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对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B

来源 :新课程·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ip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得到培养与提高,无论是对于其今后的数学学习,还是发展,均有着重要的作用。故而,在小学阶段,在数学教育教学中,教师应尤为注意这一点。不仅仅要传授学生数学知识,同时还要有计划、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数学思维能力;素质教育;多媒体技术
  一、引言
  数学是以高度的抽象性与逻辑的严谨性为特征的封闭的学科,故而思维需要数学,而数学也同样离不开数学。由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清楚地认识这点,并运用于日常的教学中。而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不仅对于学生本身有益,同时对于社会的发展而言,亦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当然,思维能力的培养并非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这就需要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花费大量的精力与时间。以下就是笔者以自身的教学经验进行的一些分析与提出的一些建议。
  二、创设具体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
  要高效地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具体的教学情境是非常有效的途径,其能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由此,在进行小学数学教学时,教师在传授学生数学知识的同时,应针对具体的教学内容为学生创设相关的情境,让学生能够对此进行实践与创造。当然,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来创设情境,如此才能真正发挥情境的作用,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例如在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1~5的认识和加减法》的教学中,一年级的学生可能还不适应小学的学习。针对这点,教师就可以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入手,创设“送苹果”的情境:“假设一部分学生有一个苹果,一部分学生有两个苹果,以此类推到还有一部分学生有五个苹果,如何让有一个苹果的学生有五个,有两个苹果的学生有四个,以此类推到有五个苹果的学生有一个”然后以此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投入到1~5的加减法的学习中来继而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促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提高。
  三、以具体的数学例子为切入点,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重要途径需要以教材为切入点。在小学数学的教材中,有许多的内容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并且,通过这些数学内容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不但大大提高了数学的教学效果,让学生的数学水平得到提高,同时有效地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很好地理解这些抽象的数学例子。例如,同样在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多边形的面积》的教学中,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要学习多边形的面积这一节的内容还是存在着一定的困难的。但教师先让学生自己对多边形进行观察,并将这些多边形的特点、性质记录下来。之后,教师再让学生去想象之前学习的正方形、长方形、梯形等面积的计算。最后,教师再引导学生将多边形中的正方形、长方形、梯形归类出来,以此进行相关的计算。如此一来,不但让学生将之前所学习的知识进行复习与巩固,同时让学生学习了多边形面积的相关知识,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四、以多媒体技术进行导入,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
  随着社会的进步,多媒体技术的运用越来越广泛,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已很广泛。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针对教学内容,以多媒体技术,播放相关的视频与图片进行导入,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能够有效地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具体而言,就是让学生通过课堂几分钟的多媒体技术课题导入,让学生对所看到的视频或者图片进行思考与探讨,从而让学生清晰地认识到本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对此有一个大概的认知,从而能够在脑海中形成知识的轮廓,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减轻了教师的教学压力。例如,在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圆柱与圆锥》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在正式上课后,马上向学生播放圆柱与圆锥的视频,短短几分钟后,让学生对视频中的圆柱和圆锥进行比较,找出它们的共同点与不同点。通过这一导入环节,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注意力与学习的兴致。大部分的学生都能够动手写出圆柱和圆锥的特点与性质,从而不自觉地在脑海中建立本节课学习内容的构架。并且,学生在独立思考的一系列活动中,发展了数学思维,促使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得到了培养。
  五、结语
  当前,大力提倡素质教育,而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正与素质教育的要求相吻合。故而,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是数学教师所应重视的。当然,以上笔者所进行的一些分析还是存在一些缺陷的,要真正地推动小学数学教育中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还需要更多的小学数学教师进行实践与探讨。而通过笔者的这些分析与建议,希望能够为其他的教师提供一些有效的参考。
  参考文献:
  [1]陈秀婷.借助几何直观实现“法理”交融[J].高考:综合版,2015(10).
  [2]陈燕梅.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J].小学科学:教師版,2015(11).
  [3]崔小菁.浅谈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J].学子:理论版,2015(22).
  编辑 段丽君
其他文献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教师应鼓励学生自由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写出具有个性化的生活经历。然而,在小学中老师怕教作文、学生怕写作文的现象仍然存在。面对这一现象,笔者本着改进传统作文教学模式、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在体验式习作教学的相关理论指导下,对三井实验小学任教期间所进行的习作教学实践进行了尝试和探索,希望能够提高教师的作文教学水平,最终使学生能够乐于动笔、易于习作,获得身心全面发展。 
摘 要:在小学科学课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教师亟须改善和解决的教学问题。通过调查和实践研究,提出几点改善策略,如创建良好的教学氛围,提升学生提问的欲望、运用正确的教学方式,使学生敢于提问、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会问问题等。  关键词:问题意识;科学探究;学习习惯  所谓学生的问题意识是指学生在进行认知活动过程中产生的一些疑惑,同时难以解决的问题。因而小学教师需要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积
摘 要:介绍了满洲里市美术系列教研活动之一校本课程引领观摩研讨活动,本次活动由校本引领课展示、社团活动观摩、交流研讨三部分组成,展示满洲里第八学校在音美校本课程开发的独特做法。活动受到了一线教师的欢迎,同时也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和引领作用,有效地推动了全市音美学科校本课程建设的发展。  关键词:校本引领;社团观摩;交流研讨  为了加强校际间的交流学习,促进课改成果的推广,调动一线教师从事研究校本课程的
摘 要:生命健康是人最基本的人身权利,是创造有价值人生的基础。保障少年儿童的安全,是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是每个教育工作者的首要职责。因此,在品德学科渗透安全教育,防范安全事故的发生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教育;安全;品德课;渗透  “生命只有一次,对于谁都是宝贵的。”教育学生“健康、安全地生活”,“珍爱生命,热爱生活”是品德课的基本内容之一。因此,重视安全教育,让学生从小懂得珍爱生命是品德教师
摘 要:在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开展群文阅读教学,既能帮助学生提高阅读的质量,又能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分析了农村小学群文阅读价值的基础上,论述了如何开展农村小学群文阅读,主要有以下几种策略:依据学生主体,慎重选择文本;依据结构层次,合理呈现文章;依据教学目标,整体设计问题;有意渗透方法,指导课外阅读。  关键词:小学语文;群文教学;教学价值;教学策略  儿童阅读研究专家王林讲过:“群文阅读是
在课堂教学中,我的工作不再是在“讲”的基础上“扶”着学生、“牵”着学生去掌握知识,而是将知识“放”给学生,放心、放手地让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真正“活”起来,“动”起来,所以,着力营造课堂氛围对培养学生兴趣是很有必要的,一旦氛围活泼,学生必然活跃,课堂也就注入了活水,课堂上也会焕发出新的生命活力。可以从以下几点尝试:  一、课前活动,让学生兴奋起来  课前一分钟,进行有效课前组织,才能变杂乱为有序,
如今,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许多教师淡化了朗读这一环节。原因是他们认为,朗读时往往只有几个学生愿意起来朗读,而大部分学生只是充当听众,因而朗读在教学中难以取得实质性效果,并且在课堂上的朗读会占用大量时间,妨碍正常教学进度的完成。  然而,正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朗读在学生的语文学习中的作用是不可小觑的。  在我国传统的古代私塾语文教学中,私塾先生往往采取朗读、背诵等教学手段,让学生从中去体悟语言
摘 要:目前,我国各小学均未针对篮球开设专门的教学课程。在新课程改革中,对小学篮球课程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构建小学篮球校本课程,分析小学篮球校本课程教学的现状与对策,探讨提高小学篮球水平的思路。  关键词:小学;篮球;课程构建  小学篮球校本课程是以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为基础的一门课程。既然是校本课程,那么在构建过程中,首先便需要校方与教师的共同参与,紧紧围绕本校的实际情况,由学校进行统一指
摘 要:做一个有品位的人,绝对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需要日积月累的培养与积淀,而语文课是培养学生文化品位的重要阵地,是提升学生审美能力的关键场所。所以试图从书法、经典阅读、诗文散文的欣赏及拓展阅读等多个角度入手,详细探究了培养小学生文化品位的重要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撷经诵典;以文致美  “品位”一词从构词语素来讲,一“品”二“位”,而在我看来有“品”,自然及其“位”。小学阶段是学生礼仪及道德
摘 要:在现如今的农村教育过程中,总是存在着这样一种观念:孩子成绩好,则一切都好。反之,就是教师没有抓紧学生,或家长没有盯紧学生。教师与家长合作交流的矛盾也由此而产生。从农村小学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家长交流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入手,分析这些矛盾产生的原因,结合在农村小学见习过程中常见的一些对小学生造成恶劣后果的不良现象,如“告状”“体罚”等等,找出教师与家长双方教育理念上不同的地方,以及两者各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