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我们日常生活里符号无处不在,各式各样的符号传递着不同的信息。通过逐步接触这些符号,孩子将逐渐理解这些符号所表达的不同含义。绘本教学作为孩子们接受知识的有效载体,能够将孩子们带入到认知的海洋。通过情境教学环境创设,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以绘本故事为载体生成科学探究活动,会有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幼儿;绘本;策略
最早的汉字就是以图形形式呈现的,仓颉造字就是以各种象形图形组成所需表达的文字。以图形符号所呈现的内容更能提升孩子的理解力与想象力,更能激发孩子的阅读及探索兴趣。绘本的图画直观形象,文字简洁明快,但主题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绘本并不是随便逗小朋友开心的画册,优秀的绘本可以用简单的画面、文字表达深刻的内涵,可以把很多人生哲理通过有趣的绘画、简练的文字传达给读者。
一、 符号引导,走进绘本教学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幼儿时期,提高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对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是尤为重要的,孩子们只有在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时才能够真正获得身心的愉悦。如果是枯燥无味的教学方式,会令幼儿们很反感,那么在活动中学知识培养技能更是无从谈起。因此,我们在开展科学绘本教学的过程当中首先需要注意的是一定是要选择幼儿们感兴趣的内容,采取幼儿们喜欢的教学方式,这样才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 阅读区绘本投放的策略
(一) 投放具有直观吸引力的材料
培養幼儿自主学习及探索能力主要是在绘本区域活动,各种绘本材料可供孩子自行选择进行阅读学习。因此材料投放不应以越多越好、越新越好为绝对标准,要充分利用符号所能表达的作用逐步引导孩子去探索阅读。教师应以循序渐进逐步引导的形式将绘本材料向幼儿进行呈现,此种形式不但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力,使其有主动探索的欲望,又能循序渐进培养其阅读学习习惯。
(二) 投放适合幼儿的材料
在幼儿进行绘本区域阅读学习活动时,教师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考虑幼儿的阅读需要,及对自然事物的理解能力,提供具有针对性、启发性的阅读绘本材料,让幼儿的认知能力在绘本阅读过程中逐步养成,通过以符号形式为背景进行阅读区绘本投放,有利于幼儿在阅读学习中的自主探索。
1. 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其接触自然事物的程度逐渐加深,伴随着幼儿成长过程中的生活学习经验的积累从而使其对事物的理解能力也在提高。在投放材料时应充分考虑到幼儿的年龄特点并有效进行介入。因此,根据不同年龄的儿童特点在绘本区材料投放过程中应该有针对性地进行差异化投放,以此适应幼儿自然发展及兴趣维持的需要。教师要以引导为目的进行介入,力争在无形之中对孩子进行引导,起到潜移默化的效果。
2. 投放材料应具有趣味性。幼儿早已厌倦了“三个一”的阅读模式,除阅读区及益智区外的大多数活动区域都是充满表象趣味的。因此要提高孩子在阅读区的探索能力就要致力于材料的投放形式。于是教师投放了各种以图形符号为基础表达形式的绘本阅读材料,用以提升绘本材料对孩子的吸引力,进而引导其阅读学习。
(三) 投放材料的丰富性
影响幼儿阅读兴趣的关键一点是阅读材料的丰富性。
1. 书籍的选择与投放。主题类的书籍,大班在书籍的选择上面,要选择色彩缤纷的画面,生动有趣的情节,使孩子对图书产生兴趣,并喜欢阅读。
每个月我们都有一到两个主题,而两个主题中可能也有相应的故事儿歌等,教师可以选择合适的素材点作为图书区域的内容,选择幼儿熟悉、有趣、简单的阅读内容。熟悉的内容使得幼儿首先在情感上易于接受。如:在主题活动“不怕冷”中,我们提供了:《晒太阳》《小狗卖冷饮》《吃火锅》《雪花》等书籍,这几个故事中的对话较多,可以让孩子学一学故事中简单的对话,培养幼儿学说话的能力。
另外,阅读区中的绘本可以是幼儿自己从家中带来的,因为同龄孩子的基本喜好及人格是基本相通的,这既能体现孩子的阅读欲望也能促进孩子在创设中的参与程度。以多样化的形式,并用多层次的阅读方式,将阅读区域的书籍内容变“活”。
2. 运用有层次性的方法让幼儿进行阅读。有些书籍可以让幼儿根据画面符号进行仔细观察,从而对于书籍的内容有个预习作用,而有些却是活动的延伸,起到巩固作用。有些内容可以分页录音,有些是完整录音,并且可以根据故事内容提供材料给孩子进行操作,不同的层次可以满足不同孩子的需求,当然通过层次也发展孩子的层层能力。如:在“小兔乖乖”主题活动中我们提供了书、小剧场、指偶和小兔的“家”,让孩子们先看看书,然后可以看看剧场表演,最后可以用指偶进行表演。
三、 结论与思考
绘本教学法是让孩子接触新知识的一种有效手段,绘本以一种载体的形式出现,而图形符号更能吸引孩子自主进行学习探索,将孩子们带入认知的世界。通过绘本的引入,提高他们学习的兴趣,在进行的过程中,不但接受了知识,同时也提高了孩子们的自主学习、探索能力。
参考文献:
[1]陈秀琴.基于绘本阅读优化小学语文课堂的课型探索[J].期刊论文:教师版,2016:11-30.
[2]郑丽萍.如何指导家长成为亲子绘本阅读的主导者[J].期刊论文:南北桥,2015:5-25.
作者简介:
俞姝君,江苏省昆山市,昆山开发区蓬朗幼儿园。
关键词:幼儿;绘本;策略
最早的汉字就是以图形形式呈现的,仓颉造字就是以各种象形图形组成所需表达的文字。以图形符号所呈现的内容更能提升孩子的理解力与想象力,更能激发孩子的阅读及探索兴趣。绘本的图画直观形象,文字简洁明快,但主题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绘本并不是随便逗小朋友开心的画册,优秀的绘本可以用简单的画面、文字表达深刻的内涵,可以把很多人生哲理通过有趣的绘画、简练的文字传达给读者。
一、 符号引导,走进绘本教学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幼儿时期,提高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对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是尤为重要的,孩子们只有在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时才能够真正获得身心的愉悦。如果是枯燥无味的教学方式,会令幼儿们很反感,那么在活动中学知识培养技能更是无从谈起。因此,我们在开展科学绘本教学的过程当中首先需要注意的是一定是要选择幼儿们感兴趣的内容,采取幼儿们喜欢的教学方式,这样才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 阅读区绘本投放的策略
(一) 投放具有直观吸引力的材料
培養幼儿自主学习及探索能力主要是在绘本区域活动,各种绘本材料可供孩子自行选择进行阅读学习。因此材料投放不应以越多越好、越新越好为绝对标准,要充分利用符号所能表达的作用逐步引导孩子去探索阅读。教师应以循序渐进逐步引导的形式将绘本材料向幼儿进行呈现,此种形式不但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力,使其有主动探索的欲望,又能循序渐进培养其阅读学习习惯。
(二) 投放适合幼儿的材料
在幼儿进行绘本区域阅读学习活动时,教师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考虑幼儿的阅读需要,及对自然事物的理解能力,提供具有针对性、启发性的阅读绘本材料,让幼儿的认知能力在绘本阅读过程中逐步养成,通过以符号形式为背景进行阅读区绘本投放,有利于幼儿在阅读学习中的自主探索。
1. 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其接触自然事物的程度逐渐加深,伴随着幼儿成长过程中的生活学习经验的积累从而使其对事物的理解能力也在提高。在投放材料时应充分考虑到幼儿的年龄特点并有效进行介入。因此,根据不同年龄的儿童特点在绘本区材料投放过程中应该有针对性地进行差异化投放,以此适应幼儿自然发展及兴趣维持的需要。教师要以引导为目的进行介入,力争在无形之中对孩子进行引导,起到潜移默化的效果。
2. 投放材料应具有趣味性。幼儿早已厌倦了“三个一”的阅读模式,除阅读区及益智区外的大多数活动区域都是充满表象趣味的。因此要提高孩子在阅读区的探索能力就要致力于材料的投放形式。于是教师投放了各种以图形符号为基础表达形式的绘本阅读材料,用以提升绘本材料对孩子的吸引力,进而引导其阅读学习。
(三) 投放材料的丰富性
影响幼儿阅读兴趣的关键一点是阅读材料的丰富性。
1. 书籍的选择与投放。主题类的书籍,大班在书籍的选择上面,要选择色彩缤纷的画面,生动有趣的情节,使孩子对图书产生兴趣,并喜欢阅读。
每个月我们都有一到两个主题,而两个主题中可能也有相应的故事儿歌等,教师可以选择合适的素材点作为图书区域的内容,选择幼儿熟悉、有趣、简单的阅读内容。熟悉的内容使得幼儿首先在情感上易于接受。如:在主题活动“不怕冷”中,我们提供了:《晒太阳》《小狗卖冷饮》《吃火锅》《雪花》等书籍,这几个故事中的对话较多,可以让孩子学一学故事中简单的对话,培养幼儿学说话的能力。
另外,阅读区中的绘本可以是幼儿自己从家中带来的,因为同龄孩子的基本喜好及人格是基本相通的,这既能体现孩子的阅读欲望也能促进孩子在创设中的参与程度。以多样化的形式,并用多层次的阅读方式,将阅读区域的书籍内容变“活”。
2. 运用有层次性的方法让幼儿进行阅读。有些书籍可以让幼儿根据画面符号进行仔细观察,从而对于书籍的内容有个预习作用,而有些却是活动的延伸,起到巩固作用。有些内容可以分页录音,有些是完整录音,并且可以根据故事内容提供材料给孩子进行操作,不同的层次可以满足不同孩子的需求,当然通过层次也发展孩子的层层能力。如:在“小兔乖乖”主题活动中我们提供了书、小剧场、指偶和小兔的“家”,让孩子们先看看书,然后可以看看剧场表演,最后可以用指偶进行表演。
三、 结论与思考
绘本教学法是让孩子接触新知识的一种有效手段,绘本以一种载体的形式出现,而图形符号更能吸引孩子自主进行学习探索,将孩子们带入认知的世界。通过绘本的引入,提高他们学习的兴趣,在进行的过程中,不但接受了知识,同时也提高了孩子们的自主学习、探索能力。
参考文献:
[1]陈秀琴.基于绘本阅读优化小学语文课堂的课型探索[J].期刊论文:教师版,2016:11-30.
[2]郑丽萍.如何指导家长成为亲子绘本阅读的主导者[J].期刊论文:南北桥,2015:5-25.
作者简介:
俞姝君,江苏省昆山市,昆山开发区蓬朗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