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小学阶段,语文是每一位小学生的主要学习科目,也是他们最先能接触到的启蒙教育。在新课改的倡导下,先前一味地追求高分的教学理念已经不能适应当下时代发展的趋势,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越来越重视学生语文素质的培养。本文论述并强调了小学语文教育中培养学生语文素质的重要性,并结合自身在教育工作中总结出的教学经验,对语文素质培养进行了合理的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三点小学语文素质培养的有关策略,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素质;培养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语文是一门语言类学科,让学生在获得语言技能的同时,还能增强自身的认知能力和理解能力,对于他们今后的人生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简单来说,语文素质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其中包括必要的语文知识、熟练的语文技能、良好的学习习惯、深厚的文化素养、高雅的人生品格等等。在小学时期开始培养学生的语文素质尤为必要,因为该阶段正是学生从一张白纸开始慢慢上色的时候,此时他们学习能力和模仿能力最强,对任何事物都会存在先入为主的认知,因此我们教师必须起好带头作用,让他们的学习和人生之路都能开启良好的开端。然而,在当前小学语文的教学中,语文素质的培养依然存在不足之处,导致部分学生阅读理解能力较差,文学素养低,缺乏系统的学习方法,在学习上行为散漫、毫无目的等。其主要的原因是语文教师在教学上不够重视语文素质的培养,一味地追求高分,在教学上缺乏合理的、科学的教学体系。
一、小学语文教育中语文素质培养的重要性
学生通过语文学习能获得语文知识,丰富自身的知识储备,为其他学科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并解决一些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这是语文教育最直接最简单的意义。新课改下,培养学生语文素质这一教学任务已经提上日程。语文素质的培养能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过程中,提高学习技能,端正学习态度,形成健康的身心,丰富文学素养,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和价值观,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对于我国培养全能型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小学语文教育中语文素质培养的有效策略
1.建立有效评价机制,重视学生间学习差异
十个手指头即有长短,那么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于知识的领悟和吸收水平也是有高有低的,教师在对待不同学生时要客观看待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建立合理有效的评价机制。对于成绩优异、综合能力强的学生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表扬,鼓励他们再接再厉,更上一层楼。而对于成绩暂时落后的学生,教师不能带有色眼光去看他们,要对他们更有耐心,给予更多的关怀和照顾,帮助这部分学生找出成绩落后的原因,并与他们一起走出失败的阴影,帮助他们重建信心,从而达到提升学习能力的效果。
例如,《四季之美》是一篇要求背诵的课文,对于背诵起来又快又好的学生,我会当面表扬并鼓励,与他们一起交流有利于背诵的方法和心得,而對于背起来不流利吞吞吐吐的学生,我不会批评他们,会帮助他们找出问题的原因,并鼓励他们再接再厉。
2.以学生为出发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观念
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一味地把自己立于学生之上,以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为教学指导方针,这将大大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因此,我们教师应该本着以学生为出发点的目的,以学生需求为重要依据,怀揣着为学生负责的本心,切实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能力。小学生思想发育不健全,对世界的认识不完整,对未知的事物充满着好奇,在学习上主动性还有欠缺,需要在教师和家长的督促下才能很好地完成。因此,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观念,也是语文素质教育中重要的一环,这是学生展开学习的基础。
例如,在教学古诗《枫桥夜泊》时,很多学生拿起古文不知如何下手,这时教师就要有意识地去引导学生如何解读和分析,可以先略读再细读,找出诗中的人物、背景等,教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而不是一味地倾倒式教育。
3.加强非智力训练,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在传统教学中,都是以智力训练为主,从而忽略了学生最根本的心理健康教育。我们在重视学生智力因素的同时,要加强他们非智力方面的培养,即情感、意志、态度、竞争意识、风险意识、抗挫折能力等心理因素,使学生拥有健康的身心,逐步形成健全的人格。我们教师可以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内容,有效实行心理健康教育渗透,此外,还可以有目的地设计和安排主题班会或者课外实践活动等,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科教育本身的内涵,还丰富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手段和形式。
例如,以《将相和》教学为例,课文里面三位主人公的个性鲜明,是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渗透的现成素材。教师在教学时,要突出人物的性格特点,明确告诉学生其中可取的值得学习的品质。比如勇于承认错误、知错就改的廉颇,足智多谋、宽容大度的蔺相如。
总而言之,小学语文课程教育是整个教育教学体系中最为核心的内容和学科,对于学生以后的人生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必须要响应我国素质教育的号召,明确自身的职责,在语文教学中重视语文素质培养一事,善于总结和反思教学反馈,制定出更为有效的教学策略,积极培养学生的语文素质,为我国的人才培养做出应有的贡献。对小学生来说,培养语文素质是一个需要累积的过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事情,这需要教师、学生以及家长三方面的共同配合。语文素质培养在小学教育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能有效建立健全学生的品质和人格,对他们将来的生活和发展都将产生有利影响。
参考文献
[1]钱存喜.小学语文教育中语文素质的培养[J].科普童话,2020(25):36.
[2]张书彦.浅谈小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20(04):70+72.
关键词:小学;语文素质;培养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语文是一门语言类学科,让学生在获得语言技能的同时,还能增强自身的认知能力和理解能力,对于他们今后的人生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简单来说,语文素质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其中包括必要的语文知识、熟练的语文技能、良好的学习习惯、深厚的文化素养、高雅的人生品格等等。在小学时期开始培养学生的语文素质尤为必要,因为该阶段正是学生从一张白纸开始慢慢上色的时候,此时他们学习能力和模仿能力最强,对任何事物都会存在先入为主的认知,因此我们教师必须起好带头作用,让他们的学习和人生之路都能开启良好的开端。然而,在当前小学语文的教学中,语文素质的培养依然存在不足之处,导致部分学生阅读理解能力较差,文学素养低,缺乏系统的学习方法,在学习上行为散漫、毫无目的等。其主要的原因是语文教师在教学上不够重视语文素质的培养,一味地追求高分,在教学上缺乏合理的、科学的教学体系。
一、小学语文教育中语文素质培养的重要性
学生通过语文学习能获得语文知识,丰富自身的知识储备,为其他学科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并解决一些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这是语文教育最直接最简单的意义。新课改下,培养学生语文素质这一教学任务已经提上日程。语文素质的培养能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过程中,提高学习技能,端正学习态度,形成健康的身心,丰富文学素养,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和价值观,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对于我国培养全能型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小学语文教育中语文素质培养的有效策略
1.建立有效评价机制,重视学生间学习差异
十个手指头即有长短,那么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于知识的领悟和吸收水平也是有高有低的,教师在对待不同学生时要客观看待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建立合理有效的评价机制。对于成绩优异、综合能力强的学生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表扬,鼓励他们再接再厉,更上一层楼。而对于成绩暂时落后的学生,教师不能带有色眼光去看他们,要对他们更有耐心,给予更多的关怀和照顾,帮助这部分学生找出成绩落后的原因,并与他们一起走出失败的阴影,帮助他们重建信心,从而达到提升学习能力的效果。
例如,《四季之美》是一篇要求背诵的课文,对于背诵起来又快又好的学生,我会当面表扬并鼓励,与他们一起交流有利于背诵的方法和心得,而對于背起来不流利吞吞吐吐的学生,我不会批评他们,会帮助他们找出问题的原因,并鼓励他们再接再厉。
2.以学生为出发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观念
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一味地把自己立于学生之上,以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为教学指导方针,这将大大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因此,我们教师应该本着以学生为出发点的目的,以学生需求为重要依据,怀揣着为学生负责的本心,切实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能力。小学生思想发育不健全,对世界的认识不完整,对未知的事物充满着好奇,在学习上主动性还有欠缺,需要在教师和家长的督促下才能很好地完成。因此,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观念,也是语文素质教育中重要的一环,这是学生展开学习的基础。
例如,在教学古诗《枫桥夜泊》时,很多学生拿起古文不知如何下手,这时教师就要有意识地去引导学生如何解读和分析,可以先略读再细读,找出诗中的人物、背景等,教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而不是一味地倾倒式教育。
3.加强非智力训练,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在传统教学中,都是以智力训练为主,从而忽略了学生最根本的心理健康教育。我们在重视学生智力因素的同时,要加强他们非智力方面的培养,即情感、意志、态度、竞争意识、风险意识、抗挫折能力等心理因素,使学生拥有健康的身心,逐步形成健全的人格。我们教师可以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内容,有效实行心理健康教育渗透,此外,还可以有目的地设计和安排主题班会或者课外实践活动等,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科教育本身的内涵,还丰富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手段和形式。
例如,以《将相和》教学为例,课文里面三位主人公的个性鲜明,是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渗透的现成素材。教师在教学时,要突出人物的性格特点,明确告诉学生其中可取的值得学习的品质。比如勇于承认错误、知错就改的廉颇,足智多谋、宽容大度的蔺相如。
总而言之,小学语文课程教育是整个教育教学体系中最为核心的内容和学科,对于学生以后的人生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必须要响应我国素质教育的号召,明确自身的职责,在语文教学中重视语文素质培养一事,善于总结和反思教学反馈,制定出更为有效的教学策略,积极培养学生的语文素质,为我国的人才培养做出应有的贡献。对小学生来说,培养语文素质是一个需要累积的过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事情,这需要教师、学生以及家长三方面的共同配合。语文素质培养在小学教育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能有效建立健全学生的品质和人格,对他们将来的生活和发展都将产生有利影响。
参考文献
[1]钱存喜.小学语文教育中语文素质的培养[J].科普童话,2020(25):36.
[2]张书彦.浅谈小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20(04):7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