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阐发法的提出为比较文学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学术实践,文章从中国本土比较诗学的阐发研究出发,论述了这一研究在中国比较诗学方面的发展进程及学术成果。
【关键词】 阐发法;阐释学;比较诗学
“阐发法”是1976年由台湾学者古添洪、陈慧桦提出,但作为一种学术实践,早就存在于王国维、吴宓、朱光潜等人的研究中,至今仍乐于为学者们所采用。
不过台湾学者提出的“阐发法”实乃单项阐发,即模仿和套用西方文论来阐释中国文学和文论。台湾学者也提到了对西方文论的考验、调整与修正,但从总体倾向来看,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国文论在这里没有地位,西方中心论痕迹非常明显,移中就西的倾向较为强烈。陈惇、刘象愚在《比较文学概论》中提出了“双向阐发”,并列举了钱钟书关于中西文艺思想的双向阐发的若干例证。杜卫重申了“阐发研究”是双向的、相互的,应中西互释。
阐发研究使中国文论真正介入国际间诗学的交流与对话,找到了中西融汇的最佳突破口,创造了从术语、范畴、观点和理论模式,乃至文论家和论著、时代与文艺思潮流派等多层面、多方向的沟通条件,扫清了中西文论互释与对比的一些障碍,为中西比较诗学开辟了一条前进的通道。有学者指出,21世纪中国文化发展战略的第一步,就是要主动与西方文化展开对话,在对话中互释互补,达到跨文化的创造和建构。对话首先要解决的是文化话语问题。然而,中国现当代文化常常是借用西方的一整套话语,处于文化表达、沟通和解读的“失语”状态。
季羡林指出:“我们东方国家,在文艺理论方面噤若寒蝉,在近现代没有一个人创立出什么比较有影响的文艺理论体系,……没有一本文艺理论著作传入西方,起了影响,引起轰动。”(《东方文论选•序》)
香港中文大学黄维梁教授也认为:“在当今的世界文论中,完全没有我们中国的声音。20世纪是文评理论风起云涌的时代,各种主张和主义,争妍斗丽,却没有一种是中国的。……尽管中国的科学家有多人得过诺贝尔奖,中国的作家却无人得此殊荣,中华的文评家无人争取到国际地位。”(《龙学未来的两个方向》)
中国现当代文论往往失落了自我,它缺乏一套自己的独特的话语系统,而忙于承袭西方的话语系统。在未来的多元化世界文化格局中,中国文化能否占有一席之地?我们能否贡献出具有世界影响的文论家和具有世界影响的文艺理论?这就要求我们,首先接上传统文化的血脉,再结合当代文学实践,融汇外国文论。从我们目前文艺理论的现状来看,要想建构和完善中国文论话语,关键在于如何接上传统文论的血脉,这是一个非常复杂而棘手的工作。
建构和完善中国文论话语的第一步,应当是对传统话语的发掘和整理。即从现代学术观点出发,对传统文论的重要概念和范畴进行清理。在中国数千年的文学史和文论史中,形成了一整套基本范畴和核心概念,如“言”、“象”、“道”,又如“虚”、“实”、“气”、“韵”、“神”等,它们作为中国人观察、思考现实人生及文学现象的有力工具,其中积淀着丰富的中国艺术精神。
借鉴现代研究成果,对这些概念范畴进行整理,通过具体的批评实践,使其话语功能在言说中得到还原和创生。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理清中国传统文论的内在逻辑构架与精神内蕴,然后就可以进入中西诗学之间的对话。
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目前仍属边缘文化。中国学者如果仅仅满足于对西方话语的掌握,对话就很可能走向同一语调,仍然是西方话语的独白,最多是补充了一些异文化的材料。
中西诗学对话必须做到平等性或对等性,即对话双方都是从历史出发,从自己的文化传统出发,并不以某一方的概念、范畴系统来截取另一方。双方都是以对方为参照,来重新认识和整理自己的历史,在这一重整过程中既能发现共同规律,又能发现各自文化差异,并使这种差异为对方所利用,以至促成其新的发展。这样,可以不必强求对话双方采用同一话语,两种不同的话语同样可以讨论相同的问题。
随着对话的日益深入,多元化文化格局的日益形成,西方文论独霸的局面将最终消失,世界各国文化的互释、互补、对话与对比,将最终达到新的交融,人类共同的诗心和文心将会日益显露,文心艺术的本质特征与基本规律将会被更加深刻地揭示出来,从而建立一个更新、更科学、更完善的文艺理论体系。
1990年,前国际比较文学学会副会长孟而康的《比较诗学——东方和西方》出版,标志着西方学界向东西方比较诗学迈出了坚实而重要的步伐。在国内,比较诗学已成为我国文论界的一个理论热点。
参考文献
1 乐黛云.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十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05.
2 王向远.比较文学学科新论.江西教育出版社. 2002-03-01.
3 陈惇 / 刘象愚. 比较文学概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5月.
【关键词】 阐发法;阐释学;比较诗学
“阐发法”是1976年由台湾学者古添洪、陈慧桦提出,但作为一种学术实践,早就存在于王国维、吴宓、朱光潜等人的研究中,至今仍乐于为学者们所采用。
不过台湾学者提出的“阐发法”实乃单项阐发,即模仿和套用西方文论来阐释中国文学和文论。台湾学者也提到了对西方文论的考验、调整与修正,但从总体倾向来看,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国文论在这里没有地位,西方中心论痕迹非常明显,移中就西的倾向较为强烈。陈惇、刘象愚在《比较文学概论》中提出了“双向阐发”,并列举了钱钟书关于中西文艺思想的双向阐发的若干例证。杜卫重申了“阐发研究”是双向的、相互的,应中西互释。
阐发研究使中国文论真正介入国际间诗学的交流与对话,找到了中西融汇的最佳突破口,创造了从术语、范畴、观点和理论模式,乃至文论家和论著、时代与文艺思潮流派等多层面、多方向的沟通条件,扫清了中西文论互释与对比的一些障碍,为中西比较诗学开辟了一条前进的通道。有学者指出,21世纪中国文化发展战略的第一步,就是要主动与西方文化展开对话,在对话中互释互补,达到跨文化的创造和建构。对话首先要解决的是文化话语问题。然而,中国现当代文化常常是借用西方的一整套话语,处于文化表达、沟通和解读的“失语”状态。
季羡林指出:“我们东方国家,在文艺理论方面噤若寒蝉,在近现代没有一个人创立出什么比较有影响的文艺理论体系,……没有一本文艺理论著作传入西方,起了影响,引起轰动。”(《东方文论选•序》)
香港中文大学黄维梁教授也认为:“在当今的世界文论中,完全没有我们中国的声音。20世纪是文评理论风起云涌的时代,各种主张和主义,争妍斗丽,却没有一种是中国的。……尽管中国的科学家有多人得过诺贝尔奖,中国的作家却无人得此殊荣,中华的文评家无人争取到国际地位。”(《龙学未来的两个方向》)
中国现当代文论往往失落了自我,它缺乏一套自己的独特的话语系统,而忙于承袭西方的话语系统。在未来的多元化世界文化格局中,中国文化能否占有一席之地?我们能否贡献出具有世界影响的文论家和具有世界影响的文艺理论?这就要求我们,首先接上传统文化的血脉,再结合当代文学实践,融汇外国文论。从我们目前文艺理论的现状来看,要想建构和完善中国文论话语,关键在于如何接上传统文论的血脉,这是一个非常复杂而棘手的工作。
建构和完善中国文论话语的第一步,应当是对传统话语的发掘和整理。即从现代学术观点出发,对传统文论的重要概念和范畴进行清理。在中国数千年的文学史和文论史中,形成了一整套基本范畴和核心概念,如“言”、“象”、“道”,又如“虚”、“实”、“气”、“韵”、“神”等,它们作为中国人观察、思考现实人生及文学现象的有力工具,其中积淀着丰富的中国艺术精神。
借鉴现代研究成果,对这些概念范畴进行整理,通过具体的批评实践,使其话语功能在言说中得到还原和创生。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理清中国传统文论的内在逻辑构架与精神内蕴,然后就可以进入中西诗学之间的对话。
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目前仍属边缘文化。中国学者如果仅仅满足于对西方话语的掌握,对话就很可能走向同一语调,仍然是西方话语的独白,最多是补充了一些异文化的材料。
中西诗学对话必须做到平等性或对等性,即对话双方都是从历史出发,从自己的文化传统出发,并不以某一方的概念、范畴系统来截取另一方。双方都是以对方为参照,来重新认识和整理自己的历史,在这一重整过程中既能发现共同规律,又能发现各自文化差异,并使这种差异为对方所利用,以至促成其新的发展。这样,可以不必强求对话双方采用同一话语,两种不同的话语同样可以讨论相同的问题。
随着对话的日益深入,多元化文化格局的日益形成,西方文论独霸的局面将最终消失,世界各国文化的互释、互补、对话与对比,将最终达到新的交融,人类共同的诗心和文心将会日益显露,文心艺术的本质特征与基本规律将会被更加深刻地揭示出来,从而建立一个更新、更科学、更完善的文艺理论体系。
1990年,前国际比较文学学会副会长孟而康的《比较诗学——东方和西方》出版,标志着西方学界向东西方比较诗学迈出了坚实而重要的步伐。在国内,比较诗学已成为我国文论界的一个理论热点。
参考文献
1 乐黛云.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十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05.
2 王向远.比较文学学科新论.江西教育出版社. 2002-03-01.
3 陈惇 / 刘象愚. 比较文学概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