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第一跖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第一足趾软组织缺损

来源 :中国医学创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newx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探讨第一跖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第一足趾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方法:应用第一跖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第一足趾软组织缺损15例,其中趾背缺损4例,趾端缺损6例,趾腹缺损5例。切取面积2 cm×3 cm~4 cm×5 cm。供区行游离植皮。术后予抬高患肢、保暖、抗感染、抗痉挛、抗凝、镇痛等治疗,随访2~12个月。结果:术后15例皮瓣全部存活,皮瓣无明显臃肿,无色素沉着,弹性好,患肢无跛行,穿鞋或行走均不受限制,对患者进行美国足踝矫形协会的足踝评分(AOFAS评分),分值在80分以上。结论:第一跖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血管解剖比较恒定,有良好的血运,是一种修复第一足趾软组织缺损的较好的方法。
  【关键词】 第一跖背动脉; 岛状皮瓣; 第一足趾; 软组织缺损
  【Abstract】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for the first dorsal metatarsal artery flap to repair the soft tissue defect of the first toe.Method:A total of 15 patients were using the first dorsal metatarsal artery retrograde island flap for repairing the first toe soft tissue defect,including 4 cases of dorsal defect,6 cases of toe defect and 5 cases of toe pulp defect,whose cutting area was (2 cm×3 cm)-(4 cm×5 cm).The supply of skin flap area was using free skin grafting.All patients raise wounded limb,keep limb warm,treated by using anti infection,anti spasm,anti coagulation and analgesia after the operation.After 2-12 months of follow-up.Result:All of the 15 patients,whose flaps had survived,no significant flap bloated appearance,no skin pigmentation,good elasticity,no limb claudication,walking or/and wearing shoes was not restricted after clinical recovering.For patients with foot and ankle ankle Orthopedic Association score,score more than 80 points.Conclusion:The first dorsal metatarsal artery retrograde island flap has a good blood supplying, and based on the stable vascular anatomy, which is one of the better method to repair soft tissue defect of the first toe.
  【Key words】 The first dorsal metatarsal artery; Island flap; The first toe; Soft tissue defect
  First-author’s address:Guangdong Medical University,Zhanjiang 524023,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6.32.014
  足趾軟组织缺损在临床上比较常见,由于足部皮肤软组织较薄,缺损后常合并骨、关节、肌腱及神经血管等的外露,传统的皮片移植、局部随意型皮瓣等方法不太适宜,因此创面修复较为棘手。近些年修复足部软组织缺损常用腓肠神经营养带蒂岛状皮瓣、足底内侧皮瓣、小腿内侧筋膜蒂皮瓣、踝前皮瓣以及各种改良微型皮瓣等手术方法[1]。由于第一足趾皮肤软组织缺损的创面相对较小且离中心偏远,应用上述方法修复时相对困难且对患者术后的外观及功能活动等产生影响较大。在遵循“宁近勿远”、“宁带蒂勿游离”、“宁次要血管勿主要血管”的原则上[2],笔者进行了第一跖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第一足趾软组织缺损的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15例患者,男11例,女4例。年龄16~60岁,平均35.6岁。致伤因素:交通事故伤6例,利器切割伤3例,重物砸伤6例。局部皮肤缺损面积(1.8~3.5)cm×(2.8~4.6)cm。皮肤软组织缺损部位:趾背缺损4例,趾端缺损6例,趾腹缺损5例。第一跖背动脉Gilbert分型:Ⅰ型4例,Ⅱ型10例,Ⅲ型1例。均为开放损伤,其中5例伴有骨折(创面面积2 cm×2.5 cm~3 cm×3.5 cm,均为二期修复)。
  1.2 应用解剖 依据胫前动脉-足背动脉-第一跖背动脉走行方向,根据Gilbert分型,第一跖背动脉为Ⅰ型时在行程过程中不断发出5~7条均匀、细小的皮支或筋膜支,穿出骨间肌供应第一跖背区皮肤。第一跖背动脉为Ⅱ型时,其走行于跖骨深横韧带浅面,在进入跖骨间隙之前,由足背动脉发出一细小表浅分支走行在骨间背侧肌表面。第一跖背动脉为Ⅲ型时多在其下潜前发出相对纤细的跖背支或皮支代偿供应该区的血供,此时动脉纤细,口径0.5~1.1 mm,不宜行游离皮瓣移植。伴行静脉有2条,回流入足背动脉伴行静脉[3]。足背区(第一跖背区)设计为近端自跖趾关节,远侧自一、二指蹼间,内侧以踇长伸肌为界,外侧自第三跖内缘,以第1跖背动脉体表投影为其纵轴,范围约5.5 cm×7.5 cm[4]。第一跖背动脉皮瓣的可切取面积比第一足趾软组织缺损面大,因此笔者设计了本组研究方案。   1.3 手术方法
  1.3.1 创面清创 对伴有皮肤软组织缺损的开放性损伤,彻底清创,去除污物、失活的组织和游离碎骨块。必要时,可一期行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持续引流,二期手术治疗。
  1.3.2 跖背动脉皮瓣的设计 通过采用多普勒超声检测血管蒂和吻合支的部位及走向(必要时也可采用血管造影)。受检者取仰卧位,半屈膝,并拢双足并充分放松。根据第一跖背动脉的解剖位置,先在内外踝连线的中点至第一、二趾骨间隙近端探及足背动脉,然后将探头缓慢移向远端,于第一、二骨跖间隙探测第一跖背动脉,并追踪其走行、位置及其各级分支发出部位和走行方向,做好相关标记。根据创面缺损面积设计跖背动脉皮瓣。
  1.3.3 跖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的切取 本组患者均采用硬膜外阻滞麻醉,在一期扩创切除坏死及污染失活组织的前提下,根据多普勒超声检测第一跖背动脉走行设计的相关皮瓣。以第一足趾与第二趾趾蹼以近0.5~0.8 cm为皮瓣旋转点。以第一跖背动脉至第一、二趾趾蹼连线为旋转轴线。切取平面位于伸肌腱腱周膜浅层。根据缺损面积及所需血管蒂部的长度设计皮瓣,比缺损面积扩大10%~20%。先切开皮瓣的近端并在第一跖骨腓侧缘解剖第一跖背动脉,血管夹夹闭第一跖背动脉后见远端皮瓣血运良好后,切断并结扎,完整切取皮瓣。开放隧道,根据需要解剖血管周围筋膜组织,旋转皮瓣至第一足趾缺损创面,修复第一足趾趾背、趾端或趾腹侧缺损。供区根据缺损宽度及周围皮肤松紧度,可直接缝合或者采取全厚皮片植皮。
  1.4 术后处理 术后予抬高患肢,保暖,预防感染,抗痉挛,抗凝治疗,定期换药,患肢支具外固定2周,术后2周拆线,拆线后即开始功能训练。采用美国足踝矫形协会的足踝评分(AOFAS评分)[5]评价足部功能。
  2 结果
  术后15例皮瓣全部存活,1例患者皮瓣边缘坏死,经换药处理后愈合。15例皮瓣无明显臃肿,无色素沉着,弹性好,患肢无跛行,穿鞋或行走均不受限制,AOFAS分值均在80分以上。
  典型病例:男性,19岁。铁锤砸伤右足第一趾畸形、皮肤苍白,活动障碍。骨折内固定以及清创VSD后,右足第一足趾远端部分软组织缺损,趾骨外露,缺损面积约2.5 cm×4.5 cm(图1)。切取右足第一跖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面积约2.7 cm×4.7 cm(图2、3),供区采用游离植皮。术后10 d,皮瓣成活(图4),随访12个月,第一跖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与质地柔软、色泽与周围皮肤相近,外形满意。供区全厚皮片移植覆盖区存活良好,无触痛、挛缩等并发症(图5)。AOFAS评分93分。
  3 讨论
  足远端皮肤软组织缺损是显微外科的一个难题[6]。皮片移植简单易行,但不适合有肌腱、神经或骨质外露的创面。局部随意型皮瓣血运有限,且皮瓣的长宽比例受一定范围的限制。交腿皮瓣可以修复较大创面,但是需要两次手术,而且下肢需要在特殊位置上固定至少3周,对患者尤其是老年人和体弱者造成很大痛苦和生活上的不适。游离皮瓣的使用不受供皮瓣区的影响,可选供区较多,但是需要特殊的设备和熟练的显微外科技术,也存在一定的风险[7-8]。针对上述方法中的缺陷,笔者设计了第一跖背动脉皮瓣修复第一足趾软组织缺损。
  3.1 手术的适应证
  3.1.1 第一跖背动脉皮瓣颜色、质地与足部其他部位相似,向近端转移可應用于修复足背、踝关节皮肤软组织缺损;向远端转移可用于修复足趾、跖底创面软组织缺损。鉴于皮瓣远端蒂部限制,运用于修复足内侧及第1、2足趾的皮肤软组织缺损。
  3.1.2 Sakai[9]研究认为针对第1跖背动脉为Ⅲ型时,不适应行跖背动脉皮瓣修复。而侯致典等[10]通过对第一跖背动脉的Gilbert分型分析,认为Ⅲ型中,跖背动脉在骨间背侧肌内部,位置非常表浅,但是血管非常纤细,仅负责小部分足趾血供,似乎也可以试行第一跖背动脉皮瓣皮瓣移植。且范锡海等[11]认为当第一跖背动脉为Ⅱb型或Ⅲ型时,也可仅以趾蹼处的皮支为蒂进行组织修复。本组1例第一跖背动脉为Ⅲ型患者术后皮瓣存活,故本组认为当第一跖背动脉为Ⅱb型或Ⅲ型时,也可试行本组皮瓣修复术。
  3.2 应用该皮瓣的注意事项 (1)皮瓣在深筋膜下切取,将深筋膜与皮肤做间断缝合以防二者分离,并注意保护深层骨膜及腱膜完整性,利于创面植皮;(2)术中注意结扎皮瓣边缘各分支,不损伤皮瓣中的跖背动脉及其分支;(3)结扎足底深支能增加皮瓣的面积及旋转弧度;(4)皮瓣的血运最后主要靠第一跖背动及其分支供应,皮瓣可向远端延长,而不能超过第一、二趾蹼间,防止损伤第一跖背动及其分支;(5)血管夹阻断第一跖背动脉血供约10 min,观察远端皮瓣血运及色泽良好后,切断跖背动脉并结扎其断端[12-13]。
  3.3 皮瓣优缺点 优点:(1)皮瓣供区与受区颜色、外观、质地等接近,术后患者皮瓣无臃肿,外观较为美观;(2)皮瓣供养血管位置表浅,解剖恒定,临床应用时切取方便;(3)皮瓣局部转移,不需要吻合血管,手术操作简单,风险较小;(4)足背皮肤相对松弛,当皮瓣切取范围小时,供区可直接拉拢缝合;(5)逆行皮瓣可携带感觉神经与受区吻接,术后皮瓣可恢复保护性感觉,最大限度减轻了足趾供区损伤[14]。缺点:(1)由于皮瓣可切取范围的限制,只能用于修复较小的缺损创面,皮瓣两侧以不超过第一、二跖骨背侧中线为宜.否则将可能导致皮瓣边缘坏死[15];(2)受区皮神经的寻找与解剖会增加手术时间,本组病例中未行皮瓣内神经与供区神经吻合,造成患者足趾部分感觉功能缺失。
  综上所述,第一跖背动脉皮瓣逆行岛状皮瓣修复第一足趾软组织缺损,既能有效覆盖创面,又能减轻患者负担,手术操作相对简单,对足部功能影响较小,是临床上实用的修复创面方法之一,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谭晋殿,左中男.足部软组织缺损的皮瓣修复类型的临床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2014,20(15):2779-2781.   [2]黄东,申宽宏,吴伟炽,等.两种方法修复拇趾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比较[J].实用手外科杂志,2012,26(4):330-332.
  [3]谢广中,苗存良,陈文雄,等.足背并联皮瓣血供的应用解剖[J].中华显微外科杂志,2014,37(3):263-265.
  [4]陈文雄,谢广中,梅林军,等.应用游离足背并联皮瓣修复16例多指软组织缺损[J].中华显微外科杂志,2015,38(2):178-180.
  [5]王正义.足踝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489.
  [6] Xiancheng Wang,Qun Qiao,Andrew Burd.Reconstruction of distal foot wounds with reverse first dorsal metatarsal artery flap[J].Burns,2005,31(8):1025-1028.
  [7] Chenicheri Balakrishnan M D,Yeon-Jeen Chang M D.Reversed dorsal metatarsal artery flap for reconstruction of a soft tissue defect of the big toe[J].Can J Plast Surg,2009,17(3):e11-e12.
  [8] Hayashi A,Maruyama Y.Reverse first dorsal metatarsal artery flap for reconstruction of the distal foot[J].Ann Plastic Surgery,1993,31(31):117-122.
  [9] Sakai S.A distally based island first dorsal metatarsal artery flap for the coverage of a distal plantar defect[J].Br J Plast Surg,1993,46(46):480.
  [10]侯致典,王增涛,钟世镇.第一跖背动脉Gilbert分型的再理解[J].中华显微外科杂志,2013,36(3):209-210.
  [11]范锡海,郭延章,梁进,等.第一跖背皮瓣修复拇趾皮肤缺损6例[J].中华矫形外科杂志,2007,11(10):719.
  [12]胡波,骆晓峰,熊雁,等.第一跖背动脉逆行皮瓣修复第一跖趾关节处皮肤缺[J].重庆医学,2007,36(16):1622-1625.
  [13]邓雪峰,周丽英,黄定根.远端筋膜蒂第一跖背动脉皮瓣修复拇趾皮肤缺损[J].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2014,18(5):360-362.
  [14]康庆林,曹炳芳,柴益民,等.逆行第一跖背动脉岛状皮瓣修复踇趾腓侧游离皮瓣供区创面[J].中华整形外科杂志,2007,23(6):476-479.
  [15]周小祥,劉立春,李时军.第一跖背动脉穿支皮瓣的临床应用[J].中华显微外科杂志,2015,38(4):403-405.
  (收稿日期:2016-10-24) (本文编辑:程旭然)
其他文献
【摘要】 目的:探讨椎弓根钉内固定联合伤椎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1月-2015年9月本院收治的55例胸腰椎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19例和观察组36例。对照组采用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观察组采用椎弓根钉内固定联合伤椎植骨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和术后1年随访椎体前缘高度、Cobb角变化情况及并发症总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前缘高度和Cobb角比
期刊
【摘要】 目的:探讨广州市医务人员职业紧张和心理健康状况及其相关性,为广州市医疗决策部门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2016年4-10月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广州市两家大型三级甲等医院的医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医务人员心理健康问题检出率为29.48%(135/458)。居前3位的职业紧张指标分别为工作负荷 、家庭冲突、人际关系,得分分别为(67.96±26.29)、(62.13±12.22)和(60
期刊
【摘要】 目的:探讨氨甲环酸联合引流管夹闭4 h减少同期双侧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出血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15年3-8月北京积水潭医院同期行双侧人工全膝置换术患者4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试验组(n=25)上止血带前静滴氨甲环酸1 g(10 mL),手术结束后每侧关节腔内注射氨甲环酸2 g,并将引流管夹闭4 h;对照组(n=15)未使用氨甲環酸及未夹闭引流管,仅在术后关节腔
期刊
【摘要】 目的:探讨脱嘌呤/脱嘧啶核酸内切酶1(Apurinic/apyrimidinic endonuclease-1,APE1)在糖尿病心肌病(diabetic cardiomyopathy,DCM)患者血清的表达改变和意义。方法:收集对照、糖尿病和DCM患者血清,ELISA法检测血清APE1的表达,FAM荧光标记法检测血清APE1的酶活性。结果:与对照组、糖尿病组相比,DCM组患者血清APE
期刊
【摘要】 目的:评价参蝎止痛胶囊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入组DPN患者共62例,采用随机平行对照的研究设计方法分为两组,每组各31例。两组均给予降糖、降脂等基础治疗。一组在基础治疗的同时给予参蝎止痛胶囊口服(参蝎组)、另一组给予硫辛酸片口服(硫辛酸组)。随访期为3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TCSS评分、UENS评分、中医症候积分、糖代谢等指标变化。结果:3个月治疗后,两组TC
期刊
【摘要】 目的:探讨凝血酶敏感蛋白-1(thrombospondin-1,TSP-1)和D-二聚体(D-dimer)联合检测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和急性主动脉夹层(acute aortic dissection,AAD)患者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收集ACS组患者120例、AAD组患者120例和正常对照组60例,取血清,分别检测TSP-1和D-di
期刊
【摘要】 目的:探讨Angiopoietin-2和Tie-2在人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乳腺癌组织和正常乳腺组织中Angiopoietin-2和Tie-2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学特征及预后间的相关性。结果:Angiopoietin-2在乳腺癌和正常乳腺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0.99%(98/121)、10.53%(4/38),Tie-2在乳腺癌和正常
期刊
【摘要】 目的:比较腹腔镜与开腹修补术治疗老年上消化道穿孔的临床效果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分析81例在本院行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腹腔镜组42例,开腹组39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死亡率、术后VAS疼痛评分、术后镇痛剂使用率及常见并发症发生率,于术前和术后第1、3、5、7天测定两组患者外周血CD3+、CD4+、CD8+T細胞和外周血CRP、IL-
期刊
【摘要】 目的:探讨肺复张治疗体外循环心脏术后早期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LI-ARDS)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肺复张治疗36例体外循环心脏术后行机械通气的患者,均符合ALI-ARDS诊断标准,比较肺复张前后氧合指数、血气分析及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36例患者肺复张后PaO2、氧合指数分别为(110.2±28.3)mm Hg、(164.0±52.2),明显高于肺复张前的(62.1±12.
期刊
【摘要】 目的:探究不同部位游離静脉皮瓣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并对比分析。方法:选取2015年3-10月本院收治的手部软组织缺损患者共100例为研究对象,以皮瓣供区为依据将患者分为四组,即A组、B组、C组和D组,A组采用前臂掌侧游离静脉皮瓣修复,B组采用跗内侧游离静脉皮瓣修复,C组采用腕前区游离静脉皮瓣修复,D组采用指背游离静脉皮瓣修复,每组25例。采取相对应手术方法进行移植手术,观察各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