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在教学中要明确独立、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合作学习在新课程改革中被多次提及,各级各类学校也进行了积极的尝试与探索。初中语文教学在改革与发展中积极尝试新的教学方法,促进语文教学进行了大胆的改革与创新,取得了一定的改革成果。但是在合作学习实际运用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影响教学活动的实效性。鉴于此,本文将对初中语文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进行分析与研究。
关键词:初中语文;合作学习;问题策略
小组合作学习具有重要的价值与意义,国内外大量的学者对合作学习进行了分析与研究,小组合作学习是建立在认知发展理论、社会凝聚理论上发展起来的理论。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发展学生团结合作的意识、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落实课程改革,对初中语文教学有着大大的益处。但是,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小组合作学习还存在一些问题与误区,导致合作学习没有发挥出自身的价值与作用。
一、初中语文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
(一)缺少明确的目标
小组合作学习的目标是高效课堂的中心环节,为了保证小组合作学习有效进行下去的,就要明确的小组合作学习的目标,为学生的学习指明道路。但是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教师的目标往往比较单一化,仅仅注重学生知识目标,忽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合作技能训练、团结协作意识培养等方面,学生之间失去学习的兴趣,学生也很难解决实际问题。例如,在学习鲁迅先生《孔乙己》这篇文章的时候,有的教师将合作学习的而目标定位巩固生字词、理解文章内容,这些目标空洞,对初中生来说也比较简单,这样的合作学习是没有意义的。笔者目标应该定为这样:理清文章结构,自由朗读课文,标记处反映孔乙己身份地位的句子,拉近学生与教材之间的距离。
(二)合作学习形式化
小组合作学习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热情,但是大多数的教师都是为了合作而合作,忽视了合作学习的目标与动机,小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难以产生实际的效果。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有的时候任务过于简单,学生自己也可以得出结论,并不需要小组合作的过程,有的教师为了追求新颖的教学方式,不管是什么学习内容都让学生组织讨论,忽视合作学习的基本内涵,浪费学生的学习时间,难以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久而久之,学生也会失去学习兴趣,合作学习逐渐低效、无效。
(三)学生合作学习的积极性不高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许多同学都不愿参加小组合作学习,当前大多数学生都是独生子女,自我意识比较强烈,在平时生活中很少有其他人合作,缺少交流合作的意识,我行我素,不愿意与其他人进行交流与联系,不懂得欣赏他人、更不会倾听与聆听,不愿意将自己的学习成果与他人分享,学生的合作技能并不强,小组合作学习难以发挥出价值与作用。
(四)缺少教师的科学指导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着主导作用,但是许多教师都没有在合作学习中找到自己准确的位置,在合作学习开展后,教师仅仅是观看小组讨论,了解讨论结果,很少参与、甚至不参与到合作学习中,课堂纪律、学生学习都没有进行科学合理的指导,成为合作学习的旁观者,没有进行有效的指导与调控。
二、初中语文教学合作学习的策略
(一)明确合作学习目标
小组合作学习的目标在合作学习的开展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是合作学习的起点也是合作学习的重点,如果没有目标,学生就失去学习动力。当前合作学习比较低效,一个比较重要的方面就是合作学习缺少明确的目标。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制定目标,并且向学生明确的表达学习目标,促进学生学习顺利完成。
(二)明确学生合作学习的动机
教师要结合本班的学习情况、全方位、多角度的开展合作学习,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要让学生成为知识的容器,引导学生成为知识的探索者与创新者。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并不是合作学习真正的主人,全班进行统一的学习活动,个人独立思考与学习的机会比较少,即使有合作学习,也是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参与的机会多,程度差的学生参与程度比较低,学生并没有真正的参与到合作学习中去。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合作学习的主体,合作学习需要学生具有积极参与合作学习的欲望,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合作交流,进行交流意见,启发学生思维,教师要传递给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合作学习的过程,鼓励学生去讨论、去争辩,激发学生合作学习的动机。
(三)恰当选择合作学习的时机
小组合作学习需要恰时进行。遇到有深度问题的时候,出现重难点、疑点需要学生反复思考,大部分学生难以解决的时候,这是开展合作学习的最佳时机,学生都会新知识产生了迷茫感与新鲜感,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这个时候适时的进行合作学习,有利于学生积极主动的思考,促进学生思维的进步与发展。同时,在学生产生分歧的时候,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交流自身的学习意见,让学生的独特性、合作性都得到发展,这个时候合作学习会产生巨大的学习效果。
(四)教师把握好自身角色
在初中语文合作学习中,教师要发挥好自身推动、指导、调控、参与的角色,对小组合作学习的问题进行整体的规划,要求学生准备好相关的学习资料,做好预习工作,做好合作学习的准备。同时,教师要参与到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去,观察同学们的讨论状态,发现学生研究与讨论中的问题并适时进行知识、方法和技能的有效点拨,组织课堂纪律,促进合作学习有效进展。
(五)恰当有效的评价和激励机制
教师要充分利用小组学习平台,对学生真实参与小组学习、探究问题思维角度、解决问题贡献率、回答问题活跃度等方面对优胜小组和表现突出同学实行加分奖励和排序。同时,生生之间组内互评,组间学周、学月、学期互评,教师对优胜小组和个人给予精神奖励、机会奖励、约定奖励为主,物质奖励和情感奖励为辅的综合奖励,既有效提高学生小组合作性学习积极性,又帮助学生增强自信心、荣誉感,营造良好的小组文化和学风。
参考文献:
[1]董蓓菲.合作学习的核心技术——作学习单的设计[J].语文教學通讯(小学刊),2006(11).
[2]吕云杰.参与引导合作一谈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的角色定位[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7(1).
[3]陈静.语文课程合作学习法三点反思[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7,⑷.
[4]傅代根.语文教学中运用合作学习的教师示范策略[J].科教文汇,2008.
关键词:初中语文;合作学习;问题策略
小组合作学习具有重要的价值与意义,国内外大量的学者对合作学习进行了分析与研究,小组合作学习是建立在认知发展理论、社会凝聚理论上发展起来的理论。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发展学生团结合作的意识、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落实课程改革,对初中语文教学有着大大的益处。但是,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小组合作学习还存在一些问题与误区,导致合作学习没有发挥出自身的价值与作用。
一、初中语文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
(一)缺少明确的目标
小组合作学习的目标是高效课堂的中心环节,为了保证小组合作学习有效进行下去的,就要明确的小组合作学习的目标,为学生的学习指明道路。但是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教师的目标往往比较单一化,仅仅注重学生知识目标,忽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合作技能训练、团结协作意识培养等方面,学生之间失去学习的兴趣,学生也很难解决实际问题。例如,在学习鲁迅先生《孔乙己》这篇文章的时候,有的教师将合作学习的而目标定位巩固生字词、理解文章内容,这些目标空洞,对初中生来说也比较简单,这样的合作学习是没有意义的。笔者目标应该定为这样:理清文章结构,自由朗读课文,标记处反映孔乙己身份地位的句子,拉近学生与教材之间的距离。
(二)合作学习形式化
小组合作学习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热情,但是大多数的教师都是为了合作而合作,忽视了合作学习的目标与动机,小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难以产生实际的效果。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有的时候任务过于简单,学生自己也可以得出结论,并不需要小组合作的过程,有的教师为了追求新颖的教学方式,不管是什么学习内容都让学生组织讨论,忽视合作学习的基本内涵,浪费学生的学习时间,难以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久而久之,学生也会失去学习兴趣,合作学习逐渐低效、无效。
(三)学生合作学习的积极性不高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许多同学都不愿参加小组合作学习,当前大多数学生都是独生子女,自我意识比较强烈,在平时生活中很少有其他人合作,缺少交流合作的意识,我行我素,不愿意与其他人进行交流与联系,不懂得欣赏他人、更不会倾听与聆听,不愿意将自己的学习成果与他人分享,学生的合作技能并不强,小组合作学习难以发挥出价值与作用。
(四)缺少教师的科学指导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着主导作用,但是许多教师都没有在合作学习中找到自己准确的位置,在合作学习开展后,教师仅仅是观看小组讨论,了解讨论结果,很少参与、甚至不参与到合作学习中,课堂纪律、学生学习都没有进行科学合理的指导,成为合作学习的旁观者,没有进行有效的指导与调控。
二、初中语文教学合作学习的策略
(一)明确合作学习目标
小组合作学习的目标在合作学习的开展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是合作学习的起点也是合作学习的重点,如果没有目标,学生就失去学习动力。当前合作学习比较低效,一个比较重要的方面就是合作学习缺少明确的目标。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制定目标,并且向学生明确的表达学习目标,促进学生学习顺利完成。
(二)明确学生合作学习的动机
教师要结合本班的学习情况、全方位、多角度的开展合作学习,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要让学生成为知识的容器,引导学生成为知识的探索者与创新者。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并不是合作学习真正的主人,全班进行统一的学习活动,个人独立思考与学习的机会比较少,即使有合作学习,也是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参与的机会多,程度差的学生参与程度比较低,学生并没有真正的参与到合作学习中去。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合作学习的主体,合作学习需要学生具有积极参与合作学习的欲望,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合作交流,进行交流意见,启发学生思维,教师要传递给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合作学习的过程,鼓励学生去讨论、去争辩,激发学生合作学习的动机。
(三)恰当选择合作学习的时机
小组合作学习需要恰时进行。遇到有深度问题的时候,出现重难点、疑点需要学生反复思考,大部分学生难以解决的时候,这是开展合作学习的最佳时机,学生都会新知识产生了迷茫感与新鲜感,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这个时候适时的进行合作学习,有利于学生积极主动的思考,促进学生思维的进步与发展。同时,在学生产生分歧的时候,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交流自身的学习意见,让学生的独特性、合作性都得到发展,这个时候合作学习会产生巨大的学习效果。
(四)教师把握好自身角色
在初中语文合作学习中,教师要发挥好自身推动、指导、调控、参与的角色,对小组合作学习的问题进行整体的规划,要求学生准备好相关的学习资料,做好预习工作,做好合作学习的准备。同时,教师要参与到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去,观察同学们的讨论状态,发现学生研究与讨论中的问题并适时进行知识、方法和技能的有效点拨,组织课堂纪律,促进合作学习有效进展。
(五)恰当有效的评价和激励机制
教师要充分利用小组学习平台,对学生真实参与小组学习、探究问题思维角度、解决问题贡献率、回答问题活跃度等方面对优胜小组和表现突出同学实行加分奖励和排序。同时,生生之间组内互评,组间学周、学月、学期互评,教师对优胜小组和个人给予精神奖励、机会奖励、约定奖励为主,物质奖励和情感奖励为辅的综合奖励,既有效提高学生小组合作性学习积极性,又帮助学生增强自信心、荣誉感,营造良好的小组文化和学风。
参考文献:
[1]董蓓菲.合作学习的核心技术——作学习单的设计[J].语文教學通讯(小学刊),2006(11).
[2]吕云杰.参与引导合作一谈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的角色定位[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7(1).
[3]陈静.语文课程合作学习法三点反思[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7,⑷.
[4]傅代根.语文教学中运用合作学习的教师示范策略[J].科教文汇,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