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沉默权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rius139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沉默权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对司法人员的提问拒绝回答或保持沉默且并不因此而受到追究的权利。本文概述了沉默权的内容,通过分析我国沉默权的现状和沉默权的意义来阐述在我国建立沉默权的必要性。
  关键词: 沉默权确立必要性无罪推定
  
  一、沉默权概述
  
  沉默权,又称反对自我归罪特权,是指在刑事诉讼中犯罪嫌人、被告人所享有的可以对司法人员的讯问保持沉默而不自证其罪的权利。沉默权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一项重要的诉讼权利,是现代法治国家刑事司法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沉默权一般包含以下含义:
  1.被告人有权拒绝回答侦查追诉人员或审判人员的讯问,有权在讯问中始终保持沉默。
  2.不得因被告人拒绝回答或保持沉默而使其处于不利的境地或作出对其不利的裁判。
  3.被告人没有义务为追诉一方提供任何可能使自己陷入不利境地的言词或实物证据,追诉方不得采取任何非人道或有损被告人健康、人格尊严的方法迫使其就指控事实作出供述或提供证据。
  4.被告人可以就案件事实作出有利或不利于己的陈述,但这种陈述必须处于被告人的真实意愿且被告人在清楚意识到自己行为后果的情况下作出,法院不能把被告人因迫于外部强制或压力所作出的陈述作为认定被告人有罪的证据。
  由此可见,沉默权并不禁止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向追诉人员作出陈述甚至是不利于己的陈述,它禁止的只是不得为获取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而采用强迫或引诱、欺骗等其他非法手段。
  
  二、我国沉默权的现状
  
  对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沉默权,我国的《刑事诉讼法》没有规定。相反,该法第9条中规定:犯罪嫌疑人对侦查人员的提问,应当如实回答,应当承担如实供述的义务。可见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与沉默权原则相去甚远。
  我国《刑事诉讼法》虽然没有确立沉默权,但是严禁刑讯逼供和以威胁、引诱、欺骗及其他非法的行为收集证据,而且我国《刑法》也将司法工作人员刑讯逼供等暴力取证的行为规定为犯罪。此外,司法解释还初步确立了“刑讯逼供或以威胁、引诱、欺骗等非法手段取得的被告人口供不得作为证据使用”的排队规则。这些法律规定有一些沉默权的因素在里面,但不能仅凭此即说我国已经存在沉默权。
  
  三、我国确立沉默权的必要性
  
  我国目前仍未确立沉默权制度,这与我国的实际情况是分不开的。在长期的司法实践中,当事人的口供被摆在了一个相当重要的位置上,这一方面是因为当时我国的侦查技术不够先进,所以需要当事人的口供指引。另一方面,重视当事人的口供确实可以提高办案效率,更好地打击犯罪。但是现在不断暴露出一些问题,比如时见于报端的刑讯逼供。虽然我国《刑法》对刑讯逼供罪有明确的规定,但司法机关在其侦查、起诉甚至审判活动中,以刑讯逼供,特别是以威胁、引诱、欺骗等其他非法方法收集证据的现象却屡禁不止;对公民的任意传唤、拘传、羁押甚至超期羁押,以及对被限制自由的公民实施的非人道待遇等现象也是常有所闻。刑讯的原因很多,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有罪推定”思想和严重依赖口供的口供主义的影响。而法律规定“应当如实回答”又常常在道德观念上支持办案人员对犯罪嫌疑人施加各种压力甚至刑讯。因此,在我国建立沉默权制度有其重要的意义。
  1.确立沉默权是保障公民权利的需要
  在刑事诉讼中,最容易且频繁受到侵犯的是受追诉人的权利。受到刑事追诉的人与拥有特殊权力和专门技术手段的追诉官员相比,本来就处于劣势地位,如果追诉官员拥有强迫被追诉者陈述的权力,被追诉者的其他权利就会因此而毫无保障,也容易助长追诉官员刑讯、威胁等非法行为。而赋予其沉默权,实际上是增强了被追诉者在刑事程序中与追诉官员相抗衡的手段,以达到维护被追诉者合法权利,抑制追诉权滥用的意图。任何公民(包括无辜的人),都可能涉嫌犯罪而受到追究,所以,保障被告人沉默权,实际上是对每个公民权利的保障,是人权保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确立沉默权能有效防止冤狱的发生
  由于被追诉者享有沉默权,为追诉官员的取证增设了障碍,追诉官员就不得不放弃通过逼取认罪口供来获取有罪证据,而必须充分收集其他证据,这就为查明案件真实,防止冤错提供了保证。这对维护社会长治久安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因为如果冤狱太多,社会就难以长久稳定。
  3.确立沉默权有助于实现程序上的公平
  现代法治国家刑事诉讼注重程序的正当与文明,强调尊重和保障受讯问人的人格尊严和意志自由,沉默权就是一个体现。从理论上讲,沉默权是同强调诉讼结构平衡、当事人的主体地位、无罪推定原则及举证责任的原理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因为强调诉讼中控、辩双方的对等性,追诉官员就不得对被追诉者科以协助追诉方追究其刑事责任的义务,否则就毫无公平可言。既然承认被追诉者的主体地位,从而承认被追诉者意志的独立性,他就享有充分辩护的权利,在不愿答辩时也就享有不作答辩、不予回答即沉默的权利,而追诉官员不得违背其意志强迫其作出答辩,否则,被追诉者就会成为不具有独立性的诉讼客体。既然根据“无罪推定”原则,任何人在被法院依法宣判有罪以前在法律上视为无罪的人,那么指控其犯罪的一方为证实其有罪,就必须负有提出充分证据的责任,而不能强迫他本人提出证据证明自己有罪或者无罪。
  可以说,确立沉默权是司法制度进步的标志。作为一种成熟的法律制度,“沉默权”在司法和审判的实践中起到了不容忽视的作用。人的尊严是人类的终极目的,而沉默权制度是保障人类尊严不受侵犯的法律手段之一。所以,虽然说沉默权确实会使一些罪犯逃避制裁,但是我们不能因此而否定它的终极价值。
其他文献
摘 要: 教会学生管理自己的情绪,培养学生良好的情商,是教师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让学生成为自己情绪的管理者,为他们获得快乐、幸福的人生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 情绪管理 认识自我 多角度看问题 行为改变情绪 健康习惯    人的种种情绪体验都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一种反映。当客观世界的某些刺激满足了人的某种需要时,就引起了愉快、满意等肯定的情绪体验,反之,则会引起痛苦忧愁等否定的情绪体验。因此
高致病性禽流感(HPAI)是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规定必须报告动物疫病,也是我国规定的一类烈性传染病,其暴发不仅给养禽业造成的巨大经济损失,还给人类公共卫生安全带来潜在威
所谓教学情境,就是使学生进行学习活动、产生学习行为的一种环境或背景。它是传递信息的载体,能给学生提供思考的智力背景,同时也能给学生提供实a践活动和情感体验的空间。因此,在教学中创设和谐、生动、自然的学习情境,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之成为学生学习的内驱力,促使学生采取能动性行为的态势,在教师指导下,亲身去经历,去观察,去聆听,去思考,去表达,用心灵去感悟,激发学习兴趣。  一、创
摘 要: 研究性学习是江苏省新课改的主要课程之一,但在实行过程中却困难重重,举步维艰。本文列举了它的特征和试行中的优点,探讨了导致它处于这种地位的原因,希望有关部门对症下药,解决问题,使素质教育真正地实施下去。  关键词: 研究性学习 特征 研究 现状 高考    研究性学习是国家教育部2000年1月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中综合实践活动板块的一项内容。它是指学生在教师指
摘要: 有改革才有创新,改革是创新的前提。教研改革是素质教育的新航标,必须进行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通过教研教改提高认识,引导素质教育不断深化。  关键词: 创新改革教学    我国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人类社会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创新是知识经济时代的一个显著标志。要创新型人才辈出,就要用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就要对教育进行改革。纵观一些经济发达的国家和地区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这句话充分地说明了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重要性,更进一步地突出了教师只有有“道”,才能传道,只有切实地加强自身职业道德和文化知识修养,才能做到“传道、授业、解惑”,这也是小学教师最基本的要求。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随着社会的发展,新课程标准的全面实施,传统观念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将随之发生更大的变化。对教师的位置也有了新的定位,特别是作为小学教师的“我”,更进一步地认识到新
摘 要: 初中科学教学需要精选活动内容,充分利用学生好奇、好动、好胜的特点,以兴趣为内在动力,运用多种多样的教育方法,优化科学教育活动,提高学生综合科学素养。本文作者结合科学活动课的实践,探讨了优化科学活动课教学,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问题。  关键词: 科学教育 活动课 科学素养    一、问题的提出  初中阶段是基础教育的重要阶段,然而,对于学生来说,诸如爱科学的情感,探究未知的强烈愿望,以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