诌议小学语文入课语

来源 :新时代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eachd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入课语是指教师在导入讲授新内容之前,教师有目的的设计一些简洁生动、富有启发性的语言,激发学新知识的兴趣所运用的语言,通常一个好的入课语的设计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教师的教学效果收到事半功倍的作用。笔者在教学第一线从事了18年的小学语文教学工作,在教学中每每用到自己总结的几种方式导入新课,效果都非常的理想。本文旨在介绍入课语的几种方式做了初步的探讨,为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水平作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入课语
  
  入课语就是导入新课的语言,它是指教师在讲授新课之前,有目的、有计划的使用一定方法所设计的简洁、生动、富有启发性、鼓动性、概括力和感染力较强的教学语言。笔者认为,小学语文教学中入课语的成功运用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1.激趣法
  兴趣是学生主动学习知识的强大动力,在教学中采取激趣法,可以较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集中精力学习。
  如在上《马踏飞燕》这篇课文时,可以这样使用入课语:"一匹骏马在奔驰着,一群小燕子在空中轻盈的飞行着,突然,飞奔的骏马竟然踏在了燕子的身上,结果会是什么样的呢?我们学习了课文之后,请同学们来说说。"顿时,教室里安静下来,同学们都迫不及待的打开了书,期待老师的讲解。此时,学生的学习兴趣已被激发出来了。
  2.破题法
  有些文章的题目即概括了全文的故事情节,教学中教师如果直接采用破题法导入新课,往往会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使学生做到对全篇课文主要内容准确的理解和把握。
  如:教学《将相和》时,教师直接使用这样的导入语:"将"指的是谁?"相"指的又是谁?他们为什么不和?最后他们为什么又和?他们由不和到和的过程说明了什么?教师导入新课以后,学生即能按照老师的要求去把握课文内容。
  3.情景引入法
  情景引入法就是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利用录像、幻灯、故事、游戏等各种教学手段,创设出文章的情景,把学生引入课文所讲的环境氛围中,使学生情绪上处于亢奋状态,从而激情高昂地去学习。
  如在设计《黄山奇石》的入课语时,教师首先就利用教学录像播放出黄山美景的优美画面:突兀的山峰、美丽的石头、如同仙人居住的环境,深深地吸引了学生,使学生一下子都把心思集中到了课堂上。
  有时,利用做游戏或讲故事做情景引入,效果会更好。
  4.设置悬念法
  悬念就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运用悬念法引入新课,可以造成学生渴望追求的心理状态,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使教学紧紧扣住学生的心弦,启发学生积极思考,从而提高教学效率。这是教师在教学中经常运用的一种方法,笔者就不赘述。
  5.直触中心法
  教师在讲解一篇新的课文时,首先把最能表现中心的部分提出来讲解,这就是直触中心法。这有利于学生对课文主要内容的掌握。
  如在教学《丰碑》一文时,可以直接用高亢激昂的语调把《丰碑》的第七自然段诵读出来,然后出示教学挂图,请学生在文中找出哪一自然段是介绍画面的情景,这样就直接引入了中心事件,做到主次分明,脉络清晰,突出重点,难点也一下子就突破了,学生学习起来也感到轻松自如。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较好地运用入课语对课堂教学是大有帮助的。除以上五种方法外,每位教师还可以根据讲课的不同内容、不同对象,随机应变,设计不同的引入方法,做到以"情"、以"奇"、以"疑"、以"趣"入境。但不管使用哪种方法引入新课,教师都必须记住:从自己讲课一开始就要做到吸引学生,打动学生。
  
其他文献
【摘要】在科学课学习中,实验教学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是探究活动中最常用的一种方式。实验教学是对理论教学的验证,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手段之一,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端正学习态度、提高科学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在实施高效课堂的教学活动中就要更加重视实验教学在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中应有的作用。  【关键词】高效课堂,认知规律,学科特点,准备材料,合作小组,主体性,创造力,创新精神    通过近几年的教学,
期刊
在教学研究过程中,常常离不开听课和评课,听课的作用概括起来有三点:①听课能进一步了解、检查、授课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以及学生课堂学习的效果;②听课是一种传递信息,发现人才,推广先进教学经验的一个极佳方法;③通过听课、评课能逐渐交流,加深了解,共同提高。同时也为推进课堂教学的民主化进程起推动作用。  1.注重听课前的互动  教师听课前必须对课题及其教学内容有充分的了解。熟悉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并
期刊
【摘要】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努力沟通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之间的联系,并巧妙地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数学,在活动中做数学,体验数学知识的价值,学会运用一定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用数学思想看待实际问题的能力,让生活走进数学。  【关键词】创设情境,数学与生活,实际问题    数学源于生活,植根于生活。数学教学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点出发,捕捉生活中的数学现象,联系生活中
期刊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当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时,学生的心理活动就处于激活状态,富有满足感和愉悦感,从而积极性高涨,思维活跃,注意力集中,"我要学"的意识增强,这时,学生的被动学习将会变成主动求知,厌学情绪将会转变为乐学欲望。笔者建议参考以下两方面:  1.注意首因效应,讲好第一堂绪言课  绪言课是化学教师与学生进行的第一次教学交流,第一堂课的印象将在某种程度上影响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第一堂课的优劣决定学
期刊
【摘要】情感的引动力量是相当巨大的,只要产生强烈的情感,就可能引发出相应的行动。因此情感教育,对学生动之以情,是教师的重要工作。教师要以温馨的爱感动学生,感染学生,感化学生,以引发学生的积极情感。本文结合多年初中英语教学实践,从几个方面探讨了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方式。  【关键词】情感因素,热爱,尊重,排除,激发    现代心理学指出,积极健康的情感能使人们的思维敏捷深刻,想象丰富活跃,记忆力
期刊
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作为学校教育重要一部分的美育,即审美教育,也已逐步走出传统的"小三科"(音体美)狭小的圈子,渗透进了各个学科中,发挥着日渐强大的作用。本文拟就语文教学中的美育问题谈一点体会,以便抛砖引玉,共同发展。  1.初中语文教育离不开审美教育,二者相辅相成  对于初中语文审美教育,尚有不同认识。有人认为鱼和熊掌不可兼得。语文教育的主要任务是语文教育,应着力于语文知识的教学和语文能力
期刊
【摘要】体育教学是实现学校体育目的的基本途径,其实施过程及其效果与多种因素相关。只有根据系统原理,通过对体育教学及其过程的认识和理解,客观地分析并确定其基本构成因素,掌握它们的性质和职能,促进其同步发展与优化组合,才能从根本上增强体育教学过程的整体效应,提高实现体育教学目标的速度水准。  【关键词】体育教学,整体效应,认识,要素    体育教学是实现学校体育目的任务的基本途径,其实施过程及其效果与
期刊
【摘要】历史地图在中学教材中占有相当比例,学懂地图的知识内涵及变迁,对理解教材内容非常重要,本文对此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地图教学,现代技术,运用,方法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广泛应用,以直观、生动的特点和强大的交互功能,弥补了传统教学手段僵化单一的缺陷,尤其是使历史教学中的地图运用更加直观、形象、丰富引入,能有效地提高历史教学质量。运用现代技术进行历史地图教学,应注重以下几点:  
期刊
【摘要】在该论文中,我通过学习、探索、实践小学优质高效课堂,对营造小学生学习英语氛围进行了调查、研究。从中学到了在小学英语学习中,教师应努力营造课堂内外,校园内外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小学生就会愿意学英语,乐意学英语。通过多种方式为学生营造快乐的英语学习氛围,能达到优质高效的理想教学效果。  【关键词】优质高效,多种教学手段,轻松愉快,课外活动    英语学习,环境很重要。英语环境也就是学习英语的氛
期刊
初中英语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在交际中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就要改变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偏重语法结构的分析、讲解,及机械的句型操练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既违背了素质教育的"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又背离了英语教学的基本规律。因此,在教师要以学生为中心,加强训练指导,加大学生自学的活动量,从而发挥其"主体"作用。特别是在以下两方面要加强口语训练。  1.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