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以物迁,辞以情发”的发生方式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tiger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情以物迁,辞以情发”是刘勰论述的关于文学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他认为文学中的情感产生于外物的感发,而文辞则又产生于情感的激荡,这种对文学与自然客观辩证的看法显然是受到儒家诗学中的“物感说”的影响而生成的。刘勰在传统物感说的基础上予以创新,不仅承认了物对于与情的触发作用,同时也认识到情对于物的主导作用,这便是所谓的“心物赠答”之说。
  【关键词】:物感说;《文心雕龙》;文学发生
  关于诗歌的产生与发生情况,最早在儒家经典《诗大序》中就已有说明:“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这里提到的是诗歌的产生情况,却没有言明诗歌是如何产生的,而在荀子的《乐论》当中,论及音乐之时也说:“夫乐者,乐也,人情所不免也。故人不能无乐,乐则必发于声音,形于动静。”很显然,此处也是主要说明音乐的产生是自然而然、不可避免的事情,也没有具体说明音乐是如何产生的。这些言论虽有物感说的影子,但都还不是真正的物感说,真正的物感说是源于中国古代重要的音乐美学著作《乐记》。《乐记》的“物感说”是对先秦“情”与“物”关系的一个总结性认识,其对后代的物感说的发展以及成熟起到了决定性作用。《礼记·乐记》是直承荀子《乐论》而来,其中诸多的篇章都直接来源于荀子《乐论》,有的甚至连文字也大致相同。因此,可以说,《礼记·乐记》继承了孔子以来儒家各学派的文艺思想而有所创新与发展的。
  《礼记·乐记》全面深刻的论述了人心与音乐之间的复杂关系:“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声相应,故声变。变成方,谓之音。比音而乐之,及干戚羽旗,谓之乐。”①这段话明确地指出了音乐的发生和生成的全过程,以及“物感”在音乐艺术创作过程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同时,《礼记·乐记》对于物——心——乐三者之间的关系也做了明确的理论阐明。从这段话中可以发现几点关键之处,第一,音乐产生的基础就是“物”对人心的触发;第二,“感于物”的结果是由“人心之动”造成的,这样一来,人心就处于一种感应的受动地位,而物则成为了使人心感动的主动方面,因此,传统的心物感应理论就被称之为“物感说”;第三,“‘乐’(文艺)是物感人心而使之动的产物,这样,文艺的产生就不能简单地归为物,或者归于人心,而是二者共同作用的结果。”②
  《乐记》对于文艺创作审美发生的根源——心物交融的共同作用这一观念进行了详细而全面的论述,但是《乐记》的论述大体上还是沿着“物—心—乐”这一思维逻辑展开的,本质上还是侧重于物,认为物才是文艺创作审美发生的基点。由此,在《乐记》思维的影响下,中国儒家传统的物感明显的偏向于对“物”之强调,人心虽具有一定的能动性,但仅表现在“应感起物而动”, 依心而成声(文)这些方面。从整个触物而感的发生阶段来考察,此处的“应”还单纯的局限于“心”运用丰富多样的情感对“物”的感触的被动接受和反应。从《乐记》文本中反复强调的“物使之然”、“感于物而动”、“应感起物”等观念来看,“物”之作用始终是凌驾于“心”之上的。
  刘勰作为儒家文化的继承者与弘扬者也极力标举“物感说”,但刘勰又根据对于文学的独特见解和感悟,对物感说做了进一步推进和创新。在《文心雕龙·明诗》中,刘勰说:人禀七情,应物斯感,感物吟志,莫非自然。刘勰所谓的“应物斯感,感物吟志”显然是对传统物感说的继承,指出了人之情感受外物触发而形成心物感应。但刘勰却敏锐的看到,在传统物感说当中仅仅强调了其中的一个侧面,那就是“物”在心物交感中作为“感”的实施者的决定性地位和作用,而“人”却只是单纯的甚至是被动的接受者,所谓的“物感”仅仅只是“物”所引起的人的各种情绪和感受。刘勰认识到单纯的从物感发人心的角度来分析心物感应是具有一定的片面性和有失偏颇的,所以,他提出了“感物吟志,莫非自然”、“诗人感物,联类不穷”等说法,运用“感悟”从新归纳和概括了心物感应的思维模式。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对“物感说”论述较多且有深意的还有稍前于刘勰的陆机。他的《文赋》当中就有一段关于物感说的经典描述:
  伫中区以玄览,颐情志于典坟;遵四时以叹逝,瞻万物而思纷; 悲落叶於劲秋,喜柔条于芳春;心懔懔以怀霜,志眇眇而临云;咏世德之骏烈,诵先人之清芬;游文章之林府,嘉丽藻之彬彬;慨投篇而援笔,聊宣之乎斯文。
  这段文字不仅文辞优美而且论述深刻,向我们生动形象的展示了文学创作审美的发生过程、途径以及结果。首先,作者进入玄览之境并广泛阅读前人的著作与文章,“玄览”出自《老子》,河上公注云: “心居玄冥之处,览知万物,故谓之玄览。”,其实指的就是一种虚静凝神的状态;其次,自然万物给作者带来了各种情感和思绪,并使作者沉浸其中,引发出无限的情怀;最后,在丰富多彩的情感推动下,作则投篇援笔,即性成文。这就是陆机所领悟的“物感”的情境之下,文学创作审美的发生过程、途径以及结果。很明显,陆机在这里还是继承了传统物感说的“物—意—文”审美思维路线,这与《乐记》所遵循的“物—心—乐”的思维路线是如出一辙的。陆机的这种观点为刘勰继承法创新“感悟说”而提出“心物赠答”说提供了诸多的借鉴和启示。然而,陆机的弊端是未能够有意识的将自己的这两者认识有机结合形成心物交融的感应思维理论。他在这里实际上陷入了一种矛盾当中,这一矛盾在《思归赋》中有所体现。陆机提出了:“悲缘情以自诱,忧触物而生端”的观点,“悲”与“忧”其实本来就是两种较为相似的主体情感状态,但他认为悲乃“缘情自诱”,忧乃“触物生端”,一种是发自内心的情感,一种则是触发外物的情感,但是“感”究竟是如何发生的,陆机却没有能够弄明白。而刘勰则利用“心物赠答”理论解决了这一问题。
  刘勰所谓的“感物”之说,如果从狭义上理解,就是人主动地去寻求外物的感发。即:“所谓‘感物’就是‘以情感物,‘情’是‘感物’的审美前提,而不是‘感物’的审美结果。”④刘勰充分借鉴传统“物感说”的思想,又吸收和融合了陆机的感物之说,将“心”的能动性进一步提升和擴大,令其从“感于物而动”的被动消极的状态当中解脱出来而获得了更多所谓的“动”的意味,使得“心”一方面能够应物之所感,另一方面又能够去主动的感受外物。由此,刘勰的“感物”理论具有了更为广泛的新意蕴,那就是融合了“应物斯感”和“感物吟志”的双向交流和共鸣的心理思维模式。这种思维模式在《诠赋》中也有鲜明的体现:“愿夫登高之旨,盖睹物兴情。情以物兴,故义必明雅;物以情观, 故词必巧丽。”
  随物宛转即此处的情以物兴,就是物—情—文的思维模式,而心而徘徊即此处的物以情观,就是一种情—物—文的新思维模式。从《乐记》到《文赋》主要还延续的是物—情—文的单一思维模式,而到了刘勰则将“情以物兴”和“物以情观”两相结合,形成了“应物斯感”和“感物吟志”的心物交融的思维模式,这是文学创作过程当中人的生命体验与外物的感兴触发完全自由结合的过程,同时也是刘勰对物感说的创新与超越。
  注释:
  ① (清)阮元:《十三经注疏·礼记正义》[M].中华书局,1980: 1074
  ② 刘欣:《文心雕龙》的美学思维探析[D].山东师范大学,2015:18
  ③ 刘欣:《文心雕龙》的美学思维探析[D].山东师范大学,2015:18
  ④ 蒲友俊:《“感物”与“观物”:兼论山水诗的产生》[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 年第3期。
其他文献
【摘要】:杜尚著名作品《下楼梯的裸体》在艺术评论界引起了不小的争议。本文通过了解杜尚早期的生活经历和他的艺术创作的特点,运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心理学,分析杜尚的内心世界,理解该作品的创作背景和思想内涵。  【关键词】:《下楼梯的裸体》;杜尚;精神分析法  1.关于作品《下楼梯的裸体》的争议  杜尚一位奇特而罕见的艺术家,他的出现改变了西方现代艺术的进程。西方现代艺术,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艺术,
期刊
就在我的梦中,经常浮现一座美丽的古城。  夕阳西下,小小的我沿着错落有致的老街,  轻快地踏着潮湿的石板路,  看着两边的四合院和房顶瓦片闪烁的金光,  静静的暖暖的映入了心田。  不知不觉来到了城墙脚下,  细细的微风拂过残旧墙砖,拂过我的眼帘,  伸手轻触,放佛能感受到她那慈祥的笑脸。  突然阵阵的香味扑鼻而来,  引得我一路小跑來到主街,  是我最爱的油茶和小烧饼。  正待我流连忘返时,听到
期刊
【摘要】:“自然”是中国人的长远追求,浸透于其人生、思想、美学和文学艺术等等方面。“自然”也是贯穿《二十四诗品》的一种美学精神,《二十四诗品》的尚“自然”有其特色和贡献。本文主要通过简析《自然》这一品,以及“自然”与视觉传达设计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 二十四诗品;自然;视觉传达设计  自老庄哲学以来,“自然”就成了中国人的一个长远的追求,这种追求浸透于中国人的人生、思想、美学和文学艺术等等之
期刊
一、风格传统  在中国,“风格”一词,最早是晋代葛洪提出来的,起初的意思是指人的风神品格。北齐时候的颜之推,把“风格”一词借入到文学中来。三国时期,著名的文论家曹丕提出了他的“文气说”,在《典论·论文》中他写到,“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1]他的“文气说”,强调了作品风格中的作者主观因素的重要地位。刘勰在《文心雕龙·体性》篇中指出:“才有庸俊,气有刚柔”“吐纳英华,莫非情性”。
期刊
【摘要】:高校校园新闻网通过全方位展示高校的发展情况,逐渐成为高校的门面、形象和窗口,受到越来越多校内外人士的重视与关注。本文旨在通过分析四川三所高校校园新闻网络编辑在稿件选择、内容整理、标题制作、版面编排四个方面的现实状况,总结出三所高校校园新闻网的编辑特色,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为高校校园新闻网络编辑提供有益借鉴。  【关键词】:网络编辑;编辑特色;校园网;对比研究  随着网络时代的快速发展,校
期刊
诉衷情  平常衣裳笑正浓,抬头若初逢。风景两岸正同,相思隔千秋。寒风送,江水东,雁难留,此情谁共?两行清泪,一枕闲愁。  诉衷情·过郡园  灯酒繁华热闹处,莫藏书香门。也曾登楼仰看,雾里瑟瑟冷冷。游子心,离人情,梦魂景,浮云落日,莫叫长泪,惊煞冬雪。  世外缘·叹黛玉  曾經是海誓山盟,今儿却花谢枝尽。如此说,世外良姻蓬莱缘。曾经是,将泪忘了意流年。海棠枝,怡红潇湘文才苑。终不过,镜花水月两重天。
期刊
【摘要】:毛姆对很多喜欢西方文学的人来说,都非常熟悉,对于毛姆这个作家在文学史上的定位,其实在中国可能这位作家享有更高的地位,在英国有人甚至把毛姆当做是一位二流的幽默作家来看待,然而在中国毛姆所受到的推崇就要高得很多,侯维瑞先生也把毛姆的作品称为“自然主义的余波”。文章通过对毛姆小说的一系列的叙事者与叙事结构进行研究。  【关键词】:毛姆小说;叙事者;叙事结构  一、毛姆小说在中国以及世界上的声誉
期刊
【摘要】:庄子与村上春树这两位看似南辕北辙的两位大家,如若仔细品读、认真剖析他们的作品,就会发现他们作品中所隐藏的诸多关联性和相似性。本篇论文拟从生死观的角度对村上春树文学与《庄子》的内在关联性、相似性进行探讨。  【关键词】:庄子;村上春树;生死观  1.序言  庄子生活在两千年前中国战国时代,村上春树生活在后现代主义语境下的“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庄子》磅礴恣肆、包罗万象;村上春树文学奇
期刊
【摘要】:歌剧《木兰诗篇》成功塑造了花木兰的音乐形象,我国作曲家关峡为之创作了七首独唱曲目和多首合唱、重唱曲目,用丰富多样的音乐形式,打造了一个栩栩如生、丰满真实的花木兰角色。本文以民族歌剧《木兰诗篇》创作的背景和剧中音乐的特点、角色的形象设定,特征的分析为研究前提,偏重对大型歌剧《木兰诗篇》中经典唱段《我的爱将与你相伴终身》进行分析,针对它特有演唱特点和风格进行分析,从而更加深入的对演唱者表演的
期刊
【摘要】:《金瓶梅》是深刻刻画晚明社会世情的作品。本文旨在分析以潘金莲为代表的追逐欲望的男女。  【关键词】:晚明;封建社会;人性;潘金莲  《金瓶梅》最大魅力就在于它的相当大程度上对人性和社会的“真实”展现。通读全书,书中有关人性和社会的诸多阴暗、丑陋不加掩饰的成分在以西门庆作为一个家庭成员展开的家庭生活的描写中,和以西门庆由出身平凡的商人凭借自己摸清的当时社会人际交往种种套路从而发迹做到在当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