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就业是民生之本,创业是民富之源。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湖北省政府将“帮助3 万人成功创业、带动10 万人就业”列入了2008 年为民办的十件实事之一。为此, 宜昌市政府制定实施了三年规划,从2008 年至2010 年, 以“造就千名小老板,带动万人大就业”全民创业活动为载体,建立健全政策扶持、创业服务、创业培训三位一体的工作机制,提高全民创业能力,优化创业环境,全面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工作。
开展八项创业服务,
引导劳动者自主创业
依托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建立覆盖市、县(市)区、街办(乡镇)、社区四级联动的创业服务平台,开展一站式、个性化、贴近式等八项创业服务,为劳动者创业提供一切便利。
开辟专门场所,提供“一站式”窗口服务。全市14 个县(市)区均依托就业管理机构或就业培训中心,成立了创业指导中心。同时,在三峡人力资源市场增设了创业服务窗口和企业诊断室,为劳动者提供创业政策咨询、创业项目推介、小额担保贷款、创业指导、创业问题诊断等系列服务。今年1 至4 月份, 全市共发放宣传单32000 份, 接待咨询6000 余人次。
依托街道、社区基层劳动保障平台,提供“片警式” 贴近服务。各街道、社区对辖区内有创业愿望和具备创业基本条件的人员进行地毯式的调查摸底,分类登记造册, 做到姓名、住址、联系方式、失业时间、失业原因、享受再就业扶持政策、拟创业情况等“七清楚”, 积极宣传动员、推荐其参加创业培训,并密切配合创业指导服务中心、培训机构对培训后实现创业的学员进行跟踪服务,协调解决学员在创业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加大创业培训师资开发力度,提供创业技能提升服务。目前,全市采取送出去培训、请进来办班的方式,已建立了拥有35 名具有SIYB 创业培训资质的师资队伍, 为开展创业培训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充实创业指导专家队伍,提供专业化创业指导服务。在已组建创业指导专家组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人员组织,增聘一批创业明星和熟悉经济发展的政府行业主管部门有关人员,切实加强创业咨询指导服务,帮助学员分析、拟定创业计划书,对学员的创业计划书进行评估,协助学员解决开业和创业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为劳动者创业把脉诊断、出谋划策。加强对专家服务效果的调研, 实行专家队伍动态式管理。目前,在全市建立了由劳动保障、工商、税务、财政、科技、工会、共青团、妇联、担保公司等部门单位和创业明星、企业成功人士以及大学教授等社会各方面专家组成的150 人的创业专家队伍。每期培训班均有2~3 名专家到现场指导、答疑。
完善跟踪服务制度,提供个性化创业回访服务。各培训机构采取“访、谈、帮”的形式,主动上门访问了解创业情况,接受来访提供创业咨询诊断,帮助协调解决创业难题,为培训学员提供不少于3 个月的回访服务。落实“SIYB 学员跟踪服务回访制度”“SIYB 学员培训及跟踪服务档案管理办法”,为每位学员建立健全《SIYB 创业培训及跟踪服务档案》,实行回访日志制度,对参加培训的学员每人进行了2~3 次电话回访,跟踪了解创业者企业经营情况,提供持续的咨询和服务。
广泛征集投资少、见效快、带动就业效果好的创业项目,为创业者提供项目推介服务。目前,全市市级创业项目资源库规模达到2000 个,并分门别类进行整理,针对创业者的实际情况,适时予以推介。3 月份,点军区举办了2008 年春季创业项目展示会,各乡镇(街办)精选的涉及餐饮服务、美容美发、商品零售、装饰装修、汽车服务等20 多个创业项目,以独立经营、连锁店或专卖店的形式进行招商,其中17 个创业项目被劳动者采用,组织建立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3 个,培养各类经纪人11 名。
建立创业孵化基地,提供创业实践服务。通过建立创业孵化基地或创业园,为缺乏创业经验和经营场地的创业者提供一段时期的政策扶持,提高创业成功率。目前,全市采取自建、租赁、资源整合等多种方式建立22 个创业孵化基地。当阳市投资500 万元建成了临沮夜市场和坝陵农贸市场两个创业基地,为城乡创业者提供免费摊位200 个。宜昌经济开发区创业服务中心从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入手,不断加大招才引智和企业孵化培育工作力度。几年来,该中心工作成效明显,累计毕业企业已达47 家。2007 年,创业中心新孵化培育了昊然环保、邦友科技、金成机电、电通科技、慧中科技等24 家科技创业企业。
吸引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提供保姆式服务。对返乡创业人员,按照创业人员投资规模,比照招商引资的优惠政策,纳入中小型企业担保基金支持范围,全程代理各项手续,并视企业情况提供用地、用水等优惠,并优先满足用工需求。当阳市在159 个村及18 个社区加强创业平台建设,实施“四个一”工程,即建立一个劳动保障信息宣传阵地、制定一套技能培训方案、培养一批创业致富能手、创建一套辖区创业人员信息状况档案。成立了创业培训组、项目开发组、融资贷款组和由市乡两级30 名成员构成的创业指导组,帮助创业人员找准项目200 个,李晓敏、秦俊峰、朱心刚、杨杰等一批青年回乡创业。今年以来,当阳市回乡创业92 户,投入资金3975 万元人民币, 带动就业616 人。
实施三千三百计划,
提升劳动者创业技能
宜昌市劳动保障部门主动协调工商、税务等部门, 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三峡大学等院校、培训机构等,全面实施“三千三百创业培训计划”,在继续做好下岗失业人员创业培训工作的同时,面向大学生、复转退伍军人、残疾人、失地农民、三峡移民和返乡农民这六类群体举办各具特色的“SIYB”创业培训班,并积极探索适合不同对象需求的培训模式, 丰富创业培训的内容和手段,增强创业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面向城镇下岗失业人员,依托宜昌市工业技校等培训定点机构实施“千名下岗失业人员创业圆梦行动”。面向大学生,依托三峡大学等院校实施“千名大学生青春创业行动”,创业培训在宜昌院校实现全覆盖;在去年三峡大学成功举办大学生创业培训的基础上,今年4 月3 日在三峡电力职院举办了首届高职学生创业培训班,同时根据合约,5 月中下旬, 宜昌市劳动就业培训中心、劳动教育培训中心将同时在三峡职业技术学院举办创业培训班,在宜院校的高校生在校内就可参加创业培训。面向创业者,工商部门实施了“千名小老板创业富民培训工程”,目前已经举办培训班26 期,培训学员280 人。
开展百名返乡农民、百名三峡移民、百名失地农民创业培训试点工作。枝江市、当阳市、远安县、长阳自治县、五峰自治县开展“百名返乡农民SIYB 创业培训活动”;秭归县、兴山县、夷陵区开展“百名三峡移民SIYB 创业培训活动”;宜都市、西陵区、伍家岗区、猇亭区开展“百名失地农民SIYB 创业培训活动”,各试点县(市) 区每年至少培训100 人。夷陵区把三峡移民创业带动就业工作作为该区2008 年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的重中之重,从创业培训入手,努力提高移民的综合素质,促进其自主创业和自谋职业,目前已举办培训班3 期,培训75 人。
树立百名创业典型,
激励创业者做大做强
充分发挥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的作用,组织开展声势浩大、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积极引导城乡劳动者转变就业观念,增强创业意识。在各人力资源市场及街道、社区开辟创业带动就业工作宣传专版或建立宣传橱窗,广泛宣传相关创业政策、创业带动就业工作的先进经验和自强自立、奋发图强、成功创业的典型事迹。通过举办百名创业典型评比等活动,树立培养一批敢创业、能创业、创好业的创业带头人,在全市弘扬创业精神,展示创业风采,引导和带动更多劳动者走自主创业、能力创业道路。远安县在电视台开辟“创业之星”专栏,大力宣传鼓励创业、支持创业的新思路、新举措,并将各社区评选出的创业能人、创业事迹制成光盘,在全县各乡镇、社区巡回播放。市地税局对“促进再就业,增加纳税人”活动扶持的下岗职工进行了回访,评选了10 名创业典型,并与《三峡日报》《三峡晚报》等市内各大媒体合作,从“税收、发展、民生”角度出发,推出“再就业纳税人创业访谈”系列报道, 通过展示邓春华等下岗职工的创业故事,使全社会形成关注创业、鼓励创业、扶持创业的良好社会氛围。王勇2000 年企业改制下岗失业后,组织部分原企业职工自筹资金成立了宜昌市大成工贸有限责任公司,创办大成工业园。由于资金的缺乏,其生产经营活动始终无法得到进一步发展。在市劳动保障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大成公司几年来累计享受了190 余万元人民币小额担保贷款和服务型商贸企业认定等再就业优惠政策。目前园区内已引进各类型中小企业23 家,安置下岗失业人员380 人,王勇也被评为宜昌2006 年度经济人物,受到市政府表彰,大成公司终于成就了大事业,其事迹在宜昌广泛宣传。作为创业成功的典型, 王勇把希望、梦想和信心带给了更多的创业者。
开展八项创业服务,
引导劳动者自主创业
依托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建立覆盖市、县(市)区、街办(乡镇)、社区四级联动的创业服务平台,开展一站式、个性化、贴近式等八项创业服务,为劳动者创业提供一切便利。
开辟专门场所,提供“一站式”窗口服务。全市14 个县(市)区均依托就业管理机构或就业培训中心,成立了创业指导中心。同时,在三峡人力资源市场增设了创业服务窗口和企业诊断室,为劳动者提供创业政策咨询、创业项目推介、小额担保贷款、创业指导、创业问题诊断等系列服务。今年1 至4 月份, 全市共发放宣传单32000 份, 接待咨询6000 余人次。
依托街道、社区基层劳动保障平台,提供“片警式” 贴近服务。各街道、社区对辖区内有创业愿望和具备创业基本条件的人员进行地毯式的调查摸底,分类登记造册, 做到姓名、住址、联系方式、失业时间、失业原因、享受再就业扶持政策、拟创业情况等“七清楚”, 积极宣传动员、推荐其参加创业培训,并密切配合创业指导服务中心、培训机构对培训后实现创业的学员进行跟踪服务,协调解决学员在创业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加大创业培训师资开发力度,提供创业技能提升服务。目前,全市采取送出去培训、请进来办班的方式,已建立了拥有35 名具有SIYB 创业培训资质的师资队伍, 为开展创业培训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充实创业指导专家队伍,提供专业化创业指导服务。在已组建创业指导专家组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人员组织,增聘一批创业明星和熟悉经济发展的政府行业主管部门有关人员,切实加强创业咨询指导服务,帮助学员分析、拟定创业计划书,对学员的创业计划书进行评估,协助学员解决开业和创业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为劳动者创业把脉诊断、出谋划策。加强对专家服务效果的调研, 实行专家队伍动态式管理。目前,在全市建立了由劳动保障、工商、税务、财政、科技、工会、共青团、妇联、担保公司等部门单位和创业明星、企业成功人士以及大学教授等社会各方面专家组成的150 人的创业专家队伍。每期培训班均有2~3 名专家到现场指导、答疑。
完善跟踪服务制度,提供个性化创业回访服务。各培训机构采取“访、谈、帮”的形式,主动上门访问了解创业情况,接受来访提供创业咨询诊断,帮助协调解决创业难题,为培训学员提供不少于3 个月的回访服务。落实“SIYB 学员跟踪服务回访制度”“SIYB 学员培训及跟踪服务档案管理办法”,为每位学员建立健全《SIYB 创业培训及跟踪服务档案》,实行回访日志制度,对参加培训的学员每人进行了2~3 次电话回访,跟踪了解创业者企业经营情况,提供持续的咨询和服务。
广泛征集投资少、见效快、带动就业效果好的创业项目,为创业者提供项目推介服务。目前,全市市级创业项目资源库规模达到2000 个,并分门别类进行整理,针对创业者的实际情况,适时予以推介。3 月份,点军区举办了2008 年春季创业项目展示会,各乡镇(街办)精选的涉及餐饮服务、美容美发、商品零售、装饰装修、汽车服务等20 多个创业项目,以独立经营、连锁店或专卖店的形式进行招商,其中17 个创业项目被劳动者采用,组织建立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3 个,培养各类经纪人11 名。
建立创业孵化基地,提供创业实践服务。通过建立创业孵化基地或创业园,为缺乏创业经验和经营场地的创业者提供一段时期的政策扶持,提高创业成功率。目前,全市采取自建、租赁、资源整合等多种方式建立22 个创业孵化基地。当阳市投资500 万元建成了临沮夜市场和坝陵农贸市场两个创业基地,为城乡创业者提供免费摊位200 个。宜昌经济开发区创业服务中心从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入手,不断加大招才引智和企业孵化培育工作力度。几年来,该中心工作成效明显,累计毕业企业已达47 家。2007 年,创业中心新孵化培育了昊然环保、邦友科技、金成机电、电通科技、慧中科技等24 家科技创业企业。
吸引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提供保姆式服务。对返乡创业人员,按照创业人员投资规模,比照招商引资的优惠政策,纳入中小型企业担保基金支持范围,全程代理各项手续,并视企业情况提供用地、用水等优惠,并优先满足用工需求。当阳市在159 个村及18 个社区加强创业平台建设,实施“四个一”工程,即建立一个劳动保障信息宣传阵地、制定一套技能培训方案、培养一批创业致富能手、创建一套辖区创业人员信息状况档案。成立了创业培训组、项目开发组、融资贷款组和由市乡两级30 名成员构成的创业指导组,帮助创业人员找准项目200 个,李晓敏、秦俊峰、朱心刚、杨杰等一批青年回乡创业。今年以来,当阳市回乡创业92 户,投入资金3975 万元人民币, 带动就业616 人。
实施三千三百计划,
提升劳动者创业技能
宜昌市劳动保障部门主动协调工商、税务等部门, 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三峡大学等院校、培训机构等,全面实施“三千三百创业培训计划”,在继续做好下岗失业人员创业培训工作的同时,面向大学生、复转退伍军人、残疾人、失地农民、三峡移民和返乡农民这六类群体举办各具特色的“SIYB”创业培训班,并积极探索适合不同对象需求的培训模式, 丰富创业培训的内容和手段,增强创业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面向城镇下岗失业人员,依托宜昌市工业技校等培训定点机构实施“千名下岗失业人员创业圆梦行动”。面向大学生,依托三峡大学等院校实施“千名大学生青春创业行动”,创业培训在宜昌院校实现全覆盖;在去年三峡大学成功举办大学生创业培训的基础上,今年4 月3 日在三峡电力职院举办了首届高职学生创业培训班,同时根据合约,5 月中下旬, 宜昌市劳动就业培训中心、劳动教育培训中心将同时在三峡职业技术学院举办创业培训班,在宜院校的高校生在校内就可参加创业培训。面向创业者,工商部门实施了“千名小老板创业富民培训工程”,目前已经举办培训班26 期,培训学员280 人。
开展百名返乡农民、百名三峡移民、百名失地农民创业培训试点工作。枝江市、当阳市、远安县、长阳自治县、五峰自治县开展“百名返乡农民SIYB 创业培训活动”;秭归县、兴山县、夷陵区开展“百名三峡移民SIYB 创业培训活动”;宜都市、西陵区、伍家岗区、猇亭区开展“百名失地农民SIYB 创业培训活动”,各试点县(市) 区每年至少培训100 人。夷陵区把三峡移民创业带动就业工作作为该区2008 年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的重中之重,从创业培训入手,努力提高移民的综合素质,促进其自主创业和自谋职业,目前已举办培训班3 期,培训75 人。
树立百名创业典型,
激励创业者做大做强
充分发挥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的作用,组织开展声势浩大、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积极引导城乡劳动者转变就业观念,增强创业意识。在各人力资源市场及街道、社区开辟创业带动就业工作宣传专版或建立宣传橱窗,广泛宣传相关创业政策、创业带动就业工作的先进经验和自强自立、奋发图强、成功创业的典型事迹。通过举办百名创业典型评比等活动,树立培养一批敢创业、能创业、创好业的创业带头人,在全市弘扬创业精神,展示创业风采,引导和带动更多劳动者走自主创业、能力创业道路。远安县在电视台开辟“创业之星”专栏,大力宣传鼓励创业、支持创业的新思路、新举措,并将各社区评选出的创业能人、创业事迹制成光盘,在全县各乡镇、社区巡回播放。市地税局对“促进再就业,增加纳税人”活动扶持的下岗职工进行了回访,评选了10 名创业典型,并与《三峡日报》《三峡晚报》等市内各大媒体合作,从“税收、发展、民生”角度出发,推出“再就业纳税人创业访谈”系列报道, 通过展示邓春华等下岗职工的创业故事,使全社会形成关注创业、鼓励创业、扶持创业的良好社会氛围。王勇2000 年企业改制下岗失业后,组织部分原企业职工自筹资金成立了宜昌市大成工贸有限责任公司,创办大成工业园。由于资金的缺乏,其生产经营活动始终无法得到进一步发展。在市劳动保障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大成公司几年来累计享受了190 余万元人民币小额担保贷款和服务型商贸企业认定等再就业优惠政策。目前园区内已引进各类型中小企业23 家,安置下岗失业人员380 人,王勇也被评为宜昌2006 年度经济人物,受到市政府表彰,大成公司终于成就了大事业,其事迹在宜昌广泛宣传。作为创业成功的典型, 王勇把希望、梦想和信心带给了更多的创业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