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幼儿期是人生的起步阶段,幼儿期的心理健康对幼儿一生的发展有极其重要的影响。因此,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健康教育是维护健康的必由之路,健康教育系统地渗透在幼儿园教育中,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幼儿的发展需要,更是幼儿园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作者针对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通过不断探索和实践,总结出一些粗浅的体会。
关键词: 幼儿教育 心理健康 身心发展一、在良好的生活环境中培养幼儿活泼开朗的性格
良好的生活环境和丰富多彩的生活内容可以萌发幼儿喜欢集体生活的情感。由于幼儿初次离开家庭,走进一个陌生的环境,有的孩子会因为想妈妈而哭,有的孩子会因为不熟悉环境而害怕,还有的孩子会因为性格上的问题而出现意想不到的情况。老师要抓住有利的时机,在为幼儿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和提供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的过程中,对幼儿进行良好个性的培养。例如我们经常在活动区投放一些幼儿喜欢玩的玩具,幼儿之间通过玩玩具,学习交往、学习合作,不断提高交往能力和分享合作的愉快;在春暖花开的季节,我们把课堂搬到户外,让孩子们在看“迎春花吹喇叭”、“柳姑娘的长辫子”、“欢迎小燕子回家”的快乐中学习“小草醒”、“花儿笑了”、“青蛙在唱歌”、“燕子在跳舞”等美好词句。孩子们在玩中学、在学中乐,在乐中愉悦情绪,在愉悦中健康自己的心理。
二、在游戏中促使幼儿良好个性的形成
游戏是幼儿力所能及的劳动等实践活动,为幼儿进行良好个性的培养搭建了平台。健康的游戏和有兴趣的劳动,满足了幼儿渴望实践的要求,有助于培养幼儿活泼开朗的性格,促进幼儿逐渐形成良好的个性。例如在《开商店》的游戏中,性格内向的某小朋友想当“售货员”,但是他不好意思说卖东西的话。经过几次玩《开商店》的游戏之后,他的感性经验越来越丰富。在当“售货员”的过程中,他不仅会卖东西,而且会主动向顾客介绍商品的名称和基本价格,不仅培养他活泼开朗的性格,而且锻炼他的口语能力和交往能力,更满足他渴望参与大人们实践活动的愿望和需求。
幼儿的积极性是需要成人激励和保护的,一旦孩子们的积极性被调动出来,孩子们的情绪就会饱满,接受教育就会有效果。为了给幼儿提供表现自己能力的机会,通过各种有趣的游戏,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品尝“吃苦”的滋味,磨炼耐劳的意志,感受学本领的快乐,鼓励向上的精神。例如在“我把玩具送回家”(收拾玩具的劳动)、“我帮椅子洗洗脸”(擦椅子的劳动)等趣味劳动中,孩子们感受到自己一双小手的价值,自我服务意识提高了,爱惜物品的情感增强了,自私、懒惰的坏习惯改掉了……懂得了劳动的意义,品尝了经过克服困难取得成功的快乐,提高了做事的坚持性,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用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对幼儿进行良好个性的培养
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是向幼儿进行良好个性培养的源泉。在对幼儿进行良好个性培养的过程中,我们很注重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当时发生在幼儿身上的事情,创编幼儿能理解的、有教育意义的故事、儿歌及儿童歌曲等。用发生在幼儿身边的事情,教育幼儿本人。例如在故事《小手回来了》(自编)讲完之后,孩子们中间引起强烈的反响。许多孩子都对不爱劳动的嘟嘟进行批评,都赞扬波波是一个聪明、勤劳、爱劳动的好孩子。他们表示要学习波波,不让爸爸妈妈操心,学做自己能做的事,做有独立性的好孩子。
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和优秀的儿童歌曲,能使幼儿摒弃不良的习惯,形成良好的行为,更为幼儿模仿美好的事物提供平台。幼儿在生活中通过讲好听的故事和唱好听的儿童歌曲,陶冶情操,增长知识,懂得道理,增强自信,学会交往,磨炼意志,健康心理,规范行为。例如有一个小朋友很聪明,但是他的性情暴躁,攻击性行为很强。他经常欺负小朋友,经常对同伴搞“恶作剧”,许多小朋友都害怕他。为了教育他改掉身上的缺点,能与同伴们一起快乐地学习与生活,创编故事“没人理睬的小猴子”(自编),让他在故事中扮演小猴子,使该小朋友在扮演小猴子的过程中受到很大的教育。他认为故事里小猴子做的那些事情自己也做过,后来我们又创编一首儿童歌曲“小兔子的红雨靴”,让该小朋友在“没人理睬的小猴子”和“小兔子的红雨靴”这两个不同角色中明辨是非,懂得道理。经过不断教育和培养,他发生很大的变化,脾气不再暴躁,不再搞“恶作剧”欺负小朋友了。
四、家园携手共育幼儿
家园共育幼儿,是培养幼儿良好个性的最佳途径。由于幼儿每天往返于家庭和幼儿园两个生活场所,因此,如果孩子们在幼儿园里受到的教育在家庭中得不到巩固,幼儿良好的个性培养就得不到衔接,就会达到事倍功半的效果,幼儿就会出现“两面性”的倾向,这不利于幼儿良好个性的形成。为此,我们应向家长宣传“理性”教育孩子的重要性,帮助家长走出教育孩子的“误区”,真诚地向家长提供有关家教方面的书刊等。
总之,培养幼儿的良好个性,促进幼儿心理健康,是幼儿教师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对幼儿进行良好个性的培养,是一项艰难、复杂、长期的教育工作,全社会都应该重视这项工作,尤其是幼儿园和家庭。在对幼儿进行严格要求时,应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不能以“严”代之,使幼儿真正感受“严格”与“宽容”的界限之分。家庭成员对孩子的教育态度应保持一致,教育方法要得当,切忌“拔苗助长”,以促进孩子良好个性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 幼儿教育 心理健康 身心发展一、在良好的生活环境中培养幼儿活泼开朗的性格
良好的生活环境和丰富多彩的生活内容可以萌发幼儿喜欢集体生活的情感。由于幼儿初次离开家庭,走进一个陌生的环境,有的孩子会因为想妈妈而哭,有的孩子会因为不熟悉环境而害怕,还有的孩子会因为性格上的问题而出现意想不到的情况。老师要抓住有利的时机,在为幼儿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和提供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的过程中,对幼儿进行良好个性的培养。例如我们经常在活动区投放一些幼儿喜欢玩的玩具,幼儿之间通过玩玩具,学习交往、学习合作,不断提高交往能力和分享合作的愉快;在春暖花开的季节,我们把课堂搬到户外,让孩子们在看“迎春花吹喇叭”、“柳姑娘的长辫子”、“欢迎小燕子回家”的快乐中学习“小草醒”、“花儿笑了”、“青蛙在唱歌”、“燕子在跳舞”等美好词句。孩子们在玩中学、在学中乐,在乐中愉悦情绪,在愉悦中健康自己的心理。
二、在游戏中促使幼儿良好个性的形成
游戏是幼儿力所能及的劳动等实践活动,为幼儿进行良好个性的培养搭建了平台。健康的游戏和有兴趣的劳动,满足了幼儿渴望实践的要求,有助于培养幼儿活泼开朗的性格,促进幼儿逐渐形成良好的个性。例如在《开商店》的游戏中,性格内向的某小朋友想当“售货员”,但是他不好意思说卖东西的话。经过几次玩《开商店》的游戏之后,他的感性经验越来越丰富。在当“售货员”的过程中,他不仅会卖东西,而且会主动向顾客介绍商品的名称和基本价格,不仅培养他活泼开朗的性格,而且锻炼他的口语能力和交往能力,更满足他渴望参与大人们实践活动的愿望和需求。
幼儿的积极性是需要成人激励和保护的,一旦孩子们的积极性被调动出来,孩子们的情绪就会饱满,接受教育就会有效果。为了给幼儿提供表现自己能力的机会,通过各种有趣的游戏,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品尝“吃苦”的滋味,磨炼耐劳的意志,感受学本领的快乐,鼓励向上的精神。例如在“我把玩具送回家”(收拾玩具的劳动)、“我帮椅子洗洗脸”(擦椅子的劳动)等趣味劳动中,孩子们感受到自己一双小手的价值,自我服务意识提高了,爱惜物品的情感增强了,自私、懒惰的坏习惯改掉了……懂得了劳动的意义,品尝了经过克服困难取得成功的快乐,提高了做事的坚持性,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用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对幼儿进行良好个性的培养
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是向幼儿进行良好个性培养的源泉。在对幼儿进行良好个性培养的过程中,我们很注重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当时发生在幼儿身上的事情,创编幼儿能理解的、有教育意义的故事、儿歌及儿童歌曲等。用发生在幼儿身边的事情,教育幼儿本人。例如在故事《小手回来了》(自编)讲完之后,孩子们中间引起强烈的反响。许多孩子都对不爱劳动的嘟嘟进行批评,都赞扬波波是一个聪明、勤劳、爱劳动的好孩子。他们表示要学习波波,不让爸爸妈妈操心,学做自己能做的事,做有独立性的好孩子。
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和优秀的儿童歌曲,能使幼儿摒弃不良的习惯,形成良好的行为,更为幼儿模仿美好的事物提供平台。幼儿在生活中通过讲好听的故事和唱好听的儿童歌曲,陶冶情操,增长知识,懂得道理,增强自信,学会交往,磨炼意志,健康心理,规范行为。例如有一个小朋友很聪明,但是他的性情暴躁,攻击性行为很强。他经常欺负小朋友,经常对同伴搞“恶作剧”,许多小朋友都害怕他。为了教育他改掉身上的缺点,能与同伴们一起快乐地学习与生活,创编故事“没人理睬的小猴子”(自编),让他在故事中扮演小猴子,使该小朋友在扮演小猴子的过程中受到很大的教育。他认为故事里小猴子做的那些事情自己也做过,后来我们又创编一首儿童歌曲“小兔子的红雨靴”,让该小朋友在“没人理睬的小猴子”和“小兔子的红雨靴”这两个不同角色中明辨是非,懂得道理。经过不断教育和培养,他发生很大的变化,脾气不再暴躁,不再搞“恶作剧”欺负小朋友了。
四、家园携手共育幼儿
家园共育幼儿,是培养幼儿良好个性的最佳途径。由于幼儿每天往返于家庭和幼儿园两个生活场所,因此,如果孩子们在幼儿园里受到的教育在家庭中得不到巩固,幼儿良好的个性培养就得不到衔接,就会达到事倍功半的效果,幼儿就会出现“两面性”的倾向,这不利于幼儿良好个性的形成。为此,我们应向家长宣传“理性”教育孩子的重要性,帮助家长走出教育孩子的“误区”,真诚地向家长提供有关家教方面的书刊等。
总之,培养幼儿的良好个性,促进幼儿心理健康,是幼儿教师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对幼儿进行良好个性的培养,是一项艰难、复杂、长期的教育工作,全社会都应该重视这项工作,尤其是幼儿园和家庭。在对幼儿进行严格要求时,应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不能以“严”代之,使幼儿真正感受“严格”与“宽容”的界限之分。家庭成员对孩子的教育态度应保持一致,教育方法要得当,切忌“拔苗助长”,以促进孩子良好个性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