,将来还得高价买回来。同时也感到高兴——中国灿烂的古代文明不但感动了国人,世界也为之倾倒。
在南昌文物总店的展台上,我看到了景德镇出土的以数十块瓷片粘合成器的明代成化海怪麒麟海水纹青花斗彩罐,索价20万。如此残器也引来众多藏友切磋、探讨。
在福建三明“东明轩” 的展台上,我看到了一件康熙朝黑釉素三彩巨型将军罐,标价6万元。典型的器型、色气、画工使人相信,这是一件真品。
在来自甘肃的“庆林阁”前,我看到一尊双系剔花青瓷罐,罐体上书“虎笑风生 猿号不前”。其字龙飞凤舞,和怀素草书不相上下,让人由衷地钦佩古代工匠的艺术修养和书法水平。我问老板是否磁州窑产品,老板胸有成竹地说:“哪里是什么磁州窑?这是地道的西夏白瓷!”老板又给我上了一课。
北京古玩城院内彩旗飘舞,到处是人山人海。来参展的商家们忙着将自己的“家底”往柜台上摆。我早来,是想学渔民们“赶海”和潘家园早上三四点钟打着手电“捡漏”的经验,生怕来晚了宝贝就被早来的拿走了。我的心态是虽然不能尽入私囊,但是过眼了,就等于拥有过。当我走到古玩城大厦正面左首第一家展台时,才知我的预言其实不错。
吉林人联袂展奇珍
一个有着红扑扑圆脸盘的40余岁的汉子从旅行箱内一件一件地拿出他的“宝贝”,往柜台上摆。我一眼就看上了一个仿明成化青花斗彩鸡缸杯。那杯胎质如白玉般细腻莹润,器型规整,青花浓艳,釉上五彩绚丽。器底足为“大清雍正年制”青花双圈双行楷书款,字体端庄秀丽。我问老板要价几何,他毫不犹豫地说“八千”。我想此杯极可能是清末民初之物,又不成对,所以要价高了些,就婉言谢绝了。
老板又拿出另一囊匣,打开一看,是一个未施釉的秘戏白瓷雕。所雕一男一女均赤身裸体,相依相偎,其骨骼肌肉与真人完全一样。衣裳纹理,甚至头发细丝都刻画入微。老板要价2000元,说是清中期的。我摇头说道:“我看是民国之物,因为清中期不可能有如此诲淫之物。乾隆爷要教化百姓,连《红楼梦》都是‘非法出版物’呢。这大概是福建德化窑的白瓷雕。”我俩正探讨着,围观人群中的一位老先生把此物拿在了手中,问老板“能否让一口”,1000元拿走。老板觉得少点,希望他再加点。那先生佯作要走,老板见状,生怕放走了第一个顾客,忙说:“先生,您是我第一个顾客,交个朋友,1千您拿走。”老板麻利地包好了瓷雕。那先生交了钱,转身走了。我追了几步,叫住了那位先生,得知他是海南海口人,这次是专门到北京旅游“淘宝”的,收藏专项是性文化器物。我很钦佩他的出手之快,要知道,在古玩市场上遇到自己心仪的好东西,除了“眼力”之外,果断下手是不可缺少的。
这个展位的两位老板,来自吉林古玩城厚古斋和宝文阁,此次是两人头一次联手进京,没想到货没摆完,第一笔买卖就成交了。虽然成交价低了点,但为了图个吉利,也就无所谓了。
秦风堂得见古琉璃
“秦风堂”,一看字号就知道是从陕西来的古玩商。老板姓韩,西安人氏,40余岁,四方脸,络腮胡,颈上挂一串新石器时代的玉串饰,手上戴着战国时代的多宝串。我与他是熟人,货好,人也仗义。他卖东西从不高叫,而且包退包换,仿品或假货一律当场言明,因此口碑较好。我看他带来的一柜台琳琅满目的古玩,有秦汉古印、北魏佛像、战国铜戈、唐代胡人玉带板……我随口说现在对古琉璃特别有兴趣,韩老板随即拿出一枚战国时期的蜻蜓眼琉璃珠。
我拿出放大镜仔细审视,此琉璃珠呈宝蓝色,三行五组黑白相叠的复眼错落分布在四周,连接复眼的是由一个个白色小点组成的菱形线。由于年代久远和埋藏时的侵蚀,琉璃珠表面形成了斑驳的蚀坑和略带赭色的包浆,可以看出确实是真品。我问他还有什么,他从包里“哗”的一声拿出一串琉璃项链,色彩绮丽,花纹独特,颇具异域情调。用放大镜可以看到表面的厚实包浆和自然磨损,说明年代久远;管、珠之间和穿孔的磨损也说明是由长期佩戴自然形成的。他说这可能是通过丝绸之路传过来的伊朗或埃及的饰物,最晚也在唐代,早可能到汉。
接着,他又从贴身衬衣口袋里摸出一枚琉璃管,我一看就知道不一般。 这是一枚无色透明的琉璃管,有食指般粗细,长度约为60厘米。其管身散布着五组绿、黄、蓝、白不同颜色相叠的蜻蜓眼,好像还镀了金,脱落了的部位闪烁着瑰丽的五彩虹光(琉璃上自然形成的虹光也是该物年代久远的特征之一)。管身上还有极细微的龟裂。问起进价,说是一万两千元。正说着,从围观的人群中挤出一个留着短发的中年妇女,看过以后,递价一万。韩老板听后,不肯成交,说是好东西不愁买主。两人拉锯似地讨论了半天价格,谁也不肯让步,最后只好作罢。
松鹤斋的李老板见我喜欢古琉璃,忙从手提箱中翻出一个用层层绵纸包的玩意儿。我打开一看,是一个西域胡人脸琉璃佩垂,和我收藏的一个一模一样。用放大镜看过了包浆和黑色琉璃闪现的“虹光”后,我判断这应该是唐代的。
看见围观的人越挤越多,我急忙与韩、李老板告别,道谢。感谢他们让我“开了眼”。
蒙古房寻觅真红山
不知不觉快到10点钟了,我忙着去逛其他的展台。刚走几步,就被一个人叫住了。是一位50多岁干部模样的先生,拉住我,要我帮他“现场鉴定”他收藏的“红山文化”玉器。
他先是拿出一个青玉猪龙,我一眼就看不对,首先是材质为新岫岩玉,而“红山文化”的玉器一般为老岫岩玉;更重要的是神韵不足,比例失调。仔细一看,制造者还真下了一番工夫,不但用化学方法做了蚀坑、蚀孔,还特意留了一块玉皮,好像是几千年水沁造成的结果。背部系挂穿孔有规律、连续的螺旋纹,正是机械加工的痕迹。因为手工钻孔不但不正、不直,而且螺旋纹是无规律、断续的,有的则没有螺旋纹。
见我否定了这个青玉猪龙,他又拿出一个白玉蝉佩。乍一看,这个白玉蝉佩还真有些像模像样,最迷惑人的是其系挂穿孔,不但外大内小(符合当时加工特点),而且没有螺旋纹,就像是曾经佩戴过的。但我很快就发现了“蛛丝马迹”,指着抛光面告诉他,“红山文化”玉器抛光都是用兽皮手工完成的,虽然光洁度很高,但用放大镜观察,表面还是会有许多粗细不等、不规则的划痕。而这件玉佩的划痕太规矩,我认为是高仿。
我浏览了一下他收的玉器,没有真的红山玉器。真红山玉器是非常珍贵的。在前几年的拍卖会上,一件红山文化玉猪龙曾经拍了100多万元。现在虽然有一些红山文化玉器出土,但也是非常难得碰到的。听我如此一说,这位先生不禁感叹,要是能看看真红山文化玉器就好了,也开开眼。见他如此痴心,我就索性带他朝蒙古屋走去。我知道,这东西在内蒙古地区常被发现,蒙古屋中“藏宝”的可能性最大。
蒙古屋在古玩城大厦南侧第五个展位,老板是个彪悍的蒙古族青年。展台上摆放着具有草原风情的古玩,辽代皮囊壶,辽马鞍铜镏金饰件、小佛塔、藏传佛教铜造像……。老板热情地和我们打招呼,自我介绍叫“巴图”。我们随意看了几件物品,但“醉翁之意不在酒”,我小声问他有否带来了红山文化玉器。巴图老板听后大笑,说我们算是找对门了。他的表弟带来了一件红山文化玉器,是一件玉发箍,用绵纸层层包裹着。我从神韵、玉质、雕工、包浆、抛光、穿孔、沁蚀、使用痕迹等逐一审视,最终得出结论,是真品。
临分手时,干部先生非要请教我鉴定古玩的“诀窍”。我笑道,哪里有什么“诀窍”,古玩这行当是活到老学到老的行当,就是那些“大师”级的人物,也有“打眼”的时候。即使诚惶诚恐,不知什么时候就会掉到“井里”。我认为最重要的一点是多看实物,多看真品,千万不能迷信“专家”、“教授”。在一个真正的古玩面前,我们都是学生。书要看,但决不能“按图索骥”,因为赝品都是照着图录做的,光看图录是分辨不出来细微的差别的,但正是这些差别构成了真赝的分水岭。
艺博会引八方来朝
此次参加北京中国古玩艺术品博览会的商家来自四面八方,有的是国家开办的省、市文物总店,有的是私人古玩商。还有一些省市的古玩学会携带着会员们的个人藏品来交流,真是林林总总,使人有目不暇接之感。光顾的客人更是来自天南海北,五行八作。港澳台胞、外国友人更是司空见惯。我曾亲眼看到一个韩国人用两张百元美钞捧走一尊高仿藏传佛教造像,一个美国人用1000美元拿走一面品相还算可以的黑漆背水银面唐代海兽葡萄铜镜。当时看着觉得有些不平——现在让人家拿走,将来还得高价买回来。同时也感到高兴——中国灿烂的古代文明不但感动了国人,世界也为之倾倒。
在南昌文物总店的展台上,我看到了景德镇出土的以数十块瓷片粘合成器的明代成化海怪麒麟海水纹青花斗彩罐,索价20万。如此残器也引来众多藏友切磋、探讨。
在福建三明“东明轩” 的展台上,我看到了一件康熙朝黑釉素三彩巨型将军罐,标价6万元。典型的器型、色气、画工使人相信,这是一件真品。
在来自甘肃的“庆林阁”前,我看到一尊双系剔花青瓷罐,罐体上书“虎笑风生 猿号不前”。其字龙飞凤舞,和怀素草书不相上下,让人由衷地钦佩古代工匠的艺术修养和书法水平。我问老板是否磁州窑产品,老板胸有成竹地说:“哪里是什么磁州窑?这是地道的西夏白瓷!”老板又给我上了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