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科学复习教学中应注意的几点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理科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yu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众所周知,复习课难上,难就难在内容“重复”,难在没有新鲜感,难在得不到整合与提升。为了使复习教学有效,教师应依据学生好奇、好动、好强的心理特点,寻找知识间的必然联系,开展教学。经过几年的尝试,发现在复习教学中注意做好以下几点,能有效提升复习教学实效。具体是:1.剔除不考的知识点;2.“串”联起重要知识点;3.讲透疑难知识;4.“穿越”知识板块,构建知识网络。这样,课堂的梯度、深度、广度和效度得以凸显,复习教学也就变得有滋有味。
  [关键词]初中科学;复习教学;电学
  [中图分类号]G63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6746058(2017)35004202
  进入复习阶段,如何使复习教学有效?笔者认为,教师应钻研吃透教材,研究学生的个性特征,把握学生的知识水平,灵活運用多种教学方法,利用学生感兴趣的材料,开展复习教学。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应注意:1.剔除不考的知识点;2.“串”联起重要知识点;3.讲透疑难知识;4.“穿越”知识板块,构建知识网络。下面以电学知识为例,分析探讨复习教学。
  一、剔除不考的知识点
  为减轻学生“中考”压力,浙江省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说明中明确规定,初中科学哪些知识是要考的,哪些知识是不考的,中考所涉及的知识有413条之多,且每条涵盖好多个知识点。因此,教师在复习过程中要及时引导学生,紧扣说明,“剔除”不考的知识。师生对话如下。
  师:同学们,对照中考说明,回顾一下有哪些电学知识是不作要求的?
  生1:电动机一节的原理、结构及工作过程等均不在考试说明之内。
  生2:发电机的结构和工作过程也不作考试要求。
  生3:串、并联电路电阻的特点也不作要求。
  所以,在复习时可大胆删除,这样可以把时间花在考试说明中的重点和难点上。不然,就会犯“方向不正,目标不明”的错误。
  二、“串”联起重要知识点
  中考涉及的电学知识这么多,怎么把它们串在一起呢?如图1所示,电可用来照明,可使电动机转动;计量用电量的多少,需要电能表;测量电压需用电压表;测量电流需用电流表。那么,你怎么知道有电还是没电?或者,你有多少种判断有电与否的方法?这样,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去寻找。
  师生对话如下。
  师:这个电路中有电吗?你们有多少种判断方法?
  生1:有3种判断方法,分别用电流表、电压表、千瓦时计。
  生2:还有电灯发光。
  师:很好,如图1所示。看来大家所学的知识很扎实。有没有第5种判断方法?
  生3:测电笔可以吗?
  师:当然可以。
  生4:刚才灯泡发光可以,那电热也行吧。
  师:是的。
  生5:放在直导线下方的小磁针发生偏转。
  师:太棒了!
  生6:依据电流的效应,还有其他效应吧,如在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第1章《水的组成》一节中,水通电分解,有气泡产生,说明有电流通过。(此时,全班同学发出了惊奇的声音)
  师:看图2,简直太精彩啦!还有第9种判断方法吗?(拿梳子在头上摆弄了几下)
  生7:静电!能吸引轻小物体。
  师:看来难不倒大家了。静电只能产生短暂或瞬时的电流,有没有稳定且持续的电……
  生8:有。电池、发电机、电磁感应现象。
  这样的回忆,使所有学生都吃惊,他们没想过自己学过的方法有这么多种,更没想过这些知识都可以串在一起,这样的学习就变得很有必要,也很有意义了。再则,知识只有串起来,才不会“掉队”。
  三、讲透疑难知识
  复习到一定阶段,就得使用“非常规手段”,“穿透”是非常规武器的代表。刚才以“电路中有电吗?”为主题,对知识点进行简单的呈现,只是处于“漂浮”状态,下面我们要使知识“下沉”。
  下面挑选了四个问题进行讨论、评析。
  先看关于测电笔的问题。
  问题1.如图3所示的电路中,有一盏正常发光的电灯突然熄灭,经检查发现保险丝完好,用测电笔插进插座的两个孔,氖管均发光。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A.进户的火线断了
  B.插座发生短路了
  C.进户的零线断了
  D.电灯的灯丝断了
  评析:家庭电路是串并联电路的综合应用。此题中,灯和插座显然是并联的,但电路出故障后,用测电笔插进插座的两个孔,电路就发生了变换。当插入右边的插孔时,火线、测电笔、人和大地就组成了串联电路;当插入左边的插孔时,火线、灯、一部分零线、测电笔、人和大地就组成串联电路。测电笔氖管均发光,说明经过上述物体的电路是通路,也说明此电路中的元件均是好的。于是,很容易找出正确答案为C。
  再看有关千瓦时计的问题。
  问题2.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第3章第6节P110的图3-76所示,请你说说千瓦时计额定电流为10安的意思。
  评析:因为额定值是针对用电器而言的,是用电器在额定电压下通过的电流值。而千瓦时计是测量家庭电路用电器消耗电能的仪器,尽管它本身消耗电,但耗电量很少,可以忽略。因此,当它接在220伏的电路中时,通过的电流值并不对应10安。此时的10安意思应该是标定电流,当用电器的总电流达到10安左右时,计量误差较小。当通过的电流很小时,计量误差较大。
  接着看有关小磁针的问题。
  问题3.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册第1章第2节P8的图1-21所示,将导线竖直放置进行实验,目的是什么?请你说明理由。
  评析:学生最怕的就是说理题,有些“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因此,多加强这方面的训练是很有必要的。此题是因为小磁针只能在水平方向转动,也就只能知道水平面磁场的方向。这样,就无法知道水平直导线前后磁场分布的情况。因此,将直导线竖直放置,就解决了周围(前后、左右)磁场分布的情况。   最后看与电热相关的问题。
  问题4.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第3章第6节P116图3-84所示是研究电热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这个实验中用到哪些科学方法?
  评析:《电热》这节是方法的“集中营”,最主要的是控制变量法、转换法和放大法。没有转换法,产生的热量无法收集和测量;不用放大法,加热时间太长,一节课来不及;当然,不用控制变量法就无法进行研究。除此之外,还采用了观察、对比、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等科学方法。
  问题线是路标,方法线是导航仪,能力线是宗旨。[1]离开知识讲方法是徒劳的,而离开能力讲方法是空洞的。通过上述知识、方法、能力的融合,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指日可待。
  四、“穿越”知识板块,构建知识网络
  重要知识只有通过串联,才能找到关系;疑难知识只能通过“穿透”,才能有效理解和落實;各块知识只要能“穿越”,就会结成网,才具有完整性和系统性。图4通过分类和评价,就可以使电学知识融会贯通。
  请将图4中的各图片进行分类(静电和电池两张图片叠在底层),并说明理由。
  生1:我认为可分为用电器和非用电器。
  生2:我认为可分为电源和非电源。
  生3:他们分类分得不够准确,我认为可以分为三类:生电的有静电、电池、发电机;测电的有电流表、电压表、千瓦时计、测电笔;耗电的有电灯、暖手宝、电解水和小磁针偏转现象。
  师:好。同学们往往受习惯思维影响,看来分类应按实际情况来分。
  你们能对这些证明有电的方法做出评价吗?
  生1:电流表和电压表比千瓦时计和测电笔判断范围大。因为千瓦时计和测电笔适用于家庭电路中。
  生2:电流表比电压表和千瓦时计判断准确,因为有电压不一定就有电流,电流过弱时千瓦时计有可能转不动……
  生3:有时灯比千瓦时计准。因为指示灯“2.2V 0.01A”亮时,千瓦时计转盘转不动。
  生4:电流表比灯准。因为灯不亮也有可能有电流通过。
  生5:电磁感应现象中,接入电流表后,发现有时即使指针无明显偏转,只要闭合电路中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就一定有电流产生。
  生6:我认为用电安全很重要。因此,首先考虑安全;其次是准确;最后是方便。
  师:很好!请看图5。
  以上通过对知识进行分类和评价,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培养了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尤其是学生评价能力的提升。
其他文献
[摘 要]发现规律是学习数学的有效方法.文章从指导学生观察实物、启发学生复习旧知识、诱导学生类比、激发学生猜想等角度来阐述如何帮助学生发现规律,找到学习数学的有效方法,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规律 观察 复习 类比 猜想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6)110045  所谓规律,是指事物之间内在的必然联系.数学规律就是指在数
[摘 要]数学是最具逻辑性的学科之一,数学思维与逻辑在实际生活中处处可见.经过数学思维与逻辑的分析,很多繁琐信息将会变得清晰易懂.数学中的四种命题及其关系蕴含着重要的逻辑思维,文章将探究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关键词]命题 逆否命题 等价转化[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6)110054数学是最具逻辑性的学科之一,数学思维与逻辑在实际生活中
[摘 要] 在以能力立意为价值取向的高考命题中,元素化合物知识成为考查化学概念与理论、化学科学的方法与技能以及化学科学的价值与应用的重要载体。以“铁和铁的化合物”高考专题复习为例,对新教材不同模块中的相关知识进行全面的整合及提升,帮助学生理清不同知识“模块”间的内在联系和逻辑关系,尝试通过知识结构化策略、问题化策略和方法化策略来提高高考复习的实效性。[关键词] 铁和铁的化合物 高考专题复习 实效性
[摘 要]学生头脑中的前概念会影响学生对新概念的学习。对此,在生物教学中教师需要进行概念转变教学,以学生原来已有的概念为教学起点,通过适当的教学行为解决学生的认知矛盾,使学生头脑中的生物学概念实现从错误到正确、模糊到清晰、片面到全面的转变,从而帮助学生建构更科学的概念。基于此,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的教学为例,着重探讨高中生物概念转变教学。[关键词]高中生物 概念转变教学[中图分类号]
[摘 要]《从生物圈到细胞》是高中生物的开局之课。为了能将这一课上出精彩,既完成知识教学目标,又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高中生物的兴趣,着重通过1个诗词导入和3个主要问题来组织教学。[关键词]细胞 生物圈 生命系统 诗词 问题[中图分类号] G633.9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6)110112《从生物圈到细胞》是高中生物必修1的第1节,也是高中生物的开局之课。同
[摘 要]研究源于教材的高考題,有助于引导广大教师重视教材,回归教材,避免题海战术.[关键词]高考题;教材;高中数学[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674-6058(2017)35-0001-03
[摘 要]在初中数学复习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梳理回顾知识点,并根据教学重难点及考点选择典型例题进行讲解,从而巩固学生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提高数学复习课的效率.[关键词]初中数学;复习课;平行线;教学策略[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6746058(2017)35000502在开展数学复习课教学时,教师要对学生有一个全面深入的了解,准确把握学情,这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高效课堂建设成为顺利实施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关键,而优秀的教学设计可以有效整合知识,优化知识结构,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教学设计;整合知识;优化结构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6746058(2017)35000802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活动过程,了解直线与圆的三种
[摘 要]高效课堂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用比较小的投入,获得尽可能大的收益.植入适当的感官动画,操作具体的数学实验,实施多层次、小步伐的教学过渡,不仅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认知心理,同时对提高立体几何概念课的教学效率有着重要作用.[关键词]立足学生;立体几何;概念课;教学效率[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6746058(2017)35001702中科院李邦河院
[摘 要]物理课堂教学的展开应建立在学生已有经验和知识水平的基础上,但学生的经验,有些是片面的,甚至是错误的。这时教师就要有意识地创设情境,挖掘并呈现学生错误的前概念,进而引导学生在求真探索中发现规律,建构概念,提升思维的品质。[关键词]物理课堂;学生经验;思维品质[中图分类号]G63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6746058(2017)35003502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我们要有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