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卢梭认为,教学应让学生从生活中,从各种活动中进行学习,通过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获得直接经验,主动进行学习。他认为教师的职责不在于教给儿童各种知识和灌输各种观念,而在于引导学生直接从外界事物和周围事物环境中进行学习,同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从而使他们获得有用的知识。
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生活即教育。”他认为生活是教育的中心。为此笔者认为: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学习方式以及相应的教学策略,是小学科学课堂能够精彩的关键,是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的突破口。那么,如何让小学科学课堂精彩起来呢?
一、立足生活——将问题生活化
将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作为教学活动的切入点,努力在学生生活与科学教学之间建立一种相似或相对的联系,这样学生更有构建的基础和探究的动力,在激发探究兴趣的同时,指点出探究的方向。只要教者有心,科学知识都能在现实生活中找到原型。在教学中,应该有意识地把现实问题生活化,把科学问题生活化,使学生体验到科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从而产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将教材内容处理成生活化内容。教材的编写由于客观和主观的原因,难以使教学内容符合各地的生活实际,这种地域的差异,风情的差异,生活的差异是难以避免的,这就需要我们创造地使用教材,优化教学内容,使之更具生活化。
二、走近生活——课堂教学生活化
问题提出以后,我们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参与的形式是多种多样,可以是独立探究、师生交流、小组合作等形式。其中,小组合作的教学形式有利于全体学生主动、从而改进已有的认知和经验,构建自己的认知结构的过程。在这一学习过程中,学生处于主动地位,通过独立思考,动手操作,表达、交流等形式不仅充分调动了不同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培养了相互协作精神,有利于学生的个体发展。
1.课堂导入生活化
新课程改革要求从学科本位向学生本位转化,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而课堂的引入非常重要,如果学生看不到课题与生活的关系,就无法形成高水平的学习动机,也就失去了主动探究的欲望。因此我们努力寻找课程内容与生活的联系作为课堂的切入点,从学生身边的现象出发提出相关的问题,创设生活情境,充分调动学生探究的热情、有效激发学习兴趣。因此,每次上课用生活例子引入课题成了我们教学中的一个惯例。
2.教学过程情境化
在科学教学中,可以采用语言引导暗示、实物设境、游戏设境、多媒体设境、网络设境等方法来创设生活化的意境,进行情景教学。这种方法的教学,虽然教师在课前要投入大量的精力,但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投入,记忆深刻。所以,科学教师要努力通过创设生活情景,通过调动学生已有生活经验激发思维,使课堂情境趋于生活化。如在教学《研究纸》一课时,我们可以在课前提前让学生去了解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物品是纸做的(最好是常用的),充分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上课时,教师不做总结,而是让学生自由发挥,汇报了解到的情况。学生在这样的实践过程中,很容易感受到纸制品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而且品种也很多,感受到生活中离不开纸制品。然后创设了问题情境:小越想给远在毛里求斯的妈妈邮寄一份礼物,她该选择哪种纸呢……一个个问题油然而生。捕捉“生活现象”,创设问题情境来学习,更容易唤起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学生感到科学就在自己的身边,它不是枯燥的,而是有趣的。
3.激活学生的经验世界
科学课程标准中强调从“生活经验”出发而非“生活情境”出发,是值得深思的,而这正是在教学实践中容易被混淆并带来困惑的地方。生活经验的激活方式是多样的:可以直接用语言,也可以行为、问题、实验操作或图片、网络等去激活。不论用什么方式,作为老师,始终要把经验作为关注点,而不能沉湎于情境的细节之中。
4.课堂思维生活化
作为教师在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更应引导学生把所学的科学应用到现实中去,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为自己生活服务。这样的设计,不仅贴近学生的生活水平,符合学生的需要心理,而且也给学生留有一些遐想和期盼。如学习了《把固体放到水里》一课后,我安排了比赛活动,看通过尝试,哪个组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把混在一起的米和稻壳分开。为了获得小组第一名,学生们开动脑筋,使用了各种办法:有的用笨方法一粒一粒捡起、有的途省事用嘴吹、有的开动脑筋把米和稻壳装在筛子里后放进水里把稻壳漾掉。显然最后一种方法是最聪明的,也是生活中常用的洗米方法。这种结合生活实际设计的比赛,使学生凭借科学知识和经验,通过深入思考与合作交流,灵活运用科学知识去解决生活问题。学生在这一过程中,深刻感受到科学的魅力,并且获得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
三、返回生活——将知识运用到生活中
要把这个新知应用到实现生活当中,老师还必须安排一个“知识回归”的环节。通过这一环节,让学生学会用科学的眼光去分析日常生活现象,去解决现实生活中可以遇到的实际问题,真正做到学以致用。教学只有让学生置身于逼真的问题情境中,体验科学学习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品尝到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现象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真正体会到学习科学的乐趣。
1.课外活动科学化
课堂探究受时间条件的限制有许多活动不能展开,课外引导学生学会关注生活是学习科学的重要手段。如在课堂上引导学生探究了蜗牛的外在显性特征后,指导学生在班上开辟了生物角饲养蜗牛,继续研究它们的一些生活特性等内在特点。
2.家庭生活科学化
学生自发产生的兴趣能刺激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望,所以教师更应关注学生感兴趣的是什么,喜欢探索的是什么。例如,在学到《杠杆》以外如洗衣服时看到五颜六色的肥皂泡、现代化的科学电器设备、照相机的使用方法和原理等等。无一不包含着丰富的科学知识。使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成为“自觉和主动的科学家”。
3.科学作业的生活化
课堂教学是学生探究科学真理的主要途径,但并不是唯一的途径。改变以往只注重知识的巩固而忽略学生的动手能力、情感体验等的作业形式,合理引导学生将科学探究活动由教室扩展到课堂以外的家庭、社区乃至整个社会,使课内、课外、生活、社会互相结合,让学生获得最大程度的满足与发展。例如,在教学《地球的表面》之后,我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到学校的沙坑里边去动手做一做盆地、丘陵等各种地形。玩泥、玩沙是小学生很感兴趣的活动,学生利用课余休息的时间玩沙造地形,在玩的活动中进一步建构知识。
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生活即教育。”他认为生活是教育的中心。为此笔者认为: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学习方式以及相应的教学策略,是小学科学课堂能够精彩的关键,是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的突破口。那么,如何让小学科学课堂精彩起来呢?
一、立足生活——将问题生活化
将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作为教学活动的切入点,努力在学生生活与科学教学之间建立一种相似或相对的联系,这样学生更有构建的基础和探究的动力,在激发探究兴趣的同时,指点出探究的方向。只要教者有心,科学知识都能在现实生活中找到原型。在教学中,应该有意识地把现实问题生活化,把科学问题生活化,使学生体验到科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从而产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将教材内容处理成生活化内容。教材的编写由于客观和主观的原因,难以使教学内容符合各地的生活实际,这种地域的差异,风情的差异,生活的差异是难以避免的,这就需要我们创造地使用教材,优化教学内容,使之更具生活化。
二、走近生活——课堂教学生活化
问题提出以后,我们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参与的形式是多种多样,可以是独立探究、师生交流、小组合作等形式。其中,小组合作的教学形式有利于全体学生主动、从而改进已有的认知和经验,构建自己的认知结构的过程。在这一学习过程中,学生处于主动地位,通过独立思考,动手操作,表达、交流等形式不仅充分调动了不同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培养了相互协作精神,有利于学生的个体发展。
1.课堂导入生活化
新课程改革要求从学科本位向学生本位转化,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而课堂的引入非常重要,如果学生看不到课题与生活的关系,就无法形成高水平的学习动机,也就失去了主动探究的欲望。因此我们努力寻找课程内容与生活的联系作为课堂的切入点,从学生身边的现象出发提出相关的问题,创设生活情境,充分调动学生探究的热情、有效激发学习兴趣。因此,每次上课用生活例子引入课题成了我们教学中的一个惯例。
2.教学过程情境化
在科学教学中,可以采用语言引导暗示、实物设境、游戏设境、多媒体设境、网络设境等方法来创设生活化的意境,进行情景教学。这种方法的教学,虽然教师在课前要投入大量的精力,但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投入,记忆深刻。所以,科学教师要努力通过创设生活情景,通过调动学生已有生活经验激发思维,使课堂情境趋于生活化。如在教学《研究纸》一课时,我们可以在课前提前让学生去了解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物品是纸做的(最好是常用的),充分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上课时,教师不做总结,而是让学生自由发挥,汇报了解到的情况。学生在这样的实践过程中,很容易感受到纸制品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而且品种也很多,感受到生活中离不开纸制品。然后创设了问题情境:小越想给远在毛里求斯的妈妈邮寄一份礼物,她该选择哪种纸呢……一个个问题油然而生。捕捉“生活现象”,创设问题情境来学习,更容易唤起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学生感到科学就在自己的身边,它不是枯燥的,而是有趣的。
3.激活学生的经验世界
科学课程标准中强调从“生活经验”出发而非“生活情境”出发,是值得深思的,而这正是在教学实践中容易被混淆并带来困惑的地方。生活经验的激活方式是多样的:可以直接用语言,也可以行为、问题、实验操作或图片、网络等去激活。不论用什么方式,作为老师,始终要把经验作为关注点,而不能沉湎于情境的细节之中。
4.课堂思维生活化
作为教师在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更应引导学生把所学的科学应用到现实中去,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为自己生活服务。这样的设计,不仅贴近学生的生活水平,符合学生的需要心理,而且也给学生留有一些遐想和期盼。如学习了《把固体放到水里》一课后,我安排了比赛活动,看通过尝试,哪个组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把混在一起的米和稻壳分开。为了获得小组第一名,学生们开动脑筋,使用了各种办法:有的用笨方法一粒一粒捡起、有的途省事用嘴吹、有的开动脑筋把米和稻壳装在筛子里后放进水里把稻壳漾掉。显然最后一种方法是最聪明的,也是生活中常用的洗米方法。这种结合生活实际设计的比赛,使学生凭借科学知识和经验,通过深入思考与合作交流,灵活运用科学知识去解决生活问题。学生在这一过程中,深刻感受到科学的魅力,并且获得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
三、返回生活——将知识运用到生活中
要把这个新知应用到实现生活当中,老师还必须安排一个“知识回归”的环节。通过这一环节,让学生学会用科学的眼光去分析日常生活现象,去解决现实生活中可以遇到的实际问题,真正做到学以致用。教学只有让学生置身于逼真的问题情境中,体验科学学习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品尝到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现象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真正体会到学习科学的乐趣。
1.课外活动科学化
课堂探究受时间条件的限制有许多活动不能展开,课外引导学生学会关注生活是学习科学的重要手段。如在课堂上引导学生探究了蜗牛的外在显性特征后,指导学生在班上开辟了生物角饲养蜗牛,继续研究它们的一些生活特性等内在特点。
2.家庭生活科学化
学生自发产生的兴趣能刺激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望,所以教师更应关注学生感兴趣的是什么,喜欢探索的是什么。例如,在学到《杠杆》以外如洗衣服时看到五颜六色的肥皂泡、现代化的科学电器设备、照相机的使用方法和原理等等。无一不包含着丰富的科学知识。使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成为“自觉和主动的科学家”。
3.科学作业的生活化
课堂教学是学生探究科学真理的主要途径,但并不是唯一的途径。改变以往只注重知识的巩固而忽略学生的动手能力、情感体验等的作业形式,合理引导学生将科学探究活动由教室扩展到课堂以外的家庭、社区乃至整个社会,使课内、课外、生活、社会互相结合,让学生获得最大程度的满足与发展。例如,在教学《地球的表面》之后,我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到学校的沙坑里边去动手做一做盆地、丘陵等各种地形。玩泥、玩沙是小学生很感兴趣的活动,学生利用课余休息的时间玩沙造地形,在玩的活动中进一步建构知识。