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校在“宁可实而不华,不可华而不实”的“三实”文化的影响下,立足学生的“实际”,教学内容“实在”,构建富有“实效”的课堂教学模式,促进每一个孩子生命样态的改变,为每一个生命的幸福人生奠基,是我们努力的方向。语文学科存在哪些问题?学生学习力现状如何?提升学生学习力的载体和策略是什么?本文就此作初浅的探讨。
一、寻求提升学生学习力的“三案”载体
什么是“三案”?“三案”是指教师以授课内容为单位与学生共同编写的具体教学方案,包括引导案、探究案、训练案,教师充分利用“三案”,在科学合理的任务驱动下,利用各种资源,优化课堂教学,让学生直接、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唤醒学生沉睡的潜能,提升学生的学习力,实现课前、课中、课后高效。
引导案是用于课前,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以素质教育要求为目标,以学生为本,以三维目标的达成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用于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建构知识、提升自主学习能力的学习方案,也是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案。探究案是用于课中,教师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最大限度地激活学生用已有的知识来解决目前的困惑,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生生合作、小组合作、大组交流等学习方式主动探究、学教合一,真正改变学生学习方式,提升学生探究能力,师生共用的一种教学方案。训练案是用于课后,对学生课前自主学习、课堂探究过程中,学生掌握知识程度,学习所出现的问题及其原因进行反馈,对教师教学中出现优点、缺点进行总结,升华学生学习经验和快乐体验,将学习所得用于解决实践问题,总结出提升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有利于下节课的教学的训练方案。
二、任务驱动教学模式要遵循的原则
以“三案”为载体的任务驱动教学模式要遵循以下原则。
目标化原则,任务驱动教学模式通过为学生提供体验实践的情境和感悟问题的情境,使学生主动探究、思考、运用,最终达成教学目标,以此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促进学生成长。
趣味性原则,任务的设计要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为出发点,以满足学生的探究欲望为动力源,以完成教学任务为最终目标;连贯性原则,“三案”是一个连贯的整体,任务的设计要有连贯性,任务之间有一定的联系;实用性原则,任务的设计要有实用性,让学生感觉到这样的任务以后也会经常遇到,对学习、生活都有益处,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就会大大提高。
激励性原则,任务的设计不可能十全十美,也不能固化所有步骤,任务的完成是以结果为目标,允许学生出错并自己解决问题,让学生有成功感。肯定学生的探究意识并及时展示学生的成果。
三、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操作流程
以引导案为载体的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操作流程如下。
任务一:了解学习目标、重难点等。在解读教材,分析学情的基础上确定知识、能力、情感目标。重点难点是本节课要突破的核心任务。学情分析是从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教材、大纲、考纲、课标等对应能力要求进行分析。学法指导采用自主学习方法。
任务二:识记类基础级任务。通过填空题或知识短文阅读,让学生完成知识准备。比如字音、字形、词语意义、作家介绍、时代背景等。教师提供一两个方面的范例,让学生模仿出题。
任务三:理解级任务。通过思考题让学生自主读书、思考、操作。比如从对文章的内容概述、写法鉴赏、中心理解等方面设置一系列的思考题。
任务四:提问任务。这一环节,让学生根据预习,以问题形式提出疑惑,形成自己的思考。
任务五:自我评价。让学生根据老师、同学的评价,进行自我评价,写出学后反思,最大的收获是什么?急需解决的问题是什么?下一步怎么做? 不断提升自主学习能力。
教师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要全程关注,针对反馈信息,分析原因,抓住主要问题,肯定进步,指明不足,提出修改意见。
以探究案为载体的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操作流程如下。
任务一:导入新课。以检查、交流或拓展导学案内容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任务二:讲授新课。可安排两个主题探究活动,每个15分钟完成。流程如下:创设情境,提出任务;分析任务,教师引导;自主合作,完成任务;展示评价,反馈提升。一方面是对学生任务完成过程和结果的评价,另一方面是对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能力的评价,并及时反馈学生掌握情况,提升探究能力。
任务三:画知识网络图。学生按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探究出线索,与其他章节的联系、与整个教材体系的联系,建构学科知识体系,同时还引导学生对学习方法进行归纳。
任务四:板书设计。教师将对教材的深刻理解的板书直观、清晰的呈现给学生,要体现知识的体系和生成过程,帮助学生完善知识能力体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把学生引入教学的情景,开启学生的智力。
以训练案为载体的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操作流程如下。
任务一:完成基础检测题。基础检测题题型要多样,是对引导案中“识记类基础级任务”的检测。
任务二:完成能力检测题。针对“导学案”中理解级任务和“探究案”中的应用级任务设置试题,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任务三:完成拓展训练题。针对“探究案”中拓展级任务,链接相应高考题,让学生直击高考,试题具有针对性和典型性,培养学生将知识和能力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任务四:建立错题档案。让学生根据本节课所涉及练习题,列出典型错题案例,进行错因分析,提出改进措施。培养学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当然,因为语文学科的开放性和理解的不确定性,针对典型案例建立档案。
任务五:撰写学习反思。从学习态度、方法、效率等角度进行反思,提出改进措施。
总之,语文课堂是一片广阔的蓝天,“三案”是蓝天中的流动的空气,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是学生们神往的金灿灿的太阳,自主学习能力、探究能力、问题解决能力是孩子们翺翔的翅膀,我期待着孩子们“抟扶摇而上九万里”。
一、寻求提升学生学习力的“三案”载体
什么是“三案”?“三案”是指教师以授课内容为单位与学生共同编写的具体教学方案,包括引导案、探究案、训练案,教师充分利用“三案”,在科学合理的任务驱动下,利用各种资源,优化课堂教学,让学生直接、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唤醒学生沉睡的潜能,提升学生的学习力,实现课前、课中、课后高效。
引导案是用于课前,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以素质教育要求为目标,以学生为本,以三维目标的达成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用于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建构知识、提升自主学习能力的学习方案,也是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案。探究案是用于课中,教师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最大限度地激活学生用已有的知识来解决目前的困惑,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生生合作、小组合作、大组交流等学习方式主动探究、学教合一,真正改变学生学习方式,提升学生探究能力,师生共用的一种教学方案。训练案是用于课后,对学生课前自主学习、课堂探究过程中,学生掌握知识程度,学习所出现的问题及其原因进行反馈,对教师教学中出现优点、缺点进行总结,升华学生学习经验和快乐体验,将学习所得用于解决实践问题,总结出提升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有利于下节课的教学的训练方案。
二、任务驱动教学模式要遵循的原则
以“三案”为载体的任务驱动教学模式要遵循以下原则。
目标化原则,任务驱动教学模式通过为学生提供体验实践的情境和感悟问题的情境,使学生主动探究、思考、运用,最终达成教学目标,以此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促进学生成长。
趣味性原则,任务的设计要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为出发点,以满足学生的探究欲望为动力源,以完成教学任务为最终目标;连贯性原则,“三案”是一个连贯的整体,任务的设计要有连贯性,任务之间有一定的联系;实用性原则,任务的设计要有实用性,让学生感觉到这样的任务以后也会经常遇到,对学习、生活都有益处,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就会大大提高。
激励性原则,任务的设计不可能十全十美,也不能固化所有步骤,任务的完成是以结果为目标,允许学生出错并自己解决问题,让学生有成功感。肯定学生的探究意识并及时展示学生的成果。
三、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操作流程
以引导案为载体的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操作流程如下。
任务一:了解学习目标、重难点等。在解读教材,分析学情的基础上确定知识、能力、情感目标。重点难点是本节课要突破的核心任务。学情分析是从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教材、大纲、考纲、课标等对应能力要求进行分析。学法指导采用自主学习方法。
任务二:识记类基础级任务。通过填空题或知识短文阅读,让学生完成知识准备。比如字音、字形、词语意义、作家介绍、时代背景等。教师提供一两个方面的范例,让学生模仿出题。
任务三:理解级任务。通过思考题让学生自主读书、思考、操作。比如从对文章的内容概述、写法鉴赏、中心理解等方面设置一系列的思考题。
任务四:提问任务。这一环节,让学生根据预习,以问题形式提出疑惑,形成自己的思考。
任务五:自我评价。让学生根据老师、同学的评价,进行自我评价,写出学后反思,最大的收获是什么?急需解决的问题是什么?下一步怎么做? 不断提升自主学习能力。
教师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要全程关注,针对反馈信息,分析原因,抓住主要问题,肯定进步,指明不足,提出修改意见。
以探究案为载体的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操作流程如下。
任务一:导入新课。以检查、交流或拓展导学案内容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任务二:讲授新课。可安排两个主题探究活动,每个15分钟完成。流程如下:创设情境,提出任务;分析任务,教师引导;自主合作,完成任务;展示评价,反馈提升。一方面是对学生任务完成过程和结果的评价,另一方面是对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能力的评价,并及时反馈学生掌握情况,提升探究能力。
任务三:画知识网络图。学生按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探究出线索,与其他章节的联系、与整个教材体系的联系,建构学科知识体系,同时还引导学生对学习方法进行归纳。
任务四:板书设计。教师将对教材的深刻理解的板书直观、清晰的呈现给学生,要体现知识的体系和生成过程,帮助学生完善知识能力体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把学生引入教学的情景,开启学生的智力。
以训练案为载体的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操作流程如下。
任务一:完成基础检测题。基础检测题题型要多样,是对引导案中“识记类基础级任务”的检测。
任务二:完成能力检测题。针对“导学案”中理解级任务和“探究案”中的应用级任务设置试题,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任务三:完成拓展训练题。针对“探究案”中拓展级任务,链接相应高考题,让学生直击高考,试题具有针对性和典型性,培养学生将知识和能力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任务四:建立错题档案。让学生根据本节课所涉及练习题,列出典型错题案例,进行错因分析,提出改进措施。培养学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当然,因为语文学科的开放性和理解的不确定性,针对典型案例建立档案。
任务五:撰写学习反思。从学习态度、方法、效率等角度进行反思,提出改进措施。
总之,语文课堂是一片广阔的蓝天,“三案”是蓝天中的流动的空气,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是学生们神往的金灿灿的太阳,自主学习能力、探究能力、问题解决能力是孩子们翺翔的翅膀,我期待着孩子们“抟扶摇而上九万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