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事业涉及千家万户、惠及子孙后代、决定国运兴衰、关乎社会和谐。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农村教师的培训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国培、省培和地方培训,给农村教师带去了新鲜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极大地提高了农村教师教书育人水平,但实际上,现有的培训还远不能满足农村教师对高水准培训的渴望,一些实质性的问题也逐渐浮出水面,引人思考,农村教师培训工作依然任重而道远。
一、农村师培工作存在的问题及教师需求
农村师培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个:一是整齐划一的培训观念制约着个性化的教师专业成长;二是脱离实践的培训内容难以让教师内化为自己的教学行为;三是单一传授式的培训方法削减了教师的学习热情;四是县级以上集中培训领悟不到位导致培训传递信息衰减;五是培训机制的不健全制约着教师专业成长的实质性提高。
针对以上教师培训中尚存的典型突出问题,我们做了一次关于农村教师培训需求的问卷调查,结果是:在培训保障上,教师更需要一种完善的机制;在培训资源上,教师更需要最前沿、最开阔的高质量信息;在培训内容上,教师更需要能够真正解决教育教学中实际问题的操作技能与方法;在培训方式上,教师更渴望交流互动式的体验学习。
基于农村教师培训中尚存的问题和教师需求,我们不断研究、深入反思,广泛征求意见,科学确立了“十二五”时期我县师培工作的总体思路,即以“质量为本、改革创新、均衡发展、和谐共进”为基本方针,以“抓基础,促达标;抓质量,促提高;抓改革,促创新”为总的导向,以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为目标,坚持“面向全员、突出骨干,面向全县、倾斜农村,面向课堂、服务课改”,进一步拓宽培训渠道,改革培训模式,完善培训机制,求实效、创特色。
二、创新模式 构建农村教师培训新体制
围绕整体思路,2011年我县师培工作着重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了调整和强化。
(一)提高认识明确目标,力求课程系统化
农村教师培训工作是一个系统化的大工程。我们站在教育的大局上,深刻领会全面提升农村中小学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对实现城乡教育一体化的重要意义。作为培训部门的我们立足于教师的需求制定培训计划、设计培训课程,使课程内容既包括“三新一德”,又体现教师与骨干教师、新教师间对专业的不同需求,使培训课程实现系统化、模块化,各有侧重、各有目标,初步构建具有阶段性、层次性的培训课程体系。
(二)优化培训者队伍,努力提升培训质量
从某种意义上讲,培训者的质量,就是培训的质量。我们的做法,一是采取“教研员非坐班制”,深入基层,了解、研究基层学校及一线教学存在的问题,弄清一线教师的工作特点和需求。二是发挥名师引领作用。三是加强培训质量管理,建立培训质量调查制度,把学员的评价作为对培训者考核的重要依据,对学员满意度高的培训者进行专项奖励。
(三)改进培训方式,切实提高培训实效
1.牢固确立时代性和实用性的培训内容
培训的内容一方面要结合当前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步伐,体现浓郁的时代气息和要求;另一方面,关注农村教师在教育教学实际中的困惑和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
2.积极探索多元化的培训模式
以农村教师为主体,本着“骨干带动、教研驱动、竞赛推动”的原则,深度谋划、密度实施、高度推进,深入探索多元化的教师全员培训模式。
集中培训与骨干培训相结合。以骨干教师为集中培训对象,以典型问题为中心,采取主题辅导、问题探究、互动参与、小组协作等方式,使培训者与学员面对面沟通交流。
教研活动与学科培训相结合。以教学实践为切入点,通过课例观摩、问题探究、小组交流、专家点评、技能辅导等,让学员和专家直接对话,释疑解难,增长知识,提高技能。
技能竞赛与全员培训相结合。以全体专任教师为对象,采取乡校赛、片区赛、沙龙赛、拉链赛等方式,开展教学竞赛活动。
3.精心安排,近距离接触“一级传导”
二级传导信息衰减和“工学”矛盾是农村教师参加培训的典型突出问题,如何避开这些问题、提升农村教师培训的实效性呢?
我们的设想是:创造条件,力争实现“一级传导”,就是设想不经过二级传导,直接让农村一线教师接受原生态的县级培训内容。具体做法可以采取以下三种。
第一,发放培训光碟、培训资料,让教师的学习成为触手可及的事。
第二,片区送课、送讲座,区域化推进,整体性提高。
第三,充分利用网络,使网络培训与网络教研融为一体。
4.强调任务型,“学、做、考”三合一
学:培训学习;做:实践;考:思考。学做考互相渗透、交叉结合。即:培训后,我们要求教师结合自身教育教学水平确定研究主题,上示范课,撰写调研报告、学习心得、教学随笔、课后反思等,通过学习—实践—反思—再学习—再实践—再反思……这样一种途径逐步完善、切实提高教师培训的实效性。
5.建立考评激励机制,提高农村教师学习的自觉性
没有科学合理的考评激励机制,就会削减培训的重要性,培训就会成为教师生涯中可有可无的附加品。因此考核是培训体系中一个重要的环节。教师的考核要围绕出勤、作业、测试、实践与实绩五个方面进行,受训教师成绩不合格,学分不达标,不予颁发结业证书,成绩合格者将获取相应的学分,并发给《中小学教师培训结业证书》,成绩优秀者,可评为优秀学员,同时把参加培训的情况作为晋升职称、评选先进的必要条件,只有这样,受训教师才有压力,才有动力,培训才有效果。
教师培训工作既是一个长效工程,也是一项整体工作。针对农村教师这一特殊群体,提高培训质量是教育质量整体提升的关键。作为教师培训部门我们要根据农村环境特点和教师基础能力进一步加强农村教师培训体系的整体规划,注重培训与教研、教育活动的相互整合,形成合力,注重县城学校优势资源的带动引领,以此促进“城乡一体化”进程,早日实现教育的均衡、快速发展。
一、农村师培工作存在的问题及教师需求
农村师培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个:一是整齐划一的培训观念制约着个性化的教师专业成长;二是脱离实践的培训内容难以让教师内化为自己的教学行为;三是单一传授式的培训方法削减了教师的学习热情;四是县级以上集中培训领悟不到位导致培训传递信息衰减;五是培训机制的不健全制约着教师专业成长的实质性提高。
针对以上教师培训中尚存的典型突出问题,我们做了一次关于农村教师培训需求的问卷调查,结果是:在培训保障上,教师更需要一种完善的机制;在培训资源上,教师更需要最前沿、最开阔的高质量信息;在培训内容上,教师更需要能够真正解决教育教学中实际问题的操作技能与方法;在培训方式上,教师更渴望交流互动式的体验学习。
基于农村教师培训中尚存的问题和教师需求,我们不断研究、深入反思,广泛征求意见,科学确立了“十二五”时期我县师培工作的总体思路,即以“质量为本、改革创新、均衡发展、和谐共进”为基本方针,以“抓基础,促达标;抓质量,促提高;抓改革,促创新”为总的导向,以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为目标,坚持“面向全员、突出骨干,面向全县、倾斜农村,面向课堂、服务课改”,进一步拓宽培训渠道,改革培训模式,完善培训机制,求实效、创特色。
二、创新模式 构建农村教师培训新体制
围绕整体思路,2011年我县师培工作着重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了调整和强化。
(一)提高认识明确目标,力求课程系统化
农村教师培训工作是一个系统化的大工程。我们站在教育的大局上,深刻领会全面提升农村中小学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对实现城乡教育一体化的重要意义。作为培训部门的我们立足于教师的需求制定培训计划、设计培训课程,使课程内容既包括“三新一德”,又体现教师与骨干教师、新教师间对专业的不同需求,使培训课程实现系统化、模块化,各有侧重、各有目标,初步构建具有阶段性、层次性的培训课程体系。
(二)优化培训者队伍,努力提升培训质量
从某种意义上讲,培训者的质量,就是培训的质量。我们的做法,一是采取“教研员非坐班制”,深入基层,了解、研究基层学校及一线教学存在的问题,弄清一线教师的工作特点和需求。二是发挥名师引领作用。三是加强培训质量管理,建立培训质量调查制度,把学员的评价作为对培训者考核的重要依据,对学员满意度高的培训者进行专项奖励。
(三)改进培训方式,切实提高培训实效
1.牢固确立时代性和实用性的培训内容
培训的内容一方面要结合当前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步伐,体现浓郁的时代气息和要求;另一方面,关注农村教师在教育教学实际中的困惑和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
2.积极探索多元化的培训模式
以农村教师为主体,本着“骨干带动、教研驱动、竞赛推动”的原则,深度谋划、密度实施、高度推进,深入探索多元化的教师全员培训模式。
集中培训与骨干培训相结合。以骨干教师为集中培训对象,以典型问题为中心,采取主题辅导、问题探究、互动参与、小组协作等方式,使培训者与学员面对面沟通交流。
教研活动与学科培训相结合。以教学实践为切入点,通过课例观摩、问题探究、小组交流、专家点评、技能辅导等,让学员和专家直接对话,释疑解难,增长知识,提高技能。
技能竞赛与全员培训相结合。以全体专任教师为对象,采取乡校赛、片区赛、沙龙赛、拉链赛等方式,开展教学竞赛活动。
3.精心安排,近距离接触“一级传导”
二级传导信息衰减和“工学”矛盾是农村教师参加培训的典型突出问题,如何避开这些问题、提升农村教师培训的实效性呢?
我们的设想是:创造条件,力争实现“一级传导”,就是设想不经过二级传导,直接让农村一线教师接受原生态的县级培训内容。具体做法可以采取以下三种。
第一,发放培训光碟、培训资料,让教师的学习成为触手可及的事。
第二,片区送课、送讲座,区域化推进,整体性提高。
第三,充分利用网络,使网络培训与网络教研融为一体。
4.强调任务型,“学、做、考”三合一
学:培训学习;做:实践;考:思考。学做考互相渗透、交叉结合。即:培训后,我们要求教师结合自身教育教学水平确定研究主题,上示范课,撰写调研报告、学习心得、教学随笔、课后反思等,通过学习—实践—反思—再学习—再实践—再反思……这样一种途径逐步完善、切实提高教师培训的实效性。
5.建立考评激励机制,提高农村教师学习的自觉性
没有科学合理的考评激励机制,就会削减培训的重要性,培训就会成为教师生涯中可有可无的附加品。因此考核是培训体系中一个重要的环节。教师的考核要围绕出勤、作业、测试、实践与实绩五个方面进行,受训教师成绩不合格,学分不达标,不予颁发结业证书,成绩合格者将获取相应的学分,并发给《中小学教师培训结业证书》,成绩优秀者,可评为优秀学员,同时把参加培训的情况作为晋升职称、评选先进的必要条件,只有这样,受训教师才有压力,才有动力,培训才有效果。
教师培训工作既是一个长效工程,也是一项整体工作。针对农村教师这一特殊群体,提高培训质量是教育质量整体提升的关键。作为教师培训部门我们要根据农村环境特点和教师基础能力进一步加强农村教师培训体系的整体规划,注重培训与教研、教育活动的相互整合,形成合力,注重县城学校优势资源的带动引领,以此促进“城乡一体化”进程,早日实现教育的均衡、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