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湖北郧县是国家级贫困县,城乡之间、乡镇之间的差别都很大。地区间的差异造成了师资流动的不合理和不公平:城区和环境较优越的乡镇师资优裕,贫困而偏远的山村师资匮乏。如较偏远贫困的梅铺镇中学现有学生1840名,27个教学班,在编教师77人,按1∶16.8的国家规定的师生比标准,该校至少缺编32人。全县像这样大小的学校有上百所,如何解决这些学校缺编的问题并促进其持续发展?为此,郧县教育局从改变支教思路、创新支教方式等方面入手,较好地解决了城乡师资不均、教师单向不合理流动等矛盾。5年来,支教已从最初的一种调剂城乡师资的权宜之计,定型为一种平衡城乡师资矛盾的工程,被长期坚持下来,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从中我们总结出了以下经验:
确立正确的支教理念,让权宜之计变为统筹谋略
湖北郧县教育局推行支教的最初想法是,把师资过剩地方的一部分教师临时调整到那些师资不足的地方,使城乡或乡镇之间的师资在数量上或结构上相对平衡,以消除一些直接矛盾。但随着支教工作的推进和师资不平衡问题的加剧,县教育局认识到,如果再如此简单地推行支教工作,不仅难以更好地解决城乡师资差异问题,还势必激化城乡教育的矛盾。因为支教方往往把一些素质较差的教师安排出去支教,以“卸包袱”,支教成了师资优越地区对师资匮乏地区的一种敷衍。
针对这些问题,郧县教育局迅速从确立正确的支教理念入手,规范支教行为,加强支教管理,提高支教质量,改数量支教为质量支教,变权宜支教为统筹支教。县教育局提出:支教的出发点应立足于被支教方而不是支教方,支教的目的是实现师资质量的平衡和优质师资的共享,而不是量的调拨和表面的持平。因此,城关和城关周边地区应根据贫困边远山区对师资的实际需要供其所求(从学科、年级、师资的基本能力素质等方面),并确定一定的支教质量目标,如薄弱学科或薄弱年级在一定时间内达到同类学科或同年级的一般水准。实现了这样的目标,方为完成任务。
正确的支教理念的确立,使当初支教的临时行为变为一种长久之计,使优越地区“卸包袱”的行为变为一种帮辅行动,使当初的权宜之计变为平衡全县师资状况的统筹谋略,而且逐渐形成一种制度,坚持了下来。
制定城乡师资“绝对流动”和“相对不动”政策,确保全县优质师资公平使用
长期以来,城乡地区悬殊的差距导致了城乡师资的单向流动和不公平流动,优秀的师资一直朝城里“钻”,教师一旦进城就一辈子不动;乡村学校成了优秀师资的培养基地和过路驿站。这种单向流动给贫困山区基础教育造成了极大的伤害。近年来,为了减轻这种伤害,郧县教育局在确立正确的支教理念后,又制定了城乡师资的“绝对流动”和“相对不动”政策,使支教工作经常化,使城乡师资流动合理化。
“绝对流动”就是打破教师在某校任教的永久不变性,全县一盘棋,不分城乡,师资统筹调配。具体到每位教师身上,就是在受聘的前提下,只有相对稳定的工作,而没有固定不变的学校,根据全局的需要,哪个学校师资不配套,结构不合理,人员不满足,就往哪里去。对于到边远山区乡镇去任教的教师,教育局从生活补助、职称晋升、政治关怀等方面给予适当照顾。
“相对不动”即就某乡镇某学校某阶段某学期的基本师资力量布局看,应相对不变,以保持教育教学的基本稳定性和连续性以及学生的可接受性。某一学校的师资组合,要发挥整体作用,队伍必须经过一个磨合过程。所以,教师队伍的频繁变动和某一教师的频繁流动,既影响教育教学工作也影响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因此,在经过必要的流动调整达到整体师资部署基本平衡的情况下,应保持师资格局的相对不动。
“绝对流动”和“相对不动”政策的实施为真正支教铺平了道路,为全县师资的正常调整使用铺平了道路。教师们不再为支不支教的问题与领导发生矛盾,大家都可能流动,都要流动,都将处在流动中,全县任何一所学校都可能是自己任教的地方,支持边远山区的教育是自己的使命。所以,从城镇到乡村,从交通便利之处到不便之处,选派支教人员,大家不再认为是某个领导的意志,不再认为是某领导与自己过不去,不再存在思想矛盾。
搞“造血支教”,不搞“任务支教”
过去的支教是“任务支教”,即教师根据对方师资短缺的情况去“填空”,把无人完成的教学任务完成,一旦有人接替即撤离。对于师资薄弱的贫困山区学校而言,“任务支教”只简单地解决了一时的困难,根本的问题仍然存在。
“造血支教”是派学科骨干教师去支教,他们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还要完成培养当地学科骨干教师的任务。这样才能帮助贫困地区学校改变始终依靠支教这根拐杖来提高教学质量的状况。郧县教育局要求参与支教的骨干教师除了完成正常的教学任务外,每学期至少还要完成“五个一”的任务,即讲一节优质公开课,对当地教师的课进行一次课堂会诊,给当地教师做一次专题讲座,与当地教师进行一次新课程说课交流,指导当地教师写一篇教学论文。学科骨干教师到山区支教,教育局将其视为教师的科研活动予以重视,对于支教业绩突出的,教育局在评选星级教师、特级教师等方面给予优先考虑。
与此同时,县教育局还组建了辅助贫困边远山区薄弱师资学校的“特别行动小组”,把全县优秀师资和拔尖人才组成配套的学科小组,每月一次深入到需要支教的乡镇学校,与支教教师合作,共同推动薄弱师资学校的校本教研,深层次提高当地教师的业务水平。
“造血支教”为山区教师的专业发展找到了一条绿色通道,也为落后地区的教育质量提高和可持续发展摸索出了一条可行之路。
将支教与实行聘用制结合起来,确保师资的合理有序流动
2003年,郧县对所有中小学教师实施了身份转变,由原来的“铁饭碗”转为合同制,这为师资的管理和使用,也为教师的正常流动和交流铺平了道路。过去,城乡师资特别是城区师资固定不变,支教安排相对困难。聘用制实施后,这个困难迎刃而解。由于城区具有中高级职称的教师过剩,定编定岗,一批中高级职称的教师因编制所限而难以竞聘,这样,他们中的不少人就主动选择到偏远的缺编乡镇去任教。在那里,这些教师既解决了自身的聘用问题,也解决了偏远山区缺师的问题。
将支教与实行聘用制结合起来的第二种方式是:特别针对贫困边远的山区,聘用一批近年从师范院校毕业的优秀师资去那里从教,这批教师不作为正式的合同制教师,而作为临时合同制教师使用。根据当地的实际需要和该教师的教学业绩,确定其聘用期限。郧县近年陆续从专科毕业生中聘用了123名教师,作为新生的支教力量派往9个贫困边远乡镇。这些年轻教师情绪高涨,精力充沛,在山区很受欢迎,2005年经过考核考试,他们中有10人被转为正式合同制教师,这给了支教的非正式合同制教师以很大的鼓舞。
(编辑孙金鑫)
确立正确的支教理念,让权宜之计变为统筹谋略
湖北郧县教育局推行支教的最初想法是,把师资过剩地方的一部分教师临时调整到那些师资不足的地方,使城乡或乡镇之间的师资在数量上或结构上相对平衡,以消除一些直接矛盾。但随着支教工作的推进和师资不平衡问题的加剧,县教育局认识到,如果再如此简单地推行支教工作,不仅难以更好地解决城乡师资差异问题,还势必激化城乡教育的矛盾。因为支教方往往把一些素质较差的教师安排出去支教,以“卸包袱”,支教成了师资优越地区对师资匮乏地区的一种敷衍。
针对这些问题,郧县教育局迅速从确立正确的支教理念入手,规范支教行为,加强支教管理,提高支教质量,改数量支教为质量支教,变权宜支教为统筹支教。县教育局提出:支教的出发点应立足于被支教方而不是支教方,支教的目的是实现师资质量的平衡和优质师资的共享,而不是量的调拨和表面的持平。因此,城关和城关周边地区应根据贫困边远山区对师资的实际需要供其所求(从学科、年级、师资的基本能力素质等方面),并确定一定的支教质量目标,如薄弱学科或薄弱年级在一定时间内达到同类学科或同年级的一般水准。实现了这样的目标,方为完成任务。
正确的支教理念的确立,使当初支教的临时行为变为一种长久之计,使优越地区“卸包袱”的行为变为一种帮辅行动,使当初的权宜之计变为平衡全县师资状况的统筹谋略,而且逐渐形成一种制度,坚持了下来。
制定城乡师资“绝对流动”和“相对不动”政策,确保全县优质师资公平使用
长期以来,城乡地区悬殊的差距导致了城乡师资的单向流动和不公平流动,优秀的师资一直朝城里“钻”,教师一旦进城就一辈子不动;乡村学校成了优秀师资的培养基地和过路驿站。这种单向流动给贫困山区基础教育造成了极大的伤害。近年来,为了减轻这种伤害,郧县教育局在确立正确的支教理念后,又制定了城乡师资的“绝对流动”和“相对不动”政策,使支教工作经常化,使城乡师资流动合理化。
“绝对流动”就是打破教师在某校任教的永久不变性,全县一盘棋,不分城乡,师资统筹调配。具体到每位教师身上,就是在受聘的前提下,只有相对稳定的工作,而没有固定不变的学校,根据全局的需要,哪个学校师资不配套,结构不合理,人员不满足,就往哪里去。对于到边远山区乡镇去任教的教师,教育局从生活补助、职称晋升、政治关怀等方面给予适当照顾。
“相对不动”即就某乡镇某学校某阶段某学期的基本师资力量布局看,应相对不变,以保持教育教学的基本稳定性和连续性以及学生的可接受性。某一学校的师资组合,要发挥整体作用,队伍必须经过一个磨合过程。所以,教师队伍的频繁变动和某一教师的频繁流动,既影响教育教学工作也影响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因此,在经过必要的流动调整达到整体师资部署基本平衡的情况下,应保持师资格局的相对不动。
“绝对流动”和“相对不动”政策的实施为真正支教铺平了道路,为全县师资的正常调整使用铺平了道路。教师们不再为支不支教的问题与领导发生矛盾,大家都可能流动,都要流动,都将处在流动中,全县任何一所学校都可能是自己任教的地方,支持边远山区的教育是自己的使命。所以,从城镇到乡村,从交通便利之处到不便之处,选派支教人员,大家不再认为是某个领导的意志,不再认为是某领导与自己过不去,不再存在思想矛盾。
搞“造血支教”,不搞“任务支教”
过去的支教是“任务支教”,即教师根据对方师资短缺的情况去“填空”,把无人完成的教学任务完成,一旦有人接替即撤离。对于师资薄弱的贫困山区学校而言,“任务支教”只简单地解决了一时的困难,根本的问题仍然存在。
“造血支教”是派学科骨干教师去支教,他们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还要完成培养当地学科骨干教师的任务。这样才能帮助贫困地区学校改变始终依靠支教这根拐杖来提高教学质量的状况。郧县教育局要求参与支教的骨干教师除了完成正常的教学任务外,每学期至少还要完成“五个一”的任务,即讲一节优质公开课,对当地教师的课进行一次课堂会诊,给当地教师做一次专题讲座,与当地教师进行一次新课程说课交流,指导当地教师写一篇教学论文。学科骨干教师到山区支教,教育局将其视为教师的科研活动予以重视,对于支教业绩突出的,教育局在评选星级教师、特级教师等方面给予优先考虑。
与此同时,县教育局还组建了辅助贫困边远山区薄弱师资学校的“特别行动小组”,把全县优秀师资和拔尖人才组成配套的学科小组,每月一次深入到需要支教的乡镇学校,与支教教师合作,共同推动薄弱师资学校的校本教研,深层次提高当地教师的业务水平。
“造血支教”为山区教师的专业发展找到了一条绿色通道,也为落后地区的教育质量提高和可持续发展摸索出了一条可行之路。
将支教与实行聘用制结合起来,确保师资的合理有序流动
2003年,郧县对所有中小学教师实施了身份转变,由原来的“铁饭碗”转为合同制,这为师资的管理和使用,也为教师的正常流动和交流铺平了道路。过去,城乡师资特别是城区师资固定不变,支教安排相对困难。聘用制实施后,这个困难迎刃而解。由于城区具有中高级职称的教师过剩,定编定岗,一批中高级职称的教师因编制所限而难以竞聘,这样,他们中的不少人就主动选择到偏远的缺编乡镇去任教。在那里,这些教师既解决了自身的聘用问题,也解决了偏远山区缺师的问题。
将支教与实行聘用制结合起来的第二种方式是:特别针对贫困边远的山区,聘用一批近年从师范院校毕业的优秀师资去那里从教,这批教师不作为正式的合同制教师,而作为临时合同制教师使用。根据当地的实际需要和该教师的教学业绩,确定其聘用期限。郧县近年陆续从专科毕业生中聘用了123名教师,作为新生的支教力量派往9个贫困边远乡镇。这些年轻教师情绪高涨,精力充沛,在山区很受欢迎,2005年经过考核考试,他们中有10人被转为正式合同制教师,这给了支教的非正式合同制教师以很大的鼓舞。
(编辑孙金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