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基于数字经济标准化经济学理论框架,从数字经济创新驱动的角度出发,梳理了近年来相关文献,形成一个综述。
关键词:数字经济;标准化; 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产教融合
一、有关数字经济标准化的文献与研究前沿。
科学技术创新作为高等学校产教融合过程中一个枢纽环节,我们有必要了解关于标准化与科学技术创新的关系及其作用机理。而其中,尤其是ISO标准化可以作为新时代数字经济背景下高等学校产教融合创新驱动模式和路径研究的另外一个切合点。国外学者普遍认同的观点是,ISO类标准化,作为一种基于国际营销手段的技术型服务输出,实际上可以加速相关服务技术的扩散与科学技术的创新。国内外学者对数字经济标准化展开研究,如有一些学者从数字经济背景下,互联网+产业具体特征和企业自身特征的角度出发进行研究,认为企业是否参与产教融合的创新驱动力以及如何借助最新的技术如数据挖掘、互联网等参与产教融合的模式,是与该企业所在行业或相关产业(链)的特征以及企业自身的特质密切相关,而这些特质,一定程度上与标准化有着密切关系(Ankrah et al,2013; Bowman et al,2013)。近年来有学者进一步深入研究指出,并非所有的产教融合都对企业的发展有益,只有那些与企业的创新知识基础相适应的产教融合才能起到促进企业发展的作用(Antoniou Stratos et al,2016; Roy et al,2017)。
二、有关创新驱动与数字经济标准化的文献与研究前沿。
关于数字经济与创新驱动效应这一话题近年来是国内外学界的一个新时代研究热点。国外学者普遍认为,数字经济作为一种创新驱动模式的新经济表征,在世界范围内迅速发展,其中不仅仅是因为其主要涉及互联网数字技术覆盖,数据数字保护和数字共享平台的互操作性,更重要的在于其内部的标准化链接使得接口可以标准对接实现数字经济数据共享与挖据(Ebinimi Tebepah,2020)。而数字经济在进行标准化整体评估时,必须由国家部署进行评估框架,工具和流程设计。数字标准化诊断目标的优先级,涉及确保利益相关方的参与和伙伴关系,区域经济的数字化标准化转型战略是国家标准化发展战略和数字经济战略的一个部分,因此与数字经济创新驱动和数字思维的企业家创新精神在新技术、新业态层面有密切联系和新时代市场需求(Hanna Nagy K.,2020)。国内研究主要从服务外包和价值链效应进行研究,国内学者认为,在新时代数字经济背景下,全球范围内价值链的重构呈现出一个主要特征,即以近岸外包为主,辅以再外包;并在治理结构层面出现了变化,体现为数字平台和即时制供应链作为其自身的核心驱动力(郭周明和裘莹,2020)。数字经济创新技术缩小了全球范围内劳动力成本的差异,从而进一步加速了区域层面上价值链的逐渐形成;而“平台驱动”成为全球价值链治理的全新驱动力,微笑曲线向“浅笑曲线”转型。新时代数字经济5G、AI、云计算和区块链等技术通过降低服务贸易成本达到提升“重新外包”的可行性与可能性(李向阳,2019; 范恒山,2019)。
三、有关高等学校产教融合模式的文献与研究前沿。
国内学术界对产教融合模式研究则呈多样化,有学者如林润慧(2012)从实际操作本位的角度出发进行研究,认为现有的产教融合模式可以划分为企业本位合作和学校本位合作两个大类。近年来有学者从案例入手进行研究,根据实践探索对产教融合模式进行个案分析,得出结论指出,产教融合的运行模式的选择恰当与否和产教融合的深度有显著关系(吴苇等,2015;戴勇,2016;朱少英,2016;齐二石,2016)。DV Gaines(2013)在研究高等学校产教融合模式时,从影响技术在教育和商业与工业中整合出发,研究影响高等学校产教融合模式的因素,其研究结论指出,将高等学校教师在高等学校教育中面临的挑战与产、企业公司员工在商业社会和工业产业中所面临的挑战进行“隐喻式”比较。了解高等学校教师和产、企业公司员工在类似的工作环境中每天所实施的技术时面临的限制是至关重要的,主要是因为技术的变革通常会导致所有工作环境发生快速变化。
主要参考文献
[1] H Li,Y Ao,T Yu.Research on the Governance Path Reform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Based on the Integration of Production and Education.January 2020;Conferenc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ducation Studies: Experience and Innovation (ICESEI 2020)
[2]Ebinimi Tebepah. Digital Economy: The Role of the Telecoms Regulator in Nigeria[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novation in the Digital Economy. 2020
[3]Hanna Nagy K. Assessing the digital economy: aims, frameworks, pilots, results, and lessons.[J]Journal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2020
[4朱少英,齊二石.校企联盟关系品质影响因素实证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6.
[5]庄涛,吴洪,胡春。高技术产业产教融合创新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一一基于三螺旋视角[J].财贸研究,2015.
[6]戴勇,胡明溥.校企伙伴异质性对合作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基于组织学习视角[J].高教探索,2016.
【基金项目】本研究受到广东省高等教育学会“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高等教育研究专项课题“新时代高等学校产教融合创新驱动路径研究” (项目编号20GYB71)的资助。
作者简介:尤彧聪(1981-),男,籍贯:广东汕头,学历:硕士研究生,职称:副教授,研究方向:数字经济;经济隐喻;国际贸易环境与政策;。
关键词:数字经济;标准化; 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产教融合
一、有关数字经济标准化的文献与研究前沿。
科学技术创新作为高等学校产教融合过程中一个枢纽环节,我们有必要了解关于标准化与科学技术创新的关系及其作用机理。而其中,尤其是ISO标准化可以作为新时代数字经济背景下高等学校产教融合创新驱动模式和路径研究的另外一个切合点。国外学者普遍认同的观点是,ISO类标准化,作为一种基于国际营销手段的技术型服务输出,实际上可以加速相关服务技术的扩散与科学技术的创新。国内外学者对数字经济标准化展开研究,如有一些学者从数字经济背景下,互联网+产业具体特征和企业自身特征的角度出发进行研究,认为企业是否参与产教融合的创新驱动力以及如何借助最新的技术如数据挖掘、互联网等参与产教融合的模式,是与该企业所在行业或相关产业(链)的特征以及企业自身的特质密切相关,而这些特质,一定程度上与标准化有着密切关系(Ankrah et al,2013; Bowman et al,2013)。近年来有学者进一步深入研究指出,并非所有的产教融合都对企业的发展有益,只有那些与企业的创新知识基础相适应的产教融合才能起到促进企业发展的作用(Antoniou Stratos et al,2016; Roy et al,2017)。
二、有关创新驱动与数字经济标准化的文献与研究前沿。
关于数字经济与创新驱动效应这一话题近年来是国内外学界的一个新时代研究热点。国外学者普遍认为,数字经济作为一种创新驱动模式的新经济表征,在世界范围内迅速发展,其中不仅仅是因为其主要涉及互联网数字技术覆盖,数据数字保护和数字共享平台的互操作性,更重要的在于其内部的标准化链接使得接口可以标准对接实现数字经济数据共享与挖据(Ebinimi Tebepah,2020)。而数字经济在进行标准化整体评估时,必须由国家部署进行评估框架,工具和流程设计。数字标准化诊断目标的优先级,涉及确保利益相关方的参与和伙伴关系,区域经济的数字化标准化转型战略是国家标准化发展战略和数字经济战略的一个部分,因此与数字经济创新驱动和数字思维的企业家创新精神在新技术、新业态层面有密切联系和新时代市场需求(Hanna Nagy K.,2020)。国内研究主要从服务外包和价值链效应进行研究,国内学者认为,在新时代数字经济背景下,全球范围内价值链的重构呈现出一个主要特征,即以近岸外包为主,辅以再外包;并在治理结构层面出现了变化,体现为数字平台和即时制供应链作为其自身的核心驱动力(郭周明和裘莹,2020)。数字经济创新技术缩小了全球范围内劳动力成本的差异,从而进一步加速了区域层面上价值链的逐渐形成;而“平台驱动”成为全球价值链治理的全新驱动力,微笑曲线向“浅笑曲线”转型。新时代数字经济5G、AI、云计算和区块链等技术通过降低服务贸易成本达到提升“重新外包”的可行性与可能性(李向阳,2019; 范恒山,2019)。
三、有关高等学校产教融合模式的文献与研究前沿。
国内学术界对产教融合模式研究则呈多样化,有学者如林润慧(2012)从实际操作本位的角度出发进行研究,认为现有的产教融合模式可以划分为企业本位合作和学校本位合作两个大类。近年来有学者从案例入手进行研究,根据实践探索对产教融合模式进行个案分析,得出结论指出,产教融合的运行模式的选择恰当与否和产教融合的深度有显著关系(吴苇等,2015;戴勇,2016;朱少英,2016;齐二石,2016)。DV Gaines(2013)在研究高等学校产教融合模式时,从影响技术在教育和商业与工业中整合出发,研究影响高等学校产教融合模式的因素,其研究结论指出,将高等学校教师在高等学校教育中面临的挑战与产、企业公司员工在商业社会和工业产业中所面临的挑战进行“隐喻式”比较。了解高等学校教师和产、企业公司员工在类似的工作环境中每天所实施的技术时面临的限制是至关重要的,主要是因为技术的变革通常会导致所有工作环境发生快速变化。
主要参考文献
[1] H Li,Y Ao,T Yu.Research on the Governance Path Reform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Based on the Integration of Production and Education.January 2020;Conferenc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ducation Studies: Experience and Innovation (ICESEI 2020)
[2]Ebinimi Tebepah. Digital Economy: The Role of the Telecoms Regulator in Nigeria[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novation in the Digital Economy. 2020
[3]Hanna Nagy K. Assessing the digital economy: aims, frameworks, pilots, results, and lessons.[J]Journal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2020
[4朱少英,齊二石.校企联盟关系品质影响因素实证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6.
[5]庄涛,吴洪,胡春。高技术产业产教融合创新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一一基于三螺旋视角[J].财贸研究,2015.
[6]戴勇,胡明溥.校企伙伴异质性对合作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基于组织学习视角[J].高教探索,2016.
【基金项目】本研究受到广东省高等教育学会“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高等教育研究专项课题“新时代高等学校产教融合创新驱动路径研究” (项目编号20GYB71)的资助。
作者简介:尤彧聪(1981-),男,籍贯:广东汕头,学历:硕士研究生,职称:副教授,研究方向:数字经济;经济隐喻;国际贸易环境与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