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冰心讲过一个有趣的故事:从前,南开中学有个学生,他的作文曾经获得过“120分”,100分已属罕见,“120”分怎么来的呢?原来,这个同学在那篇不长的文章中,竟一口气用了十二个“十分”。如“今天天气十分好。”“花儿十分香。”“风景十分美。”“我们玩得十分高兴。”老师读后,风趣地说:“就给你打120分吧。”我们老师在教习作的时候最头疼的是学生写不具体。怎么样指导学生写具体呢?
一、扩写引路,明确方法。
经常进行扩写训练能让学生直观地感受什么习作是笼统的,什么习作是具体的,同时掌握把空乏变成具体的“金钥匙”。
比如,一位学生在《可怕的夜晚》中这样写:“有一次,爸爸妈妈出门了,我一个人待在家里,非常害怕。晚上单独在家,实在可怕。这可怕是文章写不出来的,是世界上最可怕的事。”有一位老师通过点拨、追问:“你当时害怕时候,眼睛会看到什么?耳朵会听到什么?心里又会感到什么?脑子里会想些什么?你还会做些什么?”于是,干瘪的文章变的真实可信、形象具体了:
“有一次,爸爸妈妈出门了,我一个人待在家里。我看到行人从窗户走过的黑影(看),又听到厨房里传来‘砰砰’的声音(听),我以为小偷来了,吓得哆嗦起来(感)。假如小偷来了,他会把我绑起来,用毛巾把我的嘴塞住,不让我叫喊,然后偷我家的钱,搬走我的电脑(想)。我不敢捉小偷,所以跑进卧室,锁起房门,躲在被窝里(做)。在被窝里,我一直祈祷爸爸妈妈赶快回来(想)。
扩写训练可以是句子扩写,围绕中心句扩写,也可以根据简单的故事或诗句扩写。扩写以后的句子或文章较原作不只是篇幅加长了,主要是内容更加丰富了,景物更加鲜活了,情节更加具体了,人物更加丰满了。
二、观察到位,形象具体。
认真观察是文章的生命,但很多学生刚参加完兴趣盎然的活动,回来写作文却不知道如何动笔了,什么原因呢?关键老师没有引导学生进行有意观察。我三次放风筝,能给大家一些启示。
第一次,我带领学生放风筝,他们个个满头大汗,玩得很尽兴,可回来写作文,个个咬笔头,无从下手。第二次,放风筝之前,要求同学看放风筝的习作,同时摘抄好词、好句。写作文时我也补充了:展翅飞翔、颤颤悠悠、盘旋而上、竞相媲美等等几十个词语。这次进步了一大截。可是问题又来了:千人一面,没有自己放风筝的情趣,简直不是写自己放风筝,而是全国小学生都通用的。于是,我进行第三次放风筝,我把学生分成了五个学习小组,每一个小组合作完成如下积累作业:
⑴同学们放风筝时有哪些动作?(至少十五个)
⑵风筝有哪些动作?(至少十五个)
⑶同学们在放风筝的过程中会说哪些话?(至少五句)
⑷放风筝的过程中你有哪些想法?(至少五个)
⑸放风筝的过程中你有哪些想象?(至少五句)
学生边兴高采烈地放风筝,边仔细观察,然后争先恐后地交流、讨论、记录。回到学校,同学们的汇报空前活跃,在相互启发下,每个小组又不断完善自己的积累作业。这次每一位学生都写得又快又好,而且富有生活气息,动作、语言、心理活动、想象都是原汁原味,可以说他们用自己的笔,写自己的放风筝。比如:“我的风筝快被太阳烧着啦!” “我的风筝飞累了,看到池塘里的水就想痛痛快快地洗澡,于是一头扎进水里,我急忙扯起线救它,可惜它全身湿漉漉的,已呜呼哀哉,再也飞不起来了。” “邓小芳的风筝想在榕树上做巢呢。”(因为风筝被榕树挂住,扯断了线,下不来了)这些习作中的鲜活语言让我们身临其境,感受到放风筝的情趣。
三、启发想象,下笔有神。
想象也是文章的生命之一。比如同样写绿,朱自清在《梅雨潭》中是这样想象的:“那醉人的绿呀!我若能裁你以为带,我将赠给那轻盈的舞女;她必能临风飘举了。我若能挹你以为眼,我将赠给那善歌的盲妹,她必明眸善睐了……”《桂林山水》是:“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多少作家、诗人把绿描写得千姿百态,令人神往!这些都是因为不同作家有不同的想象。所以,指导学生习作的时候一定要引导学生想象,才会“下笔如有神”。
比如有位老师带领学生参观广场上的音乐喷泉时,学生高兴地说:“喷泉真好看,水喷得多冲呀!”学生的观察是笼统的、不具体的。老师这样引导学生想象:“水怎样个冲劲?”“大喷泉的水猛地喷出来,像什么?”“成千上万个小喷孔喷出来的水交织在一起,白茫茫一片,像什么?”“随着乐曲的轻重缓急,喷泉有高有低,这又像什么?”学生带着想象观察,对眼前景色的反映就变得鲜活生动了。
“大喷泉喷出的水犹如蛟龙出海,猛的窜出水面。”“水柱冲到半空中,刷地又似仙女散花落入水中。”“成百上千个喷孔喷出的小水柱交织在一起,白茫茫的一片,像一挂巨大的窗帘。”“喷泉的水时而多,时而少,时而高,时而低,飘忽不定,像一群出色的舞蹈家,正随着优美的乐曲翩翩起舞。”
老师的一番想象点拨,学生的思维在自由的王国里穿梭翱翔,情感被激发,形象变生动,于是,学生用笔创造出了一个个具有感染力的美好形象,让人身临其境。
四、归纳总结,掌握要领。
做什么事情经常有一些基本的要领,写文章也一样,如果老师能适当归纳,用简洁的语言总结出来,学生易记好用。如写水果是五字诀:“看、摸、闻、尝、感”;写读后感可以是:“介—感—议—联—结”;对人物的刻画可依照:外貌+情态+动作+语言等进行描写。
比如,古诗扩写最关键的是想象画面。怎样让画面变得有声有色呢?魏书生老师采用“勾”画形象、“染”上色彩、“添”上动作、“配”上声音的方法,概括起来就是“勾、染、添、配”四字诀。在这四个字诀的启发下,我的学生把“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扩写得充满动感和情趣:
连绵起伏的西塞山像一座绿色的屏障,横卧眼前。一身素洁的白鹭绷直细长的双腿,伸长脖子,拍打翅膀,直冲云霄,一阵阵清脆欢快的“咯——咯”声打破了山涧的寂静。粉红的桃花张开笑脸,花瓣上晶莹的水珠闪着银光。弯弯的小河泛着细浪,“哗——哗”地弹奏着温柔的摇篮曲。片片花瓣在春风的吹拂下,“簌——簌”的飘落在水面上,快活地荡漾着,吸引了一只只肥嫩的鳜鱼。它们探着头,张开宽大的嘴巴,把花瓣吸入口中,然后轻轻地吐出来,悠闲自在地和花瓣嬉戏。
在指导学生习作的时候,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及时总结,抓住要领,找出规律,做到举一反三,提高效益。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学生的习作:“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意思。”所谓具体就是做到:写人,使人读了能“如见其人”;写景,使人读了能“身临其境”;写事,使人读了能像电影一样真切。指导学生具体地表达、细致地描写,还需要老师耐心引导、细心培养、精心打造,不断探索。
一、扩写引路,明确方法。
经常进行扩写训练能让学生直观地感受什么习作是笼统的,什么习作是具体的,同时掌握把空乏变成具体的“金钥匙”。
比如,一位学生在《可怕的夜晚》中这样写:“有一次,爸爸妈妈出门了,我一个人待在家里,非常害怕。晚上单独在家,实在可怕。这可怕是文章写不出来的,是世界上最可怕的事。”有一位老师通过点拨、追问:“你当时害怕时候,眼睛会看到什么?耳朵会听到什么?心里又会感到什么?脑子里会想些什么?你还会做些什么?”于是,干瘪的文章变的真实可信、形象具体了:
“有一次,爸爸妈妈出门了,我一个人待在家里。我看到行人从窗户走过的黑影(看),又听到厨房里传来‘砰砰’的声音(听),我以为小偷来了,吓得哆嗦起来(感)。假如小偷来了,他会把我绑起来,用毛巾把我的嘴塞住,不让我叫喊,然后偷我家的钱,搬走我的电脑(想)。我不敢捉小偷,所以跑进卧室,锁起房门,躲在被窝里(做)。在被窝里,我一直祈祷爸爸妈妈赶快回来(想)。
扩写训练可以是句子扩写,围绕中心句扩写,也可以根据简单的故事或诗句扩写。扩写以后的句子或文章较原作不只是篇幅加长了,主要是内容更加丰富了,景物更加鲜活了,情节更加具体了,人物更加丰满了。
二、观察到位,形象具体。
认真观察是文章的生命,但很多学生刚参加完兴趣盎然的活动,回来写作文却不知道如何动笔了,什么原因呢?关键老师没有引导学生进行有意观察。我三次放风筝,能给大家一些启示。
第一次,我带领学生放风筝,他们个个满头大汗,玩得很尽兴,可回来写作文,个个咬笔头,无从下手。第二次,放风筝之前,要求同学看放风筝的习作,同时摘抄好词、好句。写作文时我也补充了:展翅飞翔、颤颤悠悠、盘旋而上、竞相媲美等等几十个词语。这次进步了一大截。可是问题又来了:千人一面,没有自己放风筝的情趣,简直不是写自己放风筝,而是全国小学生都通用的。于是,我进行第三次放风筝,我把学生分成了五个学习小组,每一个小组合作完成如下积累作业:
⑴同学们放风筝时有哪些动作?(至少十五个)
⑵风筝有哪些动作?(至少十五个)
⑶同学们在放风筝的过程中会说哪些话?(至少五句)
⑷放风筝的过程中你有哪些想法?(至少五个)
⑸放风筝的过程中你有哪些想象?(至少五句)
学生边兴高采烈地放风筝,边仔细观察,然后争先恐后地交流、讨论、记录。回到学校,同学们的汇报空前活跃,在相互启发下,每个小组又不断完善自己的积累作业。这次每一位学生都写得又快又好,而且富有生活气息,动作、语言、心理活动、想象都是原汁原味,可以说他们用自己的笔,写自己的放风筝。比如:“我的风筝快被太阳烧着啦!” “我的风筝飞累了,看到池塘里的水就想痛痛快快地洗澡,于是一头扎进水里,我急忙扯起线救它,可惜它全身湿漉漉的,已呜呼哀哉,再也飞不起来了。” “邓小芳的风筝想在榕树上做巢呢。”(因为风筝被榕树挂住,扯断了线,下不来了)这些习作中的鲜活语言让我们身临其境,感受到放风筝的情趣。
三、启发想象,下笔有神。
想象也是文章的生命之一。比如同样写绿,朱自清在《梅雨潭》中是这样想象的:“那醉人的绿呀!我若能裁你以为带,我将赠给那轻盈的舞女;她必能临风飘举了。我若能挹你以为眼,我将赠给那善歌的盲妹,她必明眸善睐了……”《桂林山水》是:“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多少作家、诗人把绿描写得千姿百态,令人神往!这些都是因为不同作家有不同的想象。所以,指导学生习作的时候一定要引导学生想象,才会“下笔如有神”。
比如有位老师带领学生参观广场上的音乐喷泉时,学生高兴地说:“喷泉真好看,水喷得多冲呀!”学生的观察是笼统的、不具体的。老师这样引导学生想象:“水怎样个冲劲?”“大喷泉的水猛地喷出来,像什么?”“成千上万个小喷孔喷出来的水交织在一起,白茫茫一片,像什么?”“随着乐曲的轻重缓急,喷泉有高有低,这又像什么?”学生带着想象观察,对眼前景色的反映就变得鲜活生动了。
“大喷泉喷出的水犹如蛟龙出海,猛的窜出水面。”“水柱冲到半空中,刷地又似仙女散花落入水中。”“成百上千个喷孔喷出的小水柱交织在一起,白茫茫的一片,像一挂巨大的窗帘。”“喷泉的水时而多,时而少,时而高,时而低,飘忽不定,像一群出色的舞蹈家,正随着优美的乐曲翩翩起舞。”
老师的一番想象点拨,学生的思维在自由的王国里穿梭翱翔,情感被激发,形象变生动,于是,学生用笔创造出了一个个具有感染力的美好形象,让人身临其境。
四、归纳总结,掌握要领。
做什么事情经常有一些基本的要领,写文章也一样,如果老师能适当归纳,用简洁的语言总结出来,学生易记好用。如写水果是五字诀:“看、摸、闻、尝、感”;写读后感可以是:“介—感—议—联—结”;对人物的刻画可依照:外貌+情态+动作+语言等进行描写。
比如,古诗扩写最关键的是想象画面。怎样让画面变得有声有色呢?魏书生老师采用“勾”画形象、“染”上色彩、“添”上动作、“配”上声音的方法,概括起来就是“勾、染、添、配”四字诀。在这四个字诀的启发下,我的学生把“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扩写得充满动感和情趣:
连绵起伏的西塞山像一座绿色的屏障,横卧眼前。一身素洁的白鹭绷直细长的双腿,伸长脖子,拍打翅膀,直冲云霄,一阵阵清脆欢快的“咯——咯”声打破了山涧的寂静。粉红的桃花张开笑脸,花瓣上晶莹的水珠闪着银光。弯弯的小河泛着细浪,“哗——哗”地弹奏着温柔的摇篮曲。片片花瓣在春风的吹拂下,“簌——簌”的飘落在水面上,快活地荡漾着,吸引了一只只肥嫩的鳜鱼。它们探着头,张开宽大的嘴巴,把花瓣吸入口中,然后轻轻地吐出来,悠闲自在地和花瓣嬉戏。
在指导学生习作的时候,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及时总结,抓住要领,找出规律,做到举一反三,提高效益。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学生的习作:“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意思。”所谓具体就是做到:写人,使人读了能“如见其人”;写景,使人读了能“身临其境”;写事,使人读了能像电影一样真切。指导学生具体地表达、细致地描写,还需要老师耐心引导、细心培养、精心打造,不断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