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去探望他非血缘父亲的特快列车上,天吾(《1Q84》主人公之一)读到了这篇由一位不知名的德国作家撰写的小说——《猫城》。粗看起来,这不过是一个关于人类误闯猫世界的历险故事,有奇幻元素,但远非充分。可以说,第三天夜里钟楼上人猫狭路相逢的场面已达致小说情节发展的第一个高潮,而作者不轻易让猫儿们发现青年的身影,一则可适当缓解故事的紧张气氛,二则为故事情节的进一步发展蓄势,总体上符合一般的叙事策略。然而,正当我们好奇地等待猫人之间那种搜寻与反搜寻的情节进一步展开时,作者居然毫不客气地切断了这种阅读期待,出人意料地为青年设置了一个几近荒诞的结局——“火车永远不会再在这个小站停车,把他带回原来的世界了”。于是,一个情节型的历险故事瞬间蜕变成了一篇沉思型的隐喻小说。
那么,“猫城”究竟隐喻了什么呢?根据小说尾部的若干暗示,我们不妨将它理解为某种独特而又不乏普遍性的人类生存境遇。在猫城中,人是不折不扣的异类,并对相对自在自足的猫世界构成了极大的威胁。猫儿们“因为人的气味极度兴奋,怒火中烧”,急切地四下追寻人的所在。虽然猫儿们没有亲口说过一旦抓住人将如何处置人之类的话,但青年对此种后果已不寒而栗。人与猫的这种异质性和不可兼容性构成了猫城最基本的生存状态。但更加耐人寻味的是,当青年终于意识到身处猫城的危险性、正准备乘车逃离时,火车居然从他眼前呼啸而过,丝毫没有停车载客的意思。“并且,火车永远不会再在这个小站停车,把他带回原来的世界了”。于是一个悖论诞生了:人本不属于猫城,却无法逃离猫城。可想而知,人的命运要么被猫吃掉,要么被猫同化。按作者的说法,当黄昏降临、猫儿将至时,“他明白他丧失了自己”,“这里是他注定该消失的地方”。总之,人再也无法在猫城葆有“人”的地位与属性了。如果我们把开头那位背着背包、独自游历山水的青年视作本真、自足的“自我”,那么此时身陷猫城、永难回返的青年就是个体价值沦丧、存在意义被抽空的“他我”了。让人感慨的是,人类个体的成长乃至整个文明的进展似乎一直演绎着这个主体被不断悬置和异化的隐喻。
不过,对于这个借用的小说,村上春树可能不完全这样理解。在他的小说里,村上一直强调着“另一个世界”的概念。譬如在《海边的卡夫卡》中,主人公穿过入口来到另一个世界,而入口必须被关上;在《1Q84》里面,青豆通过高速公路的某个避难阶梯,来到了1Q84的世界,而等她想离开的时候,却发现那个避难阶梯已经不存在了。天吾读到的《猫城》也一样,那位青年无意中闯入了一座猫城,一番历险之后,却再也回不去了。村上把这类境遇称为“空白”或者“并非这里的世界”。在天吾与其非血缘父亲的对话中,他们由猫儿们填补了无人小城的空白,联想到非血缘父亲填补了天吾血缘父亲留下的空白,再由天吾去填补非血缘父亲留下的空白,就像轮值一样。同理,《猫城》中的青年也在白天填补了猫儿们留下的空白。本来,在理想的世界里,人都应有自己的位置和角色,以实现各自的价值,证明存在的意义。然而,天意从来难测,它会不问情由地让天吾母亲失去丈夫,使小城空无人烟,形成一个个空白以待填补。而填补者在填补空白的过程中不仅丧失了自己,也被剥夺了重新归位的权力。村上由此读出了《猫城》的悲剧意味。
[作者单位:浙江省慈溪市慈溪中学]
[附]
猫 城
[日]村上春树著 施小炜译
那位青年背着一只包,独自游历山水。
他没有特定的目的地。坐上火车出游,有哪个地方引起他的兴趣,他便在哪里下车。
车窗外出现了一座玲珑的小镇,给人静谧的感觉。一架古旧的石桥横跨河面。这幅景致诱惑着他的心。在这儿说不定能吃上美味的鳟鱼。列车刚在车站停下,青年便背着包跳下车。没有别的旅客在此处下车。
他刚下车,火车便扬长而去。
小镇一片静寂,看不见一个人影。所有的店铺都紧闭着卷帘门,镇公所里也空无一人。唯一的宾馆里,服务台也没有人。他按响电铃,却没有一个人出来。看来完全是个无人小镇。要不然就是大家都躲起来睡午觉了。
其实这是一座猫儿的小城。黄昏降临时,许多猫儿便走过石桥,来到镇子里。各色花纹、品种繁多的猫儿。它们要比普通猫儿大得多,可终究还是猫儿。青年看见这光景,心中一惊,慌忙爬到小镇中央的钟楼上躲起来。猫儿们轻车熟路,或是打开卷帘门,或是坐在镇公所的办公桌前,开始了各自的工作。没过多久,更多的猫儿来到镇里。它们在小酒馆里喝啤酒,唱着快活的猫歌。有的拉手风琴,有的和着琴声翩翩起舞。这天夜里,满月的银光笼罩小镇,青年在钟楼上将这些光景尽收眼底。
天亮了,猫儿们都走了,小镇又成了空城。青年爬下钟楼,走进宾馆,自顾自地睡了一觉。肚子饿了,就吃宾馆厨房里剩下的面包和鱼。等到天开始暗下来,他再次爬上钟楼躲起来,观察猫儿们的行动,直到天亮。火车在上午和傍晚之前开来。乘坐上午的火车,可以向前旅行;而乘坐下午的火车,便能返回原来的地方。没有乘客在这个车站下车,也没有人从这个车站上车。但火车还是规规矩矩地在这儿停车,一分钟后再发车。只要愿意,他完全可以坐上火车,离开这座令人战栗的猫城。然而他没有这么做。他年轻,好奇心旺盛,又富有野心和冒险精神。他还想多看一看这座猫城奇异的景象。
第三天夜里,钟楼下的广场上发生了一场小小的骚动。
“你不觉得好像有人的气味吗?”一只猫儿说。
“这么一说,我真觉得这几天有一股怪味。”有猫儿抽动着鼻头赞同。“其实俺也感觉到啦。”又有谁附和着。
“可是奇怪呀,人是不可能到这儿来的。”有猫儿说。
“对,那是当然。人来不了这座猫城。”
“不过,的确有那帮家伙的气味呀。”
猫儿们分成几队,像自卫队一般,开始搜索小镇的每个角落。认真起来,猫儿们的鼻子灵敏极了。没用多少时间,它们便发现钟楼就是那股气味的来源。青年也听见了它们那柔软的爪子爬上台阶、步步逼近的声音。完蛋了,他想。猫儿们似乎因为人的气味极度兴奋,怒火中烧。它们个头很大,拥有锋锐的大爪子和尖利的白牙。而且这座小镇是个人类不可涉足的场所。
如果被抓住,不知他会受到怎样的对待。不过,很难认为知道了它们的秘密,它们还会让他安然无恙地离开。
三只猫儿爬上了钟楼,使劲闻着气味。
“好怪啊。”其中一只微微抖动着长胡须,说,“明明有气味,却没人。”
“的确奇怪。”另一只说,“总之,这儿一个人也没有。再去别的地方找找。”
“可是,这太奇怪啦。”
于是,它们百思不解地离去了。猫儿们的脚步声顺着台阶向下,消失在夜晚的黑暗中。青年松了一口气,也莫名其妙。要知道,猫儿们和他是在极其狭窄的地方遇见的,就像人们常说的,差不多鼻尖碰着鼻尖,不可能看漏。但不知为何,猫儿们似乎看不见他的身影。
他把自己的手竖在眼前,看得清清楚楚,并没有变成透明的。真不可思议!不管怎样,明早就去车站,得坐上午那趟火车离开小镇。留在这里太危险了,不可能一直有这样的好运气。
然而第二天,上午那趟列车没在小站停留,甚至没有减速,就那样从他的眼前呼啸而过。下午那趟火车也一样。他看见司机座上坐着司机,车窗里还有乘客们的脸,但火车丝毫没有表现出要停车的意思。正等车的青年的身影,甚至连同火车站,似乎根本没有映入人们的眼帘。下午那趟车的踪影消失后,周围陷入了前所未有的静寂。
黄昏开始降临。很快就要到猫儿们来临的时刻了。他明白他丧失了自己。他终于醒悟了:这里根本不是什么猫城。这里是他注定该消失的地方,是为他准备的、不在这个世界上的地方。并且,火车永远不会再在这个小站停车,把他带回原来的世界了。
(节选自《1Q84》Book2第8章)
那么,“猫城”究竟隐喻了什么呢?根据小说尾部的若干暗示,我们不妨将它理解为某种独特而又不乏普遍性的人类生存境遇。在猫城中,人是不折不扣的异类,并对相对自在自足的猫世界构成了极大的威胁。猫儿们“因为人的气味极度兴奋,怒火中烧”,急切地四下追寻人的所在。虽然猫儿们没有亲口说过一旦抓住人将如何处置人之类的话,但青年对此种后果已不寒而栗。人与猫的这种异质性和不可兼容性构成了猫城最基本的生存状态。但更加耐人寻味的是,当青年终于意识到身处猫城的危险性、正准备乘车逃离时,火车居然从他眼前呼啸而过,丝毫没有停车载客的意思。“并且,火车永远不会再在这个小站停车,把他带回原来的世界了”。于是一个悖论诞生了:人本不属于猫城,却无法逃离猫城。可想而知,人的命运要么被猫吃掉,要么被猫同化。按作者的说法,当黄昏降临、猫儿将至时,“他明白他丧失了自己”,“这里是他注定该消失的地方”。总之,人再也无法在猫城葆有“人”的地位与属性了。如果我们把开头那位背着背包、独自游历山水的青年视作本真、自足的“自我”,那么此时身陷猫城、永难回返的青年就是个体价值沦丧、存在意义被抽空的“他我”了。让人感慨的是,人类个体的成长乃至整个文明的进展似乎一直演绎着这个主体被不断悬置和异化的隐喻。
不过,对于这个借用的小说,村上春树可能不完全这样理解。在他的小说里,村上一直强调着“另一个世界”的概念。譬如在《海边的卡夫卡》中,主人公穿过入口来到另一个世界,而入口必须被关上;在《1Q84》里面,青豆通过高速公路的某个避难阶梯,来到了1Q84的世界,而等她想离开的时候,却发现那个避难阶梯已经不存在了。天吾读到的《猫城》也一样,那位青年无意中闯入了一座猫城,一番历险之后,却再也回不去了。村上把这类境遇称为“空白”或者“并非这里的世界”。在天吾与其非血缘父亲的对话中,他们由猫儿们填补了无人小城的空白,联想到非血缘父亲填补了天吾血缘父亲留下的空白,再由天吾去填补非血缘父亲留下的空白,就像轮值一样。同理,《猫城》中的青年也在白天填补了猫儿们留下的空白。本来,在理想的世界里,人都应有自己的位置和角色,以实现各自的价值,证明存在的意义。然而,天意从来难测,它会不问情由地让天吾母亲失去丈夫,使小城空无人烟,形成一个个空白以待填补。而填补者在填补空白的过程中不仅丧失了自己,也被剥夺了重新归位的权力。村上由此读出了《猫城》的悲剧意味。
[作者单位:浙江省慈溪市慈溪中学]
[附]
猫 城
[日]村上春树著 施小炜译
那位青年背着一只包,独自游历山水。
他没有特定的目的地。坐上火车出游,有哪个地方引起他的兴趣,他便在哪里下车。
车窗外出现了一座玲珑的小镇,给人静谧的感觉。一架古旧的石桥横跨河面。这幅景致诱惑着他的心。在这儿说不定能吃上美味的鳟鱼。列车刚在车站停下,青年便背着包跳下车。没有别的旅客在此处下车。
他刚下车,火车便扬长而去。
小镇一片静寂,看不见一个人影。所有的店铺都紧闭着卷帘门,镇公所里也空无一人。唯一的宾馆里,服务台也没有人。他按响电铃,却没有一个人出来。看来完全是个无人小镇。要不然就是大家都躲起来睡午觉了。
其实这是一座猫儿的小城。黄昏降临时,许多猫儿便走过石桥,来到镇子里。各色花纹、品种繁多的猫儿。它们要比普通猫儿大得多,可终究还是猫儿。青年看见这光景,心中一惊,慌忙爬到小镇中央的钟楼上躲起来。猫儿们轻车熟路,或是打开卷帘门,或是坐在镇公所的办公桌前,开始了各自的工作。没过多久,更多的猫儿来到镇里。它们在小酒馆里喝啤酒,唱着快活的猫歌。有的拉手风琴,有的和着琴声翩翩起舞。这天夜里,满月的银光笼罩小镇,青年在钟楼上将这些光景尽收眼底。
天亮了,猫儿们都走了,小镇又成了空城。青年爬下钟楼,走进宾馆,自顾自地睡了一觉。肚子饿了,就吃宾馆厨房里剩下的面包和鱼。等到天开始暗下来,他再次爬上钟楼躲起来,观察猫儿们的行动,直到天亮。火车在上午和傍晚之前开来。乘坐上午的火车,可以向前旅行;而乘坐下午的火车,便能返回原来的地方。没有乘客在这个车站下车,也没有人从这个车站上车。但火车还是规规矩矩地在这儿停车,一分钟后再发车。只要愿意,他完全可以坐上火车,离开这座令人战栗的猫城。然而他没有这么做。他年轻,好奇心旺盛,又富有野心和冒险精神。他还想多看一看这座猫城奇异的景象。
第三天夜里,钟楼下的广场上发生了一场小小的骚动。
“你不觉得好像有人的气味吗?”一只猫儿说。
“这么一说,我真觉得这几天有一股怪味。”有猫儿抽动着鼻头赞同。“其实俺也感觉到啦。”又有谁附和着。
“可是奇怪呀,人是不可能到这儿来的。”有猫儿说。
“对,那是当然。人来不了这座猫城。”
“不过,的确有那帮家伙的气味呀。”
猫儿们分成几队,像自卫队一般,开始搜索小镇的每个角落。认真起来,猫儿们的鼻子灵敏极了。没用多少时间,它们便发现钟楼就是那股气味的来源。青年也听见了它们那柔软的爪子爬上台阶、步步逼近的声音。完蛋了,他想。猫儿们似乎因为人的气味极度兴奋,怒火中烧。它们个头很大,拥有锋锐的大爪子和尖利的白牙。而且这座小镇是个人类不可涉足的场所。
如果被抓住,不知他会受到怎样的对待。不过,很难认为知道了它们的秘密,它们还会让他安然无恙地离开。
三只猫儿爬上了钟楼,使劲闻着气味。
“好怪啊。”其中一只微微抖动着长胡须,说,“明明有气味,却没人。”
“的确奇怪。”另一只说,“总之,这儿一个人也没有。再去别的地方找找。”
“可是,这太奇怪啦。”
于是,它们百思不解地离去了。猫儿们的脚步声顺着台阶向下,消失在夜晚的黑暗中。青年松了一口气,也莫名其妙。要知道,猫儿们和他是在极其狭窄的地方遇见的,就像人们常说的,差不多鼻尖碰着鼻尖,不可能看漏。但不知为何,猫儿们似乎看不见他的身影。
他把自己的手竖在眼前,看得清清楚楚,并没有变成透明的。真不可思议!不管怎样,明早就去车站,得坐上午那趟火车离开小镇。留在这里太危险了,不可能一直有这样的好运气。
然而第二天,上午那趟列车没在小站停留,甚至没有减速,就那样从他的眼前呼啸而过。下午那趟火车也一样。他看见司机座上坐着司机,车窗里还有乘客们的脸,但火车丝毫没有表现出要停车的意思。正等车的青年的身影,甚至连同火车站,似乎根本没有映入人们的眼帘。下午那趟车的踪影消失后,周围陷入了前所未有的静寂。
黄昏开始降临。很快就要到猫儿们来临的时刻了。他明白他丧失了自己。他终于醒悟了:这里根本不是什么猫城。这里是他注定该消失的地方,是为他准备的、不在这个世界上的地方。并且,火车永远不会再在这个小站停车,把他带回原来的世界了。
(节选自《1Q84》Book2第8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