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评价促改革,不断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x8113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六年的教育生活要培养出怎样的孩子?这是值得每一个有良知的小学教育工作者认真思考的问题。如果这个问题没有弄明白,那么我想这样的教师一定还不明确自己是为什么而教,该如何来教?2013年12月起,我们学校在县教育局的带领和指导下,开始了系统的生本教育实验。“以学生为本、以生命为本、以发展为本”的生本教育理论体系,阐述了学习是人的本能需求,是生命的自然绽放和天性的自然流露;学习生活要塑造和影响学生成为社会生活中一个个活生生的独特个体。他们顺应时代发展,他们享受自我,尊重万事万物,在天地间能自然和谐的生长。
  所以我们的教师要提供帮助和引导,使每一个学生在学习上逐步形成乐学的态度,善学的习惯,科学的方法;使学生具有“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学习能力和“自主管理、自我提升”的生存发展能力;使一些学有所长的学生具有“开拓创新、敢于实践”的创造能力;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生命的激扬与素质的发展。
  而教育教学改革成功的关键就是要解决好评价体系的构建,让老师摆脱以分数论质量的禁锢,真正为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而奠基。而学校对于评价体系的顶层设计,决定了教师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针对构建生本教育评价体系,我们有如下的思考与实践:
  一、从课堂上来评价教师
  “生本课堂”要求教师设置问題情景,引发认知冲突,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从而让学习过程成为学生自主建构知识的过程,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判断课堂教学是否有效,不仅要看学生积累知识的量,更要看学生参与知识形成过程中思维的深度和广度,有多少知识是通过自己探究建构的。因而学生是否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是判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衡量课堂是否“以学生的发展为目的”的一个重要评价依据。我们首先看学生参与学习方式的变化。要求生本课堂中的个别学习与小组合作学习相结合,是实质性的思考、表达、讨论与交流,而不是形式上的大合唱。再衡量学生参与学习的广度与深度。主要看学生自主活动和学习的时间,学生回答问题和动手操作参与的人次和讨论回答问题的准确性等;还要验证参与学习活动效果,课堂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思维能力的开发程度及情感态度的提升效果等。
  而这样的评价要通过课堂观察来进行。所以,对每个班级的课堂要在不断的跟踪下进行观察评定。最初一般以一月一次进行观察,以学期评定来鉴定课堂的变化及学生的进步,从而对教师进行等级评价。实验常态化以后,就可以进行模糊评价,激励教师靠内容、问题本身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动力,在教育智慧上提升品位去促进学生的发展,去创造生本教育的美好学习生活。
  二、以综合素质的提高来评价学生的成长
  生本教育认为评价应当有利于学生的发展,是贯穿在学生的主动发展的活动之中的。这样,评价的直接功能就是获得学生发展的教学教育状况的信息,以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和教育者教师的参考。课堂日常教学评价应该努力进入学生的生命领域、精神世界、心理世界,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过程、生存状态,让学生全身心投入其中,让课堂凸显生命关怀,充满人文关怀,成为人性养育的殿堂。
  在生本课堂实施之初,我们必须进行学科的评价,就是由科任老师对学生实行评价,使小组的学习由最初的为了个人的加分和小组的荣誉而学、到开始不由自主的喜欢这个课堂,喜欢老师,喜欢这门课而学,也就是由最初的“要我学”实现“我要学”的转变。在生本课堂上学生的学习是从内部产生的动力而不是过去从外部施压的课堂。
  班级内部评价和学校评价也是生本课堂教学改革的保障。班级内部的定期评价能促进学生对自己行为的认识,从而不断获得主动发展的动力。而学校也要每学期进行一次全校的公开评选表彰,可以把结果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结合起来,通过表彰个人、小组及班级来体现对学生的激励。而对学生个人的奖励,应体现在综合素质的提高,对成长发展的促进上,可多设奖项,如好问奖、好口才奖、合作奖、阳光小组奖等,并多表彰人员,以达到氛围的营造和生本教育价值观的体现。
  三、从团队精神、集体气质的评价来推进班级文化建设
  一个个班级是构成学校的主要单位。班级精神的建立过程就是学校精神的建立过程,所以对班级的评价直接能体现学校的价值取向和办学定位。而学校德育部门很大一部分工作就是引导班级形成自主管理、团结向上的班级风气。所以在学校对班级的评价体系中,就应该从“生本管理”的角度去挖掘、去激励,从而使各班级根据各自年段、各自班级的不同特点塑造出体现本班级精神气质的各具特色的生动活泼的团队。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班级、热爱学校的情怀,并且在集体中不断健康成长。
  所以,学校对班级的评价,就应体现在对班级文化建设亮点的发现和奖励上。比如实行班级申请奖项制度,从文明礼仪、安全卫生、学习常规等方面细化评价项目,设立文明星级班级、卫生星级班级、路队星级班级、阅读星级班级、健体星级班级等项目奖项,由班级自行申请创建,少队、政教部门根据各班申请的项目进行过程性检查评估。多创多评,合格就发奖旗。真正体现班级的自主创建和评价过程的动态管理。以评促建,真正把班级的文化建设过程体现为学生努力进取、不断进步的健康成长的过程。
  总之,“为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奠基”的生本教育需要正确的评价体系的构建。而“以发展的眼光看学生”是对学生进行评价的原则。唯有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能力培养、情感态度提升的价值引领,才能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生命的激扬与素质的发展。
其他文献
新课程的预设和生成可能会给农村幼教工作者带来一些理念上的收获,但对实际工作帮助不是很大,造成理论和实践脱节。农村幼儿教育由于其历史局限性,尤其希望得到有效的引导,但这种引导应首先考虑农村实际。我园始终坚持保持每学期一至两次的的社会实践活动,现将几个精彩瞬间进行梳理。  一、结合幼儿园教学主题,因地制宜,挖掘与运用幼儿园周边的社区资源  幼儿园是社会的一部分,不可能脱离社会而单独存在。6月我园开展节
期刊
一、教材激发  1.科学性  即在教材安排上做到先后得当。例如学生在课初思想和注意力比较集中,对学习新技术比较有 利,因此必须把新授教材安排在课的前半部分;为了使运动负荷的变化符合人体活动的规律,应将运动负荷较 小的教材安排在课的前半部分。为了持续学生对课的兴趣,应该将游戏和比赛安排在课的后半部分。为了不致 于使学生疲劳而影响学习,一般应该把灵敏、柔韧和协调性的练习,安排在课的前半部分,而把力量性
期刊
我们每个人都知道学生从小学升入初中,学生的思维品质与思维模式会有一个质的跨越,对于数学科的学习来说也面临着由算术学习过渡到代数学习,从简单的平面图形的认识向立体的、三维的几何图形纵深发展。初中数学教材涉及数、式、方程和不等式,这些内容与小学数学中的算术数、简易方程、算术应用题等知识有关,但初中数学内容比小学内容更为丰富、抽象、复杂,这就需要学生的思考深度、思维广度有一个大的提高,那么从小学升上初中
期刊
新教材的主编温儒敏教授指出:“教读课主要老师教,一般要求讲得比较细,比较精,功能是什么?就是给例子,给方法,举一反三,激发读书的兴味。而自读课主要不是老师讲,而是让学生自己读,把在教读课中學到的方法运用到自读课中,自己去试验、体会。两种课型不同,功能也有不同,配合进行,才能更好地完成阅读教学。”自读课文是教读课文的迁移,是教读知识的补充训练,在初中语文教材中占有相当数量,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自读
期刊
当前,教育部在修订高中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时,将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作为高中课程改革的重点。那就究竟什么是核心素养呢?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又是什么呢?历史核心素养主要包括五大部分:唯物史观、时空观、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今天我就史料实证浅谈我的理解。  一、史料实证的概念  史料:亦称历史资料,反
期刊
幼儿园是3—6岁儿童生活、游戏、探究、学习的重要场所,在幼儿园期间也是他们开始接触社会、探索世界的重要阶段。《指南》和《纲要》中明确要求:“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利于身心发展的经验。”所以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可以有效地促进儿童的发展。幼儿园的教育环境应是多元的、丰富的、会说话的教育环境。教师怎样才能为幼儿营造一个会说
期刊
现实生活中人们对“创新”的理解,许多人认为,创新就是发明创造,就是要创造出前所未有的新颖独特的成果,而自己在这方面的能力显然达不到,于是对创新失去了信心,对此要改变机械、严肃的教学状态,改变教师现讲、学生后练的传统教学模式,让学生自由发挥和创造。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教育的首要目标在于培养有能力创新的人,而不是重复前人所做的事情。”因此,我们要把以传授继承已有知识为中心的传统教育转变为着重培养学生
期刊
江总书记曾说:“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运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育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重要摇篮。”因此,开发小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新世纪教师的职责。怎样在小学数学教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以下是我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体会,以求教于同仁。  一、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唤起学生的创新意识  著名的心理学家扎兰斯说:“我们要促进创造力,就需要提供一
期刊
在日常的德育工作开展过程中,教师往往过多地依赖于说教,常常告诉学生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但学生由于缺乏感性认识,缺乏内心的感触,也就缺乏内心的共鸣,收效甚微。我们面临的德育工作对象是在不断变化的,德育现象也是千变万化,我们研究的德育课题也是日新月异的,德育的管理方法也要求我们与时俱进。在全国如火如荼的学习传统文化的大环境下,我校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也非常重视。周一下午的第三节课和上学的每天
期刊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世纪,此时代需要大批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这就是赋予创新世纪的基础教育更新的内容,更好的要求。本文试从数学教学的角度,结合教学实践,就如何转变数学教学观念,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谈一些浅见:  一、激发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兴趣是人类创造的动力,成功的先导。而数学学科所具有的高度抽象性和高度概括性等特点往往使学生感觉枯燥乏味,很难提高学习兴趣,从而使很多学生由原来的想学、愿学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