蒿香

来源 :辽河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mchenst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童年的家是这样子,几间土房,破旧的门窗像朽木做成,使劲一推就能支离破碎。最怕夏天雨季,外面大雨,屋里小雨。我们一家人躲在角落,却防不胜防,棚上的水珠落到我们身上,就像在浴室里洗淋浴。盼来雨过天晴,可窗户没有玻璃,钉着塑料布,射进屋里的阳光是昏暗的,让满是湿气的屋增添着阴冷。
   棚壁是废报纸糊的,虽然不能让屋增加太大亮色,但各种文章定格在棚壁上,让爱学习的人目不暇接。一台黑白电视机最值钱,虽然只能收一个频道,有时跳动不清的图像还带着杂音,但它是全家人了解外界的唯一渠道。
   几亩薄田和一头耕地的毛驴,是全家人吃饭的来源,家里人口多,父母又体弱多病,无疑是雪上加霜。幼小的我不敢奢求零食和玩具,只希望家里伙食好一点,在没有金钱情况下,野菜就是餐桌美味。
   苋菜、荠菜和苣荬菜,我家一年四季常吃,春天嫩的时候采摘,吃不完晒成干菜,冬天吃。这三种大自然免费的菜,母亲换着花样做,给吃厌的我们增加食欲,成为下饭法宝。
   在记忆的闸门里,还有一种野菜,它是我童年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种野菜叫蒿子,用处特别大。
   关于蒿子的记忆,是从我六岁开始的。那年春天,跟母亲去野外挖野菜,母亲提着大篮子前边走,我提着小篮子在后面跟着。母亲知道我跟不上她的脚步,三步两回头,生怕我走失荒野里。
   品种繁多的野菜让我眼花缭乱,我对野菜概念很笼统,认为是菜便可吃,在好奇心驱使下,品尝起菜来。母亲见状,忙制止,告诉我说不是所有野菜都能吃,千万不可乱尝。在她制止之前,一种又苦又辣的菜,从我嘴里吐出来。但它有种特殊的芳香,而且芳香有神奇魔力,接近它就不愿离开。
   母亲说我吐出的这种菜是蒿子,不能生吃,种类很多,用途也不一样,几乎都有药用价值。这种散发清香的野菜,居然有药用价值,让我不敢相信,开始对它产生浓烈兴趣。
   十岁那年,我家毛驴病了,不吃草料,身体滚烫,而且咳喘不止。经过兽医诊断,是肺炎,连续注射几天治肺炎的药,却不见好转。母亲说过蒿子是药材,我就用蒿子泡水喂它,它喝几次后,有了点食欲。我干脆拿蒿子喂它,它不吃,我就将蒿子夹在青草里。这下,没想到它吃得很香,增加了食量。蒿子特殊的香气,对驴而言,是食物里的调味料,能让吃厌的食物换种口味。神奇的事情发生了,半个月后,驴退烧了,也不再咳喘,恢复成以前的样子。
   确定蒿子药用功效后,我便对蒿子细心起来,慢慢观察,对它们了解更多了。山地树林田间,哪里有绿色,哪里就有蒿子掺杂,生命力特强,只要根沾泥土,就能延续后代。
   我家穷困的生活,也多亏白蒿、茼蒿、艾蒿、香蒿和青蒿这五种蒿子,度过一个又一个难关。
   早春时节,白蒿钻出地面速度比其它野菜快,嫩嫩的小芽显得非常脆弱,可它有惊人的生长能力,几天不见,就能长很高。夏天是白蒿茁壮期,怕旱,喜水,秋天开花,入冬时候籽粒成熟。
   春天嫩的时候,它的茎叶可以吃。采回家,开水烫一下,减轻些苦辣味,之后可做馅,也可拌凉菜。在早春采不到其它野菜,我家又买不起菜的情况下,白蒿就是我家餐桌上的主力军。
   秋天时候,人们会仨仨俩俩的去采白蒿花,鲜花或者晒干,都可泡水喝。它是食疗佳品,口渴的时候,喝上一杯,享受香饮同时,也能清热解毒,增强免疫力。
   茼蒿钻出地面日期是野菜中最晚的,数量也少,只有树林里的白沙土地面,才能看到它身影。它是蒿子中长相最美的,体味和身形很像菊花,因此,我们也叫它菊花菜。
   茼蒿除能吃,还能腌咸菜。将蒿叶或者蒿花采回家,放进盆里,洒上盐,杀出水分。之后取出放进坛子,倒上酱油,封上坛盖,一个月后,便可食用。茼蒿咸菜和其它咸菜不同之处是,有菊花的香气,吃茼蒿咸菜,就像刷牙后嘴里留下了牙膏的香味。
   茼蒿咸菜的汤黑红透亮,香味比咸菜还浓,过年时候用它蘸饺子吃,那可是人间上等美味。平时用它拌饭吃也非常香,我家的茼蒿咸菜,每年都是腌咸菜汤早早没了。
   艾蒿,在端午节是神圣的。
   每年这个节日,人们都会早早起床,争先恐后地走出家门,去野外采艾蒿。艾蒿是这个节日装饰品,每家每户,都会将红纸叠的葫芦挂在艾蒿上,插入门楣窗缝或者固定在某个角落。这种祖先传下的习俗,是这个节日独特亮点。
   这天,伙食也离不开艾蒿,艾蒿煮鸡蛋,是这个节日独特的食物。煮的方法,与煮茶蛋差不多,煮熟的蛋,除有艾蒿香气,外皮也染上绿色,好似绿皮小鸭蛋。除此之外,还要用艾蒿泡水洗脸洗脚,嘴食外洗,真是与艾蒿融为一体了。
   不仅这个节日用艾蒿,平时,我家也离不开艾蒿。父亲学过中医,他说艾蒿有抗菌消炎,平喘镇咳、护肝利胆的功能。他常让母亲做艾叶茶、艾叶粥、艾叶汤,我们一家吃着艾叶做的食物,感觉神清气爽,精力充沛,就像呼吸新鲜空气一样。
   香蒿是蒿类里香味最浓的,只要和它接近,就能覆盖所有味道。
   夏日乡村夜晚,蚊子非常多。特别是连雨天,黑芝麻粒大的蚊子像百万雄狮一样,别说叮咬,就这阵势都能将人吓倒。我家条件差,没有蚊帐纱窗,也买不起蚊香,危难情况下,香蒿派上了用场。
   用香蒿做成的蚊香,是父亲的发明。他将香蒿盘成小团,晒干,点燃之前,往香蒿团上洒些他研制的灰粉。这些灰粉,可以不让香蒿团快速燃烧,就像蚊香一样,慢燃起烟。
   点燃的香蒿冒出一圈圈烟雾,屋里打转,它是无孔不入的,很快占满整个屋子。蚊香的烟雾香辣呛鼻,长时间在烟雾里,会让人头晕目眩。香蒿团的烟雾就不一样,它是柔和的,不呛人,生出草香味儿的气息有兴奋功效,能使人明目提神。
   蚊子对香蒿烟雾过敏,就像老鼠遇到猫,狼狈逃窜。没该死的吸血鬼,我们兄妹几人可以在灯下安心学习,香蒿这种免费健康的蚊香,是我家的救星。
   青蒿是蒿类中数量最多的,漫山遍野到处都是,密密麻麻一片又一片。这些青蒿,晒干后,起火非常旺,可用于做饭取暖的燃柴。
   我家因人口多,每天做饭及冬日取暖用柴草量大,庄稼杆年年不够用。一到秋天,父亲就会赶着毛驴车,带我们兄妹几人到野地割青蒿。将割下的青蒿,绑成小捆,运回家晒干,之后堆成垛,庄稼杆用完,它就派上用场了。
   青蒿与其它柴火不一样,别的柴草,燃烧的烟雾又浓又黑,青蒿燃烧的烟雾,是淡淡的昏黄色,而且有浓烈的香辣味。
   每当小村出现昏黄带着香辣味的烟雾,那定是从我家飘来。小村人闻着我家独有的味道,就像一个人吸烟,最初不适应,慢慢便爱上它。吸烟有害健康,然而,青蒿烟雾有戒烟功效,据吸烟人讲,常闻青蒿的烟雾,就没有吸烟欲望了。
   如今,离开家乡也远去了童年,独在异乡的我,思念总在心头起。作为游子,故乡是出发的起点,人生的守望者,也有前进路上抹不去的乡愁。
   我似朵飘走的云,落下雨遮过太阳,曾經的点点滴滴,是珍贵片断,常念、时叹,泪眼婆娑。
   有本书中写道:“人的一生,会有个事物影响你,激发斗志,改变人生。”苦苦奋斗的我,经常因坎坷停步,每当这时,家乡蒿子的味道就会弥漫心头。熟悉亲切潜伏身边的蒿子,给我信心勇气,成为永不言败的靠山。
   蒿香,我最爱的味道。
其他文献
每当夜幕降临,融入黑夜中的氤氲,我的眼前常常幻化出一件已经补了很多补钉、洗得发白的蓝布衫儿。这时,我母亲便穿着那件儿伴随我们哥儿四个童年身影的蓝布衫儿在夜色里向我们走来。   母亲年轻的时候是很美丽的。她的衣着很朴素,但是十分整洁,特别是她用当时政府给的几尺救济布自个剪裁制做的那件蓝底小碎花布衫儿,穿在她的身上很得体、很好看。几个婶娘嘻笑着脱下母亲那件蓝布衫儿,穿在身上,却没有母亲那神韵、那风采了
期刊
一   我出车刚回到小城,就接到了王丽雅的电话,粗话脏话一串串撸出来。她说要跟李兵离婚。李兵吸毒,死活不跟他过了。她语气非常强硬,让我今晚必须找到李兵。   我说开了一天车,卸了半天货,浑身都散架了,我不能不吃晚饭吧。王丽雅说她没把我当外人,怎么去找李兵,让我看着办。   李兵吸毒,我不相信,也不敢相信。真是那样,他就白瞎了。   我和李兵是同村的发小。李兵大学毕业,先在外地呆了几年,后回到小城,
期刊
光阴荏苒,我和老唐已经隔了三十九年的烟云了。可能我们会再相见,可能我们水远不会再见了:因为他远在四川。但我欠他一支笔,一支英雄牌钢笔。  老唐当年只有22岁,大我3岁。一来他黑红脸膛,看去比实际年龄大几岁;二来说话处事比同龄人老成,所以都不叫他小唐,而叫他老唐。   1975年,我19岁,刚参加工作,工作地点就在盖县城西郊的变电所。变电所北邻驻扎着部队的一个团。军民团结如一家。有一个连,借用我们变
期刊
1   小七是在鸡叫三遍后不久被计划生育小分队抓走的。   头天下午,赵汉军去地里薅苞谷。下黑回来,他对小七说,你去把杨村长找来,我请他喝杯酒。小七已经把晚饭做好了,苞谷饭、酸菜汤、炒洋芋片,原本也不需要什么工夫。她不理会丈夫的话,说你看着猪一会儿,我去上个厕所。说着急急地跑去了厕所。她怀孕已经几个月了,腹部涨涨的,像有什么东西压着,小便增多,随时都有小便的欲望。但这一次她却只撒出了少许尿液,有些
期刊
爹说:今天是子玄的生日,你做一桌他喜欢吃的菜吧!唉,子玄咋就那么狠心,说不回来就不回来了。    娘说:知道了,我这就去。你用干净布擦擦照片上的灰吧。娘用手背抺抺眼中晶亮的东西。    子玄是他们的长子,打小聪慧,很懂得体贴爹娘。子玄年少时正是过去那个年代,又生在偏僻的山村。那时候,子玄上初中是在山后的一座小镇,离家三十余里呢,来回车费要6角。每个星期五放学,子玄都要坐上最末班车,风雨无阻地乘车赶
期刊
1  刘卫国十七岁参加八路军,英勇顽强,南征北战,屡立战功,在枪林弹雨中成长。解放后,他转业到了地方,任北方大型机械厂党委书记,投身新中国的建设之中。刘卫国心里明白,派一名军人去领导一家大型企业,这是另一个战场,不需要人奋不顾身地拼杀,却仍然需要人一往无前地拼搏。中国工业非常落后,新中国的建设迫切需要工业推进。  那时厂里有两位前苏联专家,负责技术指导。刘卫国专门安排厂里的技术骨干和一批好学有文化
期刊
楼上的琴声又响起,尽管稚嫩,但依旧动听。我坐在院子的长椅上,刚泡好的一杯铁观音香气扑鼻,两只慵懒的猫趴在地板上晒太阳,结着好多青杏的枝条从小院的门上探了进来,似乎也被这琴声和茶香吸引。我端起茶杯,茶叶随着琴音在杯子中荡漾开来,那曼妙的舞姿让我不由自主地联想到了采茶姑娘劳作的婀娜身影。我呷了一口茶,毛孔里透着铁观音的香气,琴音和茶香在我心头缭绕,久久不散。  一   父亲也喜欢喝茶,但他不喜欢铁观音
期刊
早春四月生机盎然,父亲的老病也在春风里苏醒了,近来更是喘得厉害,我不止一次劝过父亲来县城生活,可是他总说放不下家里的一切,我知道父亲是在用生命守望着他的梦。   家乡的小村虽不是父亲出生的地方,可是他在这生活了45年,年已70的父亲把生命中最美好的青春留在了这里,这里是他的根。从小到大,我们成长的脚步见证着父亲的努力,从当初的一无所有到如今的衣食无忧,每每忆起从前,父亲更多的是对现在生活的满足。
期刊
2016年6月4日,我们夫妻二人乘坐的航班平安抵达咸阳机场,我们在咸阳没有亲友,欢迎我们的是咸阳那温情的雨。   在雨中,我俩登上一辆大巴士直奔西安而去。 双脚一落西安大街的瞬间,淡淡的忧、淡淡的愁便油然而生:岁月无情,带走了在这里辉煌过的一代又一代的天之骄子,一辈又一辈的旷世英才。而此时不肖的我来了,只能观赏你们的流风遗迹,景仰你们馈献人类的不朽风采。 读书时常诵读“渭城朝雨邑轻尘”、“城阙辅三
期刊
几个月前,在家做家务时,无意看到读大学时穿的几件衣服、几张相片和几本学习笔记。于是又让我想起了佳慧姐。想起她帮我在图书馆里占位子、帮我晒被子、对课堂笔记,想起她顶风冒雪领着家父满校园找我,想起那次我感冒发烧,她跑前忙后的情景……   近20几年没有见到佳慧姐了,也不知她现在的情况如何?   毕业分手时同学们都行色匆匆,我又急着回家看病重的家母,一眨眼的工夫同学们如小燕般全飞走了。后来虽不断听到四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