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好艺术盛会 建设文化强省

来源 :戏剧丛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uakua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山东夺得第十届中国艺术节承办权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和密切配合下,十艺节各项筹备工作全面展开,扎实推进,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前期筹备,奠定坚实基础
  省委、省政府对十艺节筹备工作高度重视,2010年4月成立了十艺节山东省筹备委员会,由省委副书记、省长姜大明任主任,其他成员包括省直各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各市按照有关要求,也积极组建了十艺节领导机构和办事机构,成立了市级筹委会,为筹备工作顺利开展提供了坚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2010年7月6日及2011年3月18日,第十届中国艺术节山东省筹委会在济南举行第一次、第二次会议。会议通报了前期筹备情况,安排部署了下一步任务。省委副书记、省长姜大明出席会议并讲话,时任省委常委、宣传部长李群宣布第十届中国艺术节山东省筹备委员会组成人员名单。十艺节山东省筹委会省直成员单位主要负责人、各市分管副市长、宣传部分管副部长、文广新局局长参加了会议。省筹委会两次会议的召开,加快了十艺节筹备步伐,解决了筹备工作中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为今后的筹备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根据我省实际情况并借鉴外省办节经验,经广泛征求意见,十艺节山东省筹委会组织起草了《山东省筹办第十届中国艺术节总体方案(讨论稿)》。方案明确了办节宗旨:艺术的盛会,人民的节日。明确了办节原则:政府主导、文化惠民、突出特色、全民参与、开放创新、务实节俭。明确了基本要求:与经济文化强省建设相结合,与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相结合,与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相结合,与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相结合,突出高起点定位,突出时代要求和山东特色,突出群众广泛参与,突出发挥大型文化活动的多元效应和综合价值,举办一届“更具特色、更加成功”的艺术节。明确了总体目标:创作一批艺术精品,建设一批文化设施,培养一批优秀人才,打造一批文化品牌,建立一套良好机制;文艺作品更加丰富,文化市场更加繁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更加完善,文化民生得到更好保障;全社会的文化自觉意识明显增强,齐鲁文化的影响力明显提高,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协调发展的局面初步形成,全面展示文化强省建设的新成果。
  二、集中办公,通力合作成果多
  为加快筹备工作步伐,根据省筹委会领导意见,组建了省筹委会办公室、宣传活动部、艺术创作部、市场开发部、场馆建设部、财务部一室五部,并从省文化厅有关处室和单位抽调了16名同志,于2011年5月3日集中办公。集中办公有,利于各部室之间的交流沟通,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为十艺节的顺利举办做好了一系列的前期工作。
  省筹委会制定了十艺节宣传工作方案、大型活动方案、市场开发方案、十艺节倒计时两周年宣传活动方案等各种工作专项方案,完善了资源开发、代理招商、社会捐赠等各种管理办法,以及十艺节筹委会财务管理、办公接待等各种规章制度,明确了筹委会各部室工作职能,制定了筹委会2011年度筹备工作计划,使筹办工作有据可依,有章可循。
  2011年6月10日,召开了由近四十家中央和省、市新闻媒体参加的十艺节标志、节歌征集新闻发布会,面向社会公开征集。经过一个月征集,共收到来自全国25个省(市、地区)的应征作品1049件(首),其中标志作品621件,节歌作品428件。经过评审委员会认真评选,由济南鑫座广告设计有限公司创作的《祥和》最终被选定为第十届中国艺术节标志。标志已经由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注册。
  为做好十艺节筹办工作,省筹委会围绕新闻宣传和重要节点相继召开了多次主题专项会议。
  为更好地发布第十届中国艺术节各类官方信息,十艺节筹委会筹建开通了十艺节官方网站。十艺节官方网站是第十届中国艺术节最权威的为社会公众服务的网站。根据省有关领导意见,委托大众报业集团旗下的山东大众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大众网)承担十艺节官方网站的建设、运行和管理维护工作。
  十艺节官方网站主要设置了新闻信息、资料查询、综合服务三大类,包括艺术节概况、艺术节动态、新闻中心、图片报道、视频报道、艺术节活动、场馆建设、市场开发、筹委会机构、齐鲁文化、媒体通道、旅游指南、建言献策十三个板块的-内容。网站自开通以来,及时为记者和读者提供了十艺节最新最快的筹备情况和新闻信息,并提供详实的历届艺术节背景资料,真正成为十艺节组织筹备的工作平台、艺术节的展示平台和社会公众的参与平台。
  为做好第十届中国艺术节倒计时两周年庆祝活动和标志对外发布工作,普及中国艺术节有关知识,营造全民参与十艺节的热烈氛围,在9月至10月期间,有关部门组织实施了系列庆祝活动。专业艺术展演活动方面,9月8日-10月22日,举办了“为十艺节喝彩·第四届山东国际小剧场话剧节”和“2011第十八届中日韩戏剧节”专业艺术展演活动,共演出剧目16台38场。社会文化活动方面,9月28日,举办了“向十艺节献礼·齐鲁情——全国书法名家书历代名人咏山东”书法展,六十余位全国书法名家参加了活动,其中包括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以上名家15位,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30位。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张海,中国书法家协会党组书记、副主席赵长青,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张业法等都为展览创作了作品。
  10月22日晚,在山东广播电视台演播大厅举办了“第十届中国艺术节倒计时两周年暨标志揭晓、网站开通仪式”。省委副书记、省长、十艺节山东省筹委会主任姜大明致辞并揭晓十艺节标志;省委常委、宣传部长、十艺节山东省筹委会副主任孙守刚和文化部党组成员、部长助理高树勋开通十艺节官方网站。仪式活动围绕着十艺节标志揭晓,进行了展现齐鲁文化、山东特色的文艺表演。各市分管十艺节筹备工作的副市长、文广新局局长,十艺节山东省筹委会省直成员单位有关领导,有关企业负责人出席仪式活动。
  10月23日上午,在山东省博物馆举办了以“走进十艺节、全民齐参与”为主题的“第十届中国艺术节倒计时两周年广场庆祝仪式”,中国艺术节大型图片展同时开展。省有关领导出席并为中国艺术节大型图片展揭幕。各市分管十艺节筹备工作的副市长、文广新局局长,十艺节山东省筹委会省直成员单位有关领导及社会各界出席庆祝仪式。仪式由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文化厅党组书记、十艺节山东省筹委会副秘书长徐向红主持。
  庆祝仪式上,全省文艺工作者代表雷岩宣读了倡议书,著名书画家张业法、郭志光、潘鲁生、张志民、孔维克、张仲亭捐赠了作品。在庆祝活动仪式部分结束后,出席领导和社会各界群众观看了文艺演出,并参观了中国艺术节大型图片展。现场还举行了万人签名活动。表达了山东各界对举办好第十届中国艺术节的美好祝福。
  10月21-23日,全省各市配合省筹委会同步举行了形式多样的系列庆祝活动,以丰富广大市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三、艺术创作势头良好,优秀作品层出不穷
  2010年11月份。省文化厅召开了全省艺术创作工作会 议,对各门类艺术创作工作作出了全面安排和部署。全省艺术创作势头良好,一批优秀作品脱颖而出。
  舞台艺术创作方面,在2010年征集二百余部剧本的基础上,今年4月份又面向全国征集优秀剧本123部,经专家评审后,确定备选剧本23部。现在各院团参赛、参演剧目正在排练和二度修改,有的已经上演。省京剧院的《铁血鸿儒》、省歌舞剧院的《赵氏孤儿》、省吕剧院的《乱世鲁商》已在今年8-9月份上演;省话剧院的《大兵无战》计划于近期上演,《嫂子》也将于12月投入排练;省柳子剧团的《国之慧眼》、省杂技团的《聊斋遗梦》正在进行排演筹备。济南市的《重瞳项羽》、青岛的《男人宋江》、淄博的《换魂记》、烟台的《如姬情》、临沂的《沂蒙女人》、聊城的《萧城太后》、菏泽的《古城女人》等剧目创作取得了积极进展,其他各市也正在加紧剧目创作,积极备战十艺节。
  社会文化艺术创作方面,从全国征集备战“群星奖”的优秀作品有一百多个,已组织专家进行了初评,另外,还举办了“群星大讲堂”,聘请音乐、舞蹈、戏剧、曲艺四个门类的知名专家讲课,培训全省群众文艺工作者和编创人员520人。目前,全省各地正继续创作排练备战“群星奖”的群众文艺节目。
  美术创作方面,以山东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等重点创作活动为切入点,推动全省美术创作工作的开展,一批能够冲刺十艺节美术展评的优秀作品正在创作中。
  四、公共文化设施与场馆建设同步推进
  今年上半年,十艺节筹委会积极对全省演出场馆进行了调查摸底,目前我省共有各类演出场馆101个。其中大型剧场(1200座以上)30个,中型剧场(800-1200座)42个,小型剧场(800座以下)29个。
  根据十艺节演出需要,结合我省筹建演出场馆的总体规划和各市演出场馆的实际情况,制定了《第十届中国艺术节关于演出场馆准备工作的要求和标准的指导意见(讨论稿)》。具体包括剧场舞台及其附属设施、配套电力、舞台灯光的配置、音响设备、舞台机械设备、建筑声学设计、安全和消防等方面的要求和标准。全省场馆设施建设进度逐步加快,正在建设和改扩建的场馆有22个,已新建成和改造完成的场馆有17个,已有维修改造计划的场馆18个。
  省级相关文化基础设施如省美术馆、省艺术馆、省画院已经确定建设,目前进入报批阶段。省会文化艺术中心已于去年10月份奠基,现正在紧张建设中。
  各市筹委会按照有关要求,根据现有演出场馆的基本情况,制定了用于十艺节演出场馆的维修改造和专业设备更新计划,加快了演出场馆建设步伐,为十艺节顺利举办奠定了基础。如滨州大剧院、东营水城雪莲大剧院、潍坊大剧院、泰安市民文化中心剧场、青岛胶州市会展中心剧场、崂山区市民文化中心剧场、烟台五彩文化广场艺术中心剧场、日照市莒州文化中心等一批场馆正在加紧建设,潍坊昌邑市大剧院等文化设施已进入施工装修阶段,即将投入使用。
  此外,各市以筹备十艺节为契机,大力推进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将公共文化设施与十艺节比赛场馆统筹规划。同步推进。全省一大批重点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进度加快。
其他文献
2012年1月10日,由山东画院召集的推动形成“齐鲁画派”文化工程座谈会暨山东画院工作会议在济南珍珠泉宾馆隆重举行。中共山东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文化厅党组书记徐向红,省文联党组书记于钦彦,省文化厅副厅长李宗伟,山东画院院长孔维克,山东画院书记、副院长张鹏举,省老领导刘国福、王玉玺、陈延明,老艺术家刘宝纯、孙墨龙及全省各美术院校负责人、省市美协及各地市画院负责同志,省内著名画家、美术理论家120余人
期刊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进一步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迎接第十届中国艺术节在山东的举办,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2011年11月10日至13日,由山东省文化厅、中华曲艺学会主办,山东省艺术研究所、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山东省曲艺家协会、济南市曲艺团共同承办的全国首届曲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演暨经验交流会在山东省济南市成功举办。来自全国13个省市、自治区、直辖市和部队的
期刊
王实甫的杂剧《西厢记》,刻画的人物生动鲜明。栩栩如生,已成为家喻户晓的艺术典型。剧情委婉有致,跌宕多姿;曲词文采优美,音调和谐,为历代读者所赞赏。从王实甫生前到现在,这个戏一直活跃在我国各个剧种的戏曲舞台上,表现了极其旺盛的生命力。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它表现了进步的思想内容。表明了在爱情婚姻问题上民主思想的进步和发展。剧作家提出的“愿普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的进步理想,塑造了红娘这个闪光的艺术典型。
期刊
“我的心属于舞台。”谈到如何走进话剧这一行业。李婧如是说。李婧,女,山东话剧院演员,毕业于山东艺术学院戏剧表演系。在毕业大戏最后一场演出谢幕的一刹。李婧发现自己对舞台有那么的不舍与不甘。那种感觉就像要与自己的至亲生离死别一样。正因为那种将要失去的痛苦感觉,毕业后她毅然决定到话剧院工作,幸运地开始从事自己热爱的话剧行业。虽然工作不久她就有机会得到很多在外人看来很优越的其它工作,但她内心始终不能忘却毕
期刊
最近几年,早就跻身先进行列的东营市吕剧团,事业发展更加迅猛。艺术生产高产丰收,演出市场持续活跃,知名度、美誉度也不断提升。圈内人士纳闷,是什么原因让东营市吕剧团保持如此活力和发展态势,他们有什么经营管理的灵丹妙方?  我们常说,火车跑得快,全凭车头带。这几年,就因为东营市吕剧团有了一位明明白白的带头人,才把剧团调理得秩序井然,蒸蒸日上。就是他,以学者的修养参与管理,以教育家的经验凝聚人心,以大文化
期刊
张春秋是梅派艺术优秀传人,曾因主演现代戏《红嫂》而家喻户晓,她在京剧艺术的弘扬和传承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她从六岁登台。经历科班砺炼和旧社会多年的流动演出,终于在新中国成立后,破茧成蝶,成为党的优秀文艺工作者。张春秋多才多艺,戏路子宽广,文武兼备。她不仅能唱青衣,同时还能演花旦、武旦、刀马旦。并能反串小生、老生甚至花脸。这些从幼年打下的坚实功底显然为张春秋学习并传承梅派艺术提供了充足的可以凭借的条件
期刊
越剧源于浙江嵊州,兴于上海,由最初流行于田头街坊的落地唱书,逐渐演变成戏曲形态,经过百年风云,发展成饮誉海内外的中国第二大地方戏曲剧种。然而,在社会环境和其他文化的挤压下,越剧与其他大多数的地方剧种一样,陷入了山重水复的境地。2006年。产生刚好百年的越剧被列入了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越剧艺术又进入了柳暗花明的妙境。然而,百年寿辰也只是烈火烹油,一时繁华。新时期越剧遭遇发展困境。是不争的事
期刊
萨特是二十世纪具有世界影响的法国哲学家、小说家、戏剧家。自上世纪八十年代,萨特代表性的存在主义哲学观念被彼时的中国文化社会语境所刻意“选择”,言必称萨特几乎成为当时中国的一种文化时尚,而在萨特庞大的存在主义哲学体系中,所谓的“自由选择”又被选择性剥离了出来。然而,作为标语用途的“自由选择”是容易理解的,但是作为存在主义哲学关键词语的“自由选择”则是繁复艰深的,如果哲学层面上的自由选择真是那般易解的
期刊
戏剧是文学四大文体之一,和小说、诗歌、散文具同样的文学质素特征。包括借助纸质和网络载体传播方式在内。但戏剧又具独特的传播方式:在剧场舞台实现其艺术生命力。因为它并非单一文艺形式,而是综合性艺术:如表演(歌剧、戏曲还含音乐、声腔等)艺术、造型艺术(布景、道具、服装等等)、音像艺术(灯光、音响效果、伴奏)等等。长期以来,戏剧所综合的各种艺术质素得到长足发展。然而甚至某些优秀剧目仍有显得苍白单薄者。原因
期刊
——关于作品  《赵氏孤儿》一经出世,即屡经搬演,有戏曲、话剧、电影、电视、歌剧等多种形式,究其原因,实唯经典,就如同莎士比亚的剧作,多少年来万千次的被世人搬演。所谓经典,就是科学地创造并制定了艺术密码,创作者只要正确地“破译”这一密码,作品就一定能够通达人性的幽谷,撼人心肺,情动于衷。  今天,我们以歌剧的形式来再次演绎它。我一直觉得,《赵氏孤儿》一剧是最适合以歌剧的形式来演绎的,因为它极其饱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