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使用学具在数学教育中的妙处

来源 :中国教研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won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对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地使用教学学具,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浅谈几点看法:
  
  一、使用学具,可促进学生数学概念的形成
  
  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认识规律是“感知——表象——概念”,而操作学具符合这一规律,能变学生被动地听为主动地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参与教学活动,去感知大量直观形象的事物,获得感性知识,形成知识的表象,并诱发学生积极探索,从事物的表象中概括出事物的本质特征,从而形成科学的概念。如在教学“平均分”这个概念时,可先让学生把8个梨(图片)分成两份,通过分图片,出现四种结果:一人得1个,另一得7个;一人得2个,另一人得6个;一人得3个,另一人得5个;两个人各得4个。然后引导学生观察讨论:第四种分法与前三种分法相比有什么不同?学生通过讨论,知道第四种分法每人分得的个数“同样多”,从而引出了“平均分”的概念。这样通过学生分一分、摆一摆的实践活动,把抽象的数学概念和形象的实物图片有机地结合起来,使概念具体化,使学生悟出“平均分”这一概念的本质特征——每份“同样多”并形成数学概念。
  
  二、使用学具,有助于促进学生主体意识的发展
  
  学具的使用,能促使学生自己发现、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
  探索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精神条件。实践表明:当代的小学生由于处在信息时代,他们知识视野较宽,具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尝试、探索去发现、理解和掌握一些数学知识,由此培养勤于思考和勇于探索的精神。如:长方体体积和长、宽、高的关系比较抽象,让学生从操作12个小木块入手,边操作边思考,并借助记录整理的科学手段,从中悟出这种特殊关系的必然性,探索出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这样的教学,成为学生的科学实验,其知识是学生通过操作实验“重新发现”的,容易理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
  
  三、使用学具,有助于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加强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是突出数学本质,提高数学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数形结合的思考方法,变换思想,对应、集合的思想,估测意识以及分析、综合、转化、归纳、类比等基本思考方法,这些都是发展学生数学思维能力,提高学生数学素质不可缺少的“金钥匙”。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充分利用学具,可有助于加强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如:教学“同样多”时,让学生先摆5朵红花,然后让学生在下面一个对一个的整齐地摆,就渗透了一一对应的数学思想;通过学生剪、拼等操作活动,把三角形转化为平行四边形,从而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就渗透了转化的数学思想;通过学具的操作,推导出圆面积的计算公式,就渗透了等积变换的思想,等等。
  
  四、使用学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未来社会已越来越注重能否与他人协作共事,能否有效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见解,能否认真倾听他人的意见,能否概括和吸收他人意见等。因此,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之间团结、协调、合作共事的群体协作精神,日益显示出其重要的地位。在教学过程中,采取分组合作操作学具,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如:教学1L和1000ml的关系时,可分组让学生把l00ml水倒进1L的量筒中,看可以倒几次?同学们有的倒水,有的看刻度,有的记录。同学之间相互交流,培养了学生合作学习的良好习惯,同时在融洽的学习氛围中也体现了一种相互谦让、共同进步的集体主义精神。
  
  五、使用学具.可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这是现代教学论十分强调的一个方面。国外一些专家在进行小学教学新体系的研究时,都把发展实际操作能力作为重点培养的三种能力之一(另外两种是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我国的教育方针也强调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五个方面都得到发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加强学具的操作,让学生摆、拼、剪、制作、测量、画图等,有助于学生操作能力的培养,从而促进其五育的全面发展。
  例如:教学圆锥体积,让学生分组做实验(一圆柱形容器、一圆锥形容器、沙子或水,让学生用圆锥容器向圆柱容器中装水或沙)证明V= Sh的成立。实验中,教师不能满足于大多数正确或大致正确,而要注意引导学生严格、正确地运用直观操作,且不是为操作而操作,而是真正把操作作为获取知识的手段。对于实验失败的小组,要引导学生查找实验失败的原因,指出操作的不正确之处,继续进行实验,直到成功为止。这样的教学,不但使学生在操作中获取了知识,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六、使用学具,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小学生的思维正处在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维发展的过渡阶段。特别是低年级儿童,他们的思维仍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他们的抽象思维需要在感性材料的支持下才能进行。学生智力技能的形成,常常在外部动作技能的基础上发生、发展,是一个由外部的物质活动向内部的认知心理活动转化的过程。重视儿童解决问题的创造性,教师就要通过学具,给学生提供更多实践的机会、更大的思维空间,引导学生把操作与思维联系起来,就可让操作成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源泉,就可通过操作使学生对新知识“再发现”,就可通过操作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如:认识正方形,教师可让学生充分利用课前准备好的正方形纸样,想办法知道正方形的特点,看谁的方法多。有的学生通过测量发现正方形四条边一样长;有的学生通过沿对角线对折、再对折,发现四条边一样长;有的学生用一条边与其他三条边分别相比,发现四条边一样长;有的学生将相对的两条边重合,再将相邻的两条边重合,说明四条边一样长……这样学生通过操作,发现了正方形四条边一样长,既发现了新知,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可见,在数学教育中应根据教学内容恰当地使用学具,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
  (作者单位:564100贵州省湄潭县马山镇中心小学)
其他文献
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今天,一味强调“多练”,值得商榷。  其一,“多练”,如果把握不好“度”,则易变成“题海战术”。学生已被各种作业压得就有点喘不过气来,如果每位教师都再大搞“多练”,那么学生就会沉溺于题海之中,苦不堪言。  其二,课内“多练”会大大减少课堂容量,课外“多练”则挤掉了学生自由发挥的时间,使学生不能广泛涉猎各类知识,难以发挥其个性特长。  其三,单一重复的“多练”易
期刊
第一印象是一种心理效应,具有给人烙印深刻、形象强烈和知觉印象不易改变的特点。它虽然具有消极的一面,但也有其积极的一面。因此,在新生入学时,应巧用“第一印象”,引导他们步入新的学习生活之门。    一、美化校园环境,培养文明习惯,激发爱校爱班之情    要让学生爱校爱班,首先要创设值得学生热爱的校园环境。因此,在新生入学前,做好美化校园环境工作,清除杂草,清扫路道,擦拭门窗。做到校内树木葱绿,花草满
期刊
诗词题目中总会有一些词或多或少、或隐或显地揭示文章所要写的主要内容,我们称之为“题眼”。因此,我们在赏析诗词之时,不妨留心一下诗题,找一下题眼,根据题眼思考分析题目所传达的点滴信息,在分析中把握题目与诗词内容间的关系,这对于我们理解诗词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法。    一、有助于明确阅读方向    先来看唐代诗人王湾的《次北固山下》,由题目中的“次”字可知诗人的行船此时已停泊靠岸,地点就是“北固山下”
期刊
古时有位秀才,要赶写一篇文章。搜肠刮肚,就是无从下笔。几天下来,弄得寝食难安,精神疲惫,文章终究没有写成。他的妻子挖苦道:“亏你还是个秀才,怎么写篇文章比我们女人生孩子还要难?”秀才叹道:“谁说不是,女人生孩子毕竟肚子里有货,我肚子里没有货,难为无米之炊啊!”  笔者认为,秀才肚子里缺的货就是生活以及对生活的体悟。秀才的写作感受不正反映了当前中学作文教学的现状么?学生作文水平差,烦作文,怕作文的现
期刊
对于农村小学教学来说,作文成了语文教师的一大难题,写作文成了学生望而生畏的作业。为了写好作文,师生都必须付出许多努力,但常常收效不大。通过《语文课程》新课标的学习,加之自己二十多年来的教学经验,本人认为,小学作文教学应注重以下几点。     一、注重平时积累    1、据课文内容来积累。“重视文本”不仅是新课标的要求,而且很多课文的思考练习中都出现“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摘抄好词、佳句”这样的练习
期刊
杜威认为“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课标中也强调了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把数学问题生活化,从中不难看出数学要贴近生活。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却很少考虑知识的来源和实际的应用,孩子学到的只是一些生吞活剥的死知识,教学远离了学生的生活,而寻找知识与生活的切入点,是贴近生活的有效途径,这就需要我们做一个生活中的有心人。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做:    一、从生活中捕捉数学材料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说过:“人们
期刊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新课程的数学教学在注重工具性功能的同时,更强调育智功能和完善自我的功能。那么,在新课程理念下,该怎样教数学呢?    一、让学生学习现实的数学    好的数学是丰富多彩的、不是复杂的数字游戏,它有着实实在在、生动活泼的生活背景。从生活中来的数学是“活”的数学、有意义的数学。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多从生活中找数学素材,使学生真正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例如,教学一年级的
期刊
应用题是小学数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乡村教师和同学们难以跨越的“坎”。如何准确地、顺利地解答应用题呢?,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摸索、探究,初步总结了几种解答方法,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利用“公式”列出等量关系式    例1、把一块棱长10厘米的正方体熔铸成一个底面直径20厘米的圆柱形铁块。这个圆柱形铁块的高约是多少厘米?(得数保留整厘米)(六年制第十二册P135)  分析:
期刊
基础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任务仍十分繁重。深化素质教育,作为各门学科的教育,都应当紧紧围绕素质教育内容对学生加以培育,以适应跨世纪社会发展的需要。小学数学学科自然不能例外。从当前实际出发,充分认识小学数学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作用,围绕素质教育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显得尤为重要。小学数学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功能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逻辑思维能力是指正确、合理
期刊
在推行素质教育的教学实践中,一直存在着令广大教师困惑并难以解决的几对矛盾,一是学生主动学习与产生厌学情绪的矛盾,二是学生生动、活泼的学习与过重的课业、心理负担的矛盾,三是面向全体学生与学生学习成绩两极分化严重的矛盾,四是过分强调“双基”与学生全面发展的矛盾。这些问题的产生有多方面的原因,即有教师观念的原因、教法的原因、教材的原因、评价的原因等,不同的教学改革均围绕这些矛盾展开,并在不同的领域取得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