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职业学校新生的入学教育,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90后”学生呈现的特点,使学生教育和管理工作面临新的挑战。在新生入校之初,有规划、有步骤地进行科学的、必要的和有效的指导和教育,必将对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为学生的成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职业学校;质量;新生;入学教育
从初中时代走来,每一个职校生所面临的都是一个全新的世界,从生活学习规范有序的初中跨入许多方面都需要自立自理的职业学校,在心理、生活、学习各个方面难免会有不适应的现象。新生的入学教育,俗称“进口”教育,在帮助学生及时调节心理、适应新环境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第一学期现象”
为了更好地掌握新生的思想状态,去年我们在本校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发现了很多现象,令学校领导、老师担忧,我们称之为“第一学期现象”。
1.对职教不认同
在调查中,从表一可以看出,有786%的学生不愿意读中职学校,进中职是由于考不上高中,大部分学生认为中职毕业后进不了政府机关,701%的学生认为中职学生毕业后工资收入低,655%的学生认为读职业学校,毕业后只能当技术工人,社会地位低,有435%的学生认为只有成绩差的初中毕业生才去读中职学校,从调查中可看出学生普遍对职业教育不认同。
2.对学校不认同
从表二调查中显示,有275%的学生对学校规章制度感到不适应,有237%的学生对中职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不能很好遵守, 216%的学生有迟到或旷课现象。对学校食宿方面的负面回答其比例也较高。
3对专业不满意
从表三调查结果表明,对自己专业学习有浓厚兴趣的学生只占25%,另具统计,有78%的学生根本不喜欢所学专业,有613%的学生对中职学校开设课程表示不适应,觉得理论课太多,实践课太少,有477%的学生觉得学习压力比较大,有432%的学生上课没有认真听课,从调查中反映出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学习吃力,上课不认真听讲,有厌学情绪。
从表三中可以发现在校生的整体现状是素质差、厌学情绪严重。成绩稍好一些的初中毕业生都进了普高。许多学生的家境一般,父母对子女的教育重视度不高,职业中学的生源素质良莠不齐,他们在学校的表现不好、成绩不好,难以获得成就感与成功感,不同程度上有着心理阴影,他们对学习普遍有着严重的厌学情绪。学生中混日子的现象十分普遍,上课不学习影响课堂纪律,考试作弊,学生的整体素质较差,厌学情绪严重,给学校的教育带来了一定的难度。我们笼统地称之为“第一学期现象”。
二、主体角色的转变
主体角色的转变是入学教育的任务,消除“第一学期现象”,就需要指导学生及时完成角色转换。
1.生活方式的转变
部分人都是第一次比较长时间地离开家庭和父母而开始集体生活。从家庭到学校,从以前依赖家人到现在要自主处理各种问题,新生应学会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处理好自己的个人事务,正确处理好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同学之间的关系、师生之间的关系。
2.学习目标的转变
在初中阶段,学习目的比较明确,绝大多数人都是以升入高一级学校为主要目标。进入职业学校,学习的目标开始多元化,大多数以就业为目标;有的以继续深造(如综合高中、高职专升本、留学预科等)为目标。少数同学可能是中考成绩差,万般无奈进入职业学校,暂时还没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入学教育必须明确新生最基本的目标是完成学业,能拿到毕业证书,高一些的目标是争取拿到能证明自己就业实力的各种技能证书,如与旅游专业相关的各种资格证书,即国家导游资格证书、宾馆服务(餐饮、客房)服务证书(中级及以上)、普通话等级证书、英语应用能力证书或者英语等级证书(中级)等,更高的目标是对应自己所学的专业,或升入自己满意的高校继续学习,或专升本,或顺利出国留学,或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单位。
3.学习方式的转变
在初中,学生的学习一般是被动的,学习时间的安排也是被动的,什么事情都是按照老师或家长的要求来做。进入职业学校后,将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被动支配时间为主动支配时间。
三、教育途径的探索
1.思想教育是源泉
现在的学生多为独生子女,倾向于以自我为中心,任性,自我约束力弱,一遇挫折就委靡不振。因此,要对新生进行思想教育。使新生一入学就开始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坚定“我能成功,我要成功,我一定成功”的信念。学校要密切联系所学专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职业指导。使新生从入学起就树立自己的目标并为之奋斗。
2.文化补习是基础
多数同学在初中时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致使功课不佳,入学时有必要安排1~2周的时间进行必备的专业课基础知识补习,为学生的后继学习做好铺垫。这一阶段可以按照学生的知识水平划分学习小组,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3.学法指导是诀窍
中职生入学时知识水平较低且参差不齐,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过去的学习方法不合适,或根本就没有总结出自己的学习方法。“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良好的学习方法在学习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事半功倍”与“事倍功半”的区别就在于此。可以邀请教育教学专家开设讲座,用科学的理论指导学生,摸索符合自身特点的学习方法。也可请高年级成绩优异的同学到各个班级介绍自己的学习经验,使同学们从中借鉴适合自己的经验。
4.生活指导是关键
职业学校都有许多住校生,管理问题向来是一大难题。如何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富有创意的管理,值得我们思考和探索。
(1)结合新生军训进行遵纪守法,集体主义精神教育,进行文明礼貌和沟通能力的专题讲座,使同学之间,师生之间和谐相处。
(2)由于现在的学生基本上是独生子女,常常存在生活奢侈、思想任性、缺乏集体观念、盲目追风崇拜、早恋、染网瘾等不良倾向,学校要加强指导,关爱学生,扼制不良事态的发展,以免影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3)组织学生对互联网的利弊开展讨论,从中得出正确的认识,及早纠正迷恋于网络的现象,科学地对待网络文化。
(4)根据学校实际开设心理信箱或心理咨询,随时解决学生成长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学校的全体教职工都要以身作则,处处为学生着想,时时替学生分忧。
入学教育的好坏直接影响新生角色转化的速度和质量,因此必须树立创新与发展的思维理念,努力消除“第一学期现象”,提高职业教育的办学质量,把好“进口”第一关非常重要。
参考文献:
[1] 班 华.现代德育论[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1.
[2] 张思梅.高职新生入学教育方法探讨[J].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3).
[3] 李 丽,符 涛.90后大学新生入学教育途径探析[J].南昌高专学报,2010(2).
[3] 郑翠琼.中等职业学校新生入学教育的三个要素[J].广西教育,2008(12).
关键词:职业学校;质量;新生;入学教育
从初中时代走来,每一个职校生所面临的都是一个全新的世界,从生活学习规范有序的初中跨入许多方面都需要自立自理的职业学校,在心理、生活、学习各个方面难免会有不适应的现象。新生的入学教育,俗称“进口”教育,在帮助学生及时调节心理、适应新环境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第一学期现象”
为了更好地掌握新生的思想状态,去年我们在本校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发现了很多现象,令学校领导、老师担忧,我们称之为“第一学期现象”。
1.对职教不认同
在调查中,从表一可以看出,有786%的学生不愿意读中职学校,进中职是由于考不上高中,大部分学生认为中职毕业后进不了政府机关,701%的学生认为中职学生毕业后工资收入低,655%的学生认为读职业学校,毕业后只能当技术工人,社会地位低,有435%的学生认为只有成绩差的初中毕业生才去读中职学校,从调查中可看出学生普遍对职业教育不认同。
2.对学校不认同
从表二调查中显示,有275%的学生对学校规章制度感到不适应,有237%的学生对中职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不能很好遵守, 216%的学生有迟到或旷课现象。对学校食宿方面的负面回答其比例也较高。
3对专业不满意
从表三调查结果表明,对自己专业学习有浓厚兴趣的学生只占25%,另具统计,有78%的学生根本不喜欢所学专业,有613%的学生对中职学校开设课程表示不适应,觉得理论课太多,实践课太少,有477%的学生觉得学习压力比较大,有432%的学生上课没有认真听课,从调查中反映出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学习吃力,上课不认真听讲,有厌学情绪。
从表三中可以发现在校生的整体现状是素质差、厌学情绪严重。成绩稍好一些的初中毕业生都进了普高。许多学生的家境一般,父母对子女的教育重视度不高,职业中学的生源素质良莠不齐,他们在学校的表现不好、成绩不好,难以获得成就感与成功感,不同程度上有着心理阴影,他们对学习普遍有着严重的厌学情绪。学生中混日子的现象十分普遍,上课不学习影响课堂纪律,考试作弊,学生的整体素质较差,厌学情绪严重,给学校的教育带来了一定的难度。我们笼统地称之为“第一学期现象”。
二、主体角色的转变
主体角色的转变是入学教育的任务,消除“第一学期现象”,就需要指导学生及时完成角色转换。
1.生活方式的转变
部分人都是第一次比较长时间地离开家庭和父母而开始集体生活。从家庭到学校,从以前依赖家人到现在要自主处理各种问题,新生应学会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处理好自己的个人事务,正确处理好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同学之间的关系、师生之间的关系。
2.学习目标的转变
在初中阶段,学习目的比较明确,绝大多数人都是以升入高一级学校为主要目标。进入职业学校,学习的目标开始多元化,大多数以就业为目标;有的以继续深造(如综合高中、高职专升本、留学预科等)为目标。少数同学可能是中考成绩差,万般无奈进入职业学校,暂时还没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入学教育必须明确新生最基本的目标是完成学业,能拿到毕业证书,高一些的目标是争取拿到能证明自己就业实力的各种技能证书,如与旅游专业相关的各种资格证书,即国家导游资格证书、宾馆服务(餐饮、客房)服务证书(中级及以上)、普通话等级证书、英语应用能力证书或者英语等级证书(中级)等,更高的目标是对应自己所学的专业,或升入自己满意的高校继续学习,或专升本,或顺利出国留学,或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单位。
3.学习方式的转变
在初中,学生的学习一般是被动的,学习时间的安排也是被动的,什么事情都是按照老师或家长的要求来做。进入职业学校后,将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被动支配时间为主动支配时间。
三、教育途径的探索
1.思想教育是源泉
现在的学生多为独生子女,倾向于以自我为中心,任性,自我约束力弱,一遇挫折就委靡不振。因此,要对新生进行思想教育。使新生一入学就开始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坚定“我能成功,我要成功,我一定成功”的信念。学校要密切联系所学专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职业指导。使新生从入学起就树立自己的目标并为之奋斗。
2.文化补习是基础
多数同学在初中时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致使功课不佳,入学时有必要安排1~2周的时间进行必备的专业课基础知识补习,为学生的后继学习做好铺垫。这一阶段可以按照学生的知识水平划分学习小组,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3.学法指导是诀窍
中职生入学时知识水平较低且参差不齐,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过去的学习方法不合适,或根本就没有总结出自己的学习方法。“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良好的学习方法在学习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事半功倍”与“事倍功半”的区别就在于此。可以邀请教育教学专家开设讲座,用科学的理论指导学生,摸索符合自身特点的学习方法。也可请高年级成绩优异的同学到各个班级介绍自己的学习经验,使同学们从中借鉴适合自己的经验。
4.生活指导是关键
职业学校都有许多住校生,管理问题向来是一大难题。如何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富有创意的管理,值得我们思考和探索。
(1)结合新生军训进行遵纪守法,集体主义精神教育,进行文明礼貌和沟通能力的专题讲座,使同学之间,师生之间和谐相处。
(2)由于现在的学生基本上是独生子女,常常存在生活奢侈、思想任性、缺乏集体观念、盲目追风崇拜、早恋、染网瘾等不良倾向,学校要加强指导,关爱学生,扼制不良事态的发展,以免影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3)组织学生对互联网的利弊开展讨论,从中得出正确的认识,及早纠正迷恋于网络的现象,科学地对待网络文化。
(4)根据学校实际开设心理信箱或心理咨询,随时解决学生成长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学校的全体教职工都要以身作则,处处为学生着想,时时替学生分忧。
入学教育的好坏直接影响新生角色转化的速度和质量,因此必须树立创新与发展的思维理念,努力消除“第一学期现象”,提高职业教育的办学质量,把好“进口”第一关非常重要。
参考文献:
[1] 班 华.现代德育论[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1.
[2] 张思梅.高职新生入学教育方法探讨[J].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3).
[3] 李 丽,符 涛.90后大学新生入学教育途径探析[J].南昌高专学报,2010(2).
[3] 郑翠琼.中等职业学校新生入学教育的三个要素[J].广西教育,20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