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背景下生命教育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渗透

来源 :中学生导报·教育科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wj542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结合疫情背景,对初中生物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和利用,从认识生命、尊重生命、敬畏生命三个维度层层递进,渗透生命教育。
  关键词:疫情背景;初中生物教学;生命教育;渗透
  生命教育是教育的根本,所有教育的最终目的都是要提高人的生存质量和生命价值。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包括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宄和社会责任四部分。生命观念在生物学中是最精华、最有价值的内容,也是生物学学科素养的标志。初中生物教育应以生命观点为着力点,以尊重和发展人的主体价值为中心,关怀人的生命,关注人的价值,关注人性的完善。在我们常规教学中,生命教育往往是空洞缺失的,我们的孩子缺少的是生活的磨难和生命的磨砺,缺少对社会的关切和对他人的关心,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带来了一场灾难性的社会影响,在此背景下进行生命教育是刻不容缓的,也是恰到好处的。因此在网课学习过程中,笔者围绕生命教育为主线,结合当前疫情背景,对初中生物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和利用,课程设置中紧紧围绕三个方面展开:关于生命的意义和价值问题;关于如何健康地生活;关于生态意义。结合疫情背景,从认识生命、尊重生命、敬畏生命三个维度层层递进,围绕初中生物课程教学内容,渗透生命教育,引导学生走进生活大学堂,从活生生的教材中,带领学生完成一次生命成长。
  一、认识生命来之不易,学会感恩父母、珍惜生命
  在人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人的生殖》一课的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呈现整个生命的形成过程,让学生直观又形象地了解到生物的生命周期,从最初精子需要突破重重考验才能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胚胎在母体里280多天的成长发育,到婴儿的诞生过程,再到生命发育走向成熟。母亲怀胎十月的步履艱难,生产时的剧烈阵痛,才换来我们这健康的身体,生命的形成和诞生本身就是大自然恩赐的奇迹,生命是多么来之不易。网课期间有很多家长是与孩子一起上课的,笔者充分利用此契机,让学生采访身边的妈妈当时生产时的情景,并在课堂上分享,有些孩子被感动得热泪盈眶,最后再让学生为父母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情,学会在生活中用实际行动表达感恩之情。
  知道生命来之不易,我们都要学会珍惜生命,那什么才是正确的生命观呢?结合当前疫情,引导学生时刻关注疫情确诊人数,死亡人数,告诉孩子们这不是纸上的一串数字,这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让学生真切感受到生命也是非常脆弱的,而面对无情的病毒,无数医护人员逆行而上,支援武汉,用生命守护生命的大义就更加衬托出生命的价值了。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医护人员难道不害怕有生命危险吗?害怕是人之常情,而他们明知道会失去生命依然奋勇直前,这种勇气正是来自他们对生命的重视。此时我们能够安然无恙在家里上着网课,是因为有这些英雄们在守护着我们,用自己的生命守卫着我们的生命,这才是我们应该学习的生命观。最后引导学生讨论:现在的你,能够为这些“最可爱的人”做些什么?通过这样的生物知识学习,并结合生命教育来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生命观。
  二、树立尊重生命的意识,学会健康地生活
  在学生认识到生命来之不易,理解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的前提下,进一步培养学生树立尊重生命的意识,引导学生学会健康地生活。
  学习人教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病毒》一课,引导学生上网查找资料,了解世界上十大致命病毒,学习病毒的基本结构、病毒与人类的关系,结合疫情,详细介绍新型肺炎冠状病毒如何入侵人体引发疾病,将学生带入微观世界,去了解认识我们肉眼无法看到的病毒,让本次疫情更加真实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学生们对这一节课非常感兴趣,纷纷感慨生命是如此奇妙,病毒结构非常简单,连细胞结构都不具备,只有蛋白质外壳和内部遗传物质,但就是这么简单的结构,却能给人类带来致命性伤害。课堂中适时引发学生思考:人类能否彻底消灭这些病毒呢?经过讨论得出答案是否定的,哪怕是微小如病毒的生命,也有其存在的必然性,人类只有学会尊重所有的生命,才能更好地生存与发展。
  人教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下册《传染病及其预防》一课,学习传染病的定义,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传染病的预防措施,结合疫情,介绍新冠肺炎的预防措施,从科学角度分析为何要隔离?戴口罩的意义是什么?外出回家后如何有效预防病毒?学生们纷纷提出自己感兴趣的话题或者疑问,大家一起查找资料,分享资源,比如口罩的型号以及正确的佩戴方法,口罩能否重复使用?戴口罩是属于预防传染病中的哪一项措施?学习热情空前高涨,真正体现了自主学习,还有学生结合实际提出,因为不了解这些科学知识,周围存在有人不配合隔离,出门不戴口罩等现象,作为初中生,我们可以做一些宣传海报,分享在自己的小区里,提高大家的保护意识,普及科学知识,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学习人教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下册《免疫与计划免疫》一课,首先,了解人体的三道防线,详细分析新型冠状病毒是如何突破人体三道防线,在人体内繁殖并破坏人体各个系统的,引导学生思考:人体如何抵抗病毒?让学生明白发烧、咳嗽其实是人体对抗病毒的一种方式。其次,学习特异性免疫,理解“抗体是一种蛋白质”“抗体与抗原结合”“新型冠状病毒会刺激人体产生抗体”等概念;最后提出“疫苗究竟是什么?”“为什么研发疫苗是防治新型冠状病毒最有效的途径?”等问题,理解人体抵抗病毒的方法和途径,加深学生对人体免疫作用机理的理解。事实证明:结合疫情的教学方式极大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原始的教学过程中,关于免疫的概念一直是学生难于理解的知识点,而在本次疫情的背景下,学生印象更加深刻,对概念理解更加透彻。
  在此基础上,结合疫情中的新闻,指导学生活学活用,比如讨论“双黄连可以预防新型冠状病毒吗?”这一热门话题。学生在了解病毒入侵人体的机制后,就会理解目前并没有预防和治疗新型肺炎的特效药,对市民疯狂抢购双黄连口服液也有了正确的认识和对待态度,能够更加科学地解释和对待社会上的一些报道。明白了要预防病毒,最根本的做法就是提高自身免疫力,最后引导学生探讨在网课期间,如何做才能有效提高自身免疫力?比如制定科学健康作息时间,不熬夜;注意饮食均衡,不暴饮暴食;注意适量运动,还可以号召全班同学一起打卡互相督促,学会健康地生活。   学生通过这一系列课程的学习,对目前的疫情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对病毒有更清晰的了解,对我们人类的生存方法有了更加深刻的感悟。
  三、培养爱护生命的责任,学会与环境和谐相处
  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的更深层次要求是敬畏并爱护生命,所以我们要帮助学生在了解生物圈中共同存在的生物个体的生命原理的基础上,学会与环境和谐相处,互不伤害。面对这场疫情,在想办法减少它对人类带来伤害的前提下,我们更应该从根源上去了解它爆发的原因,尽管新冠肺炎的疫情源头还没有完全确定,可能是蝙蝠,也可能是穿山甲,但是科学界的主流共识是来自于野生动物,食用野生动物,会带来多重负面后果,其中对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也是一种严重扭曲,要教会学生理性看待食物链这一现象,形成正确的生命观。作为“食物链顶端”的人类,必须从粗放的、原始的、不计代价的食用野生动物恶习,转向克制、理性、文明的善待野生动物理念。
  组织学生学习:什么是野生动物?你知道哪些野生动物?野生动物的现状如何?野生动物与人类的关系,食用野生动物的危害。从而促使学生深刻明白生物在自己的生存场所中, 一定要遵从其生命规律。因此,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若是可以做到尊重并爱护生态环境中的各种生命,那么这不单是对生物的一种保护,还是对人类自身生存的一种保障。“拒绝舌尖上的野生动物,从我做起”这個观念必须深深根植在我们青年一代人的心上,才能避免更加严重的危难产生。笔者所在学校社团鸟舍特别制作了一件保护野生动物的主题T恤,有些家长为家庭里每个人都定制一件,组织野外活动时大家一起穿上,通过这种方式提高学生甚至家庭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培养爱护生命的责任,真正做到将生命教育融入课堂,融入生活。
  事实证明,生命教育是可以自然地被融入课程,融入教学活动及各科单元教学中,以达成学科知识的整合。这种整合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思考能力,帮助学生运用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厘清事实,理解概念的内涵;学会对存在的事物进行质疑,做出正确的判断与决定;还可以检视自己的所作所为,从经验中学习。作为有着如此鲜活生命色彩的生物学科,需要把它与生命教育融合在一起,实现教育的最终目的即生命的教育。
  因此,在平常教学中,教师可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充分利用天然的生命教育资源,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
  【参考文献】
  [1]陈宽.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初中生物教学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中旬,2018(2):105-106.
  [2]刘恩山.生命观念是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标志[J].生物学通报,2018,53(1):18-20.
  [3]周瑾.将生命教育融入初中生物课堂[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9(28):78-80.
  [4]朱剑锋.生命教育如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有效渗透[J].中国校外教育,2019(35):101-102.
  (作者单位:广州市第一一三中学,广东   广州   510630)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主要以初中化学中复分解反应的条件以及从微观角度分析复分解反应的实质为重点进行阐述,课堂上创设真实情境“碳酸钡中毒事件”,并通过实验探究构建落实核心知识点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的学习,学生利用已学知识“急救”中毒村民进入微观世界探析复分解反应的实质。从宏观、微观、符号三重表征角度,全方位认识复分解反应,课程达成度较高。  关键词:复分解反应的条件;生成物;微观实质  1.教学内容及教学现状
期刊
摘 要:结合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以及相关的文件精神,小初高的思政课衔接课程具有不可或缺的意义,思政课教师应该从学生的性格特点出发,因材施教,创新教学方法,统筹好小初高思政课的目标与内容,并不断改进思政课的教学模式,使思政课教师素质得到一定的提升与增强,切实提高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水平。  关键词:小初高;思政课;一体化课程  引言:小初高思政课一体化是一项复杂的工程,不仅包括教学目标与内容一体化,同
期刊
摘 要:物象,作为文学作品形象之一,与人物形象一起构成了文学中的艺术形象。物象的意蕴很多,有实指义、指代义、双关义、象征义、主题义,与文章的情节、人物、环境和主题紧密联系。在写作时,如果能结合主题和情感,寻找一个情思“凝聚物”贯穿全文,可以借物抒情,托志于物,构建情境相融的艺术氛围。  关键词:物象;情思  纪昀在《清艳堂诗序》中写道:“凡物色之感于外,与喜怒哀乐之动于中者,两相薄而发为歌咏。”这
期刊
摘 要:高中班主任在班级的课堂教学和学生管理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管理学生的过程中,班主任的言行举止就是学生学习的典范,要坚持用赏识的眼光去看待班上的每一位學生;班主任要讲究批评艺术,让学生虚心接受班主任的批评,掌握与学生家长交流沟通的艺术,实施共同教育。本文结合自己的班主任管理工作和实践经验,提出了在核心素养下的高中班主任管理艺术。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班主任;管理艺术  班主任也一般都是科
期刊
摘 要:班主任对于在课堂上扰乱纪律的同学从“立威、立恩、立法”三个维度进行转化,收获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和情感体验。  关键词:非典型;后進生;立威;立恩;立法  新的学年进入了新的年级:初一年级,接手了初一7班的班主任,心中还是比较忐忑的,因为初中孩子的教育我没有太多经验,虽然也做过多年班主任,但以前的班级相对来说,属于比较好管理的班级,可是新班级不仅入学考试时的分数非常低,而且男女生比例还不均衡,
期刊
摘 要:在电力系统当中进行电子电工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提高该系统安全运行的稳定性,并对系统进行一定的优化。本文针对电子系统中的电子电工技术应用进行了分析与研究,对电子电工技术进行了简要概述,并列出了其技术特点与在电子系统当中的实际应用方法,以供参考,希望能满足群众的用电需求。  关键词:电力系统;电子;电工技术  前言: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前行,各行各业对于电力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大,对电力企业带来了一
期刊
摘 要:随着国家提倡美育教育的一系列文件出台,核心素养理念在高中阶段的音乐鉴赏课教学中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古典诗乐是距离学生较远的古曲音乐,与现代高中生喜爱的潮流有所不同。因此,本文将以第九单元《文人情致》为例,首先分析了核心素养下高中音乐古典诗乐的重要内涵,再提出目前该单元鉴赏课上教学所遇到的问题,最后尝试通过分析现状以及高中生学习特点等方式谈谈几点古典诗乐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音乐核心素养;
期刊
摘 要:《论语》的整本书阅读,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倍感头疼。老师头疼不知如何教,学生头疼不知如何读,可谓是一块“难啃的骨头”。但再难啃,只要方法用对,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培养学生的思维,那么也能啃下去。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课堂活动,设计好导读课,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营造师生共读的氛围,再以专题阅读的形式完成《论语》的整本书阅读。  关键词:整本书阅读;《论语》;专题阅读  《论语》一书主要
期刊
摘 要:教师在数学课堂上,采用巧妙的语言,带领学生一起进行知识的探究,才能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以及课堂学习情境,学生以轻松的心情进行知识的学习,全面提高自己的能力。在小学阶段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和学生一起进行知识的探究,学生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学习兴趣,发挥自己的学习积极性,在教师的带领下进行积极的知识探究,从而和学生在学习上进行积极的沟通以及情感上的双向交流,这样才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在
期刊
摘 要:直笛这种乐器音域较窄,音色圆润,具有田园风味,是众多乐器中最为方便携带的一种乐器。直笛的指法简单易懂,也可以通过手势掌握指法,一吹即响,非常深受幼儿的喜欢。幼儿在学习吹直笛的过程中,运用眼睛看手势、用手触摸指法、用嘴巴掌握吐气方法、用耳朵聆听音准,可以全能性的锻炼孩子的手指灵活度、对谱子的记忆力、加强孩子的专注力以及反应能力。有效地开展直笛教学活动,能让幼儿的学习兴趣不断提高,直笛表现音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