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信息技术课“小组合作”课堂教学模式的思考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上、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10361919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组合作学习是当前教育教学中广泛应用的一种教学方法,基于教学实践来完善这一模式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达成课堂教学目标,同时能强化学生的合作精神与团队协作意识。文章论述了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有效应用策略,希望能对广大同仁有所帮助和启发。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小组合作;模式
  中图分类号:G623.5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21-087-1
  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即以小组为基本单位,充分发挥小组成员之间互帮互助的特点,在完成学习目标的过程中,培养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因此,进一步探索学习小组合作模式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价值与意义。信息技术课堂引入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不仅能够有效的提升小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知识的学习效率,而且能有效地培养小学生的合作意识、团结意识。
  一、课前设计,奠定小组合作学习基础
  如何有效的掌握课堂时间,在有限的教学课堂上向学生有效的讲解知识,进而让学生吸收、理解和运用知识,这始终都是教师开展信息技术教学活动的一个挑战。为此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前要理清自己的教学思路,同时还要全面的了解每一位小学生的知识层次,进而合理、有效的设计课堂教学结构。除此以外,在课前,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预习与讨论活动,通过小组之间的交流与学习,以此来有效的提高课前预习的质量和效率。在课堂上,教师要将学习知识的主动权归还给学生,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原则,充分发挥自身教学领导者的作用,引导学生主导的参与到教学活动当中,自主探索、学习知识,以此来激发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和学习积极性。除此以外,教师还要为学生布置相应的学习任务,让他们相互讨论,相互协作,以此来探索知识、掌握知识。
  做好课前设计,引导学生合作学习。比如在带领学生学习网页制作的相关知识时,首先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相应的课前预习作业,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一起预习网页制作的相关知识,共同搜集和整理网页制作的相关素材。同时,在课堂上,教师可以让小组选取一名代表到讲台上展示小组所搜集到的相关素材,与其余的学生分享和学习。最后教师在进行教学补充和总结。通过这样的教学方法,能够有效的培养小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学习意识,进而使他们主动的去探索和学习信息技术知识,丰富自身的信息素养。
  二、营造环境,提高小组合作学习质量
  与其他学科的教学活动有所不同,信息技术的教学活动具有其自身所特有的特点,其中最显著的特点便是实践性较强。信息知识的学习不仅仅需要学习理论知识,同时还需要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以此来使学生更好的将所学信息技术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具体实践操作当中,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为此在信息技术教学课堂上教师要为学生营造一个合作教学与合作学习的教学环境,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激活学生思维,进而更好的调动他们学习信息技术知识的主动性,而小组合作学习能够有效的在学生之间建立一个平等、互助的学习的氛围,有效的增强学生之间的友谊,进而使他们更好的合作与交流,共同探索知识。
  营造合作教学的环境,提高信息技术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比如在教学课堂上面,教师可以利用“吃苹果”、“警察抓小偷”、“青蛙过河”等充满趣味的打字小游戏,以此来组织学生合作练习,共同学习打字知识。除此以外教师还可以通过打字游戏设计打字比赛,锻炼学生的打字速度和打字正确性,以競争的方式展开教学活动,调动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积极性,进而使学生在快乐的游戏中不断的收获知识。
  三、组间品评,培养小组合作学习能力
  小组合作学习不仅仅需要学生之间的合作与学习,同时也需要学生之间的品评。通过他人的客观品评学生才能够有效的认清自己学习中的优势与不足。传统的信息技术教学课堂上,品评任务一般都是由教师一人来完成,教师一人品评学生学习状况,具有较强的主观意识。为此,在小组合作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要组织学生开展品评活动,相互品评与学习,这样不仅仅能够帮助学生找准自身学习的优势和不足,同时还能够提升学生的品评能力,一举两得。
  开展组间品评活动,使学生更客观的认识自己的学习状况。比如在开展贺卡制作教学活动时,教师在课堂上面首先带领学生学习相关的信息知识,在此之后教师可以为各个学习小组布置相关的作业,锻炼他们对知识的应用能力。比如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制作关于春节的贺卡或者关于中秋节的贺卡等等,以此来锻炼学生灵活运用信息技术知识的能力。同时在学生制作完贺卡之后要让学生将贺卡展示出来,让其余的小组进行品评。通过品评活动,你一言,我一语,相互交流学习经验,寻找学习漏洞,这样能够有效的弥补学习中的不,提高学习知识的质量。
  总之,在信息技术教学课堂上采取小组合作教学模式,能够有效的调动起小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为此教师在开展信息技术教学活动时要善于采取小组教学模式,以此来为学生营造一个相互学习、相互合作的教学环境,进而使每一位小学生都参与到合作教学活动当中,在合作中探索知识,在合作中学习知识,在合作中不断的提升自身的信息技术素养。
  [参考文献]
  [1]董明聪.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微课应用策略探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8(07).
  [2]解锁艳.关于农村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相关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4(S1).
  [3]齐权.挖掘信息技术课的趣味性 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小学信息技术课堂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J].中国校外教育,2014(01).
  [4]董玉琦,包正委,刘向永,王靖,伊亮亮.CTCL:教育技术学研究的新范式(2)——从“媒体应用”、“课程整合”到“学习技术”[J].远程教育杂志,2013,31(02).
其他文献
摘 要:数学学习中,学生的不良思维习惯阻碍了学生的数学思维发展。本文对数学教学中学生的不良思维习惯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解决的策略。  关键词:不良思维习惯;数学学习;思维品质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20-082-2  当前,小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存在很多问题,比如,小学生数学学习粗心现象仍较普遍;不少小学生独立思考意识不强,数学学习缺乏深度
摘 要:阅读与写作,两者既可以分离,也可以相结合。没有写作的阅读,就没有扎实的根基,随时都可能中断;只有当阅读指向写作的时候,才能让阅读更有“收益”,也更能促进阅读。  关键词:读写结合;指向写作;分年段  中图分类号:G623.2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08-095-1  我们经常提到语文教学要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而在听说读写这四个能力当中,写作能力是语文能力的
摘 要:数学课堂例题的选择在数学教学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很多时候决定了一堂课的成败,因此我们应该重视例题的选择。  关键词:贴近生活;有趣味性;有探究性;有开放性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11-044-2  思考能让学生感受和体验数学知识的产生、发展和应用,能启发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新课程标准强调,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和教学方式,鼓
摘要:本文介绍了镇江中德中心机电一体化专业,大胆进行跨企业双元制教学模式改革,研究了班组轮换教学的问题,制定了班组轮换教学的策略,以促使学生适应企业文化,为他们成为高素质职业人奠定基础。  关键词:班组轮换教学;实施措施;多元评价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17-043-1  提升学生专业水平和职业素养,是中德跨企业培训的核心。德国“双元制”人才
摘 要:教师应精心设计课堂活动的每一个环节,让学生经历猜想、观察、实验、探究、交流、比较、发现等过程。教师应不断点燃学生探究的火花,使学生深刻感受科学探究的神奇与魅力。  关键词:设计;活动;探究  中图分类号:G633.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11-023-1  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35页。  教学过程:  一、说出液体的名称,认
摘 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物理也不例外。因此,作为一名初中物理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学会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课堂教学中,要重视实验教学,更要联系生活实际,还要学会巧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从而不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创设情景;重视实验;联系生活;多媒体  中图分类号: G63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14-0
摘 要:随着小学英语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听、说、读、写在英语学习中已各占一席之地。学生的英语听力成为他们与人交往、适应现代社会生活、参与竞争和自我发展的重要能力。如何提高学生的英语听力水平,成为广大英语教师共同关注的问题。笔者认为,要使听力训练有成效,训练方法很重要。  关键词:小学英语;听力教学;训练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4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21-
摘 要:学生在一次函数应用的解题过程中经常会走入一些误区。为了正确解决函数应用问题,教师应该在教学中充分挖掘函数运动的全过程,做到数形(分类图形、行程示意图、函数图像)结合,细化每个特殊点,建立适当的数学模型,从而顺利地解决函数问题。  关键词:函数;动点;转化;数形结合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05-033-2  函数在初中数学中是一个
摘 要:提问是最古老的教学方法,也是师生最重要的直接的交流方式,每一位教师都有引导学生去“真正理解,达到课堂进行目标”的愿望。侃侃而谈的教师,富有激情的主持,他们精彩的表现本质上是因为在他们的言语中有高效的提问机制。但并不是所有的提问都能获得高效的结果,作为教师,仅知道要在教学中提问学生,而不考虑如何有效提问,显然会使课堂教学僵化和低效;而正确的课堂提问能使学生达到了学习的高一层次,即不仅掌握,而
摘 要:“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具体落实到道德与法治学科教育上就是要提高道法学科素养。道法学科核心素养,是指经历了“特定学习方式”后形成的道法学科观念、思维模式和探究技能以及结构化的学科知识和技能。道法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内在的动力系统,是学生在分析情境、提出問题、解决问题、交流结果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性品质。  关键词: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