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教学中问题意识的挖掘策略

来源 :数理化学习·教育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jian95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问题是知识生成和发展的生命力,是不断涌出的新的思想,是知识创新的根本.同时也是学生自主学习,学习深入的原动力.教师注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对开发他们的智力,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教师角色的转变, 突出学生主体,让学生敢问
  教师角色转变,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是学生敢问的前提.在新课程的实施中,教师再也不能固守原来的知识和权威者的地位,必须站在学生的立场上,从学生的实际经验出发指导学生的学习活动,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服务者,面向学生,了解和研究每一个学生的需要及其发展的可能性,注重为学生自主学习创造条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采取“赏识”的教学态度,不能轻视,嘲笑那些提出幼稚问题的学生,而是要满腔热情的接受和喜爱学生提出的问题,对那些提出问题的学生要进行赏识的教育,这样在课堂上创造了宽松的氛围.在愉悦、平等、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中,学生的思维会处于积极的情绪状态,学生敢想敢说、敢问敢答,其主体性、独立性也得到充分体现.角色的转变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与学生处于平等的地位,充分尊重学生和信任学生,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善于听取和采纳学生正确的意见或主张.发扬教学民主,还必须融洽师生关系,因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师生间真诚的理解和信任.教师要关心每一位学生,热爱每一位学生,用自己的真诚和爱心感染他们.
  二、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好问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重要方法.兴趣是推动能力发展的原动力,从教育心理学角度看,兴趣是一种内在力量,它促使学生萌发求知欲,从内心产生一种自我追求,自觉地努力去探索、去解惑,向着认知目标前进.张奠宇教授说过:学习要接触原始的问题,这是创造力源头的活水,创设恰当的问题意境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提高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能力的关键.
  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好问,必须创设问题情境,促使学生的原有知识与新知识发生冲突,使学生意识中的矛盾激化,从而使之“生疑”、“困惑”,进而使之勤思好问.例如,在教授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时候,我创设这样的意境:在班级上认为力气最大的学生用力推墙,墙不动,人也不动,然后让这个学生站在滑板上,再用力推墙,该学生站在滑板上后退了很远.学生在哈哈大笑的同时,不禁会想为什么会这样了?教学过程中通过创设情境,呈现给学生出乎意料的现象,激起学生的心理矛盾,并急于想找出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调动了学生的探究和求知欲,激发了学生的问题意识.
  三、教给学生“问”的方法,让学生善问
  (1)分解提问法.分解法提问,主要适用于概念和定义的理解中.把复合词组的概念分解为词,把多层次的定义分解为不同层次.这种思维方法,通常可以提出较容易的问题.例如,把“浮力”的定义分解为三个层次来提问:怎样的环境有浮力?浮力的方向是什么?浮力是怎样产生的呢?这样既照应教材编排上的逻辑体系,符合学生掌握知识的规律,又让学生从中学会了提出问题的方式之一.
  (2)联想对比提问法.联想对比提问法是指根据已提出的问题或新接触的观点,搜寻已知的相关概念或知识点,用找联系或区别的对比方法提出问题的思维方法.这种方法学生很容易掌握,而且经常运用不仅可以增强其问题意识,对学习内容的理解会更深刻与透彻.例如,机械能和内能这两个知识点,可以采用对比的方式来提问.机械能与内能是否相同?这两种能量有何区别?两者之间又是怎样联系的呢?通过对比提问的方法,使学生较好地领会了机械能和内能这一知识.从中也学会了提问的方法之一.
  (3)归类质疑法.归类质疑法是指把新知识进行类别归属,并由此提出问题的思维方法.例如,讲到“串联电路”与“并联电路”的时候,把这些电路表现进行归类,并提出问题.“两种电路有什么特点,区别?”这一问题有一定难度,学生不一定能很快回答.但经过教师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应该能找到答案.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抽象思维和分析概括问题的能力.
  相信通过上述的三个策略,能让学生更敢于提出问题、喜欢提出问题、善于提出问题,从而提高问题意识.为造就出更多有发现力、创造力的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问题意识延伸到课外,让学生多问
  生活中的科学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新课程要求我们要从物理走向社会,从社会走进物理,这样就要求我们要引导学生观察,了解,深入生活,在生活中提出各种问题.我曾经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现象,自己提出一个问题.如,为什么自来水有漂白的味道?为什么对着电视机拍照,照片模糊不清,而且有一条条带颜色的条状?为什么电风扇反转时,底下没有风呢?打开可乐,会冒大量的气泡呢?而且喝前摇一摇,气泡更多呢?为什么教室的窗户上有时有露水,而有时是冰花呢?
  这些问题的提出,使学生看到了生活中有很多的物理问题,要求我们要善于发现,多问一些为什么,生活是丰富多彩的,结合课堂的教学,可以让学生主动的去发现生活中的科学,不仅使学生从生活中获取大量的新知识,而且使学生认识到学有所用,久而久之学生就养成了多问的习惯.
  教育家陶行知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问题意识的挖掘,是教学中最宝贵的财富,让问题走进课堂,走向生活,是物理教学的艺术.
  参考文献:
  [1] 董嘉才.浅淡教学中启发学生提问的策略.
  [2] 张九明.浅淡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
  [3] 韩春岭.在课堂教学中应重视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其他文献
中学数学作为三大主科目的重中之重,是一门基础性和应用性极强的科目,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中学数学的学习是非常关键的,它是所有理科科目的母体,并为以后的学习奠基.中学数学又是一门灵活但又较为枯燥的科目,需要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学好中学数学也不是一件轻松的事.不少教师都在为如何提高学生学习中学数学的兴趣并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而苦恼.本文就趣味教学在中学数学中的应用作一些阐述.  一、趣味教学的概念  我们传
摘要:最大的收获不是最终的结果,而是我们经历的过程:“好课原来是这样备出来的,课为什么这样上,还可以怎样上,最终上课的实况与课前预设有哪些不同,还应该怎样优化,如果我来上会怎样…”  关键词:把准教学内容 促进思维发展 关注细节问题  开学初,教研室在我们西片开展“六模块”建构式课堂展示课,主要内容是观摩初一数学课堂教学.根据时间安排和进度,确定上课课题为“有理数的乘方(1)”.由片内两所中学各选
摘要:新课程标准要求物理教学贴近学生生活,增强学习的实践性和趣味性.在实际教学中,注意以生活与物理知识的联系导入新课,使课程导入自然有趣;课堂教学活动应注重联系学生生活,使学生在熟知的生活经验中获取知识;学生作业应当个性化和生活化,做到学以致用.  关键词: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策略  一、用生活事例导入新课  新课程标准强调物理教学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使学生获得对物理知识的理解”.
摘要:信息技术的发展,不仅能够促进教师改进教育方式,使有创造性的教师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更为出色,也深刻地改变了学生的数学学习方式,为学生创造出形象生动、丰富多彩、人机交互、及时反馈的学习环境.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如果教师能重视并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魅力,那么师生的教学双边活动都将是愉快的、积极的,学生获取知识的时刻也是最佳的.  关键词:信息技术;数学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
摘要:课堂提问是一种最直接的师生双边活动,也是教学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教学手段,更是教学成功的基础.课堂教学实质上就是依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师生重组旧知识,不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活动.可以这样说,课堂教学就是"问题"的教学.因此,在课堂上教师不仅要提出启发性的有效提问,还要注重创造机会让学生去发问,鼓励学生勇于探索,敢于发表不同意见.  关键词:物理教学;课堂提问;技巧  一、注重设置疑
研究背景与目的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disease,AD)是老年人最常见和最重要的一种中枢神经变性疾病,其临床特点是隐匿起病,持续而无缓解的智能减退、言语障碍和行为异常;记忆
摘要:算法类问题首次被写入了高中数学教材中,现在的数学教学越来越能从功能的视野来进行教学,而算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出现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产生的.算法不仅仅是数学学科的重要组成,在伴随着各种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算法已经随着计算机技术对社会各个方面的逐步融入,渐渐地成为现代人经常使用到并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方法手段之一.让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去建立算法的基本思想,算法类问题由于在高中阶段从内容上来说
防止苗床板结的土壤耕作蔬菜苗床常因床土板结,影响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因此如何克服板结,是培育壮苗必须重视的问题。昆明市北郊原桃源蔬菜生产队素有云南茄果类蔬菜总苗圃之
摘要: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课堂教学是教师传授知识的主要手段,教师要提高教学质量,必须搞好课堂教学.要搞好课堂教学,教师应该紧抓课堂教学设计,课堂教学组织、课堂教学过程和课堂教学总结这四个环节,使教学过程中教与学的双边活动的构思和安排达到最优化.  关键词:优化;课堂教学  一、精心设计教学方案  教学是一种教学体系,它是以现代教育理论和新课程理念为导向,以目标卓越、过程优化、效果优质为价值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