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自由主义文学一直是个颇具争议的话题,
文章试图对国内学界的自由主义文学研究进行一次较为系统的历史梳理,认为自20世纪80年代始,研究者们就开始了对自由主义文学的理论建构和概念阐释,他们的阐释话语直接影响了中国自由主义文学的概念和内涵。时至当下,学者们对自由主义文学的关注已经显化为一种独立的文学思潮研究,但对于研究中普遍存在的“泛自由主义”倾向,也应引起人们的警惕和批评。
[关键词]自由主义文学;泛自由主义
[中图分类号]1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689(2010)02—0024—06
20世纪80年代以来,学术界受“方法论”热的影响,研究者们纷纷尝试从多角度跨学科的视角来观照传统的文学研究。随着国内思想界对自由主义的热烈讨论,自由主义在上世纪90年代成了热点话题。一批研究者尝试着把文学上的自由主义思想与作为政治文化思潮的自由主义联系起来交叉研究,自由主义文学思潮遂成为文学研究的热点。
一、20世纪80-90年代研究者们的
阐释话语对文学历史的建构
20世纪80年代以前的文学史还停留在对作家的政治评判上,研究上也较局限于单个作家和流派的个案研究。
在文学史的叙述中,“自由主义文学”一词出现较晚。比较接近的提法有“自由知识阶级”、“自由派”、“自由主义作家”等等,被归到这类“自由”派别的有“现代评论派”、“新月派”、“自由人”和“第三种人”、“京派”,以及胡适、周作人、梁实秋、沈从文等单个作家。司马长风的《中国新文学史》较早地把以“新月社”为中心,反对文艺受任何束缚,倾向自由独立的一群作家,如徐志摩、闻一多、梁实秋、沈从文等人,与人生派和艺术派相区分,称之为“自由派”。唐瞍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史简编》则把三十年代无产阶级革命运动之外的作家分为进步的民主主义作家和自由主义倾向比较明显的作家两类,后者以周作人、林语堂、沈从文等人为代表。因为他们在创作倾向上重视艺术,讲究形象,离社会现实较远。此外,显然也是更重要的,与郑振铎、巴金等进步的民主主义作家相比,他们与“左联”关系上也比较疏远。这是对自由主义作家派别的早期文学史描述。
随着思想界的拨乱反正,上世纪80年代后期出现了一批重评这些具有自由文艺思想派别和作家的文章,但大多仍属“平反”性质,很少有学理上的深入探讨。但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时期研究界出现了一种新的动向:即一批研究者开始有意把这些具有相类似的自由文艺思想的广大中间作家和文学派别归结到一起加以考察的趋势。尤其是在看待20年代以来关于文艺自由问题一系列论争的问题上,把这些具有相近文艺思想和政治背景的中间派知识分子群体划为一类,形成了一条鲜明的文学史线索。
较早显露出这种倾向的有两篇文章:李旦初的《“左联”时期同“自由人”与“第三种人”论争的性质质疑》”和苏光文的《论中国自由主义文艺思想派别及其消长》“。前者是一篇“平反”性质的文章,其突出的地方在于注意到了30年代文艺界关于“自由人”、“第三种人”的论争,与1928年革命阵营与新月派等人关于“革命文学”论争之间的联系。(早在1939年李何林在其《近二十年文艺思潮论》序中,就注意到了这种联系,只是他把这种联系简单化地当成了无谓的重复。)作者有意把两种文学史现象联系起来考察,注意到了两者之间的延续性和共通之处,即两次论争在讨论的焦点问题和革命阵营对待对手的评判态度上具有的相似性。由此,他把左翼阵营与“自由人”、“第三种人”之间的论争看作是对1928年“革命文学”论争的继续。“如果说,在一九/k年的论争中,文艺与政治的关系问题还没有十分明显地被提到突出的地位i那么在这次论争中,这个问题就成了双方论争的焦点。双方就这个问题所阐述的论点,都与上次论争中的论点有着明显的联系;而左联某些领导人对待对方的态度也与无产阶级文学倡导者对待对方的态度颇为相似,甚至一脉相承。由此观之,这次论争可以说是一九二八年论争的继续。”
苏光文《论中国自由主义文艺思想派别及其消长》是第一篇较早试图从整体上论述中国自由主义文艺思想流派的文章,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80年代的一些研究者已经开始有意识地要把这些具有相似“自由”文艺思想的派别描述成相延续的文学现象,进而归化为一种文艺潮流。但在80年代,象这样从整体上论述自由主义文艺思想派别的文章很少,稍有论及也大多止于零星的探讨。而在1980年代出版的《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中,钱理群等人第一次把20世纪30年代的文学思想领域描述成马克思主义与自由主义两大文艺思想相对立的局面。他们把左翼作家与“新月派”的斗争、“自由人”和“第三种人”、林语堂等论语派以及和京派理论家的论辩等这一系列文艺论争都看作是无产阶级文艺与自由主义文艺在思想理论上的斗争。这种分割型的文学态势描述对于90年代以后的自由主义文学思潮的独立研究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20世纪90年代,随着国家社会和经济体制的转型,国内学界对自由主义的探讨成为热点。文学研究界积极汲取思想界的最新研究成果,开始自觉地把文学的自由主义思想与作为社会政治、文化思潮的自由主义联系起来考察。90年代中后期,国内开始出现宏观地对中国自由主义文学进行研究的论著:谢冕主编的《百年中国文学总系》和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百年文潮》。其中,如旷新年的《1928:革命文学》、李书磊《1942:走向民间》、钱理群《1948:天地玄黄》等专著中都有专门章节对文学史上的自由主义文学现象的探讨。以及对不同自由知识分子群体分析和论述。沈卫威《自由守望——胡适派文人引论》、倪邦文《自由者梦寻一“现代评论派”综论》、解志熙《美的偏至——中国现代唯美—颓废主义文学思潮研究》等专著,也以自由派知识分子、唯美派作家等为主要研究对象,从政治文化以及美学等视角来关照中国自由主义文学的命运和评价问题,对自由主义文人群体、自由主义文艺思想、以及自由主义文学思潮与中国现代自由主义社会文化思潮的关系等等问题都有所涉及。而倪邦文的《论现代评论派的自由主义文艺思想》一文,也是较早从整体上对自由主义文学思潮进行考察的文章。他认为“现代评论派”是二三十年代中国自由主义文学思潮的源头。它与梁实秋为代表的“新月派”、胡秋原、苏汶为代表的“自由人”、“第三种人”、以及林语堂和周作人等文人群体,形成了一股文学远离政治的自由主义文学思潮,与左翼文学相映衬,作为一个副部主题繁荣了二三十年代乃至更晚的文坛。
综上所述,1990年代国内研究界对自由主义文学现象的深入探讨,标志着中国自由主义文学思潮的研究开始从整体上突破早期那种单个作家流派的个案研究,自由主义文学现象作为文学史上的客观存在已被广大研究者接受,成为共识。自由主义文学思潮 也开始被作为一种相对独立的文学思潮从整体上加以考察。
二、1990年代末21世纪初学术界对自由主义文学概念的梳理和界定
上世纪90年代末至21世纪初,文学研究界对自由主义文学思潮的研究成为热点,同时也呈现出了大批的研究成果。本时期的特点是,研究者们开始对自由主义文学思潮及其概念作出正面的梳理和界定,并进一步描述了有关自由主义作家、流派乃至思潮的组成和流变。研究者们关注的问题主要集中于以下几点:一关于“中国自由主义文学”概念的界定;二中国自由主义文学思潮的形成时间及流变过程;三自由主义文学思潮与西方思潮以及传统文化的关系;四具体作家和自由主义文学思潮关系的比较;四关于自由主义文学思潮的特征、作家创作以及文学史地位的评价问题等等。这一时期,对自由主义文学的研究取得较大成绩的学者主要有支克坚、刘川鄂、王毅等人,下面我们将对他们的观点作一简要叙述:
1.刘川鄂的中国自由主义文学研究
90年代末期,刘川鄂陆续发表了《中国自由主义思潮与自由主义文学》、《周作人与中国自由主义文学》、《中国自由主义文学的现代性》等一系列关于自由主义文学研究文章,并在此基础上出版了其专著《中国自由主义文学论稿》。这是第一部详细论述中国自由主义文学的专著,它主要考察了中国自由主义文学思潮的发展历程,以及中国自由主义作家的创作特征,并试图对中国自由主义文学的发生发展作出正面的梳理。在书中,作者还对自由主义文学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进行了界定,他对自由主义文学的理解是:“如同‘民主主义文学’、‘民族主义文学’、‘社会主义文学’、‘人道主义文学’、‘法西斯主义文学’一样,是一个从外部概括文学现象的提法,或者说是一个文学社会学概念”。“所谓中国自由主义文学,大体上是指现代中国文学史上出现的那些深受西方自由主义思想和文学观念影响的独立作家和松散组合的文学派别,他们创作的那些具有较浓厚的超政治超功利色彩,专注于人性探索和审美创造成的文学作品及相关的文学现象。”
在试图从整体上勾勒中国自由主义文学总体面貌的基础上,刘川鄂还辨析了五四新文化运动与中国自由主义思潮以及中国自由主义文学的关系。他认为中国自由主义文学与中国社会的自由主义思潮基本上是一种同构关系:彼长此长,彼伏此伏;二者并不直接等同,自由主义文学的概念更模糊一些。在自由主义文学的起源问题上,刘川鄂则认为,古代中国虽有少数在局部意义上争自由的个体,但并无真正的自由主义者,更无自由主义的社会思潮和文学思潮。五四时期的启蒙运动包含了自由主义启蒙的内容,但并未形成相对独立的自由主义文学思潮。中国自由主义文学在理论上应以近代王国维的美学思想为萌芽,但作为思潮却肇始于“五四”;作为思潮流派的自由主义文学可以说是以“现代评论派”为先河,但在更早,胡适与陈独秀等人关于《新青年》编辑方针发生分歧的争论时期,实际上已经露出了自由主义与其他阵营分野的最初端倪。
2.支克坚的中国现代自由主义文学思潮研究
1990年代以来,支克坚先生关于中国现代自由主义文学思潮的研究在学界也产生了很大影响,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他的《论中国现代自由主义文学思潮》(上、下)一文主要探讨了中国现代自由主义文学思潮产生的历史根据及其在新民主主义文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等问题;另外,他还论述了中国现代自由主义文学思潮与时代的关系及其主张的主要特点;并且把自由主义文学代表人物的文学观念与鲁迅的文学观念作了比较。
在中国自由主义的起源问题上,支克坚先生认为,中国古代没有自由主义传统,因为自由主义是一种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潮;而在专制制度下,任何向代表这种制度的权威的挑战和对正统观念的反叛,都会具有民主主义的色彩,却未必就在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范畴之内。由于中国现代历史的根本特点,使得中国现代自由主义思潮变成实实在在地属于现代中国的东西,“中国化”的东西。“五四”后期,关于“问题与主义”的讨论引起的《新青年》阵营的分裂,是政治上自由主义以改良主张为核心的独立品格形成的开始,而文学上自由主义形成一种独立思潮的时间要稍为晚些,要到20年代初期。他认为人性论是自由主义文艺思想的核心和基础,文艺创作具有绝对的个人性质,这是自由主义文艺思想的两个基本点。
他的另一个重要论点是:在中国现代,自由主义文学思潮是一股始终同革命文艺思潮相比较而存在的强大有力的思潮。在20年代中期一直贯穿下来的革命文学同自由主义文学的比较中,它们各自发表主张,显示特征;彼此都更致力于证明自己既存在又合理,对方固然存在却未必合理。这两种文学,都有反映历史前进的一面,但又各有其局限。支克坚认为,按照这一脉络发展的自由主义文学运动,是一个十分自觉的运动。
3,其他较有代表性的观点
王毅在其《中国自由主义文学思潮的阶段性特征》一文中认为自由主义这个术语本身就具有极其复杂、游离的内涵,正如自由主义没有固定不变的界定一样,中国自由主义文学思潮也只能是一种流动发展的现象,并始终处于与其它文学思潮的对立与对抗状态之中。因此,只有在于同时期其它文学思潮的比较研究中才能凸现其特征。自由主义文学丰富了现代文学,他们的文学主张有不少合理内核,与左翼文学既有矛盾冲突,也有着更多的互补。
肖向明的《五四作家与自由主义思潮》、《自由主义与“五四”文学的流变》等文章,则主要考察了“五四”一代知识分子是在何种程度上领会自由主义,以及有无“中国式”的转化等问题。并通过分析“五四”知识分子对自由主义的不同侧重与选择,来探究“五四”文学由反对传统文学,建立人的文学急促地向阶级文学、革命文学流变的内在原因。同样,游修庆的《近代转型期的自由观念和文学实践》、高玉的《中国现代“自由”话语与文学的自由主题》也分别探讨了自由观念与文学的影响。前者梳理了以严复和梁启超为代表的近代转型期的自由观念和文学实践,指出严复和梁启超宣传的近代自由观念偏重于国家而轻视个人。他们的文学观念也是一种实用功利的文学观念,因此在他们手中没有能够产生出自由主义文学,真正的转变要等到以胡适、周作人等为代表的“五四”一代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出现。吲后者认为,“自由”自近代以来就一直是中国思想领域的一个重要范畴,并不断地被言说。探索人的精神,从个体的角度重新思考民族、国家的问题,强调人的自由生命、权利、人的生存意义、人的价值以及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构成了中国现代文学思想的深层基础。中国现代自由话语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国现代文学的自由主题。不论是在历史的层面上还是在理论的层面上,中国现代文学的个人自由主题与国家民族自由主题都具有内在的一致性,个人解放与民族的解放始终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中国现代文学的自由主题始终在这两个层面上复杂地展开。
关于中国现代自由主义文学与传统的关系问题, 也有很多学者作出了探讨,这方面的代表主要有马俊山、王兆胜和王兵等人。
马俊山的《中国现代自由主义文学与传统的人文精神》、《现代自由主义作家与新文学人文合法性》和《“反差不多运动”:三十年代自由主义文学思潮的尾声》1等文章,从20年代的进化一元论、30年代的文化形态论、抗战时期的文化史观等三个方面来论证新文学的人文合法性,探讨了自由主义在新文学以及新文化建设中的贡献和失误,认为自由主义文学是一个客观的存在。《现代评论》、《新月》、《论语》、《文学杂志》、《观察》等卓尔不群的杂志期刊以及胡适、丁西林、徐志摩、梁实秋、林语堂、周作人、萧乾、沈从文、朱光潜等一大批各具精彩的作家和理论家,形成了与现代文学史共始终的自由主义文学传统。
针对支克坚先生“中国古代没有自由主义的传统”的观点,王兆胜认为中国自由主义文学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在其《20世纪中国自由主义文学论》一文中,他认为至庄子、屈原以来,中国古代文学有强烈的自由精神,中国传统文学中一直延续着自由主义的精神,这在道家文学表现最为明显。中国现代自由主义文化和文学的产生内在地延续了以往中国的自由主义文化和文学传统,决不是对西方自由主义的简单移植,而是中国传统自由主义精神被西方自由主义思想触动、催生的结果。而王兵则认为,中国现代文学史思潮迭起、流派纷呈,其中居于主导地位的是左翼与自由主义文学思潮。左翼与自由主义文学思潮是儒道两种哲学观、美学观在文学上的不同反映,是儒道两种思想艺术观念经几千年的历史流变而在现代特定历史环境下走向极致的产物。
此外,除上述对中国自由主义文学的宏观考察外,对具体作家流派与自由主义思潮关系的比较研究也是近年来学者们关注的热点。大家关注的焦点集中于胡适、周作人、鲁迅、梁实秋、沈从文等人以及“现代评论派”、“新月派”、“京派”等公认的自由主义文艺思想派别的研究上,分别从不同视角阐述了他们的文学观念与中国现代自由主义文学思潮的关系。这方面的成果有:刘川鄂关于胡适、周作人与中国自由主义文学关系的论述;支克坚先生关于胡适与鲁迅以及鲁迅与中国现代自由主义文学思潮的研究;徐改平关于胡适与中国现代自由主义文学思潮的的研究等等。前者文中已经提及,不再赘述。
三、对“泛自由主义”倾向的批评
梳理了众多研究者的论点后,我们会有这样总体的印象:多数的研究者似乎都有意要把“自由主义文学”这一概念进行历史的“扶正”,并不断地拓展其阵营和内涵。但是,这样做的后果也是显而易见的,过于拔高文学史中的自由主义影响难免会“矫枉过正”。
研究者们的研究倾向中普遍有一种拔高自由主义文学的倾向,急于提出并证明自由主义文学这种新的文学构成;并极力向前追溯,在传统文学资源中寻找与自由主义文学相对应的因子。文学上的“自由”问题本来是中国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以后中国特殊的政治文化语境下文艺界发生的一种特殊的文学现象。在很多研究者的叙述里,自由主义俨然成了早已有之的文学遗脉,有些人把自由主义的帽子做得太大了。如刘川鄂就把文学史上的“现代评论”、“语丝”、“新月派”、“自由人”、“第三种人”、“京派”、“新感觉派”、“九叶诗派”等等,20年代以后除官方和左翼之外的几乎所有文学派别都纳入了自由主义文学的行列。也有人把自由主义文学追溯到老庄、屈原、陶渊明、魏晋阮籍和明末公安派,以及近代的王国维、梁启超,也都被收拢过来。更有甚者,有研究者进一步把自由主义文学延伸到当代,把张中行、贾平凹、马原、洪峰、格非、刘索拉、王朔等学者作家、先锋作家、通俗作家等等凡属自由写作者统统拉了进来。这样,从古到今,自由主义文学成了一条貌似鲜明的文学流脉。于是,从陈独秀、李大钊到严复、梁启超、王国维;再到魏晋陶渊明,甚至追溯到屈子老庄。把这么多不同时代风格各异,思想倾向也大不相同的作家和流派归入到同一个序列中,其依据的标准恐怕很难令人信服。如果说他们同属自由主义一脉,这些作家和流派间却极少有明显的承继关系,最多只是在某一点上与经典的自由主义在精神气质上有相似之处。研究上的这种“泛自由主义”倾向掩盖了中国20世纪30年代文学上凸显的自由主义文学思潮这一独特的文学现象本身,自由主义文学事实上就成为一个被不断追溯追认的概念。
由此可见,研究者对自由主义文学的界定失于宽泛,以致自由主义文学在很多人那里成了一个想当然的概念,这种“泛化”的极端表现在于:有些研究者似乎妄图把整个现代文坛描述成左(左派激进主义),自(自由主义),右(右派保守势力)三分天下的局势,用自由主义把所有中间派作家一网打尽,提到某某自由主义作家也理直气壮。这种无限度泛化自由主义文学的倾向,使本来就不甚明确的自由主义文学这一概念变得更加模糊,令人难以理解。
但研究上的这种“泛化”倾向也是有一定原因的,它首先源于研究主体对于“自由”观念和自由主义的误解。造成这种误解的主要原因在于,研究者们各自对自由主义文学概念理解上的不同。关于中国现代自由主义文学思潮这一现象,研究者们的分歧在于:一种观点认为,它是在西方自由主义思想和文学观念的影响下发生在中国的文学现象,以刘川鄂、王毅等人为代表;另一种观点则认为,现代自由主义文学的发生是实实在在属于现代中国的东西,是“中国化”的文学现象,与西方自由主义思潮无关,以支克坚先生为代表;还有一种观点认为,中国现代自由主义思潮的发生是中国古已有之的自由主义精神传统与西方近现代自由主义思想相结合、催生的结果,以马俊山、王兆胜等人为代表。在中国,有关自由主义观念的论述产生于近代,是国人对西方先进的社会文化思潮积极借鉴横向移植的结果;中国传统上有张扬“自由”的零散理念但缺乏与西方相类的自由主义传统,这是我们必须要承认的。为了适应中国社会变革的需要,自由主义在输入的过程中产生了变异,这是一个中国化的过程;所以国人理解的自由主义的“自由”内涵与西方本原意义上的自由主义存在着差异。所以,国人在对中国自由主义文学与西方自由主义思潮的关系问题上就难免会产生种种分歧和误解。
其次,研究者们普遍有一种为自由主义文学争取合法性的“扶正”心理,他们往往都太急于提出并证明一种新的文学构成,以验证自由主义文学在文学史上的客观存在,这期间不免留下不少的问题。基于对自由主义这一概念的理解,很多研究者头脑中已经预设了一自由主义文学的理想模式,所以在论述中国自由主义文学的特征时,时时要与西方的自由主义形态以及自由主义传人中国以后的“中国化”形态进行比较。这就难免会出现在影响研究中以应有的影响推实有的影响,论大于史的弊端。而如果单从精神气质和思想倾向的角度来定义自由主义,无疑就会扩大自由主义文学的历史谱系,形成泛化。
对于自由主义文学的研究来说,首要问题是名称与实际(文学史实)的矛盾。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大概只有现实主义有较为明确的文学主张和清晰的史学脉络,而其他如浪漫主义、自然主义、现代主义等等思潮的文学表现,虽有人极力倡导,但由于缺乏较自觉的理论主张,大多都布不成阵势,更不用说理论指导下的文学创作了。因此,诸如此类某某主义的思潮研究都显然地带有种“追认”的成分。所以,在这种思潮的研究中,对相关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的厘定就显得尤为重要,定义过宽则失之空泛,过窄则会显得局促。容易夸大其词。国内学界对于自由主义文学的研究也存在着同样的问题,而随着当下研究者对自由主义思潮的日益关注,这类问题还会不断涌现。
[参考文献]
[1]司马长风,中国新文学史[M].香港:昭明出版社,1980。
[2]唐瞍,中国现代文学史简编[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
[3]李旦初,“左联”时期同“自由人”与“第三种人”论争的性质质疑[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
[4]苏光文,论中国自由主义文艺思想派别及其消长叨,西南师范学院学报,1982,(4)。
[5]李何林,近二十年文艺思潮论[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1。
[6]钱理群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 社,1987。
[7]倪邦文,论现代评论派的自由主义文艺思想[J].文学评论,1994,(5)。
[8]刘川鄂,中国自由主义文学论稿[M].武汉:武汉出版社,2000。
[9]支克坚_论中国现代自由主义文学思潮(上、下)[J].鲁迅研究月刊,1997,(9)、(10)。
[10]支克坚、邵宁宁,鲁迅的启蒙主义、革命文学的成败得失及其他——支克坚先生访谈录叨,甘肃社科学,2005,(6)。
[11]王毅,中国自由主义文学思潮的阶段性特征[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7,(2)。
[12]肖向明,自由主义与“五四”文学的流变[J].思想战线,2004,(5)。
[13]游修庆,近代转型期的自由观念和文学实践[J].广东社会科学,2005,(5)。
[14]高玉,中国现代“自由”话语与文学的自由主题[J].文学评论,2005,(1)。
责任编辑:马胜利
文章试图对国内学界的自由主义文学研究进行一次较为系统的历史梳理,认为自20世纪80年代始,研究者们就开始了对自由主义文学的理论建构和概念阐释,他们的阐释话语直接影响了中国自由主义文学的概念和内涵。时至当下,学者们对自由主义文学的关注已经显化为一种独立的文学思潮研究,但对于研究中普遍存在的“泛自由主义”倾向,也应引起人们的警惕和批评。
[关键词]自由主义文学;泛自由主义
[中图分类号]1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689(2010)02—0024—06
20世纪80年代以来,学术界受“方法论”热的影响,研究者们纷纷尝试从多角度跨学科的视角来观照传统的文学研究。随着国内思想界对自由主义的热烈讨论,自由主义在上世纪90年代成了热点话题。一批研究者尝试着把文学上的自由主义思想与作为政治文化思潮的自由主义联系起来交叉研究,自由主义文学思潮遂成为文学研究的热点。
一、20世纪80-90年代研究者们的
阐释话语对文学历史的建构
20世纪80年代以前的文学史还停留在对作家的政治评判上,研究上也较局限于单个作家和流派的个案研究。
在文学史的叙述中,“自由主义文学”一词出现较晚。比较接近的提法有“自由知识阶级”、“自由派”、“自由主义作家”等等,被归到这类“自由”派别的有“现代评论派”、“新月派”、“自由人”和“第三种人”、“京派”,以及胡适、周作人、梁实秋、沈从文等单个作家。司马长风的《中国新文学史》较早地把以“新月社”为中心,反对文艺受任何束缚,倾向自由独立的一群作家,如徐志摩、闻一多、梁实秋、沈从文等人,与人生派和艺术派相区分,称之为“自由派”。唐瞍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史简编》则把三十年代无产阶级革命运动之外的作家分为进步的民主主义作家和自由主义倾向比较明显的作家两类,后者以周作人、林语堂、沈从文等人为代表。因为他们在创作倾向上重视艺术,讲究形象,离社会现实较远。此外,显然也是更重要的,与郑振铎、巴金等进步的民主主义作家相比,他们与“左联”关系上也比较疏远。这是对自由主义作家派别的早期文学史描述。
随着思想界的拨乱反正,上世纪80年代后期出现了一批重评这些具有自由文艺思想派别和作家的文章,但大多仍属“平反”性质,很少有学理上的深入探讨。但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时期研究界出现了一种新的动向:即一批研究者开始有意把这些具有相类似的自由文艺思想的广大中间作家和文学派别归结到一起加以考察的趋势。尤其是在看待20年代以来关于文艺自由问题一系列论争的问题上,把这些具有相近文艺思想和政治背景的中间派知识分子群体划为一类,形成了一条鲜明的文学史线索。
较早显露出这种倾向的有两篇文章:李旦初的《“左联”时期同“自由人”与“第三种人”论争的性质质疑》”和苏光文的《论中国自由主义文艺思想派别及其消长》“。前者是一篇“平反”性质的文章,其突出的地方在于注意到了30年代文艺界关于“自由人”、“第三种人”的论争,与1928年革命阵营与新月派等人关于“革命文学”论争之间的联系。(早在1939年李何林在其《近二十年文艺思潮论》序中,就注意到了这种联系,只是他把这种联系简单化地当成了无谓的重复。)作者有意把两种文学史现象联系起来考察,注意到了两者之间的延续性和共通之处,即两次论争在讨论的焦点问题和革命阵营对待对手的评判态度上具有的相似性。由此,他把左翼阵营与“自由人”、“第三种人”之间的论争看作是对1928年“革命文学”论争的继续。“如果说,在一九/k年的论争中,文艺与政治的关系问题还没有十分明显地被提到突出的地位i那么在这次论争中,这个问题就成了双方论争的焦点。双方就这个问题所阐述的论点,都与上次论争中的论点有着明显的联系;而左联某些领导人对待对方的态度也与无产阶级文学倡导者对待对方的态度颇为相似,甚至一脉相承。由此观之,这次论争可以说是一九二八年论争的继续。”
苏光文《论中国自由主义文艺思想派别及其消长》是第一篇较早试图从整体上论述中国自由主义文艺思想流派的文章,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80年代的一些研究者已经开始有意识地要把这些具有相似“自由”文艺思想的派别描述成相延续的文学现象,进而归化为一种文艺潮流。但在80年代,象这样从整体上论述自由主义文艺思想派别的文章很少,稍有论及也大多止于零星的探讨。而在1980年代出版的《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中,钱理群等人第一次把20世纪30年代的文学思想领域描述成马克思主义与自由主义两大文艺思想相对立的局面。他们把左翼作家与“新月派”的斗争、“自由人”和“第三种人”、林语堂等论语派以及和京派理论家的论辩等这一系列文艺论争都看作是无产阶级文艺与自由主义文艺在思想理论上的斗争。这种分割型的文学态势描述对于90年代以后的自由主义文学思潮的独立研究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20世纪90年代,随着国家社会和经济体制的转型,国内学界对自由主义的探讨成为热点。文学研究界积极汲取思想界的最新研究成果,开始自觉地把文学的自由主义思想与作为社会政治、文化思潮的自由主义联系起来考察。90年代中后期,国内开始出现宏观地对中国自由主义文学进行研究的论著:谢冕主编的《百年中国文学总系》和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百年文潮》。其中,如旷新年的《1928:革命文学》、李书磊《1942:走向民间》、钱理群《1948:天地玄黄》等专著中都有专门章节对文学史上的自由主义文学现象的探讨。以及对不同自由知识分子群体分析和论述。沈卫威《自由守望——胡适派文人引论》、倪邦文《自由者梦寻一“现代评论派”综论》、解志熙《美的偏至——中国现代唯美—颓废主义文学思潮研究》等专著,也以自由派知识分子、唯美派作家等为主要研究对象,从政治文化以及美学等视角来关照中国自由主义文学的命运和评价问题,对自由主义文人群体、自由主义文艺思想、以及自由主义文学思潮与中国现代自由主义社会文化思潮的关系等等问题都有所涉及。而倪邦文的《论现代评论派的自由主义文艺思想》一文,也是较早从整体上对自由主义文学思潮进行考察的文章。他认为“现代评论派”是二三十年代中国自由主义文学思潮的源头。它与梁实秋为代表的“新月派”、胡秋原、苏汶为代表的“自由人”、“第三种人”、以及林语堂和周作人等文人群体,形成了一股文学远离政治的自由主义文学思潮,与左翼文学相映衬,作为一个副部主题繁荣了二三十年代乃至更晚的文坛。
综上所述,1990年代国内研究界对自由主义文学现象的深入探讨,标志着中国自由主义文学思潮的研究开始从整体上突破早期那种单个作家流派的个案研究,自由主义文学现象作为文学史上的客观存在已被广大研究者接受,成为共识。自由主义文学思潮 也开始被作为一种相对独立的文学思潮从整体上加以考察。
二、1990年代末21世纪初学术界对自由主义文学概念的梳理和界定
上世纪90年代末至21世纪初,文学研究界对自由主义文学思潮的研究成为热点,同时也呈现出了大批的研究成果。本时期的特点是,研究者们开始对自由主义文学思潮及其概念作出正面的梳理和界定,并进一步描述了有关自由主义作家、流派乃至思潮的组成和流变。研究者们关注的问题主要集中于以下几点:一关于“中国自由主义文学”概念的界定;二中国自由主义文学思潮的形成时间及流变过程;三自由主义文学思潮与西方思潮以及传统文化的关系;四具体作家和自由主义文学思潮关系的比较;四关于自由主义文学思潮的特征、作家创作以及文学史地位的评价问题等等。这一时期,对自由主义文学的研究取得较大成绩的学者主要有支克坚、刘川鄂、王毅等人,下面我们将对他们的观点作一简要叙述:
1.刘川鄂的中国自由主义文学研究
90年代末期,刘川鄂陆续发表了《中国自由主义思潮与自由主义文学》、《周作人与中国自由主义文学》、《中国自由主义文学的现代性》等一系列关于自由主义文学研究文章,并在此基础上出版了其专著《中国自由主义文学论稿》。这是第一部详细论述中国自由主义文学的专著,它主要考察了中国自由主义文学思潮的发展历程,以及中国自由主义作家的创作特征,并试图对中国自由主义文学的发生发展作出正面的梳理。在书中,作者还对自由主义文学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进行了界定,他对自由主义文学的理解是:“如同‘民主主义文学’、‘民族主义文学’、‘社会主义文学’、‘人道主义文学’、‘法西斯主义文学’一样,是一个从外部概括文学现象的提法,或者说是一个文学社会学概念”。“所谓中国自由主义文学,大体上是指现代中国文学史上出现的那些深受西方自由主义思想和文学观念影响的独立作家和松散组合的文学派别,他们创作的那些具有较浓厚的超政治超功利色彩,专注于人性探索和审美创造成的文学作品及相关的文学现象。”
在试图从整体上勾勒中国自由主义文学总体面貌的基础上,刘川鄂还辨析了五四新文化运动与中国自由主义思潮以及中国自由主义文学的关系。他认为中国自由主义文学与中国社会的自由主义思潮基本上是一种同构关系:彼长此长,彼伏此伏;二者并不直接等同,自由主义文学的概念更模糊一些。在自由主义文学的起源问题上,刘川鄂则认为,古代中国虽有少数在局部意义上争自由的个体,但并无真正的自由主义者,更无自由主义的社会思潮和文学思潮。五四时期的启蒙运动包含了自由主义启蒙的内容,但并未形成相对独立的自由主义文学思潮。中国自由主义文学在理论上应以近代王国维的美学思想为萌芽,但作为思潮却肇始于“五四”;作为思潮流派的自由主义文学可以说是以“现代评论派”为先河,但在更早,胡适与陈独秀等人关于《新青年》编辑方针发生分歧的争论时期,实际上已经露出了自由主义与其他阵营分野的最初端倪。
2.支克坚的中国现代自由主义文学思潮研究
1990年代以来,支克坚先生关于中国现代自由主义文学思潮的研究在学界也产生了很大影响,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他的《论中国现代自由主义文学思潮》(上、下)一文主要探讨了中国现代自由主义文学思潮产生的历史根据及其在新民主主义文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等问题;另外,他还论述了中国现代自由主义文学思潮与时代的关系及其主张的主要特点;并且把自由主义文学代表人物的文学观念与鲁迅的文学观念作了比较。
在中国自由主义的起源问题上,支克坚先生认为,中国古代没有自由主义传统,因为自由主义是一种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潮;而在专制制度下,任何向代表这种制度的权威的挑战和对正统观念的反叛,都会具有民主主义的色彩,却未必就在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范畴之内。由于中国现代历史的根本特点,使得中国现代自由主义思潮变成实实在在地属于现代中国的东西,“中国化”的东西。“五四”后期,关于“问题与主义”的讨论引起的《新青年》阵营的分裂,是政治上自由主义以改良主张为核心的独立品格形成的开始,而文学上自由主义形成一种独立思潮的时间要稍为晚些,要到20年代初期。他认为人性论是自由主义文艺思想的核心和基础,文艺创作具有绝对的个人性质,这是自由主义文艺思想的两个基本点。
他的另一个重要论点是:在中国现代,自由主义文学思潮是一股始终同革命文艺思潮相比较而存在的强大有力的思潮。在20年代中期一直贯穿下来的革命文学同自由主义文学的比较中,它们各自发表主张,显示特征;彼此都更致力于证明自己既存在又合理,对方固然存在却未必合理。这两种文学,都有反映历史前进的一面,但又各有其局限。支克坚认为,按照这一脉络发展的自由主义文学运动,是一个十分自觉的运动。
3,其他较有代表性的观点
王毅在其《中国自由主义文学思潮的阶段性特征》一文中认为自由主义这个术语本身就具有极其复杂、游离的内涵,正如自由主义没有固定不变的界定一样,中国自由主义文学思潮也只能是一种流动发展的现象,并始终处于与其它文学思潮的对立与对抗状态之中。因此,只有在于同时期其它文学思潮的比较研究中才能凸现其特征。自由主义文学丰富了现代文学,他们的文学主张有不少合理内核,与左翼文学既有矛盾冲突,也有着更多的互补。
肖向明的《五四作家与自由主义思潮》、《自由主义与“五四”文学的流变》等文章,则主要考察了“五四”一代知识分子是在何种程度上领会自由主义,以及有无“中国式”的转化等问题。并通过分析“五四”知识分子对自由主义的不同侧重与选择,来探究“五四”文学由反对传统文学,建立人的文学急促地向阶级文学、革命文学流变的内在原因。同样,游修庆的《近代转型期的自由观念和文学实践》、高玉的《中国现代“自由”话语与文学的自由主题》也分别探讨了自由观念与文学的影响。前者梳理了以严复和梁启超为代表的近代转型期的自由观念和文学实践,指出严复和梁启超宣传的近代自由观念偏重于国家而轻视个人。他们的文学观念也是一种实用功利的文学观念,因此在他们手中没有能够产生出自由主义文学,真正的转变要等到以胡适、周作人等为代表的“五四”一代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出现。吲后者认为,“自由”自近代以来就一直是中国思想领域的一个重要范畴,并不断地被言说。探索人的精神,从个体的角度重新思考民族、国家的问题,强调人的自由生命、权利、人的生存意义、人的价值以及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构成了中国现代文学思想的深层基础。中国现代自由话语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国现代文学的自由主题。不论是在历史的层面上还是在理论的层面上,中国现代文学的个人自由主题与国家民族自由主题都具有内在的一致性,个人解放与民族的解放始终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中国现代文学的自由主题始终在这两个层面上复杂地展开。
关于中国现代自由主义文学与传统的关系问题, 也有很多学者作出了探讨,这方面的代表主要有马俊山、王兆胜和王兵等人。
马俊山的《中国现代自由主义文学与传统的人文精神》、《现代自由主义作家与新文学人文合法性》和《“反差不多运动”:三十年代自由主义文学思潮的尾声》1等文章,从20年代的进化一元论、30年代的文化形态论、抗战时期的文化史观等三个方面来论证新文学的人文合法性,探讨了自由主义在新文学以及新文化建设中的贡献和失误,认为自由主义文学是一个客观的存在。《现代评论》、《新月》、《论语》、《文学杂志》、《观察》等卓尔不群的杂志期刊以及胡适、丁西林、徐志摩、梁实秋、林语堂、周作人、萧乾、沈从文、朱光潜等一大批各具精彩的作家和理论家,形成了与现代文学史共始终的自由主义文学传统。
针对支克坚先生“中国古代没有自由主义的传统”的观点,王兆胜认为中国自由主义文学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在其《20世纪中国自由主义文学论》一文中,他认为至庄子、屈原以来,中国古代文学有强烈的自由精神,中国传统文学中一直延续着自由主义的精神,这在道家文学表现最为明显。中国现代自由主义文化和文学的产生内在地延续了以往中国的自由主义文化和文学传统,决不是对西方自由主义的简单移植,而是中国传统自由主义精神被西方自由主义思想触动、催生的结果。而王兵则认为,中国现代文学史思潮迭起、流派纷呈,其中居于主导地位的是左翼与自由主义文学思潮。左翼与自由主义文学思潮是儒道两种哲学观、美学观在文学上的不同反映,是儒道两种思想艺术观念经几千年的历史流变而在现代特定历史环境下走向极致的产物。
此外,除上述对中国自由主义文学的宏观考察外,对具体作家流派与自由主义思潮关系的比较研究也是近年来学者们关注的热点。大家关注的焦点集中于胡适、周作人、鲁迅、梁实秋、沈从文等人以及“现代评论派”、“新月派”、“京派”等公认的自由主义文艺思想派别的研究上,分别从不同视角阐述了他们的文学观念与中国现代自由主义文学思潮的关系。这方面的成果有:刘川鄂关于胡适、周作人与中国自由主义文学关系的论述;支克坚先生关于胡适与鲁迅以及鲁迅与中国现代自由主义文学思潮的研究;徐改平关于胡适与中国现代自由主义文学思潮的的研究等等。前者文中已经提及,不再赘述。
三、对“泛自由主义”倾向的批评
梳理了众多研究者的论点后,我们会有这样总体的印象:多数的研究者似乎都有意要把“自由主义文学”这一概念进行历史的“扶正”,并不断地拓展其阵营和内涵。但是,这样做的后果也是显而易见的,过于拔高文学史中的自由主义影响难免会“矫枉过正”。
研究者们的研究倾向中普遍有一种拔高自由主义文学的倾向,急于提出并证明自由主义文学这种新的文学构成;并极力向前追溯,在传统文学资源中寻找与自由主义文学相对应的因子。文学上的“自由”问题本来是中国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以后中国特殊的政治文化语境下文艺界发生的一种特殊的文学现象。在很多研究者的叙述里,自由主义俨然成了早已有之的文学遗脉,有些人把自由主义的帽子做得太大了。如刘川鄂就把文学史上的“现代评论”、“语丝”、“新月派”、“自由人”、“第三种人”、“京派”、“新感觉派”、“九叶诗派”等等,20年代以后除官方和左翼之外的几乎所有文学派别都纳入了自由主义文学的行列。也有人把自由主义文学追溯到老庄、屈原、陶渊明、魏晋阮籍和明末公安派,以及近代的王国维、梁启超,也都被收拢过来。更有甚者,有研究者进一步把自由主义文学延伸到当代,把张中行、贾平凹、马原、洪峰、格非、刘索拉、王朔等学者作家、先锋作家、通俗作家等等凡属自由写作者统统拉了进来。这样,从古到今,自由主义文学成了一条貌似鲜明的文学流脉。于是,从陈独秀、李大钊到严复、梁启超、王国维;再到魏晋陶渊明,甚至追溯到屈子老庄。把这么多不同时代风格各异,思想倾向也大不相同的作家和流派归入到同一个序列中,其依据的标准恐怕很难令人信服。如果说他们同属自由主义一脉,这些作家和流派间却极少有明显的承继关系,最多只是在某一点上与经典的自由主义在精神气质上有相似之处。研究上的这种“泛自由主义”倾向掩盖了中国20世纪30年代文学上凸显的自由主义文学思潮这一独特的文学现象本身,自由主义文学事实上就成为一个被不断追溯追认的概念。
由此可见,研究者对自由主义文学的界定失于宽泛,以致自由主义文学在很多人那里成了一个想当然的概念,这种“泛化”的极端表现在于:有些研究者似乎妄图把整个现代文坛描述成左(左派激进主义),自(自由主义),右(右派保守势力)三分天下的局势,用自由主义把所有中间派作家一网打尽,提到某某自由主义作家也理直气壮。这种无限度泛化自由主义文学的倾向,使本来就不甚明确的自由主义文学这一概念变得更加模糊,令人难以理解。
但研究上的这种“泛化”倾向也是有一定原因的,它首先源于研究主体对于“自由”观念和自由主义的误解。造成这种误解的主要原因在于,研究者们各自对自由主义文学概念理解上的不同。关于中国现代自由主义文学思潮这一现象,研究者们的分歧在于:一种观点认为,它是在西方自由主义思想和文学观念的影响下发生在中国的文学现象,以刘川鄂、王毅等人为代表;另一种观点则认为,现代自由主义文学的发生是实实在在属于现代中国的东西,是“中国化”的文学现象,与西方自由主义思潮无关,以支克坚先生为代表;还有一种观点认为,中国现代自由主义思潮的发生是中国古已有之的自由主义精神传统与西方近现代自由主义思想相结合、催生的结果,以马俊山、王兆胜等人为代表。在中国,有关自由主义观念的论述产生于近代,是国人对西方先进的社会文化思潮积极借鉴横向移植的结果;中国传统上有张扬“自由”的零散理念但缺乏与西方相类的自由主义传统,这是我们必须要承认的。为了适应中国社会变革的需要,自由主义在输入的过程中产生了变异,这是一个中国化的过程;所以国人理解的自由主义的“自由”内涵与西方本原意义上的自由主义存在着差异。所以,国人在对中国自由主义文学与西方自由主义思潮的关系问题上就难免会产生种种分歧和误解。
其次,研究者们普遍有一种为自由主义文学争取合法性的“扶正”心理,他们往往都太急于提出并证明一种新的文学构成,以验证自由主义文学在文学史上的客观存在,这期间不免留下不少的问题。基于对自由主义这一概念的理解,很多研究者头脑中已经预设了一自由主义文学的理想模式,所以在论述中国自由主义文学的特征时,时时要与西方的自由主义形态以及自由主义传人中国以后的“中国化”形态进行比较。这就难免会出现在影响研究中以应有的影响推实有的影响,论大于史的弊端。而如果单从精神气质和思想倾向的角度来定义自由主义,无疑就会扩大自由主义文学的历史谱系,形成泛化。
对于自由主义文学的研究来说,首要问题是名称与实际(文学史实)的矛盾。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大概只有现实主义有较为明确的文学主张和清晰的史学脉络,而其他如浪漫主义、自然主义、现代主义等等思潮的文学表现,虽有人极力倡导,但由于缺乏较自觉的理论主张,大多都布不成阵势,更不用说理论指导下的文学创作了。因此,诸如此类某某主义的思潮研究都显然地带有种“追认”的成分。所以,在这种思潮的研究中,对相关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的厘定就显得尤为重要,定义过宽则失之空泛,过窄则会显得局促。容易夸大其词。国内学界对于自由主义文学的研究也存在着同样的问题,而随着当下研究者对自由主义思潮的日益关注,这类问题还会不断涌现。
[参考文献]
[1]司马长风,中国新文学史[M].香港:昭明出版社,1980。
[2]唐瞍,中国现代文学史简编[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
[3]李旦初,“左联”时期同“自由人”与“第三种人”论争的性质质疑[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
[4]苏光文,论中国自由主义文艺思想派别及其消长叨,西南师范学院学报,1982,(4)。
[5]李何林,近二十年文艺思潮论[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1。
[6]钱理群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 社,1987。
[7]倪邦文,论现代评论派的自由主义文艺思想[J].文学评论,1994,(5)。
[8]刘川鄂,中国自由主义文学论稿[M].武汉:武汉出版社,2000。
[9]支克坚_论中国现代自由主义文学思潮(上、下)[J].鲁迅研究月刊,1997,(9)、(10)。
[10]支克坚、邵宁宁,鲁迅的启蒙主义、革命文学的成败得失及其他——支克坚先生访谈录叨,甘肃社科学,2005,(6)。
[11]王毅,中国自由主义文学思潮的阶段性特征[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7,(2)。
[12]肖向明,自由主义与“五四”文学的流变[J].思想战线,2004,(5)。
[13]游修庆,近代转型期的自由观念和文学实践[J].广东社会科学,2005,(5)。
[14]高玉,中国现代“自由”话语与文学的自由主题[J].文学评论,2005,(1)。
责任编辑:马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