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科学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同时又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综合学科。实验教学在小学科学课的学习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在科学教学中,加强并改进实验教学,无疑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最好途径。
关键词:科学;实验
中图分类号:G62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1)2-088-001
小学生对科学事物和现象的认识始于感知,也就是说小学生的认识开始于用自己的眼、耳、鼻、舌、手和皮肤等各种感觉器官去直接地观察客观事物和表象。同时也可用演示来加深学生的认识过程。演示过程是由教师将直观教具或实物展示给学生看,或者向学生作示范性实验,使学生通过观察获得感性认识。通过组织饶有趣味的游戏,寓教学于游戏活动之中来增强兴趣。
如在教学《杠杆》一课时,我设计了一个游戏“看谁力气大”。老师故意挑选了班上身材较高大的男同学与身材较瘦小的女同学作为对手。同学们都以为不用比赛,就能断定谁胜谁负了。力量悬殊的两位对手也不愿作比试,但在老师的激将动员后,要求男同学在接近门转轴处,把门往外推,让女孩子在远离门转轴的门把手处,用力把门往里推,比赛开始前,老师用粉笔在门板的前后两面中间划上一条白线,要求参赛者双手都不能超越白线,看来极其公正。比赛结果,小女孩竞出乎意外地获胜利,这是什么道理?同学们学习兴趣一下子激发起来了。
演示的不仅可以是实物、标本或模型,也可以是图片图表,还可以是幻灯、录像。如《有趣的呼吸器官》一课,要學生了解肺是怎样呼吸的及肺的呼吸卫生与健康,很难进行实验教学。只凭教师借助几幅挂图作口头介绍,显得呆板乏味。而应用现代化的电视录像手段,以动画片的形式讲述平时不注意呼吸卫生与健康,如此把原本深奥复杂的科学道理化为通俗易懂、妙趣横生的小故事,符合少年儿童的心理特点和认识水平,使抽象问题具体化,复杂问题简单化,发展了儿童的形象思维与想象能力,使儿童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到了知识。
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教学条件的不同,选择不同的演示手段进行教学,以达到认识过程和最佳教学效果。由于小学生的感知往往从兴趣出发,且笼统而不精细,抓不住事物的主要特征和相互联系等特点。因此,尽管科学课的内容大多是他们经常接触的甚至很熟悉的东西,他们却不一定能形成清晰的表象。如我在讲授“根和茎”这一课时,就把学生带到野外。让他们带上自己准备的瓶子和水,简明地讲清要求后,让学生自己动手采取小植株装在瓶里,自己取水定量,自己想办法仿照书中要求给瓶子封口。学生在动手过程中出现许多问题,有的植株采得过大过高或过小,有的取水过多或过少,有的封不住瓶口或到处是泥无法观察,他们就围着我看我怎样做,后又自己都重做一次。最后都成功,同学们都清楚地看到了瓶中水位下降——得出植物用根喝水这一知识。这比我在教室里讲解的效果要好得多。因为,这是学生自己动手做成的,而且学生在动手过程中还有明显创新。
小学科学课的教学过程必须符合小学生?对具体的科学事物和现象的认识过程可以简单地概括为通过感知,形成表象,再经过分析与综合,比较抽象与概括等思维过程。形成初浅的科学的结论,然后在实践中检验和应用总结,加深认识。并且指导帮助他们亲身经历这个过程,才有利于学生对具体的自然事物的发展的认知。
教师作为探究活动的主导,不仅要组织教学,还要激发学生们强烈的求知欲望。因此进行探究式教学,教师首先要更新观念,把育人观放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科学研究和创新能力及创新意识上,而不是教给学生多少知识。要通过探究式教学,教给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方法。其次,要从农村小学的教学实际和学生的实际出发。例如可以很好地利用农业资源,选择有探究价值,又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实验,对实验过程、方法,进行设计改编,创设一种类似科学探究的情境。引导学生参与科学探究的活动中来,学习探究方法。活动开始所选的内容难度不宜太大,教师为学生设计一个简单易行的研究方案,做到浅入浅出,让学生全员参与,营造一种良好的探究氛围。
教师还要有责任帮助每个孩子立志学好必要的自然科学知识。这方面,由于我们大力提倡创造精神,鼓励儿童动手创造,让孩子们有充分施展才能的机会,对升华孩子们热爱自然科学的兴趣,是起了一定作用的。当然,对学生的创造不能要求过高。我认为只要不是一味重复别人的,而是具有个人独创性的想象、制作、结论、回答,甚至疑问,那怕是幼稚可笑的,都可看作是孩子们的创造,都应给以鼓励和肯定。例如,学习了《月相变化及其成因》这一课以后,开展了一次“我到月球去”。假想旅行,学生以书上学到的知识为依据,结合电视、画报、书刊上了解的知识,展开想象的翅膀,创造性地描绘了到月球旅行的有趣过程。当然,儿童的见解并非每次都是正确的,偏差和错误是常常出现的,这时候老师不要轻易地否定他们,不要挫伤他们的积极性,而要鼓励他们进一步思考,继续创造。
关键词:科学;实验
中图分类号:G62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1)2-088-001
小学生对科学事物和现象的认识始于感知,也就是说小学生的认识开始于用自己的眼、耳、鼻、舌、手和皮肤等各种感觉器官去直接地观察客观事物和表象。同时也可用演示来加深学生的认识过程。演示过程是由教师将直观教具或实物展示给学生看,或者向学生作示范性实验,使学生通过观察获得感性认识。通过组织饶有趣味的游戏,寓教学于游戏活动之中来增强兴趣。
如在教学《杠杆》一课时,我设计了一个游戏“看谁力气大”。老师故意挑选了班上身材较高大的男同学与身材较瘦小的女同学作为对手。同学们都以为不用比赛,就能断定谁胜谁负了。力量悬殊的两位对手也不愿作比试,但在老师的激将动员后,要求男同学在接近门转轴处,把门往外推,让女孩子在远离门转轴的门把手处,用力把门往里推,比赛开始前,老师用粉笔在门板的前后两面中间划上一条白线,要求参赛者双手都不能超越白线,看来极其公正。比赛结果,小女孩竞出乎意外地获胜利,这是什么道理?同学们学习兴趣一下子激发起来了。
演示的不仅可以是实物、标本或模型,也可以是图片图表,还可以是幻灯、录像。如《有趣的呼吸器官》一课,要學生了解肺是怎样呼吸的及肺的呼吸卫生与健康,很难进行实验教学。只凭教师借助几幅挂图作口头介绍,显得呆板乏味。而应用现代化的电视录像手段,以动画片的形式讲述平时不注意呼吸卫生与健康,如此把原本深奥复杂的科学道理化为通俗易懂、妙趣横生的小故事,符合少年儿童的心理特点和认识水平,使抽象问题具体化,复杂问题简单化,发展了儿童的形象思维与想象能力,使儿童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到了知识。
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教学条件的不同,选择不同的演示手段进行教学,以达到认识过程和最佳教学效果。由于小学生的感知往往从兴趣出发,且笼统而不精细,抓不住事物的主要特征和相互联系等特点。因此,尽管科学课的内容大多是他们经常接触的甚至很熟悉的东西,他们却不一定能形成清晰的表象。如我在讲授“根和茎”这一课时,就把学生带到野外。让他们带上自己准备的瓶子和水,简明地讲清要求后,让学生自己动手采取小植株装在瓶里,自己取水定量,自己想办法仿照书中要求给瓶子封口。学生在动手过程中出现许多问题,有的植株采得过大过高或过小,有的取水过多或过少,有的封不住瓶口或到处是泥无法观察,他们就围着我看我怎样做,后又自己都重做一次。最后都成功,同学们都清楚地看到了瓶中水位下降——得出植物用根喝水这一知识。这比我在教室里讲解的效果要好得多。因为,这是学生自己动手做成的,而且学生在动手过程中还有明显创新。
小学科学课的教学过程必须符合小学生?对具体的科学事物和现象的认识过程可以简单地概括为通过感知,形成表象,再经过分析与综合,比较抽象与概括等思维过程。形成初浅的科学的结论,然后在实践中检验和应用总结,加深认识。并且指导帮助他们亲身经历这个过程,才有利于学生对具体的自然事物的发展的认知。
教师作为探究活动的主导,不仅要组织教学,还要激发学生们强烈的求知欲望。因此进行探究式教学,教师首先要更新观念,把育人观放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科学研究和创新能力及创新意识上,而不是教给学生多少知识。要通过探究式教学,教给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方法。其次,要从农村小学的教学实际和学生的实际出发。例如可以很好地利用农业资源,选择有探究价值,又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实验,对实验过程、方法,进行设计改编,创设一种类似科学探究的情境。引导学生参与科学探究的活动中来,学习探究方法。活动开始所选的内容难度不宜太大,教师为学生设计一个简单易行的研究方案,做到浅入浅出,让学生全员参与,营造一种良好的探究氛围。
教师还要有责任帮助每个孩子立志学好必要的自然科学知识。这方面,由于我们大力提倡创造精神,鼓励儿童动手创造,让孩子们有充分施展才能的机会,对升华孩子们热爱自然科学的兴趣,是起了一定作用的。当然,对学生的创造不能要求过高。我认为只要不是一味重复别人的,而是具有个人独创性的想象、制作、结论、回答,甚至疑问,那怕是幼稚可笑的,都可看作是孩子们的创造,都应给以鼓励和肯定。例如,学习了《月相变化及其成因》这一课以后,开展了一次“我到月球去”。假想旅行,学生以书上学到的知识为依据,结合电视、画报、书刊上了解的知识,展开想象的翅膀,创造性地描绘了到月球旅行的有趣过程。当然,儿童的见解并非每次都是正确的,偏差和错误是常常出现的,这时候老师不要轻易地否定他们,不要挫伤他们的积极性,而要鼓励他们进一步思考,继续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