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教学的主体——学生与作为教学的主导——教师,他们之间的良性互动是提高课堂教学的有力保证,而有效提问就是这一保证的有力武器之一.教学中教师的有效提问可以引导学生进入情境、激发兴趣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举一反三的能力,在新旧知识的衔接上起到很好的承前启后的“润滑”作用.在本文中,笔者试图用几个成功案例来诠释有效提问在课堂教学中的具体实施,以供同行借鉴.
1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的求知欲
情境一《平面镜成像》一节中,教材一般的处理方式是让学生从生活中“穿衣镜”中说出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虽然这样很贴近生活,但学生却已习以为常,效果反而不好.在实践中,笔者是先放了一个自制视频——“水中火焰”(这个实验观察角度要求高,所以用视频放映效果好),放映时笔者首先提出一个问题:火能在水中燃烧吗?(学生答:不可能)笔者马上接着问:真的不可能吗?学生们的兴趣马上被激发起来,心里还在想“这怎么可能呢?看看到底怎么回事”,笔者接着放视频,当学生真的看到火能在水中“燃烧”时,一个个惊得目瞪口呆,嘴里还在不停地念叨真是“不可思议”.学生在这种问题情境中,形成了一种“急”、“渴”的心理学习状态,于是就会迫不及待地主动走进这一节课的学习.
情境二《内能》教学中,教材中一般先提问学生:除了热传递外,还有什么途径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吗?然后就是引出事例,如冷天搓手、弯折铁丝等,这样虽然简单,但学生没有进一步深入学习的兴趣点.笔者尝试换一种方式来提问,效果甚好.笔者首先提问学生——桌子上有一小团棉花,你如何使它燃烧起来?学生积极思考后回答:(1)用火点燃;(2)用放大镜聚焦太阳光等方法解决.笔者再问学生还有别的方法吗?(学生一般想不出其他办法,此时比较迷茫),最后笔者演示实验——空气压缩引火实验(此实验现象会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笔者并进一步提问,此时棉花为何也能燃烧起来呢?学生们众说纷纭,笔者顺势引导但并不急于解释.
反思学生的迫切需要就是积极思维的开始.求知欲是人的天性,一旦学生的这种欲望被教师激发出来,将形成师生互动交流的良好开端,这种提问往往是引起新旧知识的联系,而对于学生暂时又欲求不达.
2搭建脚手架,难易要适中
情境一《内能》教学中,如何自然地引入“内能”这个课题,而不是像苏科版教材那样进行直接提问(甲提问:运动着的汽车具有动能,这个能量从何而来?乙答:来自发动机汽油燃烧所释放的能量),这样提问比较生硬、唐突,笔者当时是用神舟十号发射场景的多媒体课件引入内能这个课题的.当时笔者提出了下面几个问题:(1)让火箭腾空而起的是向上的什么力?(这里有必要给足够的提示,否则学生会不知所云);(2)这个力的施力物体是什么?(3)喷出的燃气对火箭做功了吗?(4)喷出的燃气对火箭做了功说明了物体具有什么?(生答:具有能量);(5)同学们知道这是什么能吗?(内能)这几个问题,也许有些同行认为这样太简单了,但是笔者却认为,在引入新课阶段,提问要直观、简单、有梯度,目的是有效,能引起学生对新课的注意和学习兴趣.实践证明,这几个问题,环环紧扣,有效地抓住了学生的思维特征.
情境二《平面镜成像》教学中,当学生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提出各种猜想之后,面临着如何设计实验这个难题,而实验的难点是如何确定像的位置.一般情况下,学生自己不会直接回答,当时笔者是这样提问的:(1)同学们还记得前面“水中火焰”的实验情景吗?(同时用PPT展示图片)(2)水中的蜡烛并没有点燃,为什么隔着玻璃看,水中的蜡烛好像被点燃了呢?(起到暗示的作用) (3)是否说明虚像的位置就在没有被点燃的蜡烛的位置上呢?(4)再叫学生举例说明(比如,晚上站在窗前朝外看,却能在玻璃中看到自己的像),玻璃板不但可以成像,替代普通平面镜的作用,而且它能透光,从而能确定像的位置.通过这样层层深入,学生也易接受,何况虚像的概念本身就比较抽象.
反思对一些高层次较复杂的问题,需要教师给予必要提示,以学生正确的前概念为学生搭建适当的脚手架,帮助学生理解,否则学生的积极性可能受到挫折,不利于教学内容的展开,而有梯度的循循善诱比较适合课堂教学.
3注意提问的启发性,利用提问克服教材知识上的衔接“空白”
情境一《平面镜成像》教学中,当得出平面镜成像特点之后,然后接着介绍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和虚像的概念,提问的问题是:(1)请同学们思考一个问题,前面实验水中的烛焰为什么不会熄灭?这里的虚像起到承前(指复习平面镜成像特点)启后(指虚像概念的提出)的作用;(2)介绍虚像与实像的区别方法(用白屏呈现);(3)平面镜成像在理论上为什么是虚像(说明:前面已学过的“小孔成像”所成的像是实像),这样就很自然地解决了平面镜成像的原理以及什么是虚像的问题.
情境二《内能》教学中,在讲授改变内能的两种方法时,可以通过在前面讲的同一物体内能随温度变化规律之后,马上提出一个探究性问题:现在每张桌上都有一根粗铁丝和其他器材,请想办法(不限于桌上的器材)使粗铁丝的温度升高从而增加内能,动手做做,看谁的办法多?同学们边动手,边动脑,想出了五六种办法,最后讨论得出改变物体内能有两种方法:热传递或做功.这个问题既与前面的内能的大小有关,又巧妙地联系了后面改变内能的两种方法;(2)在讲授做功和热传递对改变物体内能是等效的关系时,可以提出问题:若桌上的粗铁丝内能增加了,你能确定是通过什么办法改变的吗?这些适时的课堂提问,不但能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培养创新思维能力,求得问题的解决,而且在知识的体系中很好地起到了衔接过渡的作用,使得整节课一气呵成.
反思衔接“空白”的处理往往会影响整个课堂的教学节奏和教学氛围,处理不好,使得整节课支离破碎,学生也像无头苍蝇一样被教师弄得一头雾水,所以说,从知识的整个结构上须有必要的衔接,而有效的提问将不但起到承前启后的“润滑”作用 ,而且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提问本身也是联系理论教学与生活实践的最快捷的途径之一,正所谓“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另外,课堂提问技巧也是有效提问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教师应充分考虑到教材与学生学情的衔接,灵活运用各种提问技巧,这样才能保证提问的有效性和合理性.
1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的求知欲
情境一《平面镜成像》一节中,教材一般的处理方式是让学生从生活中“穿衣镜”中说出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虽然这样很贴近生活,但学生却已习以为常,效果反而不好.在实践中,笔者是先放了一个自制视频——“水中火焰”(这个实验观察角度要求高,所以用视频放映效果好),放映时笔者首先提出一个问题:火能在水中燃烧吗?(学生答:不可能)笔者马上接着问:真的不可能吗?学生们的兴趣马上被激发起来,心里还在想“这怎么可能呢?看看到底怎么回事”,笔者接着放视频,当学生真的看到火能在水中“燃烧”时,一个个惊得目瞪口呆,嘴里还在不停地念叨真是“不可思议”.学生在这种问题情境中,形成了一种“急”、“渴”的心理学习状态,于是就会迫不及待地主动走进这一节课的学习.
情境二《内能》教学中,教材中一般先提问学生:除了热传递外,还有什么途径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吗?然后就是引出事例,如冷天搓手、弯折铁丝等,这样虽然简单,但学生没有进一步深入学习的兴趣点.笔者尝试换一种方式来提问,效果甚好.笔者首先提问学生——桌子上有一小团棉花,你如何使它燃烧起来?学生积极思考后回答:(1)用火点燃;(2)用放大镜聚焦太阳光等方法解决.笔者再问学生还有别的方法吗?(学生一般想不出其他办法,此时比较迷茫),最后笔者演示实验——空气压缩引火实验(此实验现象会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笔者并进一步提问,此时棉花为何也能燃烧起来呢?学生们众说纷纭,笔者顺势引导但并不急于解释.
反思学生的迫切需要就是积极思维的开始.求知欲是人的天性,一旦学生的这种欲望被教师激发出来,将形成师生互动交流的良好开端,这种提问往往是引起新旧知识的联系,而对于学生暂时又欲求不达.
2搭建脚手架,难易要适中
情境一《内能》教学中,如何自然地引入“内能”这个课题,而不是像苏科版教材那样进行直接提问(甲提问:运动着的汽车具有动能,这个能量从何而来?乙答:来自发动机汽油燃烧所释放的能量),这样提问比较生硬、唐突,笔者当时是用神舟十号发射场景的多媒体课件引入内能这个课题的.当时笔者提出了下面几个问题:(1)让火箭腾空而起的是向上的什么力?(这里有必要给足够的提示,否则学生会不知所云);(2)这个力的施力物体是什么?(3)喷出的燃气对火箭做功了吗?(4)喷出的燃气对火箭做了功说明了物体具有什么?(生答:具有能量);(5)同学们知道这是什么能吗?(内能)这几个问题,也许有些同行认为这样太简单了,但是笔者却认为,在引入新课阶段,提问要直观、简单、有梯度,目的是有效,能引起学生对新课的注意和学习兴趣.实践证明,这几个问题,环环紧扣,有效地抓住了学生的思维特征.
情境二《平面镜成像》教学中,当学生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提出各种猜想之后,面临着如何设计实验这个难题,而实验的难点是如何确定像的位置.一般情况下,学生自己不会直接回答,当时笔者是这样提问的:(1)同学们还记得前面“水中火焰”的实验情景吗?(同时用PPT展示图片)(2)水中的蜡烛并没有点燃,为什么隔着玻璃看,水中的蜡烛好像被点燃了呢?(起到暗示的作用) (3)是否说明虚像的位置就在没有被点燃的蜡烛的位置上呢?(4)再叫学生举例说明(比如,晚上站在窗前朝外看,却能在玻璃中看到自己的像),玻璃板不但可以成像,替代普通平面镜的作用,而且它能透光,从而能确定像的位置.通过这样层层深入,学生也易接受,何况虚像的概念本身就比较抽象.
反思对一些高层次较复杂的问题,需要教师给予必要提示,以学生正确的前概念为学生搭建适当的脚手架,帮助学生理解,否则学生的积极性可能受到挫折,不利于教学内容的展开,而有梯度的循循善诱比较适合课堂教学.
3注意提问的启发性,利用提问克服教材知识上的衔接“空白”
情境一《平面镜成像》教学中,当得出平面镜成像特点之后,然后接着介绍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和虚像的概念,提问的问题是:(1)请同学们思考一个问题,前面实验水中的烛焰为什么不会熄灭?这里的虚像起到承前(指复习平面镜成像特点)启后(指虚像概念的提出)的作用;(2)介绍虚像与实像的区别方法(用白屏呈现);(3)平面镜成像在理论上为什么是虚像(说明:前面已学过的“小孔成像”所成的像是实像),这样就很自然地解决了平面镜成像的原理以及什么是虚像的问题.
情境二《内能》教学中,在讲授改变内能的两种方法时,可以通过在前面讲的同一物体内能随温度变化规律之后,马上提出一个探究性问题:现在每张桌上都有一根粗铁丝和其他器材,请想办法(不限于桌上的器材)使粗铁丝的温度升高从而增加内能,动手做做,看谁的办法多?同学们边动手,边动脑,想出了五六种办法,最后讨论得出改变物体内能有两种方法:热传递或做功.这个问题既与前面的内能的大小有关,又巧妙地联系了后面改变内能的两种方法;(2)在讲授做功和热传递对改变物体内能是等效的关系时,可以提出问题:若桌上的粗铁丝内能增加了,你能确定是通过什么办法改变的吗?这些适时的课堂提问,不但能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培养创新思维能力,求得问题的解决,而且在知识的体系中很好地起到了衔接过渡的作用,使得整节课一气呵成.
反思衔接“空白”的处理往往会影响整个课堂的教学节奏和教学氛围,处理不好,使得整节课支离破碎,学生也像无头苍蝇一样被教师弄得一头雾水,所以说,从知识的整个结构上须有必要的衔接,而有效的提问将不但起到承前启后的“润滑”作用 ,而且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提问本身也是联系理论教学与生活实践的最快捷的途径之一,正所谓“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另外,课堂提问技巧也是有效提问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教师应充分考虑到教材与学生学情的衔接,灵活运用各种提问技巧,这样才能保证提问的有效性和合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