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改革特别强调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强调学生作为个性主体的参与和体验,并要求教师积极引导学生反思、创造、合作与交流。物理新课程标准倡导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实践能力以及创新意识。初中学生思维有一定的独立性、批判性、深刻性,他们具备了一定的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基于以上三点,笔者在教学中尝试了“自主探究”式教学法。以解决问题为中心,注重学生的独立钻研,着眼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通过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假设)——创造性解决问题等步骤去掌握知识,实现自己的可持续发展。
一、“自主探究”式教学的特点
(一)问题是教学的开端。
问题存在本身就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究欲,这对教学的开展和创造性思维的启动是非常有利的。因此,教师在教学伊始应首先创设问题情景,促使学生头脑中产生有指向性的疑问。
(二)问题是教学的主线。
问题不仅是激发学生求知欲和创造冲动的前提,而且是学生吸收知识、锻炼思维能力的前提。问题应存在于整个教学过程中,应使教学活动自始至终围绕着问题的探究和解决展开。
(三)问题是教学的归宿。
教学的最终结果不应是用所授知识消灭问题,而应是在初步解决问题的基础上引发新的问题。这些问题出现的意义,不仅在于它能使教学延伸到课外,而且还在于它能最终把学生引上创造之路。
二、“自主探究”式教学法的模式
下面是我在《欧姆定律》教学中“自主探究”式教学法的具体运用。对于“欧姆定律”的教学,传统的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是:教师演示实验→学生观察实验→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得出欧姆定律→讲解例题→课堂训练→课后巩固练习。从效果上看,学生也能理解欧姆定律,但从发展的角度看学生还是处在被动发展的位置上,只能算学会,不能算会学。在教学实践中我利用“自主探究”式教学法,课堂教学设计是这样的:创设一个问题情景→学生讨论、猜想→设计实验→探索实验→(将演示实验改变为学生自己做探索性实验)→分析实验现象→得出欧姆定律→课堂练习。
(一)创设情景,激励猜想。
在导入中我创设了这样的情景:剧院里开场时灯光逐渐变亮。提出问题:“灯逐渐变亮说明什么?”“电路中电流的大小由哪些因素决定?”学生联系学过的知识讨论猜测并说明理由,学生提出如下猜想:电流与电压的大小有关,因为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还可能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有关,因为电阻是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教师针对学生的回答,给予肯定。
一切思维活动都是从问题开始的,而没有大胆的猜想,思维活动就无法深入。为此,在教学中应有效地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鼓励学生大胆猜想,这是诱发其主动学习和探究的动因。
(二)设计实验,合作探究。
引导学生联系探究电阻大小影响因素的研究方法,明确在研究多个因素对某个物理量的影响时,必须设法控制其它因素不变,才能研究两个物理量之间的变化关系,即控制变量法。进而明确本实验必须分两步来完成:①保持R不变,研究I与U的关系,②保持U不变,研究I与R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学生进行实验电路图的设计,同时请一位同学将自己设计好的电路图画在黑板上。然后学生以两个人为一个小组,开始按拟定的方案进行探究实验,并把数据填在下表中。教师巡视,根据实际情况,做个别辅导。
学生自觉、主动地和教师、教材、同学、教具相互作用,进行信息交流,自我调节,形成了一种和谐亲密、积极参与的教学气氛,一个思维活跃、鼓励创新的环境。学生的思维在开放、发散中涨落,在求异、探索中又趋于有序;这培养了学生操作能力,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同时还有利于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精神。
(三)交流结论,巩固运用。
实验完毕后,收集有关实验数据,并组织学生对实验数据进行讨论分析,进而让学生互相交流讨论,归纳出相关的结论:即电阻一定时,电流跟电压成正比;电压一定时,电流跟电阻成反比。在此基础上得出欧姆定律。紧接着出示以下问题帮助学生巩固理解。
(1)应用上述实验记录表中某一行的数据编制一道习题。
(2)对公式R=U/I的理解问题。使学生明确:同一导体,电压增加几倍,电流也增加几倍,它们的比值不变,R与I、U无关,导体的电阻等于导体两端电压与通过导体的电流的比值。
(3)灯泡允许通过的电流是0.3A,假如灯泡接在电路中电流是0.4A,会出现什么样的结果?请你设计一个可行的方案。
引导学生分析数据、归纳结论,初步运用结论解决问题,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知识的深化和能力提高。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也得到成功的体验,增强了自信心。
(四)回顾探究,指导学法。
教师引领学生回顾本课的探究过程:发现问题→进行猜想→探索研究→得出结论→指导实践。同时,教师进而指出:这一规律是德国物理学家欧姆在1827年用实验方法研究得出的,为此欧姆花费了10年心血。为了纪念他的伟大发现,这一规律被命名为欧姆定律。今天当我们一起学习这一规律时,每位同学都能从他身上学到一点精神——坚持不懈的从事科学研究。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发展”与“创新”,教育的目标主要靠教学达到。通过教学,学生的知识、智能、品德、心理等都得到和谐的发展,成为具有创造性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现代人才。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发展”与“创造”的核心问题是开发智力、培养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自主探究”式教学法正是实践这一教学思想,实现现代教育目标有效可行的好方法。
三、“自主探究”式教学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要把握好以下几点
(一)教师要有把握全局的能力。
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是导演,是顾问。要深入了解学生的认识水平,精心设计教学流程,为学生铺设符合其认识规律的思维轨道,使学生的信息处理和思维活动得以顺利进行。
(二)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在课堂教学中尽可能增加学生自己探索知识的活动量,给学生一个充足的自由时空,充分展示他们这一年龄阶段所特有的好动性、表现欲,从而有效地发现学生的个性并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教学中,教师要从单一的传授知识向指导获得知识的方法、过程转变,以实现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自主探究”式教学正在被广大的教育工作者运用于教学实践,也正在使广大的学生受益。我们 的研究还很浅显,但我们会持以恒的进行“自主探究”式教学的校本研究。“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一、“自主探究”式教学的特点
(一)问题是教学的开端。
问题存在本身就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究欲,这对教学的开展和创造性思维的启动是非常有利的。因此,教师在教学伊始应首先创设问题情景,促使学生头脑中产生有指向性的疑问。
(二)问题是教学的主线。
问题不仅是激发学生求知欲和创造冲动的前提,而且是学生吸收知识、锻炼思维能力的前提。问题应存在于整个教学过程中,应使教学活动自始至终围绕着问题的探究和解决展开。
(三)问题是教学的归宿。
教学的最终结果不应是用所授知识消灭问题,而应是在初步解决问题的基础上引发新的问题。这些问题出现的意义,不仅在于它能使教学延伸到课外,而且还在于它能最终把学生引上创造之路。
二、“自主探究”式教学法的模式
下面是我在《欧姆定律》教学中“自主探究”式教学法的具体运用。对于“欧姆定律”的教学,传统的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是:教师演示实验→学生观察实验→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得出欧姆定律→讲解例题→课堂训练→课后巩固练习。从效果上看,学生也能理解欧姆定律,但从发展的角度看学生还是处在被动发展的位置上,只能算学会,不能算会学。在教学实践中我利用“自主探究”式教学法,课堂教学设计是这样的:创设一个问题情景→学生讨论、猜想→设计实验→探索实验→(将演示实验改变为学生自己做探索性实验)→分析实验现象→得出欧姆定律→课堂练习。
(一)创设情景,激励猜想。
在导入中我创设了这样的情景:剧院里开场时灯光逐渐变亮。提出问题:“灯逐渐变亮说明什么?”“电路中电流的大小由哪些因素决定?”学生联系学过的知识讨论猜测并说明理由,学生提出如下猜想:电流与电压的大小有关,因为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还可能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有关,因为电阻是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教师针对学生的回答,给予肯定。
一切思维活动都是从问题开始的,而没有大胆的猜想,思维活动就无法深入。为此,在教学中应有效地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鼓励学生大胆猜想,这是诱发其主动学习和探究的动因。
(二)设计实验,合作探究。
引导学生联系探究电阻大小影响因素的研究方法,明确在研究多个因素对某个物理量的影响时,必须设法控制其它因素不变,才能研究两个物理量之间的变化关系,即控制变量法。进而明确本实验必须分两步来完成:①保持R不变,研究I与U的关系,②保持U不变,研究I与R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学生进行实验电路图的设计,同时请一位同学将自己设计好的电路图画在黑板上。然后学生以两个人为一个小组,开始按拟定的方案进行探究实验,并把数据填在下表中。教师巡视,根据实际情况,做个别辅导。
学生自觉、主动地和教师、教材、同学、教具相互作用,进行信息交流,自我调节,形成了一种和谐亲密、积极参与的教学气氛,一个思维活跃、鼓励创新的环境。学生的思维在开放、发散中涨落,在求异、探索中又趋于有序;这培养了学生操作能力,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同时还有利于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精神。
(三)交流结论,巩固运用。
实验完毕后,收集有关实验数据,并组织学生对实验数据进行讨论分析,进而让学生互相交流讨论,归纳出相关的结论:即电阻一定时,电流跟电压成正比;电压一定时,电流跟电阻成反比。在此基础上得出欧姆定律。紧接着出示以下问题帮助学生巩固理解。
(1)应用上述实验记录表中某一行的数据编制一道习题。
(2)对公式R=U/I的理解问题。使学生明确:同一导体,电压增加几倍,电流也增加几倍,它们的比值不变,R与I、U无关,导体的电阻等于导体两端电压与通过导体的电流的比值。
(3)灯泡允许通过的电流是0.3A,假如灯泡接在电路中电流是0.4A,会出现什么样的结果?请你设计一个可行的方案。
引导学生分析数据、归纳结论,初步运用结论解决问题,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知识的深化和能力提高。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也得到成功的体验,增强了自信心。
(四)回顾探究,指导学法。
教师引领学生回顾本课的探究过程:发现问题→进行猜想→探索研究→得出结论→指导实践。同时,教师进而指出:这一规律是德国物理学家欧姆在1827年用实验方法研究得出的,为此欧姆花费了10年心血。为了纪念他的伟大发现,这一规律被命名为欧姆定律。今天当我们一起学习这一规律时,每位同学都能从他身上学到一点精神——坚持不懈的从事科学研究。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发展”与“创新”,教育的目标主要靠教学达到。通过教学,学生的知识、智能、品德、心理等都得到和谐的发展,成为具有创造性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现代人才。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发展”与“创造”的核心问题是开发智力、培养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自主探究”式教学法正是实践这一教学思想,实现现代教育目标有效可行的好方法。
三、“自主探究”式教学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要把握好以下几点
(一)教师要有把握全局的能力。
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是导演,是顾问。要深入了解学生的认识水平,精心设计教学流程,为学生铺设符合其认识规律的思维轨道,使学生的信息处理和思维活动得以顺利进行。
(二)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在课堂教学中尽可能增加学生自己探索知识的活动量,给学生一个充足的自由时空,充分展示他们这一年龄阶段所特有的好动性、表现欲,从而有效地发现学生的个性并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教学中,教师要从单一的传授知识向指导获得知识的方法、过程转变,以实现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自主探究”式教学正在被广大的教育工作者运用于教学实践,也正在使广大的学生受益。我们 的研究还很浅显,但我们会持以恒的进行“自主探究”式教学的校本研究。“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