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阶段正是长知识、长思想、长智慧的时候,此时正确的思想引导对学生今后的人生道路选择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小学语文不仅肩负着给学生传输语文知识的功能,同时还承担着传承中华民族优良传统与善良的思想品质的重任。为推进小学语文课堂与思想品德教育的有效结合,本文试图从五个角度出发,对其展开探讨。
一、结合课文特色,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想从根本上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就必须在原有的基础上结合着语文课文的特色,将一些思想品德教育渗入到整个课文教学中,使学生在语文知识学习的同时进行反思。例如:在《锄禾》以及《悯农》这两首古诗的学习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等形式,将农民播种粮食的过程播放出来,以此教导学生在今后的生活中节约每一粒粮食。又如:在学习《蚂蚁和蝈蝈》这一课文时,教师可以将蜜蜂采蜜、笨鸟先飞等故事渗入进去,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认识到“勤奋”的重要性,從而自己在今后学习的过程中,要想取得好的学习成绩,就必须勤奋努力。
二、培养学生真挚的情感,教学与德育相结合
小学阶段的学生,有着真挚、丰富的情感,且在语文学习中,很容易表露出自己的情感。而教师要想将德育教育与语文教学相结合,可以在适当的时候选择文质兼美的文学作品,通过教师或者音像资料的有感情朗读来激发学生的真挚情感,使学生在聆听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深刻感受到文章蕴含的思想感情。例如:在《小鹰学飞》这一课文教学中,教师通过朗读,使学生感受到小鹰永不放弃、坚持不懈的精神。又如在《歌唱二小放牛郎》中,通过对王二小的描述,使学生明白今天的学习来之不易,从而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更好地投入到今后的学习中。
三、设置情景,熏陶浸染,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思想教育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小学生由于自身的见识以及思维能力比较薄弱,因而在很大程度上无法对德育进行渗入的理解。若教师一味地采取讲述法,不仅无法达到教学目的,同时还会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产生厌学的情绪。而设置相应的情景,使学生在情景中通过自己的所见所闻陶冶学生的思想认识,则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小学语文《司马光》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通过话剧的形式,将司马光砸缸的故事表述出来,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能够通过自己的表演形式,深刻了解司马光的形象。这时,教师可以结合着司马光急中生智的特点,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使学生在面对危险时,能够灵活运用自己学到的知识,急中生智解决困难。如此,不仅能轻而易举的达到教学效果,同时还能对学生起到良好的品德教育。
四、在语文课堂教学时,找准机会,适时点拨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品德教育除了要结合教材内容外,还应在原有的基础上结合着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以及学生的理解能力,使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德育的重要性。同时,教师在语文教学中,一定要以语文课堂为主,切不可因为渗入了德育教育而放弃了语文课堂教育。另一方面,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还应找准机会,适时的对学生进行点拨,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达到“一语惊醒梦中人”的效果。例如:教学《孟子吟》一文,在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大意,体会诗境后,让学生说说诗句赞美了什么,然后,立刻让学生说说我们的母亲还有什么值得我们去感激、赞美的,从而激发学生对父母亲的感恩之情,并借此机会教育他们孝敬、关心父母亲。
五、结合相应的历史典故,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在我国社会发展的过程中,面对五千年的历史文化,在推动我国社会前进的同时,还对我国人民有着一定的教育作用。小学生在日常语文学习的过程中,由于自身的知识积累有限,且认识能力比较薄弱,因而在一定时间内无法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在影响自己语文学习的同时,也逐渐养成了狂妄自大、自私自利的性格。针对这一现象,语文教师可以结合着小学生爱听故事的特点,在日常教学中,将一些历史典故与教学内容结合起来,同时在讲述的过程中渗入相应的思想品德教育,使其在聆听的过程中产生心灵共鸣。例如:教师在讲述《史记》这一内容时,可以从汉朝司马迁的典故讲起,司马迁为了完成《史记》,踏遍名山,走访全国,甚至为了自己的梦想忍受“宫刑”的耻辱。学生通过这一典故,不仅能了解到司马迁的伟大,同时还能为学生树立正确的奋斗目标。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小学生作为我国社会发展的接班人,不仅肩负着祖国建设的重任,同时还肩负着民族发展的责任,因而在我国社会发展中起着核心作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地深入思想品德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奋斗目标的同时,还能使其更好地投入到今后的语文学习中。除此之外,思想品德教育能够完善学生的素质修养以及思想认识,使其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
【作者单位:淮安市淮阴工业园区小学 江苏】
一、结合课文特色,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想从根本上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就必须在原有的基础上结合着语文课文的特色,将一些思想品德教育渗入到整个课文教学中,使学生在语文知识学习的同时进行反思。例如:在《锄禾》以及《悯农》这两首古诗的学习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等形式,将农民播种粮食的过程播放出来,以此教导学生在今后的生活中节约每一粒粮食。又如:在学习《蚂蚁和蝈蝈》这一课文时,教师可以将蜜蜂采蜜、笨鸟先飞等故事渗入进去,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认识到“勤奋”的重要性,從而自己在今后学习的过程中,要想取得好的学习成绩,就必须勤奋努力。
二、培养学生真挚的情感,教学与德育相结合
小学阶段的学生,有着真挚、丰富的情感,且在语文学习中,很容易表露出自己的情感。而教师要想将德育教育与语文教学相结合,可以在适当的时候选择文质兼美的文学作品,通过教师或者音像资料的有感情朗读来激发学生的真挚情感,使学生在聆听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深刻感受到文章蕴含的思想感情。例如:在《小鹰学飞》这一课文教学中,教师通过朗读,使学生感受到小鹰永不放弃、坚持不懈的精神。又如在《歌唱二小放牛郎》中,通过对王二小的描述,使学生明白今天的学习来之不易,从而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更好地投入到今后的学习中。
三、设置情景,熏陶浸染,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思想教育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小学生由于自身的见识以及思维能力比较薄弱,因而在很大程度上无法对德育进行渗入的理解。若教师一味地采取讲述法,不仅无法达到教学目的,同时还会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产生厌学的情绪。而设置相应的情景,使学生在情景中通过自己的所见所闻陶冶学生的思想认识,则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小学语文《司马光》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通过话剧的形式,将司马光砸缸的故事表述出来,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能够通过自己的表演形式,深刻了解司马光的形象。这时,教师可以结合着司马光急中生智的特点,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使学生在面对危险时,能够灵活运用自己学到的知识,急中生智解决困难。如此,不仅能轻而易举的达到教学效果,同时还能对学生起到良好的品德教育。
四、在语文课堂教学时,找准机会,适时点拨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品德教育除了要结合教材内容外,还应在原有的基础上结合着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以及学生的理解能力,使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德育的重要性。同时,教师在语文教学中,一定要以语文课堂为主,切不可因为渗入了德育教育而放弃了语文课堂教育。另一方面,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还应找准机会,适时的对学生进行点拨,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达到“一语惊醒梦中人”的效果。例如:教学《孟子吟》一文,在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大意,体会诗境后,让学生说说诗句赞美了什么,然后,立刻让学生说说我们的母亲还有什么值得我们去感激、赞美的,从而激发学生对父母亲的感恩之情,并借此机会教育他们孝敬、关心父母亲。
五、结合相应的历史典故,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在我国社会发展的过程中,面对五千年的历史文化,在推动我国社会前进的同时,还对我国人民有着一定的教育作用。小学生在日常语文学习的过程中,由于自身的知识积累有限,且认识能力比较薄弱,因而在一定时间内无法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在影响自己语文学习的同时,也逐渐养成了狂妄自大、自私自利的性格。针对这一现象,语文教师可以结合着小学生爱听故事的特点,在日常教学中,将一些历史典故与教学内容结合起来,同时在讲述的过程中渗入相应的思想品德教育,使其在聆听的过程中产生心灵共鸣。例如:教师在讲述《史记》这一内容时,可以从汉朝司马迁的典故讲起,司马迁为了完成《史记》,踏遍名山,走访全国,甚至为了自己的梦想忍受“宫刑”的耻辱。学生通过这一典故,不仅能了解到司马迁的伟大,同时还能为学生树立正确的奋斗目标。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小学生作为我国社会发展的接班人,不仅肩负着祖国建设的重任,同时还肩负着民族发展的责任,因而在我国社会发展中起着核心作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地深入思想品德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奋斗目标的同时,还能使其更好地投入到今后的语文学习中。除此之外,思想品德教育能够完善学生的素质修养以及思想认识,使其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
【作者单位:淮安市淮阴工业园区小学 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