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稳定ICU重症患者的心理

来源 :幸福家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luzhangw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ICU患者大多病情复杂,且死亡率偏高。而在实际的治疗中,患者也承受着巨大的生理和心理上的痛苦。病情的折磨和高昂的治疗费用,都会加重患者的负面心理情绪,从而最终影响整体治疗效果。本文谈谈如何稳定ICU患者的心理。

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


  ICU重症患者在清醒时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恐惧,尤其是实施气管插管的患者,他们忍受着较大的生理痛苦,同时会伴有严重的心理障碍,患者治疗的配合度较差,甚至会出现自行拔管等行为,对后期愈合危害较大。因此,护理人员应该耐心地解释气管插管的作用,给患者讲解ICU的具体情况,告知患者ICU的重要性,并讲解监护仪的使用目的以及发出响声的具体原因,让患者能有一个思想准备。
  护理人员在值班的过程中,应坚守在岗位上,积极和患者交流,从而消除患者的孤独感和恐惧感。对于手术后留住ICU的患者,护士应在其麻醉清醒后告知其手术成功,从而使患者放心。护士需要向患者解释留置其身上管道的作用,告知其重要性,从而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护理人员的自身形象会反应内心世界,护理人员应该衣帽戴整齐,保持举止大方,和患者和蔼地交流,促使患者信赖护理人员。

适时观察患者的言行举止


  护理人员应仔细观察患者的肢体语言,比如:表情、手势和口型等,不可只关注监护仪器而忽略患者。在实施各种操作之前,护理人员应告知患者各个流程,让其做好心理准备,从而提高患者治疗的配合度。针对语言表达不清楚的患者,护理人员可以利用书写的方式沟通,详细地向患者解释各个流程,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患者在进入ICU后,其心理状态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因此,护理人员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具体分析每个患者的言行、举动,通过患者喜怒哀乐了解患者的心理变化,并分析原因采取一定的措施。护理人员在实际的护理过程中,一旦发现问题就要及时处理,从而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

实施环境护理,调节患者情绪


  护理人员可以通过向患者解释其ICU环境构造及机器功能,从而减轻患者对未知的恐惧和焦虑。护理人员在使用各种医疗器械的时候,轻拿轻放,并降低监护设备和警报器的声音,对于用得较少或者暂时不用的设备要及时关掉。在放置仪器时,尽量不要靠近患者的头部。在患者睡眠时,护理人员应将室内的灯光调暗,保持柔和状态,避免刺激患者。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护理人员可调整其体位姿势,也可为患者进行局部按摩。在必要时,护理人员可以实施药物镇痛镇静,缓解患者焦虑情绪。

提高患者疾病认知水平


  护理人员要向患者科普疾病的基础知识,比如:发病原因、治疗方法以及注意事项等,帮助患者建立积极的治疗态度。因此,护理人员应该提高自身专业素质,熟悉和掌握ICU的专科护理知识,为患者提供優质的护理服务。对于患者及家属提出的问题,护理人员应该耐心回答,从而建立患者的自信心,使其积极面对治疗。

维护患者的自尊


  在实际的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要注重保护患者隐私,减少患者暴露的部位,必要时给患者穿上病员服或者利用屏风进行遮挡。与此同时,晨晚间护理时,护理人员要按时清洗患者手脚,用温水进行床上擦浴,对易出现压疮部位进行减压。在操作过程中护理人员要积极与患者沟通,增进护患之间的感情。在患者心理护理过程中,家属的鼓励和支持也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在探视前,护理人员应该对家属进行心理知识宣教,家属不可在患者前表现出不良情绪,避免影响患者情绪,影响治疗效果。
  在临床中,应该对ICU患者实施针对性的心理辅导,消除其不良情绪。在实际交谈过程中,护理人员应该充分尊重患者,用诚恳的态度和患者沟通,促使患者正确地看待疾病,鼓励和支持患者,建立自信心,让其积极面对治疗。ICU患者在没有亲人的陪伴下,会缺乏安全感,护理人员应该充分了解患者真实想法,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改善其心理状态。
  (作者单位:四川省绵阳四〇四医院)
其他文献
幼儿阶段的语言教育和引导会影响幼儿后续的知识感悟和理解,教师应积极结合具体的活动,对幼儿做出相应的引导及支持。幼儿阶段语言能力的提升是值得重视和思考的问题,在幼儿教育过程中,教师应做好具体的教育引导,借助语言环境提升幼儿的语言能力。  为了提升幼儿的语言能力,教师应注重创轻松、自由的语言运用环境,为幼儿营造出一种温馨、安全及愉快的氛围,让幼儿可以轻松、愉快地学习,乐于与其他同伴沟通交流,帮助幼儿在
种植过程是幼儿亲近自然的过程,也是幼儿关注、关爱生命的天性得以展现的过程。“蒙芽”课程来源于幼儿园种植活动,是幼儿园的特色课程,是课程回归自然、珍视生活独特价值的体现,是提升教育质量的抓手。“蒙”是启蒙的意思,“芽”既意指幼儿,又寓意植物发芽;“蒙芽”既指生长的状态,又含教育的蕴意。“蒙芽”资源作为影响幼儿经验发展的因素,是引导幼儿活动,优化幼儿园课程的重要保障。明确项目意义  1.深入贯彻课程游
儿童的健康营养状况是反映一个国家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目前我国幼儿在营养方面主要存在两种现象,营养缺乏和营养过剩,两者都属于营养不良。如果儿童每天都摄取不到充足的营养和热量,就会发生营养缺乏,影响幼儿的生长发育,导致幼儿免疫力下降、身体虚弱。相反,如果幼儿每天摄入的营养和热量过多,就会出现肥胖现象。因此,学前儿童的健康营养是家庭和社会需要关注的重点。了解学前儿童的健康营养状况,及时发现
从我记事起,奶奶最常做的就是每天盘腿坐在炕上纺线。右手摇着纺车,左手掐着棉花拉出长长的线,再胳膊向上一抡把线绕到线穗上。然后继续拉,继续绕。等线穗像大窝头一般大的时候就把线掐断卸下,再开始下一个。反反复复到晚饭前,线穗终于摆满一竹篮。奶奶走路总是微微摇晃,好像随时要摔倒的样子。有时我扶着她开玩笑说:“瞧这三寸金莲,多遭罪呀!”奶奶无奈地说:“不裹脚就得被爹妈打死,真没办法,那个时候都那样。”  在
结合笔者实际经验,本文对幼儿园户外区域活动生活化和自主化的运用策略进行分析与探讨,以供参考。科学运用生活化材料  第一,生活化材料来源广泛。如,常常会有空油桶,教师将其清洗干净后制作成跳高材料、投掷筒以及舞龙材料等。教师还可以将材料箱放在幼儿园门口,收集家长以及幼儿从家中带来的废旧材料。这些废旧材料可制作花篮、梅花桩以及乐器等,供幼儿尝试着摸索新玩法。  第二,充分利用自然材料。教师可以将稻草制作
科学活动有着严谨性和特殊性。在科学活动开展过程中,常常会以是否得出结论、是否找到规律作为活动质量评定的标准。但科学活动需要注重师生、生生的对话,因此教师要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使科学活动中的对话更为全面。从遵从走向沟通  在教育传播的过程中,教师是教育信息的来源之一,在教育信息的传播中具有很大的权威,而幼儿是教育信息的接受者,教师怎么说,幼儿就怎么听。这就是遵从的第一层体现。遵从的第二层体现就是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包含很多生命教育的内容,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深入分析教学内容,整合生命教育资源,注重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对学生进行恰当的生命教育,引导学生认识生命、了解生命、珍爱生命、提高生命意识,达到道德与法治与生命教育的有效融融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笔者从自身教学经验出发,将自认为有效的道德与法治和生命教育的结合策略分享如下。营造生命教育氛围  生命教育并非只是理论方面的教育,它与学生的
游戏是幼儿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基本形式,是幼儿重要的学习方式,更是幼儿解决问题的综合性真实情境。作为深受幼儿喜爱的建构游戏活动,因操作性强,易发挥创造而被幼兒青睐。教师在建构游戏活动中通过游戏前的充分准备、游戏中的有效引领、游戏后的提升分享,引领建构游戏向更高层次发展。前奏——激发兴趣,丰富经验  1.创设环境。《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促进幼儿的发展
注册了多余账号或者该账号很久不用,担心信息泄露却发现注销不了?可能很多人都被这个问题困扰过。    近日,《人民日报》报道称多款APP推出了注销功能,网友纷纷留言点赞。但经实测发现,一些APP的注销功能只是“看上去很美”,用户要达到注销条件十分困难。更令人不解的是,有的APP注册时只需要手机号,注销时却需要用户提供身份证照片等实名信息。  工信部:应依法提供注销服务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人们的
手术麻醉需要医生仔细斟酌。在整个麻醉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情况,需要医生作出相应的处理,既要满足手术的需求,也要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医生需要全面考虑麻醉药物以及麻醉方式可能对患者产生的影响,根据患者的情况以及手术方式对麻醉方式的选择进行利弊考虑。局部浸润麻醉  局部浸润麻醉适合绝对禁忌椎管内麻醉及饱胃的患者。局部浸润麻醉镇痛并不完全,会导致患者肌肉无法松弛,这会给手术的操作增加一定的难度,而且在麻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