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思维教学的高中生物课堂教学处理方式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理科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tersaint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对比《减数分裂》同课异构教学的两种教学处理方式发现,高中生物教学必须回归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轨道上来,注重强化学生的思维训练,以不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关键词]高中生物 思维教学 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058(2016)08-0107
  《减数分裂》是人教版高中生物第二章第一节的内容,是“遗传和进化”这个知识模块的重点内容之一,并且也是一个教学难点。在一次以“减数分裂”为教学内容的同课异构教学活动中,笔者看到了甲、乙两位教师截然不同的两种教学处理方式。尽管从知识掌握的程度看,这两种教学处理方式的区别不大,但它们对学生生物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和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方面却大相径庭。笔者通过对比两种教学处理方式发现,高中生物教学必须回归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轨道上来,注重强化学生的思维训练,以不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一、教学处理方式对比
  对于《减数分裂》这一节的教学,甲教师先创设了新颖的教学情境,接着结合模拟实验,边分析边探讨减数分裂的一般过程,然后组织学生比较减数分裂各时期染色体或DNA的数量变化,最后将其形成坐标曲线图。这样教学,既形象地分析了减数分裂的完整过程,又清晰地显示了减数分裂各时期的特点及数量变化。这种教学处理方式的优点是条理清晰、依据充足。但仅仅这样是不够的,没有达到高中生应有的思维训练量,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那么,这一节的教学我们该如何处理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呢?其中,乙教师是这样处理的:
  1.回顾知识,引导猜想
  首先引导学生回顾有丝分裂的相关知识及画出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数量变化的曲线图,突出强调有丝分裂的意义:保持遗传物质的稳定性;然后在此基础上请学生依据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的数量变化,大胆猜想减数分裂过程中相关物质的数量变化,并构建相关的坐标曲线。在此过程中,教师提醒学生重点关注染色体的起始数量和终结数量。学生小组讨论后绘制出相关曲线图(如图1所示),师生共同点评后达成共识,并认同染色体和DNA的起始和终结数量的变化。
  点评:很多教师觉得在此设计“猜想”环节非常突兀,但笔者认为,此设计非常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尤其是猜想与假设能力的培养。猜想与假设能力是科学思维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需要学生有一定的分析能力,学会分析解决问题所需的条件;需要学生的思维有一定的“逻辑性”,学生的思维过程要严谨,思维结果要符合一般的逻辑关系;需要学生能客观地考虑所有论据,注重思维的“全面性”。
  2.深化认识,重建思维
  在引导学生进行基于一定知识背景的猜想后,组织学生以小组形式反复观看减数分裂的有关视频,厘清减数分裂过程中各时期的变化特征,并“重画”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数量变化的曲线图。最后学生小组内相互点评。
  点评:“重画”坐标曲线图,实质上是一个思维重建的过程,需要对已有猜想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这要求学生有自纠的能力。而这种“重画”很好地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3.细化巩固,提升能力
  组织学生参考书本及减数分裂模式图,细化每一时期染色体数目的具体变化,“三画”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数量变化的曲线图。最后全班学生达成共识,得到了如图2所示的曲线图。
  点评:思维最显著的特性是概括性。概括的过程,就是把个别事物的本质属性推及为同类事物的本质属性。通过让学生分析某种生物的减数分裂模式图,进而概括出一般生物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数量变化的曲线图,充分培养了学生的概括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啟示与反思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探索、猜想、归纳、分析、综合等能力。教学的重心应该放在教会学生推理、思考及发展学生的思维上。生物课堂必须回归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轨道上来。作为高中生物教师,应积极构建具有思维教学文化特点的高中生物课堂。在高中生物课堂中渗透思维教学,其根本目的是挖掘学生的思维潜能,引导学生去理解、重构生物科学知识,掌握生物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从而提升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以学生思维训练为核心的教学,应该以问题解决为契机,避免由教师灌输知识,教授内容的死板做法,调动学生思维的主动性,形成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究、发现的学习。教师的价值和意义在于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创造性地设计教学程序,充满智慧地引导和调节整个课堂教学,让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我们生物教师还应以素质教育为目标,以培养学生生物学核心素养为抓手,在构建生物教学思维文化的基础上,精心设计每一堂课,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猜想、操作、分析与交流的机会,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责任编辑 黄春香)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各个学科纷纷走上了新课程改革的道路。对高中物理而言,新课改是学科发展的必然,是时代进步的要求。高中物理作为一门科学性极强的学科,其课程改革的目的在于让学生更多、更好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能够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深刻体会物理学的无穷乐趣。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切实体会课改的目的及意义,并在教学实践中,注意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展开自主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关键词
[摘 要]传统高中物理教学大多采用讲授式教学方法,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学习热情不高。在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物理教师应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注重自主探究,进而为高效物理课堂的实现以及学生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关键词]自主 探究 高中物理 高效课堂[中图分类号] G633.7[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6058(2016)140086高中生在物理学习中表现出一定的畏难情绪,这是由于高中物理知识
[摘要]课堂教学中的“情境导入”和“拓展提升”应该相辅相成.在一堂概念课的教学中要紧紧把握课程标准的要求,利用情境导入产生概念,借助实际情境内化概念的内涵,在拓展提升这个环节中寻找实际情境展现概念的外延,达到真正的巩固提高.[关键词]情境导入 拓展提升 思考[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6)050006近日听了本区Z教师和W教师同课异构的《分式
[摘要]现如今,科学技术发展迅速,现代课堂与信息技术息息相关,导致信息技术与教学的联系也越来越密切。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应用班班通白板进行教学。教师使用班班通白板资源进行物理教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方便学生互相交流,共同探索,提高学生学习实效。[关键词]班班通白板资源 初中物理 教学研究[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6
[摘要]每年高考都把实验能力的考查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实验题的命题范围也已由考纲内实验逐渐转向对考纲内实验的拓展。实验考查已由识记、熟练型演变为灵活、能力型,这种命题思想显然增加了高考实验复习的难度,不少教师或学生感到实验复习不好把握,甚至无所适从。分析研究近年高考物理实验题发现,实验题命制时,注意体现:题在书外,理在书中,重在手脑并用。因此,在实验复习时,可采用模块复习法,即第一模块:基本仪器、仪
[摘要]在实行新课程的今天,如何在教学中及时更新教育观念,顺应教育发展的需要,是每一个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为了有效顺应新课程教学的需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内在潜力,教师应把课内的教学活动和课外活动(第二课堂)有机结合起来,以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  [关键词]课外活动 生活性 独立性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058(2016)08-0055
[摘要]作者参与了同课异构听课评课活动,深受启发。文章从课堂的引入、自主學习、合作探究等方面进行反思总结。[关键词]同课异构 课堂教学 合作探究[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058(2016)08-0057同课异构,意思是同一教学内容的课,由不同学校不同备课组的不同教师根据学情、教学环境和教师自身的特征,进行不同的教学设计,并实施教学。由于教师不同,所上的班
[摘要]高中物理教学都在探求课堂的高效性,以此来解决物理课堂教学任务重、难度大与所分配的课时相对较少的矛盾。在物理课堂中每一个环节都要精打细算。多年的高中物理教学实践中,渐渐发现课堂导入在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常言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良好的课堂导入是实现高效课堂所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师精心设计课堂导入方法,激发学生的探求欲望和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能收到事半
[摘要]氧化还原反应是高中化学体系的核心内容之一,也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内容。因此,在氧化还原反应模块的复习教学中,应让学生在理解氧化还原反应本质的基础上构建知识体系,体会所学知识规律间的内在联系,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完善、发展对氧化还原反应的认知。[关键词]氧化还原反应 基础 本质 应用[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058(2016)08-0075氧化还原反应
提供教学支架,突破教学難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